一隻大白鯊正遊過科德角附近,2018年,這裡發生了70年來首次鯊魚致命襲擊事件。今年7月,緬因州的一名遊泳者成為新英格蘭地區的第二位受害者。
圖源:BRIAN J. SKERRY, NAT GEO IMAGE COLLECTION
撰文:RET TALBOT
7月27日,在緬因州波特蘭市東北方向的貝利島,一名63歲的紐約婦女被鯊魚殺死。這是緬因州首次發生鯊魚致命襲擊事件。
「根據我從緬因州得到的信息,包括牙齒碎片的照片,這次的罪魁禍首一定是大白鯊,」大西洋大白鯊專家、麻薩諸塞州海洋漁業部門的高級研究員Greg Skomal說。緬因州官員邀請Skomal為襲擊事件調查提供指導。
二十年過去了,大白鯊重返新英格蘭,這既是一個成功的保護案例,也讓人對公共安全問題感到擔憂。雖然極少發生鯊魚襲擊人事件,更不用說造成死亡,但在新英格蘭地區,襲擊事件在不斷增多。自2012年以來,當地發生了5起襲擊事件,全都在麻薩諸塞州。其中兩起帶來了致命後果:一起發生於7月27日,另一起在2018年,一名趴板衝浪者在科德角遇害。2012年前,最後一次鯊魚襲擊人事件發生於1936年。
目前尚不清楚新英格蘭地區的水域裡有多少大白鯊,但Skomal於2009年發起的標記項目顯示,大白鯊的數量正在穩步增長。2014年,Skomal開始了一項為期五年的種群研究項目,目前仍在處理數據,但2019年他在科德角標記了50隻大白鯊,創下紀錄。
鯊魚科學家認為,大白鯊無緣無故襲擊人,大多數時候是誤傷。「7月那場死亡事件可能是因為一隻大白鯊把人誤以為海豹,打算捕食,」Skomal說。
重返新英格蘭
Skomal首次關注新英格蘭地區的大白鯊是在2014年:一隻4.3米長、770公斤的雌性大白鯊被困在麻薩諸塞州的鹽池裡。當時,由於數量太少,科學家還沒有對大西洋大白鯊進行深入研究。20世紀七八十年代,它們的數量急劇下降,商業捕魚網和專業釣魚者都把目標對準了鯊魚。根據2014年的一項研究,據估計,20世紀80年代,大西洋裡的大白鯊數量只有1961年的27%。和很多鯊魚一樣,種群數量減少給大白鯊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因為與其他很多動物相比,它們生長緩慢、壽命更長、後代更少。
越來越多的證據證明鯊魚會捕食海豹,再加上漁民的目擊報告,Skomal判斷鹽池中出現鯊魚並非反常現象,而是大白鯊的數量在回升。
「看見一隻4.3米長的大鯊魚在麻薩諸塞州的水域遊弋,我們很詫異,」他說。
鯊魚數量的回升要歸功於聯邦政府的兩項行動。其一是1972年,國會通過了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海洋哺乳動物保護法》。這項法律禁止捕殺海豹,由於海豹的獵物也是麻薩諸塞州和緬因州漁民要捕撈的魚,它們遭到過度捕殺。《海洋哺乳動物保護法》籤署通過後,一次海豹數量普查發現,在整個緬因州海岸線只有不到50隻灰海豹。今天,它們的數量可能有上萬隻。
其二是1997年,美國國家海洋漁業局承認大西洋鯊魚數量處於「不穩定狀態」,禁止捕撈大白鯊。
海豹和受保護的鯊魚都在增多,因此繼加州法拉隆群島、南非海豹島和莫塞爾灣、墨西哥瓜達盧佩島、紐西蘭查塔姆島和澳大利亞海神島之後,科德角也成了大白鯊熱點地區。
一些科學家推測,由於科德角附近的食物競爭日漸激烈,大白鯊的活動範圍正在向緬因灣東北方向擴展。但Skomal不同意這一點。「隨著大白鯊和海豹種群數量回升,」他說:「無論在什麼地方,只要這兩個物種活動範圍重疊,就會再次出現捕食者-獵物關係,包括夏季的緬因灣。」
Skomal說,雖然大白鯊不太常見,但每年夏天它們都會來到緬因灣,並定期前往緬因灣北部及更遠的地方。上周,一個加拿大家庭在新斯科舍西南端拍到了大白鯊的視頻。2019年,推動鯊魚研究的非營利組織OCEARCH在新斯科舍的大西洋沿岸標記了11條鯊魚。
海灘安全問題
緬因州居民不需要觀察,也不用打開鯊魚追蹤應用,就知道鯊魚在那裡。7月27日襲擊事件發生前一天,在距離貝利島東北方向19公裡的菲普斯堡附近,人們發現了一隻死海豹。它的身上有一處48釐米長的咬傷,Skomal據此推測,這隻海豹很有可能是被大白鯊殺死的。一周前,在貝利島西南方向40公裡的比迪福德普爾,一隻海豹身上有一個大大的咬痕;7月初,在貝利島和比德福德普爾之間的伊莉莎白角,另一隻海豹身上也出現了傷痕,很有可能是鯊魚留下的。
緬因州的第一起鯊魚致死事件會讓人們在下水前考慮一番嗎?現在下結論還為時尚早。緬因州海洋資源部的發言人Jeff Nichols在郵件中說,緬因州正提醒大家小心,但關於重新考慮何時關閉海灘,他沒有說。目前,「我們建議人們避開魚群和海豹,」Nichols寫道。
緬因州南部的很多海邊小鎮都依賴於海灘旅遊業。大白鯊首次重返科德角時,外角沿岸的城鎮,包括特魯羅、韋爾弗利特、奧爾良和查塔姆,紛紛採用了鯊魚探測技術。比如聲音接收器,被標記的鯊魚一旦出現,海灘官員就會實時得到通知。人們也開始試驗防鯊魚措施:條紋潛水衣和衝浪板,以及利用電磁學和聲學驅趕鯊魚。科德角的一些政客甚至提出用漁網捕撈、宰殺鯊魚。
Skomal表示,關於這個問題,沒有什麼「好辦法」,各種探測和威懾措施都有局限性。
在麻薩諸塞州,關於如何平衡公共安全和保護大白鯊的討論日漸白熾化,一些人呼籲捕殺海豹和鯊魚。很多漁民本來就不是很喜歡海豹,因為他們捕撈的魚也是海豹的獵物。2018年,小鎮首次發生鯊魚致命襲擊事件,在被問到海豹和鯊魚時,科德角的漁民Chris Ciccarelli直言不諱:把它們都殺了,「殺死鯊魚,我毫無罪惡感」。
科學家表示,沒有理由認為緬因州會爆發多起鯊魚襲擊事件。電影《大白鯊》中描繪的那隻兇猛的鯊魚是虛構的。正如Skomal很快指出,「和在海灘被大白鯊襲擊相比,我們更有可能在去海灘的路上遭遇車禍身亡。」佛羅裡達博物館國際鯊魚攻擊檔案報告稱,2019年全世界共發生了64起鯊魚無端襲擊人類事件,其中只有2人死亡。相比之下,人類每年殺死的鯊魚至少有1億隻。
「這種性質的事件極其罕見,尤其在緬因州沿岸,」Skomal說:「但仍然很恐怖。」
(譯者:流浪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