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上午,西班牙首都馬德裡郊外的購物中心Xanadu,五六千人同時湧入一家新開的商店。因人流量過大,接待能力達到極限的商店,不得不在當天下午關門。據說,在馬德裡,上一次出現這樣「萬人空巷」的盛況,還是2010年西班牙奪得世界盃冠軍,人們上街狂歡那會兒。
這家新開張的門店,名為「AliExpress Plaza」,面積達747平米。這是阿里巴巴旗下全球跨境零售電商平臺速賣通(AliExpress),攜手國內通訊零售連鎖企業迪信通,在西班牙開設的第一家線下門店,也是速賣通首次將阿里「新零售」概念帶到歐洲。
當地媒體報導AliExpressPlaza開張盛況
本次「AliExpress Plaza」展示的商品,除了在中國和海外都家喻戶曉的小米、大疆、華為等品牌外,還有在海外爆紅的中國品牌如iLife掃地機器人等,以及部分西班牙本地品牌。
「中國產品在西班牙非常受歡迎。」西班牙駐滬總領館商務領事方少龍(Alfonso Gomez)表示。方少龍自己就是一位中國產品和食品的愛好者,來到中國之後,他就把自己的微信頭像換成了一籠小籠包。
不過,對於絕大部分西班牙消費者來說,他們無法像方少龍先生那樣,長駐中國,購買廉價優質、選擇多樣的中國產品。好在從2014年起,速賣通就開通了西班牙分站,而當地剁手黨,也用「買買買」的熱情,來顯示自己對中國產品的真愛。目前,西班牙已成為速賣通排名前三的海外市場,實力不容小覷。
消費者向AliExpress Palaza 店員詢問商品信息
「新奇、豐富、價格親民」是當地消費者對速賣通上中國產品的評價。可以說,西班牙人的日常生活已離不開這個中國電商平臺——如今,速賣通擁有770萬西班牙註冊用戶,他們在速賣通上買婚紗、1.8米的聖誕樹、櫸木火腿架等等產品。
雖然坐擁Zara等知名快時尚品牌,但西班牙人依然熱衷於「淘」中國服飾,因為它們的上新速度比「快時尚」還快。而今年,剛剛經歷了「史上最熱夏天」的當地剁手黨,還要靠來自中國的電扇「續命」。
一位名叫Paco Garcia的西班牙大叔,甚至還從速賣通上,找回了生活的希望。曾是能源工程師的他,患病之後,房子就成了生活的全部。Garcia曾在速賣通上大量地購買LED燈泡串、電線、開關、線路、集成器……訂單數甚至超過了一些批發戶,讓速賣通小二一度以為,他是個開五金店的人。」而通過改造將自己兩所住房的照明系統,Garcia找回了對生活的熱愛。「我的家是全西班牙最亮的地方。」他這樣對媒體說。
速賣通在全球220個國家都有「粉絲」
為了服務好西班牙市場,速賣通一直致力於修煉「內功」。2017年起,速賣通聯合菜鳥網絡等物流合作夥伴,通過大規模跨境出口包機送貨、大舉籌備海外倉等方式,逐步實現本地化倉儲、配送、售後等全鏈路服務。當年雙11開始後1小時40分,一位西班牙買家就收到了「剁手」戰利品——一個DEKO焊接面具。
今年,菜鳥、速賣通與西班牙郵政三方聯手,繼續「死磕」最後一公裡。如今,西班牙郵政在當地設置的5000餘個自提櫃,都可用作包裹籤收。
本土化的快遞服務
而本次開設實體店,也是為了帶給當地消費者更好的體驗。速賣通西班牙和葡萄牙業務總經理王長輝表示,AliExpress Plaza是為了給西班牙消費者更多的樂趣和方便,而線上線下整合的方式,是速賣通一直在探索的方向。
此前,速賣通便和西班牙最大的零售商英吉利百貨(El Corte Inglés)合作,在2018年雙11期間嘗試在英吉利百貨內開設快閃店,展示並出售速賣通上的品牌產品。正是由於「快閃店」的成功,今年速賣通決定繼續向前邁出一步,開出了實體店。
來自Ecommerce Foundation(電子商務基金會)的最新研究顯示,去年西班牙電商市場規模價值達279.6億歐元,今年預計將增長20%,達到335.6億歐元。如今,16至65歲之間的西班牙網民中,有74%進行了網購。
如此快速的增長,讓西班牙成了電商平臺的「兵家必爭之地」,亞馬遜和速賣通,則是當地電商市場上的兩隻「領頭羊」。今年4月,京東的西班牙語網站Joybuy.es也公測上線,但從規模和訂單上來看,這個新網站還遠遠不是前兩名的對手。
#新零售INSIDER,這裡有深入的案例,靠譜的觀點。更多優質原創內容,歡迎關注「新零售智庫」(ID:newretailinsider)。#
專注網際網路商業的權威新聞媒體,記錄網際網路商業的人物和故事,提供天貓和淘寶商家集培訓、營銷、實戰於一體的系統化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