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大青訓】U15-U23尖子百人儲備,兵分三路「練級」成長

2021-01-08 騰訊網

摘要:截至2020年結束,目前恆大青訓體系內的U15-U23的優秀年輕球員儲備已超百人,包括入選各級國家隊、海外留洋和在恆大或其他職業俱樂部踢球的球員。

年輕球員在職業平臺鍛鍊少、機會少,大賽經驗不足,實戰經驗欠缺,從青訓期過渡到職業期的成材率較低,更難產出實力突出的年輕球員。無奈之下,中國足協近幾年出臺了U23政策,其目的同樣是為了鍛鍊年輕球員快成長、速成才。但由於各中超俱樂部普遍缺乏給年輕球員鍛鍊的上升通道,因此政策收效甚微。

從2018年啟動「全精英」青訓體系後,恆大足校建立了12年「一條龍」的四級進階培養,年齡覆蓋7-18歲。

第一級是向下紮根與全國15省名校戰略合作建立青訓中心,派出B級以上教練員培養7-9歲校園足球精英苗子;

第二級是9-13歲經過嚴格選拔進入恆大足校本部接受世界頂級青訓教練團隊5年特訓;

第三級是從14歲開始每年選拔25人到恆大西班牙分校留學5年;

第四級是18歲學成後,最優秀學生繼續留在歐洲職業俱樂部深造,大部分球員選拔進入恆大俱樂部梯隊、預備隊乃至一線隊。

在搭建了這個完整的青訓體系之後,恆大足校從今年開始為足校自產的優秀尖子球員設計了「兵分三路」的「練級」模式。

首先是把足校的U20球員大膽提拔到恆大一線隊和預備隊。

2020賽季,恆大一線隊的平均年齡降到了26.4歲,成為中超第三年輕的俱樂部。恆大俱樂部50人大名單中,一線隊有5名球員、預備隊全部20名球員出自恆大足校,佔總人數的一半。

中超首階段帕爾曼江、譚凱元、王世龍進入一線隊。9月18日足協杯首輪,譚凱元首發出戰並打進一線隊生涯首球,他是首個代表恆大一線隊破門的足校球員。

11月28日,亞冠小組賽第三場比賽,王世龍在第61分鐘登場,成為恆大足校首位在亞冠賽場亮相的球員。王世龍本賽季為恆大一線隊出戰4次,包括1次亞冠、2次中超和1次足協杯。

帕爾曼江本賽季則在一線隊獲得5次出場機會,其中聯賽4次,足協杯1次。 結束中超第一階段徵戰後,帕爾曼江入選U19國青徵戰中乙,出場6次,共計266分鐘。

中超第二階段破格提升15歲中場李星賢、16歲後衛萬隸楷等三名小將入選一線隊。15歲的李星賢創入選一線隊最小年齡紀錄。

11月26日足協杯第二輪,廣州恆大淘寶隊迎戰崑山FC,大名單29人全部是恆大足校培養的U21球員,其中僅3人年滿21歲,其餘均為U19球員,最小的17歲,全隊平均年齡19歲。

其次是把恆大青訓球員大量外租到各級職業聯賽的俱樂部進行鍛鍊。

恆大青訓球員目前累計有近40人外租中超、中甲、中乙俱樂部或入選U19國青隊。本賽季,20名恆大足校青年球員外租「練級」,累計出場90場次。

中甲共有:艾尼孜爾江(北體大主力)、陳泉江(內蒙古中優主力)、李明,3人共計出場23次。

中乙共有:艾沙江(2球1助攻)、周品希(1球)、蔡明民(1助攻)、蔣政傑、張自超、陳煜、賽達爾、馬翊倫、陳鄭烽、張正、張玉磊和楊晨,12人累計出場48次。

U19國青共有:侯煜、和韶麟、帕爾曼江、艾菲爾丁等5人入選,徵戰中乙共計出場22次。其中侯煜和艾菲爾丁、成為絕對主力,10輪中乙聯賽兩人分別出戰6次(全部首發)和8次(6次首發2次替補),艾菲爾丁攻入3球成為隊內主力射手;03年齡段的和韶麟更是連跨兩級入選國青。

第三就是出國留洋深造。

因為疫情原因,恆大足校成建制海外留學方式今年被迫中斷。恆大青訓另闢蹊徑,積極把潛力之星們送往海外鍛鍊,這是歷史上的第一次,把「留洋深造」的年齡大大降低至青少年階段。

其中U18球員盧其、呂世豪已經租借至西班牙萊裡達體育足球俱樂部,參加西班牙青年最高級別的U19青年榮耀級聯賽。

吳俊傑、蔣維朗、何鑫傑於恆大杯U18冠軍聯賽決賽階段後出國留洋,租借加盟西班牙希洪競技。

門將郭嘉宇

前鋒曾耀樟

之後還將有多名U18球員轉戰歐洲舞臺,創下同一梯隊同時加入歐洲職業俱樂部梯隊的人數最多紀錄。此外,恆大足校U16球員曾耀樟、王世傑、趙政、郭嘉宇,U15韓昆達和王梓洋已租借註冊西班牙莫拉塔拉斯,越級參加當地比賽。

上述三種「練級」模式將成為「恆大青訓」未來長期的一種戰略,如今恆大青訓體系內的U15-U23的優秀年輕球員儲備已超百人。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張喆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廖藝

相關焦點

  • 「青春風暴」下的恆大青訓:中超三小虎搶眼,20人活躍職業聯賽「練級」
    U15-U23的優秀年輕球員儲備已超百人,包括入選各級國家隊、海外留洋和在恆大或其他職業俱樂部踢球的球員。歲中場李星賢、16歲後衛萬隸楷等三名小將入選一線隊。15歲的李星賢創入選一線隊最小年齡紀錄。11月26日足協杯第二輪,廣州恆大淘寶隊迎戰崑山FC,大名單29人全部是恆大足校培養的U21球員,其中僅3人年滿21歲,其餘均為U19球員,最小的17歲,全隊平均年齡19歲。
  • 一場0-3,揪出中國青訓數十年頑疾!如何破局?恆大這樣走
    ,恆大推進青訓已經8年多。隨著青訓人才源源不斷地輸出,從量變到質變的基礎已經初奠。在2020年這個如此特殊的年份,恆大也走出了特別的一步——青訓人才兵分三路。第一路,譚凱元、王世龍、帕爾曼江等5名優秀青訓生入選一線隊。目前,他們本賽季中超和足協杯首輪累計出場近20次,譚凱元還在與河南建業一戰中,打進職業生涯第1球。
  • 恆足青訓腳踏實地留洋接二連三還有四,中國足球更需要實幹精神而非...
    恆足青訓腳踏實地留洋接二連三還有四,中國足球更需要實幹精神而非惡意炒作 2020-12-24 10:34  大佬鳴的體育天地
  • U15亮相恆大一線隊,青訓還是重於歸化
    身為全球最強U15,穆科科早早就受人矚目。不過昨日,廣州恆大俱樂部也宣布,3名恆大足校2004-2005年出生的小將趕赴蘇州,與一線隊匯合報到。得青訓者得天下,這種理念才是一支成熟的豪門俱樂部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廣州恆大早已在青訓環節投入了大量財力和人力,只不過青訓不同於外援和歸化球員,需要有很長的周期來收穫果實。恆大足校總部在廣東清遠,於8年前成立,按照這個周期,恆大應該是已經開始有所回報。
  • 恆大又為中國足球做了一件大實事!這次直擊中國足球青訓痛點
    24日,恆大足校正式與全國15個省區市30所名校籤訂戰略合作協議。恆大足校將利用手上的資源,出錢出力,幫助這30所名校建設自己的足球青訓中心,從而增加中國足球的人才儲備。恆大足校的這個舉措堪稱國內首創,同時也獲得了業內外人士的一致好評。
  • 恆大首創U18冠軍聯賽,規模空前彌補青超聯賽空白
    北京時間8月26日,恆大集團為了更好的推動中國青少年足球的發展,為中國足球的後備人才提供更好的賽事平臺,搭建完善的賽事體系,並且為每一個年齡段的青少年都提供一個實現自我價值的舞臺,更可以彌補現有青超聯賽的空白,特首創了U18系列「恆大杯」冠軍聯賽,這一賽事的創辦對於中國U18青訓人才的培養將會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
  • 恆大優秀年輕球員儲備已超百人 未來實現「全華班」有底氣
    保利尼奧尋求轉會、塔利斯卡可能離開,廣州恆大隊外援離隊的傳聞近日不時傳出。《羊城晚報》認為,恆大足球已經告別了過往豪買大牌的時代,更加注重青訓和年輕化。可以預見,包括恆大足校自身培養的青少年球員在內,將成為恆大足球新發展階段重點培養的對象。
  • 中國青訓破題新思路:恆大攜手15省30名校打造青訓中心
    8月24日,恆大足球學校與全國15個省區市30所名校籤訂戰略合作協議,通過共同建設各省足球青訓中心,實施專業化、體系化、規模化培養模式,從7歲開始夯實青少年足球人才基礎,大力提升當地青少年足球培養質量,不斷擴大精英足球人口基數,助力足球青訓強基工程。
  • 恆大許家印中超幕後下血本,和30所名校共建青訓
    恆大的大老闆許家印最近已經和全國15個省的30家小學名校達成合作,雙方共同創建校園青訓體系,為中國青訓事業再度添磚加瓦。恆大目前已經拿到了15分的成績,儘管在初期面對魯能的時候吃過一次虧,但他們的實力依舊是毋庸置疑的。依靠&34;,恆大雖然底蘊不如其它球隊,但是在實力上卻反位於所有球隊的頂峰。如果需要劃分等級,那麼恆大可能是單獨歸為一檔。甚至是面對國足,也有一掰腕子的能力。
  • 恆大足校年度總結:八年磨劍人才破殼而出,已經收穫24項冠軍
    2020年恆大50人大名單有一半球員都是足校培養,中超第二階段提拔15歲足校小將李星賢進入一線隊,成為恆大隊史年齡最小的球員。一線隊平均年齡從2年前的30.5歲下降至26歲。恆大U15-U23的優秀年輕球員儲備已超百人,其中一隊、預備隊31人,租借中甲、中乙、歐洲46人,累計入選各年齡段國家隊136人425人次。從0到100,恆大足校只用了8年多。
  • 恆大再提拔15歲足校小將,是噱頭還是青訓開始收穫?
    10月12日,恆大主帥卡納瓦羅在恆大訓練基地觀看了恆大足校14-18歲五個年齡段球員的隊內訓練賽。在賽後,卡納瓦羅破格晉升了2名16歲、1名15歲的球員至恆大一線隊。不過根據各路媒體消息,這三名球員應該無法報名中超,因此在聯賽和足協杯上都不會有登場機會。關於恆大足校,得說兩句。時間是不短了,8年過去了,人才輸送上卻依舊大多以噱頭為主。要趕上魯能青訓的那種水平,估計還得再來個8年。
  • 恆大打造U18聯賽,實現青訓賽事體系全年齡段覆蓋
    新華社廣東清遠8月26日電(記者王浩明)記者26日從賽事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恆大杯U18冠軍聯賽將於今年8月到明年1月在恆大足球學校舉行,共有包括中超中甲俱樂部梯隊和各省足協隊在內的13支隊伍參賽。恆大杯U18冠軍聯賽是恆大足校重點打造的第五項青少年賽事。在此之前,恆大足校創辦了南粵杯、恆大星耀杯、「恆大杯」國際足球冠軍賽,並在西班牙創辦了「恆大杯」馬德裡足球冠軍賽。
  • 追尋前輩的足跡——記鋼巴青訓集大成之「產物」堂安律
    不知道堂安律怎樣拒絕了名古屋鯨魚2012年,14歲的堂安律(球隊唯一一個初中兩年級的首發隊員)作為球隊進攻發動機率領球隊拿下了u-15高元宮杯>冠軍、u-15俱樂部青訓聯賽冠軍和耐克舉辦的JFA超級盃三項冠軍稱號。
  • 山東魯能還能走多久 廣州恆大青訓已開花
    2020賽季中超第一階段淘汰賽已接近尾聲,成績最好的依然屬於廣州恆大,成為丟球最少的,進球最多的,積分最高的球隊。本賽季的廣州恆大對球員陣容進行了大換血,陣容進一步年輕化。新賽季廣州恆大公布了一線隊、預備隊50人大名單,非常值得高興的是有25人來自恆大足校。
  • 從恆大足校看青訓:不計成本投入 百裡挑一選才
    在中國發展足球青訓之難在於不能快速擴大足球人口,並培養出優秀的青訓人才,但是,若在世界第一大運動中尋不見世界人口第一大國的身影,這必定是一件不會讓國人高興的事情,而恆大足校這些年來所做的事情,就是為了有朝一日助力中國足球在世界舞臺上揚眉吐氣。
  • 朱廣滬,一位70歲的青訓行者
    年過70歲的朱廣滬,一直為中國足球青訓奔波吶喊今年8月24日,他從上海飛抵廣東省清遠市恆大足校,參加恆大足校與國內15省30所足球名校青少年足球戰略合作籤約儀式。在儀式後,他接受採訪表示:「中國校園足球這5年來,取得了很大進步和提高。
  • 恆大青訓:全精英戰略下的"西學東漸2.0"
    現已儲備了1100多名9-18歲的足球精英少年,通過摸索出的一整套青訓人才選拔培養體系為中國足球加快培養頂尖人才。招生測試項目包括身體素質、足球技術和比賽技戰術表現共3大項、15小項。現場設有專家組評委,評估學員的足球技術、比賽技戰術水平,專家組集體評議後,確定是否錄取球員。
  • 5點05分恆大首發曝光,廣州塔只能替補,缺兵少將讓人擔心
    ,恆大目前受到了非常嚴重的傷病困擾,賽前很多人預測陣容,但普遍沒有十足的把握。:32劉殿座/3梅方,2蔣光太,5張琳芃,21高準翼/8保利尼奧(c),16黃博文,11張修維/17楊立瑜(u23),7韋世豪,9艾克森通過陣容可以看到,首先在門將位置上,劉殿座的傷勢已經在恢復中,卡納瓦羅顯然是個不太喜歡冒險的人,但現在依然使用劉殿座,說明他真的對其他兩個門將不夠放心。
  • 中國足球青訓一項空白,今天被填補!恆大U18冠軍賽獲廣泛讚譽
    誠如前國足主帥朱廣滬所讚嘆:恆大很有遠見,在這關鍵的時間,給18歲的孩子創造了這麼好的一個平臺,讓我們的尖子球員、優秀球員有更好的成長,這是一個特別幸運的事誠如恆大足校負責人所介紹:作為世界500強企業,恆大集團以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投身中國足球,運營中超職業俱樂部已十年,獲得17項冠軍;投入28億打造青訓,建設全球規模最大的恆大足球學校八年
  • U22國足集訓名單公布,兩大豪門唱主角,恆大青訓被吊打!
    國字號球隊集訓備受關注從這份名單上也可以看出,兩支球隊在後備力量的儲備上顯然是更勝一籌,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彰顯出了兩支球隊對於年輕球員的重視,特別是山東魯能,作為中超聯賽的造血庫,山東魯能在青訓方面表現一直都非常不錯,這也受到了一致的認可和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