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是科研界的熱門話題,兩年前,一名年僅22歲的天才少年登上了全球頂級科學雜誌《自然》的封面,當選當年影響世界的十大科學人物,且排名全球第一位,他就是來自中國的曹原。
關於石墨烯的研究不僅在國內遇到了研究瓶頸,在國際上的研究也已經停滯了將近百年的時間,許多研究者為此前僕後繼,耗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企圖能夠推動石墨烯的突破和發展,但都沒有新的進展,而曹原卻做到了。
這位年紀輕輕的中國少年在世界科技界產生了非同凡響的反應,他曹原到底有多牛?
一、天賦:曹原的帶來的"神童熱"一直持續著
別人用十幾年甚至更長時間完成的小學、初中、高中教育,曹原在三年的時間裡就完成了,年僅12歲的他就在家裡建造了實驗室,拆解各種電子原件,然後進行組裝,如此反覆便是他最大的娛樂活動了。
14歲的時候,曹原考上了中科大少年班,畢業的時候獲得了第三十三屆郭沫若獎學金,是中科大本科生的最高榮譽,在讀期間,他被牛津大學選中受邀做兩個月的科研實踐,畢業之後曹原繼續深造,前往麻省理工學院繼續攻讀博士學位。
在攻讀博士學位之前,曹原做出了他人生中一個十分重要的決定,那就是他定下了自己的終生研究方向——石墨超導技術。
這一領域的研究,在中國的研究和產業仍舊處於產業鏈和價值鏈的低端,在全球石墨烯的研究處於概念導入期和產業化突破前期,已經在將近一百年的時間裡相關研究停滯了一百多年,無數科學家在石墨烯的研究領域中前僕後繼卻還是沒有取得重大突破。
二、怪物:曹原的光芒在人才輩出的中科大也掩蓋不了
除了父母的支持和老師們的重視之外,曹原本人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怪物",他不僅十分有天賦,在長時間的學習和實驗中能夠耐得住寂寞,還需要著超常的自信和堅定的決心。
在經歷了一次又一次失敗之後,曹原仍舊能夠信心滿滿地說,"實驗失敗乃是家常便飯,心態平和地對待失敗就沒有什麼壓力"。
甚至在選擇石墨烯作為研究方向的時候,在國內外研究都停滯不前的艱難處境下,曹原仍舊沒有改變自己的理念。
而就是在這樣的研究背景下,曹原在石墨烯研究領域中大獲成功,成為在Nature上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論文的最年輕的中國學者,甚至還一次性發了兩篇,當時的曹原才22歲,這是許多學者奮鬥終生的目標。
曹原的研究和發現是107年之後在石墨烯超導領域的重大突破,他被成為"怪物",實際上也是人們對他變相的認可和稱讚,他的 "怪"已經不僅僅是人們對於他天賦的認可和驚奇,更多的是他人對於曹原堅定的信念和為所畏懼的勇氣的佩服和敬畏,是對曹原無論在面臨冷嘲熱諷還是稱讚的時候平和的心態。
三、中國少年:心之所向仍舊是祖國
曹原實現石墨烯超導效應的研究成果發表之後在世界產生了巨大的反響,是石墨烯研究停滯了107年之後曹原開啟的物理學發展的全新領域,曹原憑藉其研究成果成為18年度十大科學家之首,也為世界各國相關領域的學者的研究提供了巨大的基礎和機會。
對於曹原發表的文章,甚至有網友評價認為這不是曹原的榮譽,反而是《Nature》的重大榮譽,實際上這是中國科學界的重大榮譽。
如今,曹原還是一個年僅24歲的少年,取得了如此重大的研究成果之後,成為了全球各大高校爭奪的熱門人物,希望曹原能夠在自己的學校繼續學習並創造更多的價值。
甚至於教導曹原的中科大的教授認為他應該繼續留在美國進修,享受更好的、更先進的科研條件。
在收穫來自全世界的讚美的同時,曹原還收到了來自美國的入籍邀請。面對美國的盛情,曹原表示了拒絕,他說"我是一個中國人,將來也要留在中國"在曹原心中,始終有一個堅定的不會改變的信念,那就是學成歸國,將自己所學所得全數奉獻給祖國,為祖國培養出更多的優秀少年。
而曹原用他自己的行動和努力始終踐行著這一目標和心願,他獨自一人在異國他鄉用自己的努力和研究成果成為了中國人的驕傲,證明了自己,一個二十多歲的少年在研究中並不羸弱,也使得全球認可了中國的科學界的研究成果。
在收穫了榮譽之後,他第一時間回到了中國科技大學,與他的老師和同學們一同分享喜悅,並表示學成歸來之後想要在母校任職的決心。
他的心之所向始終是中國,是那一群認可他、幫助他、鼓勵他的老師和同學們,是那一片為他自己孕育希望和培養自己的土地,是祖國始終歡迎他回歸的溫暖的懷抱。
四、少年強則國強:曹原的背後,是中國科技的強盛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自信則國自信,如今少年學者曹原在世界上取得的令人讚嘆的榮譽,恰恰也表徵了中國科技獲得了長足的發展,向世界證明了中國有發展、培養和留住人才的能力。
正是這些像曹原一樣的中國少年在不斷創造奇蹟,為中國夢的實現添磚加瓦,我們才能更早更快地向世界證明中國力量和中國奇蹟,且有這些以曹原為代表的中國少年的存在,我們更加有理由相信中國科技的未來。
今天站在世界科技的巔峰的他,並不滿足於眼下,他說:"更好的消息還在後面,希望將更多的時間,用來為中國科技創造更多的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