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東風集團「閃電過會」,速度比螞蟻還快。
12月11召開會議,不過兩天就批了,本次登陸創業板抽血超過200億元,總市值或超3000億元,超過上一次「抽血之最」的金龍魚。
這成為創業板最牛IPO,速度之快,體量之大,都刷新了記錄。
央企順利募資,大體上來說是好事,但估計許多股民「不想買單」,畢竟最近幾個月,這IPO速度不但快,量還大,資本市場怕是有點兒頂不住。
想想以前新股都是十幾個板起步,雖然創業板註冊制,上市5天沒有漲跌幅限制,但是最近的新股漲幅可不盡人意。
主板的新股,更是連當天的44%都沒有。說明廣大投資者在「用腳投票」。
抱怨也沒有用,畢竟股市本來就是給社會提供融資的,沒毛病,當下就是要加速擴容,慢慢實現全面註冊制,「直接融資」必會愈演愈烈。
但另一方面,以前上市確是為了企業發展,現在上市並不是企業錢不夠,有的企業帳上躺著幾十億也出來上市,這個就是村裡管理的問題了。
現在爭著上市全為套現而來,村裡不把這問題解決了,股市環境永遠搞不好,源頭還是在村裡。
但現實很殘酷,你想買啥就買啥,有些你覺得垃圾,大可不必買,不是嗎?
對於IPO,布衣周老闆特地查了一下相關資料,感覺挺嚇人的。
據全景數據監測顯示,截止12月11日,IPO信息披露在審企業共計982家,其中,主板191家,科創板和創業板共計686家,新三板精選層105家。
印象中,註冊制出臺前,才有600家左右的,當時還指望註冊制能解決IPO排隊問題。
現在的情況卻是,IPO排隊企業不斷增多,都想上市,再次形成了罕見的IPO排隊,更大的堰塞湖。
過去短短幾年時間,A股已經上了上千家新股,這排隊的又來了近千家,真是讓投資者心涼如冰,無語至極。
這都是把股市當做免費取款機來用的嗎?是不是以為股市的錢,都是天上掉下來的?
絕不能為了IPO而IPO,要堅決告訴他們,股市不是他們肆意圈錢的地方。
上市的真正目的應該是,做大做強企業,回報股民,而絕不是為了讓他們,一小撮既得利益者一夜暴富來的。
市場早已經疲弱不堪,在外面主要股市,連連創出各種新高的背景下,我們股市遲遲不漲,再次被別人甩在了後面,過度融資是其最重要的原因。
當務之急,不是要按部就班的批准他們上市,嚴刑峻法沒有,常態化退市機制沒有,投資者賠償可操作性,仍舊是困難重重。
一旦投資者被欺詐了,被騙了,誰來保護投資者的權益?希望後面能在股市治理上換個思路。
把主要工作,從新股發行徹底轉變到,如何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如何提升市場投資回報率、如何防範投資者權益被肆意侵害等等,這些事關基礎方面的問題上。
這些基礎制度,是形成股市良性循環的最根本制度,只有把這些基礎工作做好了,市場才有希望。
周末最大的題材消息,是領導人氣候峰會的重要講話,中國立下了宏偉目標。
到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非化石能源佔比不低於25%,風電、太陽能達到12億千瓦以上。
考慮到中國的巨大體量,這是一個相當有挑戰性的目標。
這次領導人還撂下一句話:中國歷來重信守諾,腳踏實地落實上述目標。
接下來的春天,我們肯定會大力植樹造林,加快發展新能源車,風電、太陽能發電等。
這既是挑戰,也有重大的機遇,利於我們獲取國際話語權,也利於自身產業的升級。
自然環境、基礎設施和耕地紅線一直是制約中國西部發展製造業的掣肘。
但在可見的未來,無論是重金投入的交通網絡,還是水電光伏的超級工程,其根本目的都是,不斷降低西部的要素成本。
讓製造業留在中國,讓就業留在中國,讓有尊嚴的生活留在中國。
那些「製造業外流能倒逼產業升級」的鬼話,連信都不要信。我們要做的是製造業從東部轉移至西部,重構產業鏈的全國布局。
這個世界,不能沒有信譽,美國一言不合退群了,但中國履行自己的擔當。準備拿出終極能源方案,清潔能源+特高壓電網+ 智能電網等。
這不僅關乎中國利益,也關乎地球的未來!這也是我們的機會,打破美國的封鎖,把產業掌握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