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連續三年成績專業第一
全國大學生化工設計競賽獲一等獎
16門課程95+,收穫7所名校offer
他就是曹宏晨,西北大學化工學院2017級能源化學工程專業學生。這樣優秀的工科學霸是怎樣煉成的?
從曹宏晨的學習經驗來看,科學嚴格的時間管理是一個重要因素。
01 學霸如何做時間管理?
曹宏晨在高中就養成了良好學習習慣,這也幫助他更快地融入大學生活。大學學習中,在每節課前,他都會提早到達教室,搶佔前排的固定座位;在課堂中,積極地參與討論,記下課堂重點;在課後,提前整理好睏惑的問題請教老師。
在曹宏晨看來,化工是一門交叉學科,需要建立完整的工程思維。為了「吃透」所學內容,平日裡的他即使在午休時間也會選擇在自習室裡度過;從早上八點坐到晚上十點,周末裡的他總是在工作人員的催促下,最後一批離開圖書館。
「冬天的圖書館雖然比較冷,但卻很適合思考問題。當把學習當成一種打卡的習慣,也就不覺得累了。」他說道。
每逢寒暑假,曹宏晨還會主動申請留校做實驗,他也笑稱自己總是「宿舍裡最後離校的人」。
02 時間管理,把24小時過成48小時
時間管理到底有多重要?
每個人每天的時間都是24小時,為什麼有些人卻把1天活成了48個小時?為什麼有些孩子一天大部分時間都花在學習上,可是成績平平?
曾經火爆全網的清華大學學霸雙胞胎姐妹花馬冬晗、馬冬昕,她們的時間表排得滿滿的。
學霸都是時間管理大師。當學渣們叫喚著時間不夠用的時候,而學霸們卻每分每秒都不會浪費。她們通過時間管理,把每天的24小時過成了48小時。
某種程度來講,學霸們拼的不是智商,而是「時間管理」。
很多家長輔導孩子寫作業的時候都有這樣的苦惱:孩子磨磨蹭蹭,拿好作業本、擺好文具,5分鐘過去了; 作業剛寫了兩分鐘,開始削鉛筆;中間喝口水,吃點零食,上個廁所,等作業寫完,已經10點了……
孩子早上起不來,做作業拖拖拉拉,吃個飯要花半天時間……這樣的場面在很多家庭中不斷上演。
大人是理性的,能夠用好時間逼著自己完成任務。而孩子磨蹭、拖拉、懶惰,是因為他還沒有時間觀念,不會管理時間,作為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同時,更要幫孩子做好時間管理。
03 4個時間管理法則,讓學渣變學霸
通過對學霸們時間管理的梳理,總結了3條時間管理法則。
法則一:高效執行,執行力是第一生產力。
時間管理,不是列出一張時間計劃表就完事了。列出表格把時間填滿不是本事,知道如何在正確的時間填入正確的內容,然後認真執行,這才是真正的本事。
一個名叫John Fish的哈佛大學計算機科學專業學生,記錄了他在學校的一天。上課、學習、讀書,安排得井井有條,在超強的執行力和自律下,每天完成學習任務的基礎上,還能留出9小時的睡眠時間和健身時間。
法則二:輕重緩急,高效利用時間。
一道數學題,成績優秀的同學只需要五分鐘,而成績差點的同學,可能要十分鐘。這就是為什麼越是學習成績差的同學,越覺得時間不夠用;而越是成績好的同學,越覺得時間多的用不完。
而每個人的一天只有24個小時,再怎麼擠也有限;唯有提高時間的利用效率。
一個成績好的同學,一定是懂得輕重緩急的人。利用好時間,要學會取捨,合理分配每件事的時間。需要多花精力的就多投入時間,把時間從那些不值得花時間的地方省出來。
法則三:勞逸結合,會休息的孩子更會學習。
要把時間利用好,不僅要擠出時間來學習,更要擠出時間來休息。熬夜太晚,對於第二天的學習肯定是有影響的,足夠的睡眠,才能保證頭腦的清醒。
會休息的孩子更會學習。打開學霸們的學習秘籍,你會發現:他們都很會休息。
根據對2019年高考狀元的調查,大部分的學霸都能在11點鐘左右就進入睡眠,通宵達旦,廢寢忘食的幾乎沒有,他們基本上都能夠保持8小時以上的睡眠,
梳理各地的狀元,你會發現他們絕不是只會讀書的苦行僧。除了學習以外,他們都興趣廣泛,運動、旅行、拉小提琴……
《兒童時間管理全書》從孩子的日常生活和行為、心理特點出發,從多個方面深入淺出地解析了兒童的時間管理問題。
通過生動有趣的案例故事和簡明扼要的實踐方法,幫助廣大家長解決兒童時間管理的問題,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讓孩子按時吃飯、睡覺、玩耍,讓孩子既能高效率地完成作業,又能有自己的愛好。
一冊在手,兒童時間管理不用愁。只要39.9,包含時間、情緒、健康管理三本。滿29減3哦。
真正拉開孩子之間差距的不是智商,而是對時間的掌控。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