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明的四個大字「畢業快樂」,配上那首經典的《梔子花開》,快手主持人@育兒女神辜小戀記錄下了長沙市第一中學考點門口,高考結束的那一刻,考生們魚貫而出的珍貴畫面,考生們雀躍的身姿、青春的吶喊、門口家長們眼裡的淚花,都被收錄和印刻在這條不到一分鐘的短視頻裡。
很多人說「莫名的想哭」,即使隔著屏幕也能感受到那種高考結束後的釋放、跟青春裝個滿懷的感動,而這條捕捉了寶貴一線現場畫面的視頻,播放量已經達到207w,並第一時間登上快手熱搜。
另外,被「育兒女神辜小戀」記錄下的,還有登上快手和微博雙熱搜榜的一字馬女孩,而辜小戀事後也獨家專訪一字馬女孩,相關分直播+12條短視頻,達到了總播放1843萬,她本人也因此漲粉2.1萬。
作為「2020高考紀實:主播直擊5地開考現場」直播活動中唯一的女主持人,辜小戀參與了7月7日上午高考開場,到7月8日下午高考散場,可謂高強度、全紀實,也是陪今年的高考學子們走完了這個疫情後高考的全過程。作為兩個孩子的母親,她在現場採訪了多位考生和家長,她說希望能夠記錄下高考中各個家庭的狀態,「這是非常寶貴的素材和經歷。」
又是一年高考時,只是還沒完全散去的疫情讓今年的高考頗有些「艱難」的意味。而作為全國廣電MCN轉型運動中的重要一環,主持人對社會熱點事件的報導和跟進,通過短視頻和直播的形式,作用愈發被放大。
在湖北黃岡中學、山東省實驗中學、湖南長郡中學、河北衡水中學、北京人大附中五大全國重點高中考點,從上午8點一直到中午近13點近5個小時時間裡,快手主持人和考生與家長們站在一起,連線專家與學者,分析語文作文題目,把高考現場搬進直播間,直擊2020歷史性現場,記錄這個疫情後全國上下又一次同頻心跳,情緒共振的重要時刻。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快手的高考直播活動採用了多鏈路直播間,支持五地直播間同屏呈現,用戶可以在側邊欄任選視角切換直播間,具有很強的現場直擊力,非常適合多現場新聞專題內容的呈現。快手在把去年閱兵儀式的多鏈路形式逐步應用於大的專題報導中,更現場、更聚合、更真實,創新了小屏端的新聞報導方式,也激發了媒體參與社會熱點事件的活力。
「有個家長在校門口等著給孩子送衣服,但其實學校從25號開始就統一管理,會有大巴車把考生直接送到操場、教學樓,家長根本見不到孩子,但還是有很多家長等在校門口,簡直望眼欲穿。」在湖北黃岡中學現場直播的主持人「主持人一崔哥」描述高考門口等候的家長讓他特別感動。而當天黃岡下了大暴雨,雨水淹沒車軲轆一半以上,天氣環境非常惡劣,「我問那個家長見到孩子了嗎?他說好像見到了,因為大巴一輛又一輛開過去,孩子們都帶著口罩也看不清楚。」
一崔哥是湖北廣播電視臺主持人,湖北疫情期間他因在快手記錄和播報湖北當地的一線消息,而受到很多關心與關注。在黃岡中學門口,他一手打傘、一手拿手機,還要兼顧現場的情況,採訪現場人員,連線其他主持人和專家,顯得尤為艱難,被直播間老鐵喊話「心疼」。
湖北是暴雨,北京是暴曬。守在北京人大附中考點門口的「主持人孔文」也同樣遭遇了天氣對體力的考驗,與一崔哥成長路徑相似的是,北京廣播電視臺主持人孔文也是以新聞播報見長,北京疫情期間他堅持每天第一時間匯總最新疫情變化,通過北京公園超市等地實地拍攝,讓大家看到疫情正中心,所有防控措施正的有序展開。令他感到驚喜的是,兩周以後他的關注用戶從4萬變成了104萬。這是100多萬人在網上對北京疫情的雲關懷,孔文本人成為了這場關懷的出口和承載之一。
他坦言這次參加高考紀實直播活動,最大的感受是「欣喜」,「因為之前從來沒有面對這麼多受眾、這麼長時間地在現場跟進一個這樣的重大事件」孔文說覺得自己像個特種兵,兼顧了傳統電視臺裡攝像、編導、記者、場外連線記者等多重身份,這種體驗讓他陌生又興奮。
另一邊的山東電視生活頻道《生活幫》欄目主持人「幫主阿速」則顯得運籌帷幄許多,山東臺共派出了4路主持人分別去到濟南、青島、煙臺、濰坊蹲守考點,和阿速實時連線,溝通記錄現場情況,直播間有評論說撿到準考證,他趕緊呼籲大家關注轉發,後來被印證是假消息才鬆了口氣。
在5位連線主持人中,河北臺的主持人「程程-主持人」最為緊張,當天8點直播他凌晨3點半醒了,5點半出門,他說自己做了幾十年主持人從來沒這麼緊張過,接到邀約的時候鬥爭了很久,怕自己沒太多外採經驗做不好,但考慮到自己在河北這麼久確實第一次去衡中,又是疫情後高考這樣一個特殊節點,所以拉了兩個臺裡的主持人好朋友,還是來了。
「在我看到那些家長的時候,我真的瞬間不緊張了」,程程保持一貫親切自然的主持風格,和守在外面的家長挨個聊起來,孩子平時成績如何、目標院校怎樣,此刻的心情如何。很多家長穿了旗袍,寓意「旗開得勝」,但衡中實行封閉化管理,孩子直接考試,家長根本無法送考,但仍以這樣的方式在校門外陪孩子一起度過人生中最重要的幾個小時。很多家長目不轉睛的盯著校園裡,那種望眼欲穿的熱切讓程程覺得手裡的手機從未如此「沉重」「有分量」。所以儘管中暑了,程程還是以最快的速度重回直播間,他說不然總覺得「虧欠這些家長。」
在快手,廣電主持人正成為本地熱點響應的重要推動力,不僅局限於新聞事實的報導,更有態度、有觀點、有分析、有洞察,越來越多的主持人把演播室搬到了直播間,第一時間出現在新聞現場帶來最直觀、全面的本地化觸達,主持人正在成為快手媒體生態裡不可或缺的中堅力量。
比如7月1日成都首創國際城起火,成都臺主持人「聲先生的麥克風」當晚就趕到起火樓下現場直播,隨時記錄火勢的動態,消息很快爬上了快手熱榜;7月5日北京雷電暴雨預警,多位氣象主持人15分鐘內播報相關內容,其中氣象主持人徐叢林短視頻1小時實現200萬播放,中國天氣網首席氣象分析師首席不胡說20分鐘內開播,單場直播漲粉近2000;江蘇臺主持人楊威,在山東替考事件中生產多個百萬爆款內容,體現了專業記者的分析性和條理性,單周漲粉5.6萬。
這些有著專業素養和能力的廣電主持人,往往能在第一時間對本地化熱點內容實現觸達,形成對新聞主體內容的有效解讀,並因此收穫用戶的關注和喜愛。
今年以來,快手接連發起【直擊武漢重啟】、【人間AB面】、【快手夜市】、【煙火人間】、【兩會夜歸人】等特別策劃項目,連線張偉麗、專訪董明珠,和廣州交通電臺合作建立首個24小時電臺直播間,以短視頻+直播的方式,多角度、多鏈路地打通快手用戶、媒體與社會焦點之間的通路,進一步提升直播內容價值,打造出圈IP。
在【直擊武漢重啟】特別項目中,首次實現接力連麥18位嘉賓,全程無斷線;在人民視頻聯合快手共同發起的【快手夜市】中,展現了一個雲端上「活色生香「的夜市圖景;在環球網聯合快手直播發起【煙火人間】中,每一期以一個區域為核心,聚焦人物,深挖本地化的用戶故事,展現原汁原味的人文風貌……..這些專題內容不僅在站內匯聚了巨大的流量,也以獨立內容的形式在站外被廣泛傳播。
自2019年7月推出「媒體號快UP計劃」以來,快手一直在探索助力媒體融合發展的各種路徑。到目前為止,已經有數千個各級各類媒體入駐,媒體號已成為快手開放、多元、豐富內容生態的重要部分。數據顯示,每天有1.3億用戶觀看快手媒體號內容,其中日均消費媒體號短視頻5條或1分鐘以上的重度用戶8000萬人,日均觀看總時長達1000萬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