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茲瑪麗·吉布森:醫療兇猛

2021-01-08 觀察者網

本文摘自《醫療兇猛:令人震驚的美國醫療內幕》一書(作者[美]羅茲瑪麗·吉布森、[美]賈納丹•普拉薩德•辛格)第一章。在美國,每年都會有超過十萬的美國人死於各種形式的醫療事故,而這個數字也只是被報導過的死亡人數統計。真正的醫療事故死亡人數及殘疾人數估計是報導的人數的三倍甚至更多。觀察者網此前全文翻譯《時代》周刊深度調查《為什麼醫療帳單害慘了美國人》。《醫療兇猛》為我們提供了另一個視角,接觸那些讓人心碎的醫療誤診、粗心大意的診斷以及部分醫護人員的完全忽視。受害者相信了那些所謂的「無害」醫療,斷送了自身的性命。然而那些醫生、護士、醫院管理者及醫療專家們每天都還在掩蓋這些醫療失誤。在《醫療兇猛》中,作者為我們打破了這個掌控著醫療體系的潛在沉默守則。

總結醫療事故,並不單是顯示有多少悲劇將被發現,而是要說明我們醫療服務體系的一個病態特徵,即這麼多人受到了如此巨大的傷害,大眾卻很少了解到事情的原委。我們也很少報導那些原本可以避免的死亡,並且也很少向病患及其家屬坦白。這種嚴重的後果是可以避免的。

喪子之痛

艾琳和喬治的兒子麥可如果仍然活著,現在應該已經長成翩翩少年了。他應該正在準備學術能力評估測試,並選擇一所理想的大學。艾琳和喬治都在長島的郵政部門工作,此時,他們多麼希望自己正在千方百計地籌集兒子的大學費用。也許他會追尋父親的足跡,比如通過中學出色的棒球比賽成績,為成功申請大學獎學金增加籌碼。

然而,這一切終將不會成為現實。在長島旺託北部(North Wantagh)的一所公園裡,有一個名為麥可並以此紀念他的運動場。麥可死於醫療事故,原本普通的外科手術卻將這個3歲男童送進了墳墓。

麥可•路易斯出生於1987年7月8日,是艾琳和喬治的第一個孩子。他有著棕色的眼睛、深深的酒窩,喜歡在保姆的家中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耍。在他周歲生日後不久,他就出現了一些最終可能發展為慢性耳部感染的先兆症狀,也由此成了兒科診所的常客。抗生素治療控制了感染,但是麥可的扁桃體和腺樣體依舊腫大。等到兩歲半時,麥可的扁桃體和腺樣體腫大已經非常嚴重,兒科醫生建議切除扁桃體。

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很多孩子做了扁桃體切除手術。不過現在,兒童扁桃體切除手術比20世紀70年代減少了80%。醫學研究表明,若患兒咽痛感染髮作的次數和病情尚未達到一定程度,切除扁桃體和腺樣體對患兒的療效並不明顯,且弊大於利。麥可的父母知道存在風險,但是在拜訪了一位外科醫生並聽取了另外兩位醫生的專業意見後這對夫妻決定給兒子做手術。

1990年3月6日,星期二的上午,麥可在紐約的一家醫院做了扁桃體和腺樣體切除手術,當天晚些時候,他就出院回家了。醫生叮囑他的父母要密切觀察,注意有無出血現象,因為少數患兒的扁桃體切除後,會有出血現象。

第二天,麥可一切正常,似乎在逐漸康復中。然而就在星期四早晨,艾琳在兒子的枕頭上發現了血跡。她立刻給外科醫生辦公室打了電話,他們讓她把孩子帶過來做檢查。醫生給手術傷口周圍的出血血管做了燒灼消毒和縫合處理。兩天後,艾琳又發現兒子牙齒上有血。在麥可睡醒後不久,就開始吐血,還有血塊。艾琳給急診室打電話,接線的護士仔細詢問了情況,然後告訴她這不屬於急診範圍。如果是急診的話,她會建議艾琳撥打911緊急電話。

但是艾琳電話還沒打完,孩子又吐血了。於是,她馬上掛斷電話,把他抱上車,並衝到醫院。不久前,在回顧那段往事的時候,艾琳說:「如果當時我打了911,也許麥可就不會死。」

在這一點上,我們不能說醫療體系在處理術後問題的方式上有什麼過錯。麥可的外科醫生根據實際情況對造成出血的血管做了燒灼消毒處理。急診室的護士反應正確,一直在試圖消除艾琳的恐懼。可以確定的是,這名男童無疑是一個個案。因為扁桃體和腺樣體被切除後,會有小部分兒童發生出血現象。但是當母親抱著兒子穿過急診室大門,艾琳深藍色運動衫上的血液凝結成塊時,醫療系統開始失靈了。

急診室的醫護人員對麥可的主要生命體徵進行了檢查,他的血壓和體溫都低於正常值,這兩個休克的前兆卻被忽視了。醫護人員建議艾琳帶麥可去看外科醫生。很不幸,外科醫生當天沒來上班。診室裡的一位兒科醫生只是勸艾琳不要擔心。他們就這樣被打發回家了。後來,艾琳回憶說,如果當時她穿的是白色而不是藍色的運動衫,也許他們會更重視她的擔憂。她還說:「我的衣服上滿是鮮血,就像被子彈射中了一樣。」

次日,這個小男孩的腹股溝明顯腫脹,臀部潰瘍,創面很大。艾琳再次把兒子帶到了診所。當天值班的是一位過敏症專科醫生,他曾經給麥可看過一次與此無關的小毛病,這次他開了治療潰瘍的塗抹藥膏。然後這對母子又一次被打發回家了。

星期二是外科醫生給麥可例行術後複查的日子,當他看到男孩的情況後,感到非常驚訝。他對艾琳說沒有任何人告訴他上星期發生的事情,但是他似乎並不關心,他既沒有安排做血液檢測,也沒有安排做血壓和體溫檢查,只是要求麥可禁食幾天固體食物。

星期三,艾琳把兒子送到保姆家,交由保姆照顧,自己則返回郵局工作。因為照顧兒子,她已經耽擱了一周的工作。然而不久,男孩又開始大量吐血,驚慌失措的保姆給正在工作的艾琳打了電話,接著撥打了911。艾琳衝到保姆家中,發現兒子已經四肢癱軟,沒有反應,鮮血浸透了客廳的地毯。警察輕輕從艾琳手中接過孩子,放入救護車,這是艾琳最後一次抱活著的兒子。這一天,麥可•路易斯被送到醫院後不久,就因失血過多離開了人世。回顧麥可的護理記錄,這個小男孩從第一次到急診室開始,醫療體系就失敗了。一位內科醫生這樣寫道:「從醫學可確定的合理角度來說,我認為重要的和不同尋常的術後記錄被忽視了。無法確定失血量將他置於危險境地,因為下一次出血可能就是致命性的。」

1990年3月14日,常規手術後一周,麥可成為數萬個不幸者中的一員。他們年齡大小不一,卻都由於本可避免的醫療事故白白喪失了生命。失去麥可的事實擊垮了他的父母。每天,他爸爸穿戴整齊,按時出門,卻從不上班。一次,艾琳偶然遇見他的經理後發現了這個情況。現在雖然她自己也是強顏歡笑,卻必須想方設法鼓勵丈夫生活下去。他們參加了互助小組,那裡的成員都是痛失孩子的父母們。然而麥可的死因不同於別的孩子,他並非死於某種疾病或意外傷害,而是醫療事故。這場災難毀掉的遠不止麥可的父母,包括他的祖父母、叔叔嬸嬸、朋友鄰居,甚至當時911的接線警察,都感覺到一個重要的人已經永遠地離開了。

巨大的傷害

由於失誤而導致的醫療事故,許多美國人都經歷過。這些事故涉及各個階層。一位父親深受醫療事故傷害的女士在給我們的電郵中說:「我經歷過,也許你也會經歷。無論老少,貧富,受教育與否。」她說得很對。下面就是例子:

● 一位二戰退伍軍人,為國家奉獻最多的一代人之一,他是一位熱愛生活的專業高爾夫球手,最後卻死於手術後的醫療失誤。

● 一位白宮前政府官員,正處於人生黃金時期,一場蹩腳的外科手術讓這位才華橫溢的人每天飽受劇痛的折磨。他像囚犯一樣,困在家中,不能工作。

● 一位曾獲艾美獎的電視新聞主持人,因為在整容手術的過程中出現嚴重失誤,讓他失去了原本擁有的一切。

● 一位美國空軍情報員,做了髖關節置換手術,術後的處理非常糟糕,以致在接下來的數年中,需要不斷地修補損傷。

● 一位年僅8歲的小女孩,因為醫生的癌症誤診,癱瘓了。但她還是原諒了那些未查出她癌症病情的醫生,並擔心他們會為此難受。

● 一位94歲高齡的佛羅裡達州老奶奶,是一名積極的醫院志願者。一次常規的外科手術後,她要去盥洗室,卻無人理睬。她只得自己翻過病床護欄。結果她摔倒在地,跌壞了髖關節,最後死於骨折修復手術所引發的併發症。

醫療事故並非僅僅導致身體損傷,甚至還會致人死亡,有時則會帶來精神創傷。《底特律新聞》(Detroit News)曾報導了,有關密西根一位66歲女士的醫療事件。她曾接受腎結石取石手術,回家後,她接到醫院打給她的電話,這就是一個噩耗。院方稱用於取石的器械在使用前可能沒有經過嚴格消毒,因此她和其他20名患者存在感染愛滋病毒以及其他病原微生物的可能。在她的餘生中,她必須每隔6周就要做一次檢查,以確保沒有感染愛滋病或其他疾病。令她難以理解的是,一次普通的手術怎麼就會讓她承受如此大的風險!就像她在《底特律新聞》上說的:「他們的義務是讓你獲得健康,而不是疾病。」

另外還有一些差點釀成醫療事故的案例。一位父親講述了他5歲女兒的故事,女孩接受了骨髓移植手術,這是治療癌症最先進的方法,手術很成功。隨後,女孩就被轉入醫院兒童病房。她的父母整晚守在病床前,一直保持清醒,以便護士進來用藥時可以核查。在女孩出院前不久的一天夜裡,她媽媽發現一名護士正準備給女兒的靜脈注射管裡加一些藥。她問護士那是什麼藥,護士回答是醫生配的藥。女孩的媽媽執意要知道是什麼藥,並親自確認配藥單。用藥沒錯,劑量也沒錯,但卻是給另一位病人配的藥。在女孩頑強對抗癌症的過程中,這只是多次可避免的致命性失誤中的一次。在她6周歲生日到來之前,她還是輸了這場戰爭。

總結醫療事故,並不單是顯示有多少悲劇將被發現,而是要說明我們醫療服務體系的一個病態特徵。即這麼多人受到了如此巨大的傷害,大眾卻很少了解到事情的原委,我們也很少報導那些原本可以避免的死亡,並且也很少向病患和家屬坦白,這種嚴重的後果是可以避免的。尤其那些蒙受巨大損失的人們,沒有得到安慰和補償,而這才是醫療事故深層的隱患,才是真正的悲劇。

 

 

 

高比率的醫療差錯令人震驚

1999年秋季,就在因扁桃體切除手術遭遇醫療事故的小麥可逝世近十年之際,由美國國家科學院醫學研究所贊助,並由美國醫療保健領域的精英所組成的卓越小組發布了一項報告。該報告稱在美國每年死於醫療事故的人數高達9.8萬人,這些原本都是可以避免的醫療事故。報告還指出,這些醫療事故給數以萬計的人造成了永久性的身體損傷,同時,治療這些損傷的費用高達數十億美元。

從小麥可死亡到醫學研究所發布這項令人震驚的報告,這期間已有近百萬人的死亡原因也許並非源於單純的疾病或者身體傷害,而是源於在治療期間發生的醫療事故。委員會主席威廉•理查森是這項報告的擬定人,他說:「我們的醫療體系聲稱『不會造成任何傷害』,但是現在,醫療差錯發生的比率之高——導致患者死亡、永久性殘疾和不必要的痛苦折磨,這實在讓人難以接受。」

事實上,這組令人震驚的醫療事故數據並不是第一次公布。8年前,世界上最權威、發行量最大的醫學雜誌之一《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就公布了這項研究結果,旨在為醫學研究所提供基本數據。但當時的人們未對研究結果加以評論或批評,即使有也微乎其微。政府部門沒有制定保護患者和家屬的法規,醫療界和衛生保健組織的工作也是一切照舊。

每年大約有三千萬美國人走進陌生而可怕的醫院,將他們的信任和生命一起交到醫生、護士和醫院管理者的手上。我們有理由期望有人為阻止醫療事故的發生而努力過。正是醫學研究所的領導和致力於這項名為《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建設更加安全的衛生系統》報告的工作人員,第一次給美國大眾提供了機會,讓他們看到了美國醫療衛生體系中最薄弱的環節。

這是一個好消息,因為當患者死於醫療事故時,很多醫院要麼掩飾錯誤,要麼視而不見,而醫院的業務卻一如往常。也許人們會對事件進行調查,也許會有幾名員工被懲戒並開除幾個無關緊要的小角色。就像一位護士所說:「如果能夠逃避責任,他們就會想盡辦法掩蓋真相。」

很少有醫院或衛生保健廠家尋求醫療差錯的根源,很少去改變導致這些醫療失誤的政策和慣例。更不用說衛生保健組織主動尋找可能會發生的失誤並且糾正那些失誤的操作了,即便最認真負責的醫生、護士、藥劑師也是如此。大多數衛生保健系統的董事、醫生和醫院委員會成員都不知道,他們所在的醫院會有多少患者因本可避免的醫療事故而傷亡。

這便引出了一個更大的問題:有多少從業人員會過問有關醫療事故的問題?如果他們不主動尋找,就不會發現問題。如果不發現問題,就無從改正錯誤。

大企業在行動

一石激起千層浪,醫學研究所的報告在美國大眾中引起強烈反響。通用汽車官方開始著手統計其125萬名員工、退休人員和眾多家屬中,有多少人遭受過醫療事故。以國家統計數據為基礎,通用汽車估計每年約有488名員工、退休人員和家屬死於醫療事故。來自通用汽車的布魯斯•布拉德利說:「因為醫療失誤,平均每天我們損失1~2名員工。」試想一下,如果通用汽車員工因為工傷而每周死亡這些人,那將會怎樣?

現實的情況是,當通用員工因工死亡或者嚴重受傷時,公司會立刻關閉發生事故的工廠,直到查明事故發生的原因。事實上,這正是美國大部分公司的做法。當致命或者危及生命的事故發生時,通常會停止生產活動,查明事故緣由,然後採取措施預防事故的再次發生。現在通用汽車和美國其他一些大企業正在採取措施,防止員工和退休人員因醫療事故和糟糕的衛生保健體系而遭受影響,並且對衛生保健部門施加壓力,督促其儘量減少醫療事故。

醫者的擔憂

其實很多醫生和護士私下都對醫療事故很擔憂,不過他們卻保持沉默。因為如果他們公開坦白,很可能會動搖他們的工作和職業地位。

很多醫護人員都曾牽涉或親眼目睹過醫療事故或者是未遂事故的發生。對於有良知的醫療專業人士,這種傷害往往是毀滅性的。在以後的職業生涯中,這些事故的陰影將一直縈繞著他們,揮之不去。一些人選擇悄悄地離開這個行業,另謀他職。

艾琳說,對於發生在她兒子身上的事,麥可的外科醫生會銘心刻骨。不過她永遠不會知道他的感受,因為醫生和患者之間那堵沉默之牆阻止了雙方就這一悲劇真誠的、開誠布公的交流。

即使是身為業內領導的醫護人員,即使他們在工作中一直試圖提高醫療保健水平,他們也無法使整個醫療體系安全高效地為他們自己、他們的配偶、父母和孩子服務。所以,醫療事故的故事並不是「我們」或者「他們」的故事,我們所有人的處境都一樣。

其實,一位內科權威馬克•哈森醫生曾請求公眾的幫助。他在《美國醫學會雜誌》上刊載的一篇文章中寫道:「美國人民要嚴格將醫護質量列在首要位置,尋求有效的途徑使衛生醫療專業人士、行政管理人員以及其他相關人員對患者和社會的醫護質量負責任。」

美中不足

當然,醫療保健系統還是為許許多多傷病患者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所以,下次就診時你也不必擔驚受怕。事實上,許多講述醫療事故的人熱情讚揚了那些有能力、有同情心、真誠坦率的醫護人員,他們幫助補救醫療失誤對患者所造成的傷害。

那些立志奉獻於醫療事業的醫生、護士和研究人員一直不懈地工作,努力提高眾多普通醫療程序的安全性。例如心臟手術的安全性已經大大提高,死亡率持續下降,這都要歸功於他們一絲不苟地專注於提高手術操作和實踐技能。當然,這也要感謝科技的進步。

在過去的15年中,因為麻醉造成的死亡人數迅速下降。這種進步,一方面因為使用了更好的藥物並用更好的設備來監測患者的麻醉效果。另一方面主要是因為麻醉師潛心研究了造成死亡的根源,並在手術室的基本設置上做了改變,使一些嚴重的錯誤不再發生。

這些進步反映出了根本的醫學道德,這讓人印象最深刻也最令人滿意,這也是美國的醫療衛生系統讓全世界羨慕的原因。電視新聞經常報導有關疾病的新療法和病因方面的新發現。對於導致殘疾和奪去生命的各種疾病,美國人渴望獲得任何有助於治療的方法。我們已經習慣於醫學的進步和由此帶來的奇蹟,對新發現的期待來自於美國人特有的樂觀主義精神,我們期待著可以使盲者重見光明,讓垂死之人重獲新生。現在外科醫生可以給子宮內的胎兒做脊柱裂修補手術,從而預防了新生兒一降生就成為脊柱裂患者的情況。美國人從不問阿爾茨海默病是否可以治癒,我們只問何時可以實現。

但是如果研究出的新藥被誤用,而且患者在服用了這麼好的藥物進行治療後卻死亡或者受傷,那麼我們從科學家們偉大的研究中獲得的新發現、新療法又有什麼用呢?我們應該用何種敬畏之心來對待生命呢?美國著名詩人沃爾特•惠特曼(Walt Whitman)曾經說過:「 如果確有神聖的東西存在,那就是人的軀體。」對此,現在我們對醫療體系的指責公正嗎?

對於醫療保健而言,沒有什麼是可以保證的。每個人的身體情況都不相同,成功治療這位患者的方法未必就適用於另一患者。一種良好療效的新處方藥卻可能讓某些患者產生不良反應。這種不良反應醫務人員事先並不知道,不能歸結於醫療錯誤。在某種程度上,這種不良反應反而證明了人類對自己的身體,對治療這種疾病,還存在著太多未知。我們只能寄希望於不斷進步的醫學知識,在未來,將不會再有人遭受相同的厄運。

但是,如果醫生開處方藥時,含有讓患者過敏的藥物,而這些在事前患者已經告知醫生或者病例上有記錄,那麼這就算是一起可避免的醫療事故。類似的,當已知扁桃體摘除後的出血是警報信號,而這些信號卻再三被忽視,那麼這也是可預防的醫療事故。

醫療系統不可以一邊用左手治療,一邊再用右手傷害。僅僅完善手術程序或者提高醫學知識是不夠的,即使清除不稱職的專業醫護人員也不能解決問題。提高醫療保健的安全性需要改變組織結構,需要醫護人員協同合作,溝通交流。雖然從表面來看,醫療錯誤常常是某些醫生、護士和藥劑師的個人行為,但很多都是失誤累積的結果。他們是由醫療系統中的某一個問題引起,而醫療體系中真正的鏈條是由醫生、護士、專家、藥劑師和其他參與治療者的數百個行為所組成的,如此多的人員參與同一位患者的治療,而他們之間的溝通卻少之又少,這就是現代醫學的最大弊端。在麥可事件中,那些警報信號從未傳達給當天不在場的外科醫生,他可能永遠不會得知那天艾琳的運動衫浸透了鮮血。

[美]羅茲瑪麗·吉布森、[美]賈納丹•普拉薩德•辛格:《醫療兇猛:令人震驚的美國醫療內幕》,張永梅、於歆/譯,外文出版社,2013年8月版

相關焦點

  • 深圳麗港麗格整形鼻修復如何 正規靠譜專業技術
    深圳麗港麗格整形鼻修復如何 正規靠譜專業技術 時間: 2020-08-17 14:43  來源: 求醫網   編輯: 事實上我們大家都應該清楚鼻子好看與否是和面部整體一起來評估的,很少說我們單獨去看一個鼻子是否漂亮 摘要:   深圳麗港麗格醫療美容為了滿足廣大求美者愛美塑美的需求,秉承「名醫聯合、美在麗格」的宗旨傳承匠心精神,回歸醫療本質組建了一支鼻整形鼻修復專家團隊,在安全變且保障術後效果的前提下為求美者制定特色的塑美方案
  • 南昌禾麗好不好,整形醫院你了解多少
    最近,在後臺頻頻收到一些南昌的朋友留言:「南昌禾麗整形醫院怎麼樣?」「南昌禾麗醫美好不好」「求南昌禾麗哪位醫生技術好」等等,小編能夠體會到這些愛美者心中的期望。那麼,怎樣讓自己遇到適合的醫生或整形醫院呢?
  • 麗VS明日香-新世紀福音戰士中的最佳女孩是誰?
    麗和明日香是動漫中最令人難忘的兩位主角,但其中哪一位真正是新世紀福音戰士的最佳女主角?在新世紀福音戰士中,很少有人會對兩者進行對比:誰是更好的?這兩個角色本身都令人難忘,但是誰是更好的飛行員呢?誰最引人注目?
  • 吉布森 美網首位黑人冠軍
    吉布森 美網首位黑人冠軍 原標題:吉布森 美網首位黑人冠軍吉布森是第一位在網球大滿貫賽事中獲得冠軍的黑人選手
  • 泉州市委老幹部局深入安溪縣金谷鎮麗山村開展扶貧活動
    日前,市委老幹部局深入安溪縣金谷鎮麗山村,開展「走在前作表率 助力脫貧攻堅」主題扶貧活動。訪貧問苦、義診贈藥、文藝下鄉……每個活動都精心組織策劃,離退休老幹部和青年黨員幹部齊心參與,將黨委政府濃濃的關愛帶進村裡,讓鄉親們倍感溫暖。
  • 吉布森絕殺首鋼終結連敗
    後衛外援吉布森在比賽還剩下不到兩秒時命中準絕殺,這讓球隊驚險地獲勝。吉布森本場比賽只得到9分。但同時,主要內線球員朱彥西手指受傷,這是否會影響到後邊比賽,尚無明確說法。吉布森在本場比賽表現比較低迷。他前兩節僅得到7分,投籃命中率較低。後兩節吉布森絕大部分時間是在板凳上度過。但在比賽還剩下不到兩秒時,雙方打成平局,北京隊在暫停後,決定再次派上吉布森。
  • 替代林書豪吉布森加盟首鋼
    10月9日,北京青年報記者獲悉,首鋼隊已經與後衛外援吉布森完成了籤約,球隊也已經為吉布森訂好了來華的機票。那麼,首鋼隊為何選擇吉布森作為林書豪的替代者?他能把首鋼隊帶到更高的高度嗎?首鋼隊相關人士對北青報記者透露,球隊在此前進行了多名外援的篩選,選擇吉布森,除了考慮到他的能力、經驗以及在CBA效力多年外,他有工作籤證也是重要因素。同時,吉布森的性價比也較高,引進吉布森是目前情況下球隊作出的最佳選擇。事實上,吉布森的特點與首鋼隊之前的後衛外援有著明顯的不同。
  • 麗滋卡爾|以愛為本 打造民族健康行業領導品牌
    為了籌得物資,麗滋卡爾醫院上下協同一致,想辦法,籌資金,聯繫國內外供應商,在自身資金特別緊張的情況下,甚至動用了院內自身的儲備醫療物資,共籌得韓國KF94口罩、防護服、護目鏡、一次性醫用手套等疫情防護物資11200件,第一時間悉數捐助
  • 麗格學院面部年輕化研修班即將啟幕
    在口罩的陪伴下,麗格學院也將迎來2020年首次線下課程——麗格學院面部年輕化研修班即將啟幕,面部年輕化專家齊聚一堂,共同探討面部年輕化抗衰新進程—5R技術推廣應用。麗格學院面部年輕化研修班將於2020年12月19日-20日在北京聯合麗格第一醫療美容醫院舉辦。
  • 淺聊江蘇肯亞新外援喬納森-吉布森
    喬納森-吉布森,一些中國球迷並不陌生,1987年11月出生於美國,身高1.88米,體重82公斤,司職後衛。吉布森在2010年NBA選秀落選後,便到歐洲各大聯賽闖蕩。喬納森江蘇球衣號碼身體偏瘦弱的吉布森,給球迷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他的投射能力。尤其在青島隊時,擁有無限開火權的吉布森把得分能力演繹到了極致,即使青島隊實力不夠突出,吉布森依然被很多球迷關注,靠的就是穩準狠的投籃。
  • 吉布森命中準絕殺首鋼險勝廣廈
    後衛外援吉布森在比賽還剩下不到兩秒時命中準絕殺,這讓球隊驚險地獲勝。吉布森本場比賽只得到9分。但同時,主要內線球員朱彥西手指受傷,這是否會影響到後邊比賽,尚無明確說法。吉布森在本場比賽表現比較低迷,他前兩節僅得到7分,投籃命中率較低。後兩節吉布森絕大部分時間是在板凳上度過。但在比賽還剩下不到兩秒時,雙方打成平局,北京隊在暫停後,決定再次派上吉布森。
  • 紅雀名人堂投手吉布森離世 享年84歲
    不僅如此,吉布森還在1964和1967兩年隨隊拿到了世界大賽的冠軍。 要知道吉布森不止在投球方面有建樹,在守備和打擊端,吉布森同樣有歷史級的表現,生涯九次摘下金手套就是對他最好的肯定。在這項數據上,吉布森僅次於馬杜克斯的18次和吉米-考特的16次,他這九座金手套是在1965-1973年間連續摘下的,也只遜於馬杜克斯的連續13次和考特的連續12次。
  • 北京首鋼外援吉布森正式歸隊
    虎撲10月31日訊 北京男籃官方公告,外援喬納森-吉布森隔離期滿,已抵達諸暨與球隊會合。但不夠熟悉球隊具體情況,而且剛剛結束大半個月的隔離期,許久沒有正式訓練——吉布森面臨著許多客觀的困難。在訓練課上,他也一直在調整著身體狀態和場上感覺。個人訓練時,他不斷摸索投籃手感和突破腳步;集體訓練時,教練組和全隊都在幫助他熟悉球隊常用戰術和基本跑位,他也逐漸嘗試與隊友們進行配合。
  • CBA 吉布森39分助首鋼勝上海
    其中首鋼後衛外援吉布森超常發揮前兩節得到27分,整場比賽得到39分,刷新了加盟首鋼隊後最高得分紀錄。由於內線外援漢密爾頓此前出現了腳傷,因而他無法出戰這場比賽,所以本場比賽首鋼隊只配備單外援,這已經是大漢缺席的第二場比賽。如此情況下,吉布森的表現將直接關係著球隊的勝敗,他用強力表現做出最好的回應。
  • 吉布森攻擊屬性很強 關鍵時刻能解決問題
    據了解,北京首鋼隊已經與後衛外援吉布森完成了籤約,球隊也已經為吉布森訂好了來華的機票。吉布森此前曾經在浙江廣廈、青島、江蘇男籃總共打過五個賽季,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得分手,尤其是三分球與突破,是他的進攻常用的手段。他的加盟將有助於提升首鋼隊的外線得分能力。
  • 吉布森絕殺舊主,北京人品守恆
    20-21賽季至今,高詩巖加時賽關鍵三分絕殺遼寧驚豔眾人,喬納森-吉布森的超級絕殺終於讓人又想起了去年此時的絕殺季。雙方原本該有更長久的緣分,可沒想到,14年夏天還去伊朗聯賽擊敗哈達迪贏得冠軍,並且6月剛完成續約的吉布森在訓練中腿部骨折,緣分戛然而止。吉布森此後再回CBA,在15-16賽季場均42分再奪得分王,這幾年遊走青島和江蘇,可他再也沒打進過季後賽。
  • 首鋼男籃擊敗上海 吉布森貢獻39分
    吉布森(右)在比賽中投籃在8日晚進行的CBA京滬大戰中,北京首鋼隊憑藉第二節的一波流早早奠定了優勢其中首鋼後衛外援吉布森超常發揮前兩節得到27分,整場比賽得到39分,刷新了加盟首鋼隊後最高得分紀錄。由於內線外援漢密爾頓此前出現了腳傷,因而他無法出戰這場比賽,所以本場比賽首鋼隊只配備單外援,這已經是大漢缺席的第二場比賽。如此情況下,吉布森的表現將直接關係著球隊的勝敗,他用強力表現做出最好的回應。
  • 傳火箭覬覦公牛吉布森 風城或索哈雷爾+選秀權
    北京時間12月30日,據美媒體報導,有消息源稱,火箭有可能會去追逐公牛球員吉布森,從而補強內線。  本賽季至今,火箭取得了24勝9負的戰績,暫時排名西部第3位,值得注意的一點是,此前火箭主力中鋒卡佩拉腓骨骨折,他因此缺陣至少4周的時間。
  • 青京大戰看點不少:亞當斯對決吉布森 詹森戰「雙塔」
    本場比賽看點不少,其中亞當斯與吉布森兩大得分高手之間的對決不僅註定精彩,也很大程度決定比賽的走勢。青島男籃上輪擊敗深圳隊拿到聯賽三連勝,全隊9人得分,6人得分上雙的態勢預示著目前的青島隊已經找回最佳狀態。在最近兩天的時間裡,主帥吳慶龍主要針對下個對手北京隊的特點進行了防守訓練。
  • 官方:外援吉布森已抵達諸暨與首鋼會合
    【官方:外援吉布森已抵達諸暨與首鋼會合】北京時間10月31日,@北京首鋼籃球俱樂部 官方宣布,球隊外援喬納森·吉布森按規定隔離期滿,已抵達諸暨與球隊會合。 喬納森·吉布森此前已在CBA效力了5個賽季。2019-2020賽季,吉布森效力於蘇州肯帝亞隊,他場均可以得到31.2分、5.3個籃板和4.2次助攻。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來源: 央視網體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