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德明年派軍艦圍堵中國,老歐洲狐假虎威,最該提防的是日本

2020-12-23 海峽財經資訊

12月5日,多名日本政府相關人士透露,英國明年將向包括琉球(日稱衝繩)在內的西南諸島附近,長期派遣以「伊莉莎白女王」號為核心的航母打擊群。

日本《產經新聞》12月5日報導,日本自衛隊計劃於2021年5月,在東海一個無人島附近和美、法兩國軍隊舉行三國聯合軍演。德國媒體稱這個所謂「無人小島」可能是指的中國釣魚島。

11月2日,德國防長卡倫鮑爾曾表示,明年將向印太地區部署一艘護衛艦進行巡邏。

聯合盟友圍堵中國

英法德三國都跑到中國附近來湊熱鬧,這事可一點不蹊蹺,畢竟這三國都是美國的盟友。而美國早就把中國列為了戰略對手,即便拜登上臺這一點也不會改變,所以這三國的急切表態不過是在討好美國,試圖修復過去被川普破壞掉的盟友關係。

派海軍來中國附近海域轉悠既能向美國表忠心,又能狐假虎威,說不定還能敲詐中國點好處,抱著這種心態的老歐洲,真來了,也不管什麼用。畢竟這三國的海軍可都是事故頻發,要麼是設備老舊,沒錢造新的,要麼就像英國的「伊莉莎白女王」號2017年12月才下水,2019年7月就漏水,再加上到時候萬一有利益衝突了,估計這三國馬上就翻臉,都是利益當先,要不然歐盟怎麼會到現在還鬆散的很。

英法德三國都是跟著美國混的,所以我們要搞清楚美國才是他們願意圍堵中國的關鍵。根據《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弗裡德曼透露,拜登將在就職後幾個星期儘快與歐洲、亞洲盟友進行磋商,達成對華的一致策略。

日本的野心

顯而易見,拜登未來對中國的外交政策的核心就是要聯合盟友一起圍堵中國。而英法德三國明顯已經嗅到了這種信號,所以才會如此積極。從德國的表態來看,未來大概率還會配合美國所謂的印太戰略,而在這之中我們要格外小心一個國家,就是日本。

英國海軍要來中國近海,這事是日本方面透露的;美法日三國軍演,日媒直接稱這是對華包圍圈的擴大;日本新首相菅義偉上任後首訪的就是兩個南海國家越南和印尼,以上種種,日本的狼子野心已經昭然若揭。比起美國的霸權,日本的陰險更值得注意。

相關焦點

  • 計劃明年派軍艦圍堵中國海軍,日媒:包圍圈擴大
    英美法德紛紛出動,計劃明年圍堵中國海軍據日本《產經新聞》12月5日的消息,日本自衛隊將在2021年5月份在東海無人島附近與西方國家舉行兩棲聯合軍演。這個聯合軍演的參與國包括美國和法國,不過針對的對象卻是中國,主要目的就是壓縮中國海軍在東海上的活動空間。
  • 日媒:英法德紛紛上場,計劃明年圍堵中國海軍,對華包圍圈擴大!
    近日,日本媒體對外聲稱,日本將跟美國,法國軍隊明年5月份在日本一個無人島舉行陸海聯合軍事演習。雖說此次演習側重於「在自然災害期間的救援工作」,但這其中部分演習的項目也可以看作「受到攻擊時所做的防禦準備」。國際局勢緊張的背景下,法國也想在中國周邊「秀肌肉」?
  • 英法德紛紛上場,妄圖明年派軍艦圍堵中國海軍?日媒:包圍圈擴大
    在亞洲,美國同樣擁有不少對中國不懷好意的盟友,比如日本就是其中一例。現在,英法德歐洲三強,加上日本都有在海上圍堵中國的計劃,日本媒體更是表示,包圍圈正在擴大,但中國已經不是百年前的中國,想動中國的主意,恐怕只是竹籃打水而已。
  • 繼英法之後德國也表態,將派軍艦巡航南海,日媒:加入對華包圍圈
    隨著國際環境的變化,美國正在加速推進印太戰略,積極拉攏地區內相關國家組建包圍網,今年以來,更是通過一系列會議和協議,讓美日印澳「四國聯盟」進一步成型,種種舉動無一不是衝著中國而來。不僅如此,美國還在邀請歐洲盟友,也參與到圍堵中來。
  • 英法美陸續上陣,計劃明年派軍艦圍堵中國海軍,日媒:包圍圈擴大
    而日本本身和它周邊的大部分國家都有著領土爭端,例如日本和俄羅斯之間的北方四島爭端,日本和韓國之間的獨島爭端。同時,日本一直對有些中國領土虎視眈眈,但是這本身是沒有任何法理依據的。而日本和美、法此次的聯合軍事演習,毫無疑問是為了針對中國。同時,有部分日本媒體甚至公開宣稱,此次所謂的合合軍演,其本身就是為了限制解放軍的相關活動,但是這不是絕對不可能成功的。
  • 繼美日印澳之後,英法也來湊熱鬧,計劃明年派軍艦在中國近海演習
    美日澳印聯合舉行的「劍指中國」軍演才過去沒多久,最近又傳出英法等國也要派航母來中國近海示威的消息。 日媒報導稱,英國海軍計劃明年初派「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戰鬥群奔赴中國附近海域參加美日聯合軍演。對於英國海軍的到來,我軍事專家認為,英國航母不遠萬裡來亞太向美國表忠心,只是在打腫臉充胖子。
  • 又添新對手:美日印澳軍演後,英法也要在中國近海演習,德也跟著
    第一階段,印度興致勃勃,出動了不少軍艦,可三國僅出動包括美國「麥凱恩」號驅逐艦,澳大利亞「巴拉瑞特」號護衛艦及日本「大波」號驅逐艦3艘艦船,陣容似乎有些大跌眼鏡。第二階段的演習,加入了美國海軍「尼米茲」號航母。
  • 德國在安理會攻擊中國,與日本勾結欲攪局南海,中方:入常將困難
    果不其然,僅過了幾天幕後黑手就浮出了水面,而且還是我們的老熟人。德國之聲在20日報導稱,向德國方面表示支持他們派軍艦到印太地區來的,正是日本的新任防務大臣岸信夫。在近日的一場視頻會議上,岸信夫對德國防長卡倫鮑爾明確表示,日本非常歡迎其派軍艦到亞洲,並與日本海上自衛隊在明年舉行聯合演習。
  • 繼印澳之後,英法德國也要派軍艦來南海?普京第一個不答應!
    自二戰結束以後,美軍就單方面的佔領了日本以及韓國,妄圖以此來牽制當時的蘇聯,和剛剛成立的新中國。而蘇聯解體之後,美國軍隊也還是沒有撤走,經常是在南海地區侵犯我國臨海主權和利益。而這些無不例外都讓美國以及整個西方世界擔心畏懼了起來,於是自2017年,美軍在日韓盟軍的基礎上,又聯合了印度、澳大利亞兩個國家,妄想通過五國的軍事力量來在印太地區對中國形成一個包圍圈。
  • 「英法聯軍」又要來了?打腫臉充胖子也要圍堵中國
    英法開始跑來亞太刷存在感了。  這兩天日本和歐洲媒體炒作的兩個事情,一個是英國「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編隊將在明年部署亞太,而且很可能要在這裡長期部署。  作為歐洲的主要國家,英法為什麼在這個時候要在中國「亮肌肉」?中國海軍的實力能打破他們的「對華包圍網」嗎?  「英法聯軍」,這個詞很多中國人聽起來都很熟悉,1840年爆發的鴉片戰爭,就是英法聯軍用堅船利炮打破了中國的「大門」。之後,逼著清政府籤訂了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從而令當時的中國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主義的深淵。
  • 最近日本有點嗨?德英要把軍艦開到中國家門口
    這幾天,日本媒體有點像打了雞血一樣的興奮。因為發生了兩件事情。第一件事情,12月15日,日本防衛相岸信夫與德國國防部長克蘭普·卡倫鮑爾以在線形式舉行了會談。德國防長告訴日本防相,德國正在探討最快在明年向印太地區派遣德國海軍艦艇的事情。
  • 英國明年派航母戰鬥群部署到西太,是幫日本?還是挖坑埋日本?
    01看一則新聞:英國明年派航母戰鬥群部署西太。日本防衛省人士近日透露,英國預計明年初派遣「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戰鬥群赴西太平洋地區。加強英日防務關係,為「全球化英國」刷存在感。此前,英日10月籤署自貿協定,成為英國「脫歐」後達成的首份重大貿易協定。
  • 歐洲國家想在西太地區包圍中國?金一南:純粹是跑龍套
    據日本媒體12月6日報導,明年初,英國海軍將派遣「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戰鬥群,前往亞太地區部署。此外,美國、日本和法國也計劃於明年5月份,在日本的離島首次舉行海陸兩棲聯合軍演。那麼,美國及其盟友處心積慮緊盯亞洲太平洋地區,究竟在打什麼如意算盤?西方國家對中國的軍事圍堵能否得逞?
  • 德國派軍艦來亞洲?
    近日,為了「對付中國」 ,日本政府在一起與德國政府的會議中表示他們強烈支持德國派軍艦來亞洲,與其舉行聯合軍演。據德國之聲報導,向德國方面表示支持他們派軍艦來亞洲的,是日本的防務大臣岸信夫。在近日的一次網上會議中,岸信夫向德國防長卡倫鮑爾表示他強烈支持德國軍方計劃在明年派出戰艦來亞洲,並與日本自衛隊舉行聯合軍演的事情。
  • 英法德紛紛上場,計劃明年派軍艦在中國近海演習
    因此,以美國為代表的部分西方國家及日本等國與中國關係日漸緊張,隨著中美關係逐漸陷入僵局,其他國家也開始蠢蠢欲動,其中,一直與美國較好的日本展開了一系列行動想要藉此打擊中國。眾所周知,中日矛盾是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兩國關係一直沒能徹底轉變,日本從來沒有正視自身問題,也沒有為曾經所作所為向中國道歉。
  • 世仇之間的大戰:英法戰爭,法德戰爭
    南唐國主李煜派使者向宋太祖求和,宋太祖不許,而且按劍大怒日:
  • 大批美日士兵圍堵東海島礁,下令擊沉靠近軍艦,接下來俄也行動了
    隨著中國崛起,美國把矛頭對向中國,在國際上屢次針對,任何一點動向都有可能被美國政客放大,甚至是扭曲事實,在經濟上限制中企發展,在軍事上調遣軍艦在亞太地區挑釁中國,無論是俄羅斯還是中國,都不會讓美國的陰謀得逞。
  • 英法德分歧導致歐洲航宇防務巨頭合併案「流產」
    英法德分歧導致歐洲航宇防務巨頭合併案「流產」   中新社布魯塞爾10月10日電(記者 沈晨)英國、法國、德國三國政府之間的分歧,導致空中巴士母公司歐洲宇航防務集團(EADS)和英國航宇防務承包商BAE系統公司的合併案「流產」。
  • 世界歷史上的世仇,英法戰爭、法德戰爭
    南唐國主李煜派使者向宋太祖求和,宋太祖不許,而且按劍大怒日:'不須多言,江南亦有何罪,但天下一家,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乎!」世界歷史上,雙雄可以並立嗎?迄今為止,沒有看到成功的案例!在世界歷史上,則往往可以看到兩個國家敵對超過五十年,有的長達一百多年!一起來歷數一下這些世仇國家。一,英法世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