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大家好!拽拽的香腸兒為大家帶來【傳奇篇】啦!這期帶大家認識一位德國足壇的名宿,他是有「皇帝二世」之稱的鋒線殺手,也是退役後在歐洲足壇最有權勢的人之一,他就是卡爾-海茵茨·魯梅尼格。
小夥伴們可以點擊上方的專輯「足壇傳奇之旅」,查看更多往期文章哦!
你的每次分享和文章結尾點的每一個「在看」我都認真當成了喜歡!
PS:在文章結尾為大家準備了魯梅尼格的精彩進球集錦和天下足球出品的好書推薦
簡介:卡爾-海茵茨·魯梅尼格(Karl-Heinz Rummenigge),1955年9月25日出生於西德利普施塔特,前德國職業足球運動員,場上司職前鋒。曾效力俱樂部:拜仁慕尼黑、國際米蘭、日內瓦塞爾維特歐洲冠軍杯冠軍3次:1974年、1975、1976年德甲金靴3次:1979-1980、1980-1981、1983-1984賽季FIFA國際足聯名人堂(FIFA Hall of fame)前20位入選成員技術全面,是魯梅尼格在技術層面上能被球迷們認可為「皇帝二世」的主要原因。首先是進攻:跑位好、速度快、射術高、擅突破,進攻手段豐富,逆足能力強,一個身材在足球運動員裡相對高大,行動起來卻又快如閃電的「球場殺手」,全能的超級前鋒,可勝任前鋒所有位置。確實,球迷們也給他起了個外號叫「殺手卡爾」,這無不因為他震撼了對手和球迷的「臨門一腳」功夫。臨門一腳:在球場上90分鐘的「花裡胡哨」,不如在關鍵時刻,關鍵位置,把握關鍵機會,打進一記關鍵進球,更殺人誅心。他的進球有時也許並不華麗,但卻是致命的。「他是用木柄匕首而不是用鑲銀軍刀做為武器的殺手。」既然技術全面,那肯定不能沒有防守能力,魯梅尼格的前場搶斷能力很強,防守積極,同時儘管他是主力得分手,他仍在比賽中不斷的為同伴創造射門機會,他判斷能力出色,戰術靈感豐富,是全隊當之無愧的組織攻防核心,再加上一頭金髮,有「球場帥才」之稱。在文章結尾為大家準備了魯梅尼格職業生涯幾個精彩的進球,供大家欣賞。
比穆勒和貝肯鮑爾小十歲的魯梅尼格在年輕時便被視為是他們兩人的接班人,而後他也沒有令人失望,成功的扛起拜仁俱樂部和德國國家隊的大旗,他也是繼穆勒和貝肯鮑爾之後西德第三位歐洲金球獎得主,當他在進攻端呼雲喚雨的時候人們仿佛又看到了「轟炸機」蓋德·穆勒(20世紀最佳射手)的身影,當球隊遇到困難的時候,代替「足球皇帝」(國際足聯承認)貝肯鮑爾站出來的是「皇帝二世」魯梅尼格,當時的球迷稱他為德國足壇的「新凱撒」。魯梅尼格是貝肯鮑爾之後最能詮釋德國人意志品質的球星之一,也是一名稱職的隊長,比如一場經典的比賽:1982年世界盃半決賽,德國隊面對擁有「中場鐵三角」的強大法國隊,在加時賽下半場德國隊1:3落後的情況下,本因傷坐在替補席的魯梅尼格,臨危受命,披掛上陣,他上場後積極拼搶並參與進攻,僅七分鐘便閃電破門,在他的鼓舞下,最終球隊戰勝了對手成功晉級。最可惜的是,魯梅尼格並沒有為自己的國家拿下過世界盃冠軍,這是他職業生涯中最大的遺憾。
在金球獎的歷史中有這樣一個驚人的記錄,一直被魯梅尼格保持著,那就是金球獎投票最高「首票率」:96% 。在1980年歐洲金球獎評選的全部25張選票中,24人將魯梅尼格排在了第一位,只有一人把他排在了第二位,魯梅尼格差一點100%全票當選歐洲足球先生,這證明了魯梅尼格在那一年得到了足壇的絕對認可。最接近這個記錄的是梅西,他在2009年的當選首票率是93.75%(共96票,90票第一,5票第二,1票第三),其次法國的「足壇拿破崙」普拉蒂尼在1984年金球獎評選中有高達92.3%的首票率(共26票,24票第一,2票第二)。當然了,梅西的那一張「第三位」選票也使他無法與德法兩位前輩的記錄相比擬。2008年魯梅尼格成為歐洲俱樂部協會(ECA)首任主席,同時他也是拜仁慕尼黑俱樂部現任董事會主席,是歐洲足壇最有權勢的人之一。其實魯梅尼格退役後一直在從事足球相關工作,並潛心研究足球理論和訓練方法,他曾被國際足聯和德國足協授予高級講師稱號,也曾在德國做過足球節目主持人,1994年他出任國際足聯特使,幫助美國第一次成功舉辦世界盃。
喜歡著名日本動漫/漫畫《足球小將》的小夥伴們應該知道,在《足球小將》中有一個人物叫卡爾-海因茨·施奈德,他的設定是德國隊隊長兼皇牌,司職前鋒,效力於拜仁俱樂部,有著「足球皇帝」之稱,被譽為德國「年輕球王」,足小中「最強前鋒之一」,也是主要配角。沒錯,這個虛構人物的原型正是德國球星卡爾-海茵茨·魯梅尼格。
引言:他是巴薩隊魂,鬥牛軍團的鐵血後衛,也是足壇團體大滿貫得主之一,因為一頭蓬鬆的金色長髮和球場上勇猛的身姿,他被隊友和球迷稱為「金毛(小)獅王」、「人猿泰山」,而巴薩球迷更願意稱他為「永遠的隊長」,為了球隊的勝利他可以不惜用自己的「心臟和臉」去阻擋對手的射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