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新朋友嗎?記得關注我們
在運動損傷中,肌肉損傷根據發生時損傷的程度不同,可分為肌肉挫傷和肌肉拉傷。其中肌肉拉傷最為常見。
肌肉主動強烈的收縮或被動過度的拉長所造成的肌肉微細損傷、肌肉部分撕裂或完全斷裂,稱為肌肉拉傷(Muscle strain),是最常見的運動損傷之一。
肌肉拉傷後,拉傷部位劇痛,用手可摸到肌肉緊張形成的索條狀硬塊,觸疼明顯,局部腫脹或皮下出血,活動明顯受到限制。
肌肉拉傷的原因
1.準備活動不充分。肌肉的生理機能尚未達到劇烈活動所需要的狀態就參加劇烈活動。
2.體質較弱,訓練水平不高,肌肉的彈性、伸展性和力量較差,疲勞或負荷過度。
3.運動技術低,姿勢不正確,動作不協調,用力過猛,超過了肌肉活動的範圍。
4.氣溫過低,溼度太高,場地太硬等。
檢查方法
肌肉抗阻力試驗,是檢查肌肉拉傷的一種簡便方法。
其做法是患者作受傷肌肉的主動收縮活動,檢查者對該活動施加一定阻力,在對抗過程中出現疼痛的部位,即為拉傷肌肉的損傷處。
此外,拉傷還要與運動產生的酸痛疼痛感十分的相似,我們需要對其進行鑑別診斷。
訓練後隔一陣子,才出現的酸痛非常常見,稱為延遲性肌肉酸痛(Delayed Onset Muscle Soreness,DOMS)往往是運動後12小時後才逐漸加劇,同時伴有疲倦乏力,甚至還出現肌肉痙攣、僵硬等症狀,1-3天達到峰值,隨後酸痛感逐漸減弱,一般5-7天才能完全恢復。
一般情況下肌肉拉傷後,拉傷部位劇痛,用手可摸到肌肉緊張形成的索條狀硬塊,觸疼明顯,局部腫脹或皮下出血,活動明顯受到限制。
肌肉拉傷的處理
1.要立即停止運動,坐下來休息,休息可以減輕肌肉一定程度的壓力,避免二次傷害的造成。
2.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可以找來冰袋每兩小時冰敷腫脹位置15分鐘,冷敷可以收縮血管限制了對受傷處的供血,減輕腫脹情況,如果有肌肉痙攣的情況冰敷還冷減輕痙攣情況。
3.就是對傷處採用加壓包紮的方式,加壓包紮可以讓受傷處的出血和淤血現象減輕或停止,還可以防治體液侵出的體液滲入到組織內部,加壓包紮法用海綿橡膠甚至毛巾也能實現,方便就地取材。
4.將受傷部分抬高到比心臟高的位置,這可以減輕血液流向受傷部位,還能促進經脈的回流,患部的腫脹和淤血會減輕。
以上的是受傷當時的治療措施,在受傷後4到5天則可以進行熱敷治療,急速患部的供血,舒緩了緊張的肌肉。
注意:肌肉拉傷後千萬不要立刻按摩或使用活血化瘀的藥物。因為此時受傷部位的毛細血管很容易破裂,按摩會加重損傷。
傷後訓練
1.部分斷裂者,局部停訓2~3天,健肢及其他部位可以繼續活動,以後逐步進行功能鍛鍊,但應避免重複受傷的動作。
2.待疼痛緩解後可在無痛條件下進行受傷部位的等長肌力練習,研究表明。《英國運動醫學醫學雜誌》(BJSM)一篇文章 「PRICE needs updating, should we call the POLICE?」 提出單純的休息可能是對機體的一種損傷,而不是良好作用;而用合理的負荷刺激可以促進組織損傷損傷的恢復。
3.一周後可逐漸增加肌肉的力量和柔韌性練習。在作伸展練習時以不增加傷部疼痛為度。
4.大約10~15天後,症狀基本消除,可逐漸進行正規訓練,訓練時傷部必須使用保護支持帶,並充分做好準備活動。
肌肉、肌腱完全斷裂或撕脫骨折者,應立即停止訓練,完全休息,積極治療,傷後訓練和專項訓練都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本篇—完結
如果您有什麼問題歡迎在後臺留言,查看往期文章也可在公眾號後臺點擊「文章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