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著《雷霆戰機》推出「機甲戰神」新模式,「機甲」這一久違的概念又回到我們身邊。對於80後來說,「機甲」意味著什麼?是那不甚清晰的熒幕上所帶來的戰鬥幻想和太空之夢。從《太空堡壘》、《戰神金剛》到《新世紀福音戰士》,一代又一代的機甲系動畫,通過極富想像力的情節和動感十足的戰鬥畫面,讓無數少年為之瘋狂。今天,就通過回顧這些機甲神作,讓我們回到那個熱血的少年時代吧!
變形金剛
變形金剛系列1988年《變形金剛》被引進中國,這部動畫中的「汽車人」和「霸天虎」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機甲,但它們的形象卻構建了我們對機甲的第一印象。記得當時班裡男生都爭相扮演動畫內的個性角色,幻想自己就是拯救世界的英雄。那時候放學回家看《變形金剛》成了首要目的,很多人因此不惜放棄自己的休閒時光。憑藉動畫的熱度,變形金剛玩具也成為了那時的人氣玩具,不知有多少人為擁有一個擎天柱在父母前磨破嘴皮。
魔神英雄傳&魔動王
這兩部作品最大的特點就是把機器人的比例往Q版方向發展,《魔神》系列的機設大多都是三頭身,頭大身子小、短手短的造型;而《魔動王》系列比例雖然顯得更正常一點,但召喚出來的形態卻只有一個大頭,這讓人有點哭笑不得。也正是因為這種鮮明的特色,令兩部作品贏得了不少的人氣,播出期間玩具熱賣不說,在過了好些年久未有新作問世的今天,這兩部作品的商品依然能取得不錯的銷售成績則足以證明這點。
超時空要塞
《超時空要塞Macross》原版於1982年在日本首播,是一部講述人類與外星人戰鬥,當中穿插了三角戀的科幻劇。如果不出意外,國內觀眾看到的劇情就是這樣,可當時引進的時候恰恰出了「意外」。當時國內片子是向美國Harmony Gold公司引進的,但Harmony Gold公司把《超時空要塞》、《超時空騎團》、《機甲創世記》這三部原本毫無關係的片子重新剪輯後編成一部新片子——《太空堡壘》(Robotech)。不得不佩服當初剪片人的技術,《太空堡壘》雖是三部片子拼湊而成,但本身劇情卻極其連貫,感覺不到太多違和感,甚至後來在美國還發展成了一個系列。
也正是因為把三部片子剪在一起讓國內的觀眾能欣賞各種不同風格的機設,對於機甲愛好者能在一部動畫片裡看到那麼多賞心悅目,風格迥異的機體實在是一種幸福。
機動戰士高達系列
《機動戰士高達》自從播出以來,已經成為日本機甲動畫中最著名、最經久不衰、最龐大的系列,堪稱日本動畫業界的大哥大。而《高達》系列真正在中國大陸掀起狂潮的則是褒貶不一的《機動戰士高達SEED》系列。
《機動戰士高達SEED》是高達系列在2002年至2003年度放映的動畫。續作《機動戰士高達SEED Destiny》是在2004年播放。這個時期,國內剛開始普及網際網路,很多人開始在網上觀看動畫,眾多民間字幕組也剛開始興起;而《SEED》這部充充滿了新世紀氣息、又有華麗的人設和機設(當時的平井臉還沒像後來一樣泛濫)的動畫就受到了眾多觀眾和字幕組的偏愛。
雖然《SEED》系列在現在的一些人眼裡看來可能充滿了種種不足,但不論好壞這部作品確實深深的影響了一代人,主人公煌?大和的座機強襲自由高達至今仍然是TAOBAO或者各大模型店裡的熱賣品就足以證明這點。
新世紀福音戰士
網上對於這部作品實在有太多分析,這裡就不再贅述,所以讓我們繞過這個原作來說一下1999年底的引進版《新世紀天鷹戰士》。其實說到《天鷹》這部引進版,除了那首「美麗的天使在遠方召喚你,勇敢的少年啊!快去創造奇蹟 」天雷滾滾的主題曲外,其他方面都還過得去。畢竟當時引進的動畫主要面向少年兒童,如果不經刪改原樣引進的話,光是一堆裝X式名次就能讓人一頭霧水了,更不用說那一堆的「內涵」式劇情了。
不管《天鷹》是否如網友說的那樣爛,其引進後在各大電視臺熱播是不爭的事實。靜止的黑底白字、經常出現的電線桿、血腥的暴走鏡頭、和班上同學討論那似懂非懂的劇情等等,如今都已成為了一些人的經典回憶。或許再過些時日,我們能更客觀的看待這部飽受爭議的《新世紀天鷹戰士》。
《雷霆戰機》機甲戰神
每一個男兒心中都住著一架機甲,每一個男兒心中都為此躁動過。如今騰訊的重量級手遊《雷霆戰機》也在新版本中加入了機甲戰神,讓大家得以隨時隨地在手機上體驗一把機甲情懷。坐上您的專屬機甲戰神,一路披荊斬棘、將眼前的敵人一一擊落,打造您的英雄之路,體驗《雷霆戰機》的超能威力!
(責任編輯:黃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