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他檸檬茶 爽過吸大麻
普洱鐵觀音 卷了更平靜
死藤 DMT 合法致幻劑
亞馬遜樹蛙 舔了笑哈哈
聯邦止咳露 大力出奇蹟
氣球奶油槍 三秒上天堂
只要你高興 抽啥都能飛
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風靡年輕人中的吸氣球!
城裡人真會玩,連氮氧化物都不放過
氣球隨處可見,但吃瓜群眾聽過用來吸的嗨氣球嗎?
前陣子國人圈裡流行起了吹氣球這一足以和酒精甚至葉子媲美的合法飛行項目。
這種氣球有別於普通的氣球,裡面灌注的是一氧化二氮,俗稱「笑氣」的麻醉性氣體。
他們用奶油槍抽出液態一氧化二氮注入氣球。
在短時間內吸入人體,可以讓人輕微缺氧,並由此達到致幻的目的。
被很多人認為「不上癮、沒傷害」的致幻方式。
往來夜店光鮮亮麗的青年男女們多數手上也都拿著一兩個打好的氣球,酒吧的地上以及垃圾桶中也遍布這乾癟的廢氣球。
(現在是早上四點,一群學生在破敗的宿舍聚集吸氣球。這是一個趨勢,在大學城越來越普遍。)
嗨氣球真的無害嗎?
俗稱「笑氣」的一氧化二氮(Nitrous Oxide)是一種麻醉性氣體,並能致人發笑。
(是不是和含笑半步癲差不多?吃了『含笑半步顛』的朋友,絕不能走半步路,或者面露笑容,否則會全身爆炸而死。實在是居家旅行、殺人滅口必備良藥。)
言歸正傳,笑氣在1772年由英國科學家JosephPriestley發現。
化學家Humphry Davy在16世紀90年代試驗了這種氣體。
然後Davy開始邀請他的朋友在趴體輪流吸入氣體,一氧化氮制笑的功能被發現後很快成了英國貴族助興的玩具(聚眾吸球趴!貴族真會玩!)
笑氣廣泛應用於醫學手術中,一些戒毒所中,吸毒人員戒毒過程中會用一氧化二氮作為替代藥物。因為「笑氣」沒有被列入新型毒品目錄,因此監管部門對於這些氣球的監管也比較困難,但是這種「笑氣」製成的氣球危害卻是顯而易見的。
Nozuo No die why you try?
「笑氣」進入血液後會導致人體缺氧,長期吸食可能引起高血壓、暈厥,甚至心臟病發作。長期接觸此類氣體還可引起貧血及中樞神經系統損害等。如果超量攝入,很可能因為缺氧導致窒息死亡。
根據CFDA的管制藥物目錄。在天朝,一氧化二氮,並不在管制目錄裡面。雖然未列入毒品目錄。但小編提醒,攝入過量或使用不當,可能會發生窒息甚至危及生命,此外心腦血管等疾病患者更是不能吸食!
「年輕人為了銷售利潤完全不顧特殊風險和潛在的後果。」 英國犯罪與警務部長MikePenning說。
根據全球藥物調查報告,在2013-14年度,有470000人用氮氣,它特別受年輕人的歡迎,16至24歲的年輕人中有7.6%的年輕人使用,比使用古柯鹼比例更大。
藥物濫用諮詢委員會(ACMD)調查顯示:
在2006年至2012年間,在英國有17人因為使用笑氣死亡。
在2010年至2011年之間,美國每年有15人死亡。
2007,一個23歲的男子被發現死在家中,在他旁邊有一大缸笑氣。
據報導,病理學家認為他死於因吸入毒氣窒息。
皇家亞歷山德拉兒童醫院的醫生警告大家使用笑氣,曾有個病人抵達他們的急救室後呼吸苦難,她在一個節日裡吸入了大量的笑氣,她的肺和胸壁之間的間隙洩漏了,這會導致肺的塌陷。
在一次聚會上,一個十幾歲的孩子笑氣吸多了,隨猝。
警方說,這位青少年飲酒和攝入高氧化亞氮之後心臟驟停。
頻繁的使用,身體會減少維生素B12的儲備,導致貧血和神經損傷。約4%的用戶有症狀,如麻木,刺痛和四肢疼痛。
國外菸草店裡賣有二十個一盒的專業氮氣和氮氣罐。賣給18歲以下的未成年人是違法的,但它仍然很容易為成年人購買。
(曼谷街頭售賣笑氣,只需100株。)
(有45%的學生嘗試過笑氣。)
(丟棄在音樂節的笑氣罐)
擦邊球
在國內「笑氣」通常作為麵包、蛋糕的發泡劑,有麻醉作用,屬於食品添加劑的一種。某寶上可以輕鬆買到,非常廉價。因為用這個來打奶油,上次看到星X克裡就在用。
在部分國家已經被立法管制,而在國內並沒有相關法律法規。
「笑氣彈」早已風靡,購買者上傳的「買家秀」顯示,他們在夜店、住宅、開車途中隨時隨地「吹球」自嗨,甚至有人一晚吸三四百瓶。但是如果去娛樂場所把他充入氣球賣出去,則可以賣到10元一個的價格,不少機智的青年也因此發家致富。
在某寶排名銷售量最多的幾家網店,顯示至少數百人購買。出售的「笑氣」來自臺灣、美國、東南亞等地,單獨一瓶的價格大約在2.5元至4元不等。不管是用來打奶油還是「吹氣球」,賣家表示購買均無限制,也不會有人管。
一些買家在評論裡分享「吹氣球」的心得,有「純度比我在英國吹的還高」、「有點暈,像剛學抽菸時的感覺」等描述。
(老司機帶帶我~)
(不玩氣球不是年輕人?這位聽著社會搖的社會人三觀也是棒棒噠!)
(五瓶是不是回到母體?)
(這位賣家回覆說售賣的氣彈為食品添加劑,其他行為概不負責。)
(同一家店,啪啪打臉。既然打奶油用的,店主送氣球幹嘛?)
(這位扒蒜老妹兒也夠勁~)
笑都要靠買?人生一定很苦吧
魔都那群引領潮流的小青年們也緊跟國外玩剩下的步伐,氣球悄然出現於滬上的一些酒吧,成為年輕一代的消遣方式。
音樂震耳欲聾,鐳射燈幻變流轉,男女間推杯換盞。
可總有人,覺得這些還不夠刺激,會叫上幾個紙盒,紙盒裡裝著10個銀色小金屬瓶(他們稱它為子彈),瓶裡裝著笑氣。
有人拿起奶油槍,將小金屬瓶熟練的旋進槍一端,瀟灑的把氣球套在槍的另一端,扣動扳機,一氧化二氮隨著刺耳「哧哧」聲,很快將氣球填滿。在眾人膜拜的目光中,儼然一副老司機的腔調。
填滿的氣球會分發給桌上同伴,有些人在接過氣球後,會與這新鮮玩意兒合影留念裝X 發朋友圈,之後馬上貪婪的吸起來,體驗一口上天的感覺。
從吸「氣球」的動作,能大概看出誰是老手,誰又是菜鳥。
他們聚在一桌,人手一球,被當做酒杯,一起碰「球」後歡呼,之後一吸而盡。
以前碰杯,現在碰個球吧!
來看看那些「飛過球」的朋友是如何形容這種體驗的:
網友A: 在米國的時候朋友經常玩…感覺因人而異。
玩了一段時間之後。感覺腦子變笨了,會經常耳鳴。然後就再也沒碰了
但是好像別的人都挺正常的,不像我還會耳鳴
不過感覺這個真的很損傷大腦。每次圍觀大家玩,看到好幾個人抽的後面整個人都傻了,還會抽搐的,以前吸他們是不會抽搐的。
網友B :一次偶然的機會和國內一幫玩兒得大的麻友們聊到此事,才得知圈兒裡一朋友吹氮氣吹到胸肌萎縮現在還在醫院就發現氮氣沒那麼好玩兒了。以下症狀:嘔吐,腹瀉,生物鐘紊亂,短暫肌肉麻痺。如果有,就差不多該減減量了。
可以,這很亞文化?
青年亞文化研究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世紀六、七十年代。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它的邊緣性、顛覆性和批判性。
無賴青年、搖滾客或光頭族的奇特、前衛的著裝風格、關注點和環境等等……迪斯科夜總會、光頭黨、朋克、嬉皮士、搖滾樂……從文化到生活各個層面,這些一度成為英、美60年代的一道文化景觀。青少年就是通過這些活動來創造新的大眾文化形式,因而,這種帶有反叛色彩的青年文化具有後現代的傾向。
難道我們這一代不捲兩根葉子,不貼幾張郵票,不吹幾個氣球,不熱衷於各種致幻劑都對不起年輕人這個身份嗎?
難道「飛行」就漸漸成為我們這群年輕人普遍覺得又酷又潮的生活方式了?嚇得我都墜機了!
瀕死,靈魂出竅,人格解體,視覺上的迷幻,各種神奇超自然體驗逐漸成了「亞文化」源源不斷的談資。
什麼東西都能變著法子卷進煙紙抽?
旺仔小饅頭磨成粉都能往鼻子裡吸?
吹氣球的成本遠遠低於其他幾類飛行巨頭,適合囊中羞澀膽子又小又想體驗致幻又想裝逼的人。(小編並沒有玩wow的鄙視玩勁舞團的意思。)
你拍了一堆散落的彈殼照片和網上搜集的各種迷幻動圖PO到微博,並配以「good trip~一天不吸渾身難受!飛到銀河系!」這樣的字眼。
這時,數千公裡外的一個朝陽區老阿姨刷著微博,隨機撥打了110報警,警察以緝毒戒毒的命令請你配合走一趟。
珍惜生命,遠離毒品,I-TATTOO精神建設委員會宣。
更多紋身的衍生,一手掌握。
盡在 I-TATTOO
如何正確打開紋身師之路·點擊跳轉
I-TATTOO藝術空間
中國·上海市長寧區番禺路232號
加入I-TATTOO
學習紋身請諮詢
長按二維碼
一鍵關注I-TATT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