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大家都在說:「現在的春節,越來越沒有年味了。
尤其是對在大城市工作和生活的人來說,過年就好像跟五一、十一放假一樣,只是回家跟家裡人吃吃飯,跟以往的朋友見見面什麼的。
其實,不是年味淡了,而是你不再是過年的主角,所以覺得「記憶」中的春節離自己越來越遙遠了。
你想想,自己口中的那些「年味」,其實都是你小時候過年時候吃過、玩過的東西,所以,說到年味淡了,是你長大了而已。
但是,不管「年味」還在不在,到了這個時間,你就得回家過年,
俗話說:「有前沒錢,回家過年嘛!"
不過話說回來,大家回家過年的錢準備好了嗎?
你可能要問我,你不剛才都說了「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嘛,所以,沒錢還不能回家過年了?
當然可以啊,但是你想體面的回家過個年,那就需要一筆不小的開銷了,具體多少開銷,我這裡就給你算一下。先說交通費吧,因為交通費是必須支出的,你總不能走著回家吧。而且,往返的路費也確實不是一筆小的開銷,近一點的坐汽車,火車,票價200塊錢左右,遠的就要坐飛機、高鐵了,而且春運這段時間是出行高峰期,折扣也很少,這麼算下來,光交通費大概就是500—1500左右了。
接下來,是孝敬長輩的錢。
話說,我們為啥要漂泊在外呢?不就是為了賺錢,為了向父母證明我們的能力嗎?所以,一年下來,你總得有點實在的東西表示一下,你這一年在外過的很好,生活的不錯,是不...
而且,過年空手而歸也確實不太好,所以,對於家裡長輩和爸媽來說,帶點實在的禮物和一人一個紅包,應該會讓他們很開心吧。
給爸媽一個人包1200的紅包,一個月算下來才200塊錢,其實並不多,對吧,本來就應該孝敬他們的。
這個預算大概是的2400—5000元。
之後是,紅包的錢。
大家都有過當孩子的時候,所以你們也知道這個紅包是給誰包的,就是給你的侄子、侄女、外甥女、外甥,同學朋友家的小孩包的。
然後,除此之外,有可能還會碰到老人壽禮、別人家小孩滿月等情況,所以這筆錢只會多不會少,粗略算一下,大概1000—3500元吧。
然後,雖然說現在年味少了,但是很多人還會有各種辦法讓年味「濃一點」,比如說,添置新衣新鞋啦,新年新氣象,也是獎勵一下辛苦了一年的自己嘛。
不過,現在到季末又趕上新年的時候,商場都會打折,算下來一身大概也就1000塊錢。
當然,如果你想再買個包包,買個鞋,可能就更貴了,所以,這部分的預算應該是:1000元—3000元之間。
再然後,就是吞年貨了。
因為過年期間大多數的店鋪都休息關門了,所以家裡想吃個啥還得提前準備,還有一些燈籠啊,春聯啊,這些裝飾的東西。
這部分的錢不太多,每個家庭的在支出也不一樣,大概是500—2000元之間。
還有,既然都回家了,總要見見以前的朋友和同學吧。
那些有錢的喜歡請客的胖友們我就不說了,就正常的,大家都AA制,吃個飯,唱個歌,再打歌牌,也是幾百塊錢進去了。
這部位的支出大概500—1000元。
最後的,有些朋友還想出去旅行。
這個就要根據你們選的城市或者國家來看了,從熱帶島嶼到繁華都市,大概3000到2000元不等。
好了,我說完了,不知道大家算沒算清楚這筆帳。
我給你大家再仔細的算一下啊,是這樣的:
嘿嘿,這個時候終於可以拿出準備好已久的表情包了
現在終於明白為啥年味淡了,主要是角色轉變了啊,小時候因為不用付出,過年的時候還能有壓歲錢有新衣服,當然開心,期盼過年。
到了現在該付出的年紀,能力沒達到,自然就是:
當然,你也可以選擇不回家過年
或者是選擇,不體面的過年
但是,我仍然覺得,有一張買車票的錢就回家過年吧。
因為,其實不論是國內還是國外,人類都是用一個又一個的節日當作藉口,把一家人湊在一起,吃一頓飯,聊一會天,這才是過年,過節的意義。
至於,到底準備多少錢過年合適,或者多少錢能體面的過年,在乎那麼多幹嘛,開心就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