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你想來丹霞山看蜘蛛丨丹霞有蛛2.0

2021-02-16 某蛙的尾巴

 【溫馨提示】本文圖片不少,需要花些時間閱讀的哦,可以先收藏下來有空了再慢慢看~

    

感謝諸君的不取關之恩,又有一段時間不更新了哈哈哈。

今年六月中旬的時候,我又來丹霞山啦,也就是說從2016年10月至今,我去過7次丹霞山啦。

這次也是有調查任務的,最近到了要交差的時候,我也算龜速整理完了我在丹霞山所記錄到的所有蜘蛛,共25科86屬113種。當然丹霞山的蜘蛛種類至少是在這個數字的五倍以上,只是每次所去都只待了一周以內的時間,很多地方都沒能仔細調查。(寫到這裡我想到丹霞山的小夥伴們可以搞個丹霞山蜘蛛觀察小組群哈哈哈,大家一起統計丹霞山的蜘蛛)

好了,閒話少說,在上次《丹霞有蛛》的基礎上,修正一些錯漏,補充最近這次調查的新紀錄。按照蜘蛛目各科拉丁首字母的順序,依次簡介我在丹霞山所拍到的蜘蛛,也就是本文的真·主角們。

園蛛科
Araneidae Clerck, 1757

園蛛科是蜘蛛目的第三大科,同時也是蜘蛛目最早被定名的科,在蜘蛛目研究的初始階段,所有蜘蛛都被歸入此科。園蛛是結網蜘蛛的典型代表,目前全世界已知有178屬3055種,國內已知50屬402種。

艾蛛屬Cyclosa的蜘蛛常把捕食到的獵物殘渣及各種碎屑縛於網上,作為偽裝躲避天敵,是平常我帶活動中,科普蟲子們的生存智慧時常用的例子。

山地艾蛛 Cyclosa monticola Bösenberg & Strand, 1906

山地艾蛛把自己隱匿在「垃圾」中

銀斑艾蛛 Cyclosa argentata Tanikawa & Ono, 1993

銀斑艾蛛還會在網上弄上數圈匿帶

柱艾蛛 Cyclosa cylindrata Yin, Zhu & Wang, 1995

銀背艾蛛 Cyclosa argenteoalba Bösenberg & Strand, 1906

日本艾蛛 Cyclosa japonica Bösenberg & Strand, 1906

艾蛛 Cyclosa sp.

園蛛屬Araneus是園蛛科的模式屬,也是典型的結網蜘蛛,更是典型的結垂直圓網蜘蛛,是拍蜘蛛織網延時視頻的絕佳素材。它們白天隱蔽在網旁的樹葉、樹縫中,晚上或著陰天的時候就到網上靜候獵物。大腹園蛛是國內從南到北都極為常見的蜘蛛,國外分布有俄羅斯、日本、韓國等地。

大腹園蛛 Araneus ventricosus (L. Koch, 1878)

黑斑園蛛的最顯眼的地方是腹部上的弧形黑斑,下圖換個角度看的話,可以看到一個鬍子大叔的圖案。

黑斑園蛛 Araneus mitificus (Simon, 1886)

黑斑園蛛會在網的旁邊找一張葉子,在上面織緻密的蛛絲,將葉片弄彎,搞騰出一個小空間,白天藏匿在裡面。

藏匿在葉子的黑斑園蛛

丹霞山還有一種與上面黑斑園蛛長得很像,習性也很接近的綠色蜘蛛——五紋園蛛,如其名,它白色腹部後半部有5條黑褐色橫紋。(不過我拍到的角度並不明顯

五紋園蛛 Araneus pentagrammicus (Karsch, 1879)

白天藏匿在自製葉子屋的五紋園蛛

新園蛛屬Neoscona與園蛛屬外表相似,生活習性也相似,都是結垂直圓網,晝伏夜出。《中國動物志·園蛛科》一書中描述「網的中心與園蛛屬不同,僅有一或兩根絲穿過,近乎空洞。」但我所拍的的照片看起來也不是這麼一回事,不過看蜘蛛看久了,園蛛屬和新園蛛屬用「氣質分類法」區分我也能做到了

豐滿新園蛛 Neoscona punctigera (Doleschall, 1857)

類青新園蛛 Neoscona scylloides (Bösenberg & Strand, 1906)

新園蛛 Neoscona sp.

錐頭蛛屬Poltys的特徵是中眼域向前突出,似錐,故而得名。但因為蜘蛛大多都小型,這個不通過微距攝影是不好觀察到的。但錐頭蛛有另個一名稱,突腹蛛屬,這個就比較直觀了,突起的腹部也是錐頭蛛許多種類的一個明顯特徵。

錐頭蛛 Poltys sp.1

中眼域向前突出,是錐頭蛛屬的的特徵

錐頭蛛 Poltys sp.2,存疑暫定

沒有誰會對自己拉的屎感興趣,鳥類也是,對於曲腹蛛屬Cyrtarachne的成員來說,沒有什麼比擬態成鳥屎更能躲避天敵鳥類的襲擊了。曲腹蛛的俗稱就是「鳥糞蛛」。

防城曲腹蛛 Cyrtarachne fangchengensis Yin & Zhao, 1994

防城曲腹蛛另一種少見的色型

給肥蛛屬Larinia取名的人可能跟瘦子有仇,明明在園蛛中它們算苗條的存在,卻安了個「肥」字,這類小蜘蛛聽了估計要毆打命名者。

肥蛛屬結圓網的蜘蛛,在溪流邊和稻田很常見,晝伏夜出,我所記錄到的肥蛛就是在丹霞山錦江邊的。

淡綠肥蛛 Larinia phthisica (L. Koch, 1871)

金蛛屬Argiope的蜘蛛有兩大特徵:一是停棲在網上時,前、後兩對足併攏成「X」形;二是靠近網中心,兩條蛛絲間會有形似「Z」、「N」、「M」、「W」的加厚蛛絲,數量一般為2-4條。

關於這個加厚蛛絲的說法不一,有的文獻叫「匿帶」,意指蜘蛛能夠藏匿於其上;有的稱之為「支持帶」,相信其有加固蛛網的作用。

在前幾年我跟好友林院交流的時候,他給我看了篇文獻,裡面列舉出了支持帶的數種作用以及相對應的反駁論據結論是沒有結論(文獻找不到了也沒時間找了所以就原諒我吧)

孔目金珠 Argiope perforata Schenkel, 1963

小悅目金珠 Argiope minuta Karsch, 1879

好勝金蛛♀ Argiope aemula (Walckenaer, 1841)

雄性的好勝金蛛,從圖片上看不出大小,但金蛛也屬於雌雄體型大小懸殊的類群

被真菌侵蝕的金蛛,還保留著「X」的身姿

尖蛛屬Aculepeira的蜘蛛腹部呈卵圓形或長卵圓形,背面中央有一個貫穿前後的分葉的縱斑,腹面正中有一白色條斑,據此可以和園蛛屬的種類相區別。

想不到怎麼介紹尖蛛,我只能抄抄書了,引自《中國動物志·園蛛科》

尖蛛 Aculepeira sp.

毛園蛛屬Eriovixia蜘蛛的毛其實並不比其它園蛛多多少,只是屬名前綴「Erio-」有「毛」的意思,故而得名。

卡氏毛園蛛 Eriovixia cavaleriei (Schenkel, 1963)

機智地在植物葉柄處藏匿身影的卡氏毛園蛛

芒果蛛屬的拉丁是Mangora,這個就不需要我解釋了吧

芒果蛛 Mangora sp.

紅螯蛛科
Cheiracanthiidae Wagner,1887

紅螯蛛科的英文名為Long-leg Sac Spider,意即「長腿囊蛛」,它們跟管巢蛛一樣,大多數種類會將葉子捲成管狀或者苞狀,把巢建在裡面,從外觀來看像是袋子或囊袋,因而得名。全世界已知紅螯蛛有16屬358種,國內已知1屬42種。

我在丹霞山記錄到的管巢蛛就1種,只憑照片看不出具體種類。但丹霞地貌特殊,盛產新種,或許未來能有個丹霞管巢蛛也說不定,期待。

管巢蛛 Cheiracanthium sp.

圓顎蛛科
Corinnidae Karsch, 1880

圓顎蛛的英文名為Ant-like Sac Spider或Dark Sac Spider,因其許多種類長得像螞蟻及顏色深暗而得名。全世界已知圓顎蛛有69屬784種,國內已知6屬20種。

嚴肅心顎蛛 Corinnomma severum (Thorell, 1877)

三帶純蛛 Castianeira trifasciata Yin, Xie, Gong & Kim, 1996

胡姆蛛 Humua sp.

圓顎蛛科未定種 Corinnidae

卷葉蛛科
Dictynidae O. Pickard-Cambridge, 1871

卷葉蛛科的英文名為Meshweb Spider,意即「網狀網蛛」,臺灣則稱之為「葉蛛」。卷葉蛛常在葉子表面節漁網狀的亂網。全世界已知卷葉蛛有52屬470種,國內已知13屬62種。

這隻卷葉蛛在哪棵樹我現在都能清晰地記得,畢竟在這棵樹下,是我第一次見到紫砂蛇。前一秒低頭一條紫砂蛇,後一秒抬頭一隻葉上蛛,不得不深刻。

蘇蛛 Sudesna sp.  暫定

平腹蛛科
Gnaphosidae Pocock, 1898

平腹蛛因其腹部扁平而得名,英文名為Flat-bellied Ground Spider,臺灣則稱之為鷲蛛。多數平腹蛛生活在乾燥的地方,如草原、樹皮縫隙、石質山坡等環境。食物多為代表生活的小型節肢動物,如螞蟻、白蟻等。全世界已知平腹蛛有163屬2548種,國內已知35屬211種。

明明是最常見的一類蜘蛛,我在丹霞山只發現一種,並且還是個幼體

狂蛛 Zelotes sp.

長紡蛛科
Hersiliidae Thorell, 1870

長紡蛛的英文名為Long-spinnered Spider、Two-tailed Spider,因其兩對酷似尾巴的極長紡器而得名。另一個英文名為Whirligig Spider,意即「旋轉木馬蛛」,這是因為在樹幹上遊獵的種類在捕抓到獵物後,會繞著獵物快速旋轉,用絲包裹獵物而得名。全世界已知長紡蛛有16屬182種,國內已知2屬10種。

長紡蛛 Hersilia sp.

皿蛛科
Linyphiidae Blackwall, 1859

皿蛛科是蜘蛛目中的第二大科,其英文名為Dwarf Spider,意即「矮子蛛」,臺灣則稱之為「皿網蛛」。皿蛛體型多為小或微小,常在較高的草叢、樹枝或灌木間織精緻的薄片狀網。全世界已知皿蛛有618屬4667種,國內已知162屬403種。

草間鑽頭蛛是國內分布最廣泛的皿蛛之一,體型約為4mm,腹部卵形,深褐色至黑色,密被短毛;頭胸和步足較淺色。常在葉面織皿網,一般腹面朝上,在丹霞山博物館門前就能很方便地觀察到。

草間鑽頭蛛 Hylyphantes graminicola (Sundevall, 1830)

卡氏蓋蛛常在林下灌木叢間低矮處織網,從側面看,腹部末端凹陷,形成兩凸起。

卡氏蓋蛛 Neriene cavaleriei (Schenkel, 1963)

卡氏蓋蛛的複雜皿網,許多碎屑宛若星塵

Ketambea屬的皿蛛暫未有正式的中文名,此文暫音譯稱之為珂皿蛛。丹霞山記錄到的這種蜘蛛會織一個倒立碗狀的皿網,但因為沒採集到此種成體,從外觀來看和香港的珂皿蛛接近,暫定到此屬。

珂皿蛛 Ketambea sp.

記得是倒立碗狀皿網,印象深刻,但翻了照片中就沒發現那個樣子的.

節板蛛科
Liphistiidae Thorell, 1869

節板蛛被認為是現生蜘蛛中最原始的科,其英文名為Segmented Spider,意即「分割的蜘蛛」,如其名,腹部具有明顯的分節痕跡。節板蛛屬穴居型蜘蛛,洞口常覆有一個可靈活開合的蓋子,捕食經過洞口的獵物。全世界已知節板蛛有8屬134種,國內已知5屬32種。

我是在丹霞山第一次見到節板蛛,這種腹部有分節痕跡的挖洞能手是一類很原始的蜘蛛,它們還會在洞口設置一個可以活動的蓋子,「活門蛛」的俗稱就是這麼得來的。中間去丹霞山的幾次都未曾再見到,但最近這次因為我找蛛的經驗值up許多,一下子就找到了不少,只是可惜都沒有成體。

宋蛛 Songthela sp.

宋蛛的「活門」

狼蛛科
Lycosidae Sundevall, 1833

狼蛛的英文名為Wolf Spider,拉丁詞「Lyco-」也是狼的意思,如其名,狼蛛性兇猛,行動敏捷,善於遊獵,捕食量大。全世界已知狼蛛有123屬2429種,國內已知28屬312種。

我想來想去都不明白,前幾次為什麼我在丹霞山只拍到了一種狼蛛,直到最近這次才有所新增,明明狼蛛是最常見的蜘蛛類群。

不過丹霞山所拍到的猴馬蛛,是我的第一次此種記錄。可能以前剛開始拍照的時候,我對蜘蛛的興趣還沒那麼大,加之很多常見狼蛛的顏值都一般般.估計我是被猴馬蛛在草坪上顯眼的小型漏鬥網給吸引住了吧,前幾次在丹霞山只記錄到這一種狼蛛。

現在不一樣了,是只蜘蛛我都儘量去記錄,不管它顏值高低,都要好好地拍一拍

猴馬蛛其實跟猴和馬都沒啥關係,「猴」是其種名holmerae的音譯,「馬」則是因其屬於狼蛛科馬蛛屬。狼蛛科底下的中文名都挺有意思的,都是些哺乳動物的名稱,比如刺狼蛛、獾蛛、羊蛛、熊蛛、豹蛛等。

猴馬蛛 Hippasa holmerae Thorell, 1895

豹蛛 Pardosa sp.

中華小水狼蛛 Piratula sinensis

忠媧蛛 Wadicosa fidelis (O. P.-Cambridge, 1872)

大疣蛛科
Macrothelidae Simon, 1892

大疣蛛科原為異紡蛛科下的一個亞科,在2018年1月10日發表的一篇分子系統學文章中,異紡蛛科被分成了四個科,大疣蛛科由此建立。大疣蛛常在石塊或樹根的縫隙處營穴居,洞口布亂網。全世界已知大疣蛛有1屬38種,國內已知1屬21種。

丹霞山有2種大疣蛛,這般烏漆嘛黑的蜘蛛在丹霞山的步道上十分常見,會在巖石縫隙上或者土坡結網,有時也會出現在樹洞或樹皮縫隙中,在洞口中呆萌的樣子有點像暗中偷窺。

大疣蛛 Macrothele sp.1 

大疣蛛 Macrothele sp.2 

暗中偷窺,盯~

著名的丹霞地貌,巖壁泛紅,大疣蛛就棲息在石縫間

擬壁錢科
Oecobiidae Blackwall, 1862

擬壁錢的英文名為Star-leg Spider或Dwarf Round-headed Spider,臺灣稱之為埃蛛。全世界已知擬壁錢有6屬119種,國內已知2屬9種。

丹霞山的擬壁錢發現於別傳寺旁的崖壁上,它們的網緻密、圓形、多層,並向四周有放射性絲髮出。

擬壁錢 Oecobius sp.

貓蛛科
Oxyopidae Thorell, 1870

貓蛛的英文名是Lynx Spider,lynx指貓科動物猞猁。為典型的遊獵型蜘蛛,常見於草地、灌木叢和樹上,也見於人類住所的牆壁上。視力交好,能迅速發現獵物,並能跳躍幾釐米捕抓在空中飛行的小昆蟲。全世界已知貓蛛有9屬438種,國內已知4屬58種。

貓蛛屬Oxyopes的拉丁我倒著都能寫出來,畢竟這類蜘蛛實在是太常見了,基本上隔個兩三天都會有人在我的知蛛群上請教。但因其種內外觀多為相似,僅憑外觀不好定種,很多只有照片的朋友,能得到答案的也就是貓蛛科貓蛛屬了。

蘇氏貓蛛 Oxyopes sushilae Tikader, 1965

線紋貓蛛 Oxyopes lineatipes (C. L. Koch, 1847)

貓蛛 Oxyopes sp.

丹霞山還拍了好幾種可能同種的貓蛛,但都是些陳年舊照,就辨別不出來了。

(貓蛛 Oxyopes spp.)

除了常見的貓蛛屬外,丹霞山還有兩種顏值很高的貓蛛:

唇形哈貓蛛 Hamataliwa labialis (Song, 1991)

錫金鉤貓蛛 Hamadruas sikkimensis (Tikader, 1970)

逍遙蛛科
Philodromidae Thorell, 1870

逍遙蛛的英文名是Small Huntsman Spider,Huntsman是遁蛛的英文名,逍遙蛛從外觀上看確實像是小型的遁蛛。在臺灣逍遙蛛則被叫做蝦蛛科,這令我摸不著頭腦。全世界已知逍遙蛛有31屬534種,國內已知6屬58種。

逍遙蛛屬Philodromus的種類常見於灌叢和草叢中,可以在植物上快速移動,就是那種你拍了照片然後看下預覽圖,扭頭就不見的主。

逍遙蛛 Philodromus sp.

幽靈蛛科
Pholcidae C. L. Koch, 1850

幽靈蛛的英文名是Daddy-long-legs Spider,是蜘蛛中著名的大長腿。全世界已知幽靈蛛有94屬1768種,國內已知15屬224種。

丹霞山石壁上有著數量不少的金氏幽靈蛛,此種蜘蛛在1994年發表在記述洞穴蜘蛛的文獻上,但其實在丹霞山的洗手間裡也能發現此種幽靈蛛。

金氏幽靈蛛 Pholcus kimi Song & Zhu, 1994 

在丹霞山科考線洗手間裡的金氏幽靈蛛

呵叻蛛是一類分布比較狹隘的蜘蛛,換個區域可能就是個新種,我在深圳就發現了以南兆旭老師為命名的南氏呵叻蛛。當我在丹霞山也發現呵叻蛛時,直覺告訴我肯定是新種,我立刻就發給姚老師看,姚老師說晚了一步,這個確實是新種,已經被別人準備發表了,殘念啊

新種呵叻蛛 Khorata sp.

貝爾蛛 Belisana sp.

派模蛛科
Pimoidae Wunderlich, 1986

派模蛛的英文名是Large Hammock-web Spider,因其結大型皿網而得名。派模蛛屬夜行性蜘蛛,白天躲藏於縫隙中,晚上吊掛在網上等候獵物落網。全世界已知派模蛛有4屬53種,國內已知3屬16種。

派模蛛是最近我去丹霞山的一大收穫,個人新紀錄科。在翔龍湖巖岸的石壁及土坡上有著非常多的數量,屬肉眼可覺的優勢種類。

文蛛 Weintrauboa sp.

盜蛛科
Pisauridae Simon, 1890

盜蛛的英文名是Fishing Spider,著名的捕魚蛛,因其部分種類能在水邊「釣魚」而得名。全世界已知盜蛛有51屬353種,國內已知11屬43種。

狡蛛 Dolomedes sp.

雲南潮盜蛛 Hygropoda yunnan Zhang, Zhu & Song, 2004

盜蛛的幼體

褸網蛛科
Psechridae Simon, 1890

褸網蛛的英文名是Cribellate Sheetweb Spider。本科為小科,全世界已知褸網蛛有2屬61種,國內已知2屬18種。

縷網蛛屬Psechrus的種類織大型漏鬥狀網,長寬可達2米,常見於林下,平時倒掛在網上,有假死的行為。

褸網蛛 Psechrus sp.

丹霞山的石壁上可觀察到褸網蛛

跳蛛科
Salticidae Blackwall, 1841

跳蛛的英文名是Jumper Spider,臺灣稱之為「蠅虎」。跳蛛最大的特徵就是有一雙猶如探照燈似的前中眼,是蜘蛛中的大眼萌。本科為蜘蛛中最大的科,全世界已知跳蛛有646屬6222種,國內已知118屬526種。

跳蛛其實我懶得細細介紹了,大家就看看上面科的簡介,以及就乾脆衝著大眼萌來看一波吧

阿貝寬胸蠅虎 Rhene albigera (C. L. Koch, 1846)

奧諾蛛 Onomastus sp.

顎蟻蛛 Toxeus maxillosus C. L. Koch, 1846

角貓跳蛛 Carrhotus sannio (Thorell, 1877)

東方莎茵蛛 Thyene orientalis Zabka, 1985

弗氏紐蛛 Telamonia vlijmi Prószyński, 1984

紐蛛 若蛛 Telamonia sp.

孤哈莫蛛 Harmochirus insulanus (Kishida, 1914)

花蛤沙蛛 Hasarius adansoni (Audouin, 1826)

鋸豔蛛 Epocilla calcarata (Karsch, 1880)

藍翠蛛 Siler cupreus Simon, 1889

鱗狀獵蛛 Evarcha bulbosa Zabka, 1985

毛垛兜跳蛛 Ptocasius strupifer Simon, 1901

球麗跳蛛 Chrysilla bulbus (Peng, Tso & Li, 2002)


榮艾普蛛 Epeus glorius Zabka, 1985

上位蝶蛛 Nungia epigynalis Zabka, 1985

金蟬蛛 Phintella sp.

細齒方胸蛛 Thiania suboppressa Strand, 1907

毛首尼格蛛 Nigorella hirticeps (Song & Chai, 1992)

張氏散蛛 Spartaeus zhangi Peng & Li, 2002

粗腳盤蛛 Pancorius crassipes (Karsch, 1881)

格德蛛 Gedea sp.

眼雙管跳蛛 Cyrba ocellata (Kroneberg, 1875)

角蟻蛛 Myrmarachne cornuta Badcock, 1918

 蟻蛛 Myrmarachne spp.


斑蛛亞科未定種 Euophryinae

跳蛛科未定種 Salticidae

花皮蛛科
Scytodidae Blackwall, 1864

花皮蛛的英文名是Spitting Spider,意即「吐痰的蜘蛛」,因其在捕食時會對獵物噴吐出白色黏液而得名。花皮蛛是唯一一類可以用螯肢吐「絲」的蜘蛛,它們生活環境非常多樣,從野外林間灌叢到我們人類居所室內都能見到它們的身影。全世界已知花皮蛛有5屬245種,國內已知3屬21種。

丹霞山目前我只發現一種花皮蛛,與深圳常見的外觀都不一樣,估計是另一種我未記錄過的,但花皮蛛生殖器簡單,鑑定困難,目前還不知到丹霞山的這種到底芳名為何。

花皮蛛 Scytodes sp.



遁蛛科
Sparassidae Bertkau, 1872

遁蛛的英文名是Huntsman Spider,大部分種類移動速度快,稍不注意就能遁去消失不見,捕食能力較強,因而得名。別名也稱「巨蟹蛛科」,但我們常用的巨蟹蛛屬Heteropoda不是本科Sparassidae的模式屬,並不一致,因此國內研究本科分類的老師建議使用「遁蛛」以便區分。不過本科模式屬Sparassus被異名了,已經是不存在了哈哈哈。全世界已知遁蛛有91屬1303種,國內已知12屬160種。

大部分的遁蛛種類都分布狹窄,但個別種類比如白額巨蟹蛛,隨著人類活動而擴散到世界各地。白額巨蟹蛛優質的科普推文有不少,這裡推薦給大家幾篇(點擊彩字跳轉連結):

白額高腳蛛?白額巨蟹蛛!

逼瘋博物君,還差一隻白額高腳蛛的距離

【黑暗系生物】白額高腳蛛

白額巨蟹蛛 Heteropoda venatoria (Linnaeus, 1767)

屏東巨蟹蛛 Heteropoda pingtungensis Zhu & Tso, 2006

疑似某種遁蛛的幼體

肖蛸科
Tetragnathidae Menge,1866

肖蛸科的英文名是Water Orb-Weavers,意指水邊結網的蜘蛛。如其名,肖蛸常見於溪流、河岸和田邊,織圓網。全世界已知肖蛸有50屬986種,國內已知19屬142種。

肖蛸屬Tetragnatha也是個只看外觀就會放棄辨認的類群,除了鱗紋肖蛸是很亮眼的綠色系外,其餘肖蛸多位褐色枯色等體色。

鱗紋肖蛸 Tetragnatha squamata Karsch, 1879

肖蛸 Tetragnatha sp. 

森林桂齊蛛 Guizygiella salta (Yin & Gong, 1996)

橫紋隆背蛛 Tylorida ventralis (Thorell, 1877)

銀鱗蛛 Leucauge sp.

球蛛科
Theridiidae Sundevall, 1833

球蛛科的英文名是Comb-foot Spider,意即「梳子腿蛛」,因其第四步足跗節末端具有鋸齒狀毛而得名。球蛛是蜘蛛目的第四大科,全世界已知球蛛有124屬2514種,國內已知54屬402種。

擬肥腹蛛 Parasteatoda spp.

溫室擬肥腹蛛 Parasteatoda tepidariorum (C. L. Koch, 1841)

神似小樹枝的筒蚓腹蛛」,如其名腹部似蚯蚓狀。

筒蚓腹蛛 Ariamnes cylindrogaster Simon, 1889

日本公主蛛 Nihonhimea japonica (Bösenberg & Strand, 1906)

海南藻蛛 Phycosoma hainanensis (Zhu, 1998)

球蛛 Theridion sp.

鍾巢鍾蛛 Campanicola campanulata (Chen, 1993)

雲斑丘腹蛛 Episinus nubilus Yaginuma, 1960

寬胸蛛 Euryopis sp.

蟹蛛科
Thomisidae Sundevall, 1833

蟹蛛科的英文名是Crab Spider,它們行走時像螃蟹般橫向,前兩對足較長,且威嚇敵人時舉起像是蟹鉗,因而得名。全世界已知蟹蛛有169屬2149種,國內已知51屬304種。

蟹蛛是我主要關注的對象,丹霞山我記錄了8種蟹蛛。但這裡面都沒有記錄到常見的蟹蛛,如三突伊氏蛛、陷狩蛛等,丹霞山的蟹蛛預估至少有15種。

安格蛛 Angaeus sp. 與深圳的種類近似,猜測為新種

波紋花蟹蛛 Xysticus croceus Fox, 1937

皮蟹蛛 Pycnaxis sp.

覆瓦乳蟹蛛 Mastira tegularis Xu, Han & Li, 2008

花斑蛛 Spilosynema sp.

瘤疣蟹蛛 Boliscus tuberculatus (Simon, 1886)

龔氏喜蟹蛛 Philodamia gongi (Yin, Peng, Gong & Kim, 2004)

亞洲長瘤蛛 Simorcus asiaticus Ono & Song, 1989

嫵蛛科
Uloboridae Thorell, 1869

嫵蛛的英文名是Hackled-orb Web Spider、Single-line Web Spider或Triangle-web,臺灣稱之為渦蛛,因其網上有漩渦狀匿帶而得名。與其它蜘蛛不同的是,嫵蛛是國內唯一沒有毒腺的蜘蛛,也就是無毒蜘蛛 。全世界已知嫵蛛有19屬287種,國內已知6屬49種。

丹霞山的這種嫵蛛發現於褸網蛛網上,猜測為寄生性的種類,畢竟它們不產生毒液,在別人家蹭吃蹭喝是相當不錯的選擇。

嫵蛛科未定種 Uloboridae

擬平腹蛛科
Zodariidae Thorell, 1881

擬平腹蛛的英文名是Burrowing Spider或Ant-eating Spider,因其部分種類會挖洞或僅以螞蟻為食而得名。全世界已知擬平腹蛛有86屬1164種,國內已知8屬50種。

丹霞山的這種阿斯蛛跟深圳廣州的捲曲阿斯蛛,腹部斑紋那裡有所不同,應為不同種。阿斯蛛是典型的夜行性遊獵蜘蛛,我在深圳觀察到的阿斯蛛會捕食螞蟻,但室內飼養的話也會取食果蠅,可能是在野外對它們而言,螞蟻更好捕抓吧,畢竟一般螞蟻不會飛咧。

阿斯蛛 Asceua sp.

  

到這裡,這四年來我在丹霞山數次行走記錄到的蜘蛛就都在上面了,感謝各位夥伴抽空看到這裡,大夥們的關注和轉發是我持續更新的動力,文中如有錯誤還望不吝斧正!那麼下次再見

文末感謝廣東韶關丹霞山保護區管理局對在下行走記錄調研丹霞山所提供的各種支持,衷心感謝長期以來對在下辨識蜘蛛提供幫助的姚老師、鍾老師、喻老師、林院、蠅虎ºOOº、餘天師、王博、蛸王等蛛形學方面的良師益友們。

以上,來年再約丹霞山!

【參考文獻】

[1]張志升,王露雨.中國蜘蛛生態大圖鑑[M].重慶大學出版社:重慶+,2017:1.

[2]尹長民,王家福.中國蜘蛛[M].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長沙,1990:137.

[3]朱明生.中國動物志 蛛形綱 蜘蛛目 肖蛸科[M].科學出版社:北京,2003:43.

[4]尹長民.中國動物志 蛛形綱 蜘蛛目 園蛛科[M].科學出版社:北京,1997:18.

[5]朱明生.中國動物學會成立60周年[C].紀念陳楨教授誕辰100周年論文集.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35-46.

[6]黃志俊.香港蜘蛛圖鑑[M].香港自然探索協會:香港,2016:26.

[7]尹長民,唐果,徐湘.中國七坊蛛屬二新種(蜘蛛目:節板蛛科)[J].蛛形學報,2003,12(1):1-5.

[8]中國蜘蛛名錄最終版,2020

[9]World Spider Catalog Version 21.5

[10]JIAN YONG LI.A review of some Neriene spiders (Araneae, Linyphiidae) from China[J].Zootaxa,2018,4513(1):5-12.

長按圖片識別二維碼關注本公眾號,感謝支持

微博@深圳攝蛛Frogstail2019

相關焦點

  • 丹霞有蛛
    當然丹霞山的蜘蛛種類肯定是在這個數字的五倍以上,只是我只去了幾次並且以前經驗不足,只有這麼點記錄。下面按照蜘蛛目各科拉丁首字母的順序,依次簡介我在丹霞山所拍到的蜘蛛,也就是本文的真·主角。,期待。全世界已知逍遙蛛有31屬538種,國內已知3屬57種。逍遙蛛屬Philodromus的種類常見於灌叢和草叢中,可以在植物上快速移動,就是那種你拍了照片然後看下預覽圖,扭頭就不見的主。
  • 任我行丨何必捨近求遠 蘭州水墨丹霞約你入畫
    11月20日,掌上蘭州·蘭州晨報記者走進水墨丹霞景區,帶你去品味蘭州近郊的丹霞勝景,感受不輸張掖七彩丹霞的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記者發現,欣賞丹霞不必捨近求遠,距蘭州市主城區13公裡的蘭州水墨丹霞景區,足以滿足你對丹霞景觀的所有期待。
  • 廣東||丹霞山遊記
    丹霞山位於廣東省韶關市東北郊,於2004年被聯合國批為我國首批世界地質公園,其中號稱「變色龍」龍鱗巖更為丹霞山所獨有。丹霞的本意是色如渥丹,燦若明霞。當你身臨丹霞山的時候,丹霞山獨有的丹霞地貌以及粗細相間的紅色巖層,你才能更為深刻地理解何謂「丹霞」。
  • 丹霞山在哪裡
    很多朋友在旅遊雜誌上看到丹霞山的宣傳,就想知道丹霞山具體位置在什麼地方,這個景點都有什麼特點,下面讓我們一起去了解吧。02丹霞山位於南嶺山脈南坡,屬亞熱帶南緣,具有中亞熱帶向南亞熱帶過渡的亞熱帶季風性溼潤氣候特點。
  • ​2020丹霞山山地馬拉松賽即將開跑!你準備好了嗎?
    2、28天內在國內中高風險地區(新疆喀什等)有旅居史的、28天內有出入境史、集中醫學觀察或居家隔離的人員不得參加賽事活動。3、所有人員須主動申報28天內旅居史、14天內健康情況。4、廣東省外參賽選手、志願者、技術官員、裁判員等須提供比賽前7日內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的證明材料方可參加賽事活動。
  • 丹霞| 「色如渥丹,燦若明霞」這是攝客鏡頭下的中國丹霞
    狹義的丹霞山僅限於北部的長老峰、海螺峰和寶珠峰構成的山塊。廣義的丹霞山卻包括了這裡由紅石組成的292平方公裡的丹霞山區、即丹霞山世界自然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它位於南嶺山脈南側的一個山間盆地中,北部是丹霞山景區,東部為韶石山景區,西部為巴寨景區,中部為錦江景區。整個地質公園整體呈現出一種紅層峰林式結構,有大小石峰、石堡、石牆、石橋400多座,山石林立,高低參差,錯落有致。
  • 地質科普|從南到北的丹霞地貌的代表,如童話世界,震撼人心!
    圖源丨zol論壇 北風飛雪丹霞山是世界「丹霞地貌」命名地,它由680多座頂平、身陡、麓緩的紅色砂礫巖石構成,「色如渥丹,燦若明霞」。2010年8月2日,「中國丹霞」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我國第8個世界自然遺產、第40個世界遺產。
  • 【福建拼團】0自費!贛州、南華寺、丹霞山,帽子峰雙動三日遊
    行程特色✔遊革命老區-江南宋城-贛州✔賞國家級5A級風景名勝區,世界自然遺產—【丹霞山】✔祈福佛教勝地-南華禪寺✔前往被譽為「南雄九寨溝」的帽子峰林場看那滿地金黃✔全程入住品質商務酒店✔品質保證:福建拼團,全程不進店不推點,品質保證,安心旅遊!
  • 你知道有關家幽靈蛛的這些科普知識嗎?
    本文轉載自【百度百科:物種說】,經作者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請與原文作者聯繫有一種從頭以下全是腿的蜘蛛,有個很嚇人的名字,叫做家幽靈蛛。因為這種蜘蛛,經常神出鬼沒地潛伏在家裡的牆角和柜子裡,所以被取了這樣一個名字。因為它是蜘蛛,所以它的身體分成兩部分:頭胸部和腹部,它有8隻眼睛和8條腿,全部長在頭胸部上,它會吐絲結網,也有毒牙,靠打獵為生。
  • 如何判斷蜘蛛有無毒性?我國有哪些危險的蜘蛛種類?
    蜘蛛的分類蜘蛛是一個龐大的家族,它是蛛形綱蜘蛛目下所有動物的總稱,目前已被確認的蜘蛛目下有2個亞目100多個科5000多個屬共計超過400萬種不同的蜘蛛。如此龐大的數量和種類,如果一個個說的話,估計得說到明年。不過,好在生物學家對整個蜘蛛目進行了詳細的劃分,而且對於蜘蛛有無毒性也做了詳細的說明。
  • 2020環丹霞山自行車賽來了!今年還有2場大賽在此舉行,期待!
    今天(10月25日)上午,由韶關市人民政府主辦,韶關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韶關市丹霞山管理委員會、湞江區人民政府、仁化縣人民政府承辦的2020年環丹霞山自行車賽在韶關丹霞山和閱丹公路鳴槍開賽。現場參加比賽的運動員和騎行愛好者近萬人。
  • ​2020丹霞山山地馬拉松賽即將開跑!這份交通管制請收下
    具體通告如下:一、賽事涉及路線(一)全程馬拉松路線(42.195公裡)主要路線:丹霞山外山門(起點)→丹霞山客棧區→陽元山景區→水上丹霞碼頭→曬布崖→車灣村→夏富村→牛鼻村→瑤山→均坪→老祖灘→丹霞山南門(終點) 。
  • 蜘蛛其實並不可怕
    家幽靈蛛 體長約0.9釐米,腿長可達7釐米,除了南極洲,其他六大洲都有它的身影。即使是在上個世紀的澳大利亞,一共也只有13例蜘蛛致死報告。 跳蛛 它們體長0.1至2.5釐米,有四對眼睛,其中正前方中間的一對最大。
  • 一種擬態成螞蟻的蜘蛛,大蟻蛛模仿螞蟻的樣子,卻是為了捕食螞蟻
    在動物世界中,螞蟻的分布非常廣泛,也是數量最多動物之一,也有很多動物會以螞蟻為食,但在螞蟻獵食者之中,有一種擬態成螞蟻的蜘蛛,在形態、行為等方面都非常像螞蟻,而不是像蜘蛛,但這類蜘蛛模仿螞蟻的樣子,卻是為了捕食螞蟻的——蟻蛛。
  • 2020丹霞山山地馬拉松賽開跑
    圖片來源:廣東省體育局網站  12月6日上午,由廣東省體育局指導,韶關市人民政府主辦的2020丹霞山山地馬拉松賽在韶關仁化丹霞山風景名勝區鳴笛開跑。賽事吸引了包括2020年上海馬拉松賽冠軍選手在內的10000多名選手齊聚丹霞山,展開角逐。
  • 丹霞,雲彩落在大地上.
    文字丨『誰最中國』圖片 | 來自網絡  丹霞在天上它是絢麗的雲彩落在大地上每次想到丹霞地貌,就想起這個古老的神話,恍惚間總覺得,那些流彩飛紅的丹霞地貌,是女媧補天時流下來的熔漿,有大地的厚重,也有蒼天的靈動,就像是女媧留給後代的印信。丹霞,於中國這片土地而言,有一種特別的情意。
  • 丹霞天雄全球代言人馬克·塞爾比成功晉級2015年世界斯諾克中國公開賽32強
    馬克·塞爾比最終以5-3擊敗馬克·喬伊斯成功晉級32強。在賽後的新聞發布會上,馬克·塞爾比坦言:「自己的頸傷又復發了。」整場比賽,第一局,塞爾比一桿65分完成超分先拔頭籌1-0。第二局,塞爾比再以一桿87分將比分帶至2-0的領先優勢。第三局依舊是塞爾比的主導權,幾次上手完成超分零封對手。
  • 【科普課堂】丹霞山常見植物101種(上)
    中國丹霞山  劉加青/攝丹霞山位於廣東省韶關市東北郊,屬南嶺山脈中段, 具有中亞熱帶向南亞熱帶過渡的季風性溼潤氣候特點(夏長冬短,夏熱冬涼,春夏多雲雨,秋冬降水較少,秋高氣爽)。優越的生態環境使得植物資源十分豐富,一方面有著與其它亞熱帶地區相似和相異的植物區系成分;另一方面丹霞山也孕育著其獨特的植物種質資源。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丹霞山野生維管植物(苔蘚、蕨類、種子植物)共有 206 科 778 屬 1706 種;另有栽培植物 210 種,隸屬 69 科 165 屬。
  • 韶關市公安局關於2020丹霞山山地馬拉松賽臨時交通管制的通告
    臨時交通管制的通告由韶關市人民政府主辦,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市丹霞山管理委員會、湞江區人民政府、仁化縣人民政府承辦,廣東奧體體育發展有限公司運營的2020丹霞山山地馬拉松賽將於12月6日在韶關市舉行。
  • 廣東的北大門,在韶關丹霞山露營看日出日落是一種什麼體驗
    由於地形氣候的影響,這裡形成了獨特的丹霞地貌,最有名的莫過於丹霞山。小編本次就是慕名前來丹霞山,想觀賞丹霞地貌,以及體驗山上露營、觀看山上日出日落,是一個很美好的體驗,下面就跟著小編的腳步出發吧。小編從深圳出發,深圳北站坐高鐵到韶關站,車程約1小時30分鐘,票價179元。到韶關站後,直接在車站附近坐專線大巴前往丹霞山風景區,車費忘了,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