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日本國民遊行要求廢核(資料圖片)
「這還是聯合國成立71年來第一次通過這樣的投票。」
《赫芬頓郵報》的話或許可以表明聯合國10月27日投票通過的這項要求啟動《禁止核武器條約》談判的決議案有多麼「來之不易」。此次決議案由墨西哥、奧地利、巴西、愛爾蘭、奈及利亞和南非於10月13日提出。經過幾個月的談判,許多國家不斷對此項決議案表示支持。彭博社稱,國際社會認為「是時候討論禁止核武器了」。
不過,在這次投票中,曾經遭受過核爆的日本卻投了「反對票」,而頗有意思的是,據日本共同社報導,就在同一天,聯合國大會第一委員會(裁軍及國際安全委員會)也以多數贊成通過了由日本主導的廢除核武器決議案。
日本如此「兩面派」,正說明了全球真正實現「無核化」尚且任重而道遠。
難以理解的行為?
作為世界上唯一曾經遭受核武器襲擊的國家,日本政府在二戰後一直大力宣傳「核爆歷史」,努力打造戰爭受害者形象,對外則宣稱致力於推進全球無核化進程。不過,這顯然與它實際的選擇「心口不一」。10月27日,當聯合國大會投票啟動《禁止核武器條約》指定談判時,日本政府卻投下了反對票。
據英國《衛報》報導,聯合國大會第一委員會(裁軍及國際安全委員會)以123票支持,38票反對,16票棄權的投票結果決定「在2017年3月召開聯合國大會談判達成有法律約束力的文件來禁止使用核武器,最終實現完全的消除」。該決議案將於12月在全體聯合國大會上進行投票。
對於日本投出反對票的舉動,日本外相岸田文雄解釋說:「條約會助長擁核國家和無核國家之間的對立,讓兩方的分歧進一步加劇(所以日本投下了反對票)。」據《赫芬頓郵報》報導,美國歐巴馬政府也強烈反對這一決議案,並且試圖說服所有的國家尤其是其盟國投反對票。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回應這一問題時稱:「就因為是被核爆國家,所以我們應該現實地帶領世界實現全球無核化。這次,我國提出的徹底廢除核武器議案,也得到了美國的首度認可。」
安倍所稱的這份「廢核」議案,日本已連續23年向聯大提交。在27日,這項決議也獲得了通過。據日本媒體報導,該決議有167國投了贊成票,包括去年棄權的美國。該決議案確認了對加強《不擴散核武器條約》(NPT)機制的決心,敦促各國為2020年NPT審議大會的成功盡最大努力以及所有相關國家儘早啟動《禁止生產核武器裂變材料公約》(FMCT)談判。
日本的這種行為如何理解?
無法放棄的立場
「太丟人了。國際社會會怎麼看日本呢?說到底日本還是看著美國的臉色行事啊。」這是日本民眾在知道日本此次「兩面派」的行為後作出的反應。其實,這已經充分說明了日本如此「站隊」的原因。
《禁止核武器條約》概要明確表示,使用核武器是違法的。「美國一直以來對奧地利提出的禁止核武器案持反對意見。限制核武器的使用,等於實際剝奪了美國擁有核武器的價值。日本反對此案,也是為了美國的核保護傘。」外交學院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周永生在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
美國駐聯合國裁軍委員會的特別代表羅伯特·伍德也在聯合國演講時說道:「一個依靠核武器來保障安全的國家怎麼可能加入一次旨在反對甚至消除核武器的談判?而且核武器在世界一些地方扮演著維持和平與穩定的角色。因此禁止核武器的條約具有破壞地區安全的風險。」
用簡單易懂的話講,「禁核」是希望有核國家承諾不使用核武器,最終致力於實現無核化的世界;而日本多年努力推動的「廢核」的關鍵詞則是「核不擴散」,也就意味著將核武器掌握在負責任的國家手裡。
「我們看問題要從兩方面看,一個是禁核案,另一個是廢核案。日本一邊自己號召聯合國的其他成員國在廢核上投贊成票,反過來又在奧地利主導的禁核案上投反對票。所以,這件事情說明,日本在『廢核』議題裡標榜的核武『反人道』,並不是為全人類考慮的,而是從本國的利益出發。」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外交研究室主任呂耀東在接受本報採訪時說到。
「日本始終是站在美國那邊的。」呂耀東補充說。
任重而道遠的前路
事實上,安倍口中的「廢核議案」已經連續向聯大提交了23年,但該議案本身並不具備法律約束力,更多的是在展現「姿態」。然而對於具有約束力的禁核條約,日本卻毫不猶豫地選擇去抱美國的「大腿」,儘管日本媒體盡力想把此次日本政府反對禁核條約的舉動解讀為屈服於美國的壓力,但全世界依然對這樣扭曲的立場表示了難以理解。
這種「自相矛盾」的背後,或許也正說明了全球無核化的道路有多麼艱難。據德國之聲報導,儘管禁核面臨核武大國的反對,禁核決議依舊決定啟動相關條約的談判程序。首次會談初步確定在明年3月和6月。
雖然說沒有核武器國家的參與,這項決議案不可能成功。但是有分析也稱,支持者認為制定禁止核武器的條約將會產生道德影響力,從而促使這些國家解除核武器,建立起禁止發展、擁有和使用核武器的國際規範。
然而,某些核武大國並不願意放棄「核威懾」。日本原子彈氫彈受害者團體協會27日向歐巴馬發去請求書,要求美國不要在投票問題上向日本施壓。請求書中引用了歐巴馬在廣島的演講,稱「有核國家應該從核震懾的理論中跳出來,拿出追求無核武世界的勇氣」,並批判美國「打著核震懾的旗號向別國施壓」。
「全球核不擴散的願望是有的,然而,美國霸權主義的一些做法使一些國家的安全受到了威脅,想要實現全球核不擴散還需從長計議。」呂耀東說到。
「美國和西方國家應該先做出相應的讓步,放低姿態,保障不對朝鮮等其他國家使用核武器。另外,日本的右翼勢力長期有呼聲,要求擁有核武器。而日本本身也擁有核材料和相關的技術。因此,國際社會應加強對日本核材料的監督,尤其對武器級的核材料要予以銷毀或轉移。總之,國際社會要加強合作,特別是擁核國家要禁止核材料的輸出。只有核大國和全世界進行合作才能做到這一點。」周永生表示。
路漫漫其修遠。但無論多艱難,無核化的道路也依舊值得努力下去。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半月談網"的所有作品,均為半月談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任何報刊、網站等媒體或個人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 連結、轉帖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布。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如需授權,點擊 獲取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