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對於這兩天的國際足球賽事有什麼感受,反正每逢國家隊比賽周,我都會感覺特別無聊,尤其是穿插在漫長賽季中的國家隊比賽日。
倒不是因為我只對聯賽感興趣,不過看了幾場友誼賽,哪怕是像歐國聯這種看上去還有些名目的賽事,我仍然覺得這些比賽的節奏就算跟一場最普通的聯賽相比,都不可同日而語,或許大家都很怕受傷,比賽攻防轉換的節奏實在是太慢了,即便是英格蘭和比利時這種聽上去就讓人熱血沸騰的「重磅對決」,也依然讓人提不起任何精神來。
不過話說回來,比賽或許略顯乏味,主教練的排兵布陣倒是很有些值得玩味的地方,尤其是筆者平時看英超比較多,自然也會格外關注英格蘭國家隊。
也許是由於賽事過於繁密,也許是出於考察隊員的目的,索斯蓋特在英格蘭的兩場比賽中,排出了幾乎完全不同的兩套陣容,就連門將也未能倖免。
對陣威爾斯首發名單:1-波普、4-戈麥斯、5-考迪、6-基恩、2-特裡皮爾、7-溫克斯、8-菲利普斯、3-薩卡、11-格拉利什、10-英斯、9-勒溫。
對陣比利時首發名單:1-皮克福德、2-阿諾德、5-戴爾、6-馬奎爾、3-特裡皮爾、4-沃克、7-賴斯、8-亨德森、10-芒特、11-拉什福德、9-勒溫。
如果一直關注英超的朋友, 對於索斯蓋特的球員大名單,並不會覺得很陌生,這裡面有近些年才嶄露頭角的年輕小將,比如利物浦的阿諾德、比如阿森納的薩卡;有叱吒英格蘭足壇數年的老油條,比如曼城的沃克、比如利物浦的亨德森;也有一些算不得老你也很難說他小,但是近一兩個賽季才得以施展拳腳的青年才俊,比如南安普敦的英斯,比如阿斯頓維拉的格拉利什。
忽然覺得英格蘭足球的人才近些年好像呈現了井噴的態勢,而且是一撥接一撥地不斷湧現,凱恩、斯特林這些感覺還沒冒幾年頭,仍在當打之年,鋒線位置現在又多了勒溫、英斯這樣的尖刀,很難不這樣認為——索斯蓋特正在遭遇「幸福的煩惱」。
比較有意思的是,索斯蓋特似乎很鍾情於三中衛的組合,兩場比賽都排出了3-4-3的陣型,其實我更願意將這種陣型稱之為5-2-3,因為兩個邊翼衛是要參與防守的,防守落位時多數會落在三中衛同一水平線上。
這個話題就此打住,因為本文不打算糾結於陣型的演變史,我們只討論用人,對陣比利時的比賽,索斯蓋特罕見地將手裡的幾個王牌右後衛都排到了首發陣容當中,沃克、阿諾德、特裡皮爾,這些讓很多球隊都分外眼紅的頂級右邊後衛,在英格蘭好像就跟大白菜一樣,不過將特裡皮爾排在其不熟悉的左路,也說明這個位置人才奇缺,上一場比賽,索斯蓋特在這個位置上安排的球員是上賽季才在阿森納打出些名堂的年輕小將薩卡。
另一處值得玩味的地方是雙中場的布置(這裡我們不考慮邊翼衛),兩場比賽的兩個不同中場搭配上非常有學問,對陣威爾斯,一個實力相對較弱的對手,英格蘭排出的是溫克斯+菲利普斯這樣偏技術流的中場組合,後者更是效力於利茲聯——一支本賽季才重返英超的升班馬球隊;對陣比利時這樣相對強大一些的對手,英格蘭排出的則是賴斯+亨德森這種B2B中場組合,兩個人的功用性比較強,雖然靈性有些欠缺,卻擁有更大的球場覆蓋面積。
看得出索斯蓋特對於人員的使用還是費了一些心思的,前一套組合搭配的鋒線球員居然安排的是在俱樂部更像一個傳統10號位置的格拉利什和更喜歡踢雙前鋒的英斯搭檔;在後一套組合當中,搭配的鋒線則是拉什福德這種純邊路球員和芒特這種更像是中場自由人的球員;中鋒就不多說了,兩場比賽都是勒溫首發。
該怎麼形容呢?同一套陣型,因為球員風格特點的不同,在索斯蓋特手下,竟然可以變著花樣兒來玩,要知道斯特林、格林伍德這樣的球員,還因為某些原因,本次比賽沒有進入大名單,凱恩這個寶貝疙瘩,也是在國家隊和俱樂部都在換著法來省著用。
就寫到這兒吧,看到的東西不少,這樣的文章似乎有點兒難寫,感覺說得有點兒亂,想說的點實在太多了,雖然只是想單純談一下對英格蘭國家隊的感受,除了左邊後衛略顯單薄以外(好像除了薩卡可以客串左邊翼衛,只有齊爾維爾這麼一個純正的左邊後衛),總之,英格蘭在各個位置都明顯出現了人才井噴的態勢,甚至於很難決定到底該採用哪一套首發更為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