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1452字,閱讀約需3分鐘。#章子怡沒有天賦的努力毫無意義#最新一期《我就是演員》中,章子怡在點評演員盛一倫時的一句話,
讓許多人心裡不是滋味,也在坊間引起很大爭議。
她說的是:沒有天賦的努力是沒有意義的。
如果僅是就事論事,結合盛一倫的表演水平和當時的舞臺情況,
章子怡說這句話的用意,似乎是在委婉地勸盛一倫選適合自己的戲路,
那麼,類似的表達也不算完全錯。
但就章子怡這句話中透出的價值觀來看,卻是站不腳的,是完全錯誤的。
因為,這樣的理解和定義,只適合章子怡等極少數演員,卻並不適合大多數人。
或許,少年出道,還在校園中就幸運地被張藝謀選中,
成為《我的父親母親》中的謀女郎,第二年,又經張藝謀推薦,
出演李安導演的《臥虎藏龍》,並一直紅到現在,拿獎無數的影后章子怡,
或許確實屬於那極少數有天賦的演員。
但是,這樣的成長模式、人生履歷,是章子怡獨有的,也是極為罕見的。
絕大部分演員不可能打小就被張藝謀選中,更無緣接連出演知名華人導演的影片,
更多的演員,只能從小處做起,從點滴積累起,依靠自己的努力,
不斷地打拼進取,在演藝圈闖出一片天地。
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劉德華、郭富城等偶像出道的明星,
儘管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就是頂級流量,如日中天,
卻在轉型演員時,因為天賦不足,演技生澀,而倍受詬病,頻遭打擊和質疑。
甚至,在拿下金馬、金像影帝之後,依然經常被人說成缺少天賦、沒有演技。
演員也是360行裡的一行,一個具體職業而已,對演員這個職業來說,
天賦固然很重要,可在機遇和考驗降臨之前,努力更重要。
坦白說,努力比天賦更重要。
天賦就像一座金礦,努力就是拼盡全力去挖掘。
一個人,如果他更有表演天賦,卻不在演員的道路上去探索,去嘗試,去努力,
天賦也只能一直被埋沒,被隱藏,被深埋於地下千尺之處,無人問津。
就拿章子怡本人來說,如果她只有天賦,而不努力,
恐怕也不會在《我的父親母親》《臥虎藏龍》《一代宗師》中有出位的表現。
反過來說,一個人,如果他缺乏表演的天賦,卻一直熱愛,一直堅持,一直努力,
至少也可以將自己的演技打磨到過硬的程度,即便無法拿下影帝影后,
至少也能當一個稱職,甚至是優秀的演員。
不管在哪一個行當,努力的重要性,都遠超天賦,這是無可否認的真理。
演員這個行當也不例外。
而且,從絕對數量上說,像鞏俐、張國榮、張曼玉、梁朝偉、姜文、章子怡那般,
真正天賦異稟的演員,終究還是屬於少數派,
而如果給天賦雖不足、但憑藉努力而成功的演員拉出名單,
那一長串數字,恐怕會遠遠超過天賦型演員,
比如,梁家輝、劉德華、郭富城、黃曉明、王傳君,
更不必說焦晃、李雪健、陳寶國、唐國強等國寶級演員……
哪一個不是靠著努力躋身戲骨行列,一步一個腳印走到今天?
況且,「沒有天賦的努力毫無意義」這句話最大危害之處還在於:
天賦是玄之又玄的東西,在你兌現它之前,壓根無法量化和定義,
也就是說,在天賦兌現之前,你壓根不知道自己是否有天賦。
比如,章子怡打小學的是舞蹈,練的也是舞蹈,
假如沒有張藝謀要拍《我的父親母親》,並把她選進去,
憑她一個舞蹈出身的學生,又如何知道自己像後來那樣渾身都是戲?
也更加無從驗證她口中那所謂的天賦。
還有郝蕾,自稱「拍爛戲長大的」的她,在拍爛戲的時候,
又如何確認自己的天賦?
如果一旦從根本上否定了努力的意義,最直接的結果
就是讓許多人在還不確定自己是否有天賦的時候,就因為外界的評價或質疑,
而陷入自我懷疑,甚至,淺嘗輒止,半途而廢,中斷了努力,放棄了自己的堅持,
可沒有那些努力試錯的過程,你又如何確定自己沒有天賦?
說到底,努力永遠有價值,永遠值得肯定和鼓勵,
即使一個人沒有天賦、缺乏天賦,只要走上一條路,也應當全力以赴地去努力,
而不是過早地放棄自己的選擇。
因為,兌現天賦的辦法有且只有一種,那就是努力、奮鬥,堅持不懈地努力、奮鬥……
對章子怡「沒有天賦的努力毫無意義」這句話,你有什麼看法?留言說說你的觀點吧,期待看到你的真知灼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