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正在消失,人類可能滅亡

2021-02-15 要聞觀察

1964年12月,我們小分隊在滇西北找礦。小分隊一共8人,其中4名警戰士每人配備一支衝鋒鎗。一天,出發前,一位納西族老鄉搭我們的車去維西。那天路上積雪很大,雪下的路面坑窪不平,車子行駛一段就會被雪塢住。我們不得不經常下來推車。就在我們又一次下車推車的時候,一群褐黃色的東西慢慢向我們靠近。我們正驚疑、猜測時,納西族老鄉急喊:「快、快趕緊上車,是一群狼。」司機小王趕緊發動車,加大油門……但是很不幸,車輪只是在原地空轉,根本無法前進。這時狼群已靠近汽車……大家看得清清楚楚——8隻狼,個個都象小牛犢似的,肚子吊得老高。戰士小吳抄起衝鋒鎗,納西族老鄉一手奪下小吳的搶。比較沉著地高聲道:「不能開槍,槍一響,它們或鑽到車底下或鑽進樹林,狼群會把車胎咬壞,把我們圍起來,然後狼會嚎叫召集來更多的狼和我們拼命。」他接著說:「狼餓瘋了,它們是在找吃的,車上可有吃的?」我們幾乎同聲回答:「有。」「那就扔下去給它們吃。」老鄉像是下達命令。從來沒有經歷過這樣的事,當時腦子裡一片空白,除了緊張,大腦似乎已經不會思考問題。聽老鄉這樣說,我們毫不猶豫,七手八腳把從麗江買的臘肉、火腿還有十分珍貴的鹿子乾巴往下丟了一部分。狼群眼都紅了,興奮地大吼著撲向食物,大口的撕咬吞咽著,剛丟下去的東西一眨眼就被吃光了。老鄉繼續命令道:「再丟下去一些!」第二批大約50斤肉品又飛出了後車門,也就一袋煙的工夫,又被8隻狼分食的乾乾淨淨。吃完後8隻狼整齊地坐下,盯著後車門。這時,我們幾人各個屏氣息聲,緊張的手心裡都是冷汗,甚至能夠清晰的聽到自己心跳的聲音……我們不知道能有什麼辦法令我們從狼群中突圍出去。看到這樣的情形,老鄉又發話道:「還有嗎?一點不留地丟下,想保命就別心疼這些東西了!」此時,除了緊張、害怕還有羞憤……!作為戰士,我們是有責任保護好這些物資的,哪怕犧牲自己。但是現實情況是我們的車被塢到雪地裡出不來,只能被困在車裡。我們的子彈是極有限的,一旦有狼群被召喚來,我們會更加束手無策。我們幾人相互看了一眼,遲疑片刻,誰也沒有說什麼,忍痛將車上所有的肉品,還有十幾包餅乾全都甩下車去!8隻狼又是一頓大嚼。吃完了肉,它們還試探性的嗅了嗅那十幾包餅乾,但沒有吃。這時我清楚地看到狼的肚子已經滾圓,先前暴戾兇惡的目光變得溫順。其中一隻狼圍著汽車轉了兩圈,其餘7隻狼沒動。片刻,那隻狼帶著狼群朝樹林鑽去.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不一會兒,8隻狼鑽出松林,嘴裡叼著樹枝,分別放到汽車兩個後輪下面。我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些狼的意思是想用樹枝幫我們墊起輪胎,讓我們的車開出雪窩。我激動地大笑起來……哈……哈……剛笑了兩聲,另外一個戰士忙用手捂住了我的嘴,他怕這突兀的笑聲驚毛了狼。接著,8隻狼一齊鑽到車底,但見汽車兩側積雪飛揚。我眼裡滾動著淚花,大呼小王:「狼幫我們扒雪呢,趕快發動車,」車啟動了,但是沒走兩步,又打滑了。狼再次重複剛才的動作:「先往車輪下墊樹枝,然後扒雪……」。就這樣,每重複一次,汽車就前進一段,大約重複了十來次。最後一次,汽車順利地向前行了一裡多地,接近了山頂。再向前就是下坡路了。這時,8隻狼在車後一字排開坐著,其中一隻比其他7隻狼稍稍向前。老鄉說:「靠前面的那只是頭狼,主意都是他出的。」我們激動極了,一起給狼鼓掌,並用力地向它們揮手致意。但是這8隻可愛的狼對我們的舉動並沒有什麼反應,只是定定地望了望我們,然後,頭狼在前,其餘隨後,緩緩朝山上走去,消失在松林中.看完不忍思考:連兇猛的狼都懂得報恩,我們是否應該反思自身?自詡為「萬物靈長」的人類,我們是不是應當讓這個世界充滿愛?

導言:

愛因斯坦曾預言,「如果蜜蜂消失,人類將只能存活4年。」有這麼嚴重嗎?是不是太危言聳聽了?

來源:天涯社區

蜜蜂消失已經不再是新聞,但至今美國蜜蜂的數量還在以驚人的速度減少,不免引發廣泛擔憂。根據美國農業部2015年5月14日發布的一項調查顯示,截至今年4月前的12個月,美國蜂群死亡率超過四成。

這是一項連續9年對冬季蜂群損失,連續5年對夏季蜂群損失的調查。來自全美50個州超過6000蜜蜂養殖者(他們管理的蜂群佔全美2740萬蜂群的15%)參與了去年的調查,他們報導去年的總損失為42.1%,是2010年有記錄以來第二高,再前一年蜂群死亡率為34%。其中冬季損失率從23.7%下降到了23.1%,但夏季損失率從19.8%增長到27.4%,而過去夏天蜜蜂死亡率為20%。

世界上多數作物依賴蜜蜂傳粉,蜜蜂群體的消亡將給人類糧食生產帶來災難性後果。

愛因斯坦曾預言,「如果蜜蜂消失,人類將只能存活4年。」

全球許多國家的研究人員發現,養殖的蜜蜂出現了神秘的離巢不歸的現象,很多國家的蜜蜂在"集體失蹤",種群數量也在萎縮。科學家對這種現象做出了各種推測,希望能通過挽救蜜蜂來挽救人類自身。

科學研究尚無法得出蜜蜂滅亡與人類生存滅亡之間的數據聯繫,但是已有科學實驗證實:蜜蜂授粉使果實增大、畸形果率降低。

蜜蜂的數量,驚人地減少。

2016年9月30號,美國魚類及野生動物管理局(FWS)宣布夏威夷七個蜜蜂品種進入瀕危狀態。這是史上首次有蜜蜂進入瀕危物種名單。瀕危原因也大家猜測的基本一樣,由於全球氣溫改變、棲息地減少以及生物入侵等多因素等影響,夏威夷群島本土蜜蜂的數量急劇下降。

據美國農業部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09年蜂窩減少29%,2008年減少36%,2007年減少32%。

從2006年開始,美國國內35個州的養蜂人都不同程度地發現自家蜜蜂飛走以後就沒有回來。數百萬蜜蜂不但沒有留下任何與去向相關的痕跡,而且生死未卜。除了美國的35個州,蜜蜂消失現象又像瘟疫一樣傳到了德國、瑞士、西班牙、葡萄牙、義大利和希臘。在西班牙,目前已有報告稱數千個蜂群失蹤。在瑞士,大約40%的蜜蜂已經失蹤或死亡。英國各地的養蜂者也都發現,在沒有疾病等明顯原因的情況下,大量蜜蜂捨棄"家園"而去,光在蘇格蘭就有數千隻蜜蜂神秘"失蹤"。

從2007年開始,科學家在美國和歐洲、澳大利亞等地養蜂經銷商養的蜜蜂中,每4隻中選擇一隻進行跟蹤實驗,結果顯示,美國每年約有30%的蜜蜂消失了。

在北美洲,90多種經濟作物都需要蜜蜂幫助授粉,從而獲得養分,長出果實和種子。許多果園和農場每年都要引進養蜂場的蜜蜂。蜜蜂消失後,莊稼可能無法成熟,蘋果、藍莓、桃子等水果也可能無法結果。科學家們預言,按照目前蜜蜂消失的速度,蜜蜂消失帶來的危害在短時間內比全球氣候變暖更為嚴重。

為了減少損失,一些地區只能對經濟作物人工授粉。然而,對數量巨大的經濟作物而言,這種方法顯然是杯水車薪,並導致農產品價格上漲。在美國的蘋果農場,為了授粉每年要支付給養蜂者35~45美元,2008年最少要支付的費用飆升至65美元。在日本,每個人用手去授粉的話,每100平方米要支付勞動者的費用上升到200~1000日元。

科學家警告說,蜜蜂的大量失蹤將使人類生態系統的未來遭遇很大威脅,農作物可能因此大量減產,人類最終可能面臨大規模的食物短缺。

世界各地發生的這一連串蜜蜂失蹤現象,令蜂農與科學家百思不解。如果這些蜜蜂是因農藥中毒或在寒冷的天氣下死去,它們的屍體應該會出現在蜂箱周圍。如果是遭遇天敵(胡蜂或虎頭蜂)的攻擊,也會在授粉區發現它們的殘骸。如果它們是因為受到什麼威脅而逃走,以它們戀家的特性,也絕不會單獨將蜂后與幼蜂留下,因為工蜂若不歸巢,留在巢內的蜂后和幼蜂都會餓死。

人類生存和發展與蜜蜂的作用

「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正如唐代詩人羅隱所描寫的,蜜蜂採集花粉和花蜜,並將花蜜釀製成蜂蜜儲存。蜜蜂採集花粉時常常掉落一些,植物靠這些掉落的花粉完成異花授粉。據統計,在人類所利用的1330多種作物中,有1000多種依靠蜜蜂傳授花粉。如果沒有蜜蜂,沒有授粉,人類將喪失多數糧食、蔬菜、瓜果等賴以生存的物資。可見,蜜蜂傳授花粉所產生的價值和它們對維持生態平衡的貢獻遠遠大於蜂產品本身。

除天生的傳授花粉的本領外,蜜蜂在仿生學方面也功不可沒。蜜蜂的蜂巢令建築學家們大受啟發。現在飛機的機身和機翼、人造衛星的外殼等都大量採用蜂窩結構。蜂眼也給了人們不少啟迪,科學家根據蜜蜂複眼的結構,研製出了偏光羅盤,用於導航。

蜜蜂不向人類索取,卻向人類貢獻了食物和智慧。然而,這種勤勞無私的小生靈正面臨生存危機。2006年,美國有逾1/3的蜜蜂突然消失。此後,這種稱為「蜂群崩潰紊亂」的現象迅速蔓延到加拿大。近些年,德國、英國、法國、荷蘭、瑞士、義大利、日本等國家和地區也發生過類似現象。

出現「蜂群崩潰紊亂」後,蜂群中大量成年蜜蜂像被蒸發一樣神秘消失,蜂箱周圍很少能找到死亡的蜜蜂。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至今不明。美國科學家曾在《科學》雜誌上報告說,以色列急性麻痺病毒可能是"蜂群崩潰紊亂"的潛在誘因。還有專家提出其他解釋,包括郊區城市化,大量使用農藥和殺蟲劑,其他昆蟲侵害,蜂群飼養管理不當,真菌感染,氣候變暖,手機等電子產品的電磁波輻射幹擾蜜蜂的導航系統、使它們迷失返回蜂巢的道路等。

蜜蜂數量的急劇減少使科學家們擔心:長此以往,若干年後蜜蜂將絕跡。如果這一天真的來臨,那麼隨之而來的食物緊缺、暴力和騷亂等社會問題將難以避免。鑑於此,歐盟於2010年12月出臺了一項拯救蜜蜂的行動計劃,計劃的主要內容包括:設立研究項目,探明蜜蜂死亡的真正原因,並查清蜜蜂死亡的嚴重程度及後果;修改歐盟相關法令,禁止對蜜蜂有害的農藥進入市場;成立蜜蜂健康研究室,改善蜜蜂的健康狀況;鼓勵發展養蜂業,對養蜂人進行培訓;就保護蜜蜂加強國際合作。

另外,由於目前歐盟國家約70萬養蜂者中大多數只是把養蜂作為業餘愛好,歐洲議會也呼籲歐盟加大對歐洲養蜂業的支持力度;建議在蜂產品標籤上標明生產國,對劣質產品,加大監管力度;修訂歐盟有關蜜蜂疾病的動物衛生政策,建立一套有效防控蜜蜂疾病的措施,同時需要歐盟資金資助歐盟內部的藥物準入;開展蜜蜂死亡率的獨立研究,確保轉基因作物和農藥對蜜蜂造成的影響的相關信息能夠公之於眾,修訂農藥和植物保護產品的相關條例,準予對這些物質進行針對蜜蜂的風險評估。

保護蜜蜂的措施能起到作用嗎?

比如,法國1999年就頒布法令,禁止對向日葵施用氯代菸鹼類殺蟲劑吡蟲啉,2003年又將甜玉米也列入禁令範圍;義大利政府2008年開始禁止向油菜子、向日葵以及甜玉米施用噻蟲嗪、噻蟲胺、吡蟲啉、氟蟲腈和定蟲隆;北京市於2003年開建中華蜜蜂保護區,用於繁殖這種中國原產但已瀕臨滅絕的蜂種;歐洲議會於2008年批准在歐洲範圍內建立蜜蜂保護區。相比上述保護措施,歐盟此次出臺的拯救蜜蜂行動計劃參與面之廣、保護內容之全,都是空前的。

從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宣布2011年為"國際蝙蝠年",到歐盟出臺拯救蜜蜂行動計劃,保護物種和生物多樣性的對象範圍已經擴展到這些容易被忽視的小型動物,反映了人們對地球生命力急劇下降的擔憂。

地球生命力指數以2500多個物種、近8000個種群的健康狀況為指標。世界自然基金會2010年10月發布的《地球生命力報告》報告顯示,自1970年以來,地球生命力指數下降了30%,人類對自然資源的需求已經超出了地球生態承載力的50%,也就是說現在要1.5個地球才能滿足人類每年的需求。

物種是生態系統的基礎。尤其像蜜蜂這樣位於生物鏈相對底層的生物,它們是連接植物和動物的橋梁,如果在這一環節出現斷裂,在生物鏈上處於其前後的大批生物都要遭殃。保護蜜蜂,人類或許找到了正確的切入點。

蜜蜂的殺手是誰?

疑兇一:殺蟲劑

加拿大安大略省養蜂專家杜森推測,美國成年蜜蜂消失的原因可能與神經中毒有關,而導致蜜蜂神經中毒的最可能原因又與殺蟲劑使用有關。杜森經營的蜂蜜公司目前正接受安大略省政府委託,研製一種可以抑制蟲害,又不傷害蜜蜂成長環境的產品。加拿大方面的專家對於造成蜜蜂失蹤現象的諸多揣測,他們也認為可能是殺蟲劑過度使用的結果。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大學的昆蟲毒理學家克裡斯·莫林教授似乎也支持這項說法,並做出了推測:蜜蜂最可能的致死原因是植物中存在的一種特殊化合物,這種化合物能夠經過植物的整個循環系統,傳遞到植物新長出的葉子或花朵裡,而蜜蜂在採蜜時遭到了這種特殊物質的感染。新菸鹼類殺蟲劑就是這種可以在植物體內暢行無阻的化合物,農民通常使用這類化學藥物滅除農作物害蟲,預防白蟻、保護高爾夫球場草地等。

目前在歐洲和美國應用最廣泛的新菸鹼類殺蟲劑是"益達胺"。早在20世紀90年代末,法國科學家已經發現,益達胺雖然不會導致蜜蜂死亡,但是會傷害蜜蜂的神經系統,導致蜜蜂迷失方向、無法回巢,最後在寒冷的戶外死去。

一項新研究發現,有爭議的菸鹼類農藥顯著損害蜜蜂的飛行能力。這種農藥在歐洲許多地方受到限制,然而在美國與中國允許使用。

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領銜該項實驗,讓蜜蜂,在受控環境下,接觸轉基因玉米、大豆與棉花,以及水果和蔬菜普遍用的化學成分噻蟲嗪。

接觸噻蟲嗪農藥的蜜蜂起初飛的更快與更遠。但是接觸這種農藥幾天後,蜜蜂的飛行距離縮小了一半多而且飛行速度降低。研究者們結論,接觸噻蟲嗪農藥蜜蜂表現出不穩定飛行模式與之後昏睡時段,增加了蜜蜂迷失、回不到蜂巢,或者生產能力顯著減少。

也有美國研究人員推測,蜜蜂可能接觸了某種殺蟲劑,這種殺蟲劑雖然沒有導致其死亡,但損壞了它的免疫系統。因此,蜜蜂辨別方向和飛行的能力下降,在飛行途中迷路。也就是說,殺蟲劑導致蜜蜂失去記憶,無法找到回養蜂場的路。

疑兇二:手機輻射

英國也出現了被稱為"蜂群衰竭失調"的現象:蜂巢裡的蜜蜂突然全部失蹤,只留下蜂王、蜂卵和一些還不成熟的工蜂。而消失的蜜蜂從此再也找不到,並很可能最終死在離家很遠的地方。

一些科學家表示,手機和其他高科技產品的輻射可能是造成蜜蜂大量失蹤現象的罪魁禍首。有實驗表明,當把手機放在蜂巢附近時,蜜蜂就不願回家。

德國藍道大學2007年公布的一項研究顯示,手機發出的輻射會干擾蜜蜂的導航系統,使其無法回巢。項目負責人約亨·庫恩斯教授說,這項研究或許能為答案的揭開提供一些線索。藍道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蜜蜂若靠近電線,行為就會改變。新研究顯示,蜂巢附近若有手機,蜜蜂就會拒絕回去。科學家分析說,手機發出的輻射會擾亂蜜蜂的導航系統,使這些戀家的蜜蜂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

一部分科學家發現美國3G手機開始普遍使用和蜜蜂消失的時期重疊了。手機的電磁輻射懷疑是使蜜蜂消失的原因。以前提出輻射可能導致蜜蜂迷路。

疑兇三:轉基因作物

《紐約時報》曾發表過一則消息,稱美國許多養蜂農場大量蜂群不明原因地消失和死亡,一些專家猜測可能與美國大量種植轉基因作物有關。美國康奈爾大學的專家稱,蜂群消失將會給美國農業帶來巨大損失,美國的養蜂業以及與蜜蜂授粉有關的水果、堅果和蔬菜種植業年產值高達140億美元。康奈爾大學和許多研究機構都在研究蜂群消失和死亡的原因,但至今還沒有結果。

德國養蜂人海弗克認為,養蜂場周圍的土地肯定有某種物質,導致蜂群無法生存,最有可能的是抗蟲害的轉基因玉米。在美國,種植的玉米中大約40%是轉基因玉米,而德國轉基因玉米數量僅為0.06%,大部分種植在布蘭登堡州和梅前州。

德國耶拿大學在2001年至2004年期間曾做過一項課題,研究轉基因玉米的花粉對蜜蜂的影響,雖然發現轉基因玉米花粉中抗蟲害毒性成分比普通玉米高得多,但這項研究並沒有找到轉基因玉米對蜂群減少的直接證據。

疑兇四:蜂箱髒

事實上,近幾年來,蜂群一直在承受著巨大的生存壓力。蜜蜂從大自然的採蜜工轉型成替人類服務的授粉工,一年到頭被蜂農裝在大卡車上輾轉各地進行有償授粉與生產蜂蜜,這著實讓蜜蜂疲累不堪。為了讓蜜蜂有體力幹活,養蜂人用人造養料、能量飲料和高機能食品的混合物來餵養蜜蜂,但這些不自然的添加物都可能會對蜜蜂的健康造成不良影響。事實上,蜜蜂最天然營養的食物是它們的蜂蜜,並非這些營養劑。

有些養蜂場為了避免蜜蜂生病,讓蜜蜂吮吸多種抗生素以抗拒感染,但卻因此幹擾了蜜蜂內臟裡的天然細菌。這些細菌的作用是協助把花粉發酵,製成蜂群食用的食物。一些科學家認為,缺乏天然食物並非蜜蜂失蹤的主要原因,但是人造食品、基因改造作物到底有沒有害死蜂群,值得進一步研究。

還有一些研究人員說,蜜蜂之所以一去不回,可能是無法忍受蜂箱中的生活。通常,每個蜂箱會容納約3萬隻蜜蜂。由於密度過高,蜜蜂無法獲得足夠的營養和生存空間。此外,蜂箱中滋生細菌和寄生蟲也會使蜜蜂染上疾病。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大學昆蟲學家考克斯·福斯特正率領一個小組調查蜜蜂失蹤的原因。他們從病蜂體內發現到好幾種不知名的微生物組織,這意味著蜜蜂的免疫系統由於某種原因而遭到了弱化。他們還在這些蜜蜂的體內發現了一些真菌,在人類愛滋病患者的體內,同樣也能發現這種真菌。對此,福斯特認為這很不尋常。他強調,東方蜂微粒子蟲可能只是許多病因之一,目前尚不能排除殺蟲劑、食物來源等因素的影響。

中國蜜蜂數量,十年少了一成

中國農科院蜜蜂研究所的專家表示,數據調查表明,我國蜜蜂數量從上世紀90年代初的750萬群減少到目前的680萬群左右,10多年的時間,減少了10%。(數據偏老)

而依據我國草場、森林和農作物的數量,中國比較合適的載蜂量是1000萬群左右。

蜜蜂為何會在短時間內數量迅速下降呢?專家指出,這首先是政策決定的。其次就是農藥危害。

專家表示,現在政策上對養蜂行業不太重視,人們除了想到蜂膠、蜂蜜等保健品外,認為蜜蜂的研究微不足道,早把蜜蜂授粉的原生態特性忘掉了。特別是在農村養蜂人越來越少。工業化的進程造成養蜂人都改了行,而蜂群數量下降的同時養蜂人數也在減少。

另外,我國農林業蟲害目前普遍運用農藥噴灑,這給蜜蜂生存造成了隱患。據了解,因為蜜蜂跟農業密切相關,因此農業上病蟲害的防治,仍是抑制蜂群數量增長的瓶頸。

解決之道:有機農業!

有機農業是傳統農業與現代科技的結晶,生產中絕對禁止使用化學物質,因此,有機農業生產方式不僅可以解決化肥、農藥對土壤的侵蝕和所造成的環境汙染,還可以防止有益天敵因化學農藥而大量死亡,以及害蟲因化學農藥而產生抗性的負面影響,增加生物種群的多樣化,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同時有機農業還可以減少農產品有毒物質的殘留,生產出健康有益的安全產品(食品),還利於保護生態環境,可以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實現農業向優質、高效、安全和可持續方向發展。概括起來,有機農業對環境有如下好處:

長期可持續性:許多環境變化是長期、緩慢發生的。有機農業考慮到農業幹預行動對農業生態系統的中長期影響。有機農業既生產糧食,又建立生態平衡,防止出現土壤肥力問題或蟲害問題。有機農業採取積極的措施,而不是在問題發生之後才加以處理。

對土壤和水的好處:在許多農區,地下水受合成肥料和農藥汙染是一大問題。有機農業禁止使用合成肥料和農藥,代之以有機肥料(如堆肥、家畜糞便、綠肥)和利用生物多樣性(栽培的品種和長期植被),改善了土壤結構和水的滲透。管理良好的有機農業保持養分的能力增強,少了地下水被汙染的風險。

對空氣的好處:有機農業通過減少對農業化學品的需求,降低了非再生能源的使用(農業化學品的生產需要大量礦物燃料)。有機農業能夠把碳截留在土壤中,幫助了減輕溫室效應和全球變暖。有機農業使用的許多管理方法(如少耕制、秸杆還田、種植覆蓋作物、輪作、更多地結合種植固氮豆科作物)使更多的碳返回土壤,提高生產率和有助於碳儲存。

生物多樣性:有機農民是各級生物多樣性的保管者和使用者。在基因一級,傳統和改良種子和品種因抵禦病害和惡劣氣候能力強而受歡迎。在品種一級,動植物的不同組合優化了農業生產的養分和能量的循環利用。在生態系統一級,有機農田保持沒有化學投入物的天然環境,為野生動物創造了有利的生境。頻繁使用利用不足的品種(往往為增強土壤肥力而輪種)減少了農業生物多樣性的侵蝕,形成較為健康的基因庫--今後適應的基礎。

遺傳改變生物:在有機糧食生產、加工或搬運任何階段,有機系統不允許使用遺傳改變生物。由於人類尚未完全了解遺傳改變生物對環境和健康的潛在影響,有機農業謹慎小心,鼓勵使用天然生物多樣性。因此,有機標籤證明在有機產品的生產和加工過程中未有意識。

生態服務:有機農業對自然資源的影響有助於農業生態系統內部的相互作用;這些相互作用對農業生產和自然資源保護都極為重要。產生的生態服務包括土壤形成和改良、土壤穩定、廢物循環利用、碳截留、養分循環利用、掠食(害蟲)、授粉和生境。通過選擇有機產品,消費者利用他們的購買力促進了汙染較少的農業生產方式,降低了農業在環境方面隱藏的自然資源退化成本。

相關焦點

  • 愛因斯坦預言人類在2060年可能會滅亡,到底有什麼依據?
    ,因此人類對愛因斯坦做出的2060年人類會滅亡這個預言特別敏感,難道愛因斯坦知道什麼秘密了,他為什麼預言2060年就是人類滅亡的日子,他到底依據什麼做出這個預言呢?愛因斯坦是一位非常嚴謹的科學家其實關於愛因斯坦做出的2060年人類會滅亡這個預言的真實性還有待考究,愛因斯坦是一位嚴謹的科學家,他不可能隨隨便便就說出一些沒有依據的預言,相對於2060年世界末日預言,他預言的蜜蜂消失人類只能活4年這預言還靠譜一點,因為這個預言可以找到出處,這個預言是愛因斯坦在一次談話中提到的,他說蜜蜂在生態系統中地位非常重要
  • 華東蜜蜂成群奔向死亡,愛因斯坦預言:沒有蜜蜂,人類最多活四年
    來源:天涯論壇 新華網此前曾報導,愛因斯坦的預言:如果蜜蜂從世界上消失了,人類也將僅僅剩下4年的光陰!蜜蜂對人類至關重要,研究發現,檢測空氣汙染源頭,蜂蜜竟有這種功能! 中國華東地區,從浙江到安徽一帶,出現「殭屍蜜蜂」現象。專家分析是由於濫用農藥,蜜蜂中了慢性毒,有如殭屍般成群出走蜂巢。媒體新華網此前曾報導,愛因斯坦的預言:如果蜜蜂從世界上消失了,人類也將僅僅剩下4年的光陰!蜜蜂對人類至關重要,研究發現,檢測空氣汙染源頭,蜂蜜竟有這種功能!
  • 愛因斯坦:蜜蜂滅絕,人類只能存活4年?蜜蜂和人類有什麼關係
    首先蜜蜂和人類能否活下去直接掛鈎,其次是沒了蜜蜂,人類最多只能在地球上延續4年。蜜蜂和人類說完了預言的真實性,我們再來分析一下預言的內容,它的依據是什麼?蜜蜂為什麼會和人類的生存扯上關係了?在我們的生活中,不說天天見到蜜蜂,一年到頭總是能看到幾次的。還有職業養蜂人,他們整天和蜜蜂打交道。
  • 人類將在2060年滅亡!愛因斯坦的預言可信嗎?科學依據是啥?
    人類誕生至今已經有幾百萬年的時間了,在很早以前人類的生活狀態還是非常原始的,不過隨著人類的不斷發展,現在人類的社會生活是非常開明的,並且如今人類的科技是非常發達的,但這一切都離不開科學家在背後的默默付出,有了他們的不懈探索,才造就了我們的美好生活。
  • 蜜蜂世界分布圖公布,為何愛因斯坦說,它滅絕了人類難以生存?
    在網絡上流傳著很多關於愛因斯坦的預言,其中有一項引起了很大的爭議,愛因斯坦說如果蜜蜂從地球上徹底消失,人類也只能存活4年的時間,此話一出瞬間引起了軒然大波,人類的命運怎麼可能會掌握在渺小的蜜蜂手中呢?它的消亡和人類之間又有怎樣的關係呢?
  • 你從未見過的一隻網紅小蜜蜂,活出了人的世界
    說來慚愧,除了兒時對小蜜蜂的一知半解,自己竟然從來沒有認真關注過「蜜蜂」這個小生靈!當街作畫,請不要質疑,他在這方面的天分。哦,B先生努力畫也可能是因為勤奮,希望不是如Grace一樣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等到花兒都謝了,丙烯也都幹了。
  • 假若人類滅亡,一億年後還會留下痕跡嗎?
    悲觀地說:人類滅亡的日子,離我們,可能很近,很近!然而對於生命對於人類近乎無限的地球來說,這是一件小事!科學家們考證地球至今已經經歷過5次生物大滅絕…也許更多。因此即使地球上與海洋裡的大部分生命都消失,我們相信,慢慢也會新的生命形態,再次出現在地球之上。誰也不敢保證這裡面是否會進化出來新的智慧生物,我們現在對於生命起源的研究,太膚淺。一億年後,那時候人類的痕跡,大部分都應該已經消失了吧?
  • 「告訴蜜蜂」
    無論是文學家還是科學家,都認為蜜蜂與人類有著某種特殊的關聯,兩者可謂休戚相關。惠蒂埃熱衷政治和社會運動,可能是出於這一原因,後世對他的評價越來越低。《告訴蜜蜂》算是惠蒂埃的一個代表作,1858年發表於《大西洋月刊》。
  • 如果人類從地球上消失,那麼生存痕跡,多長時間才會消失殆盡?
    如果人類從地球上消失,那麼生存痕跡,多長時間才會消失殆盡?大家都知道,地球上曾經存在著各種各樣的生物,從遠古時代到現在,人類經歷了漫長的演變和進化,所以才擁有了如今的統治地位,幾乎所有的物種都不會對人類造成任何危險,可是在不同的時代,地球上也曾經有不同的是,這些統治者,統治者滅亡之後,痕跡隨著徹底消失了,大家有沒有想過這樣的問題?
  • 恐龍可以滅亡,人類為何不可以?
    恐龍可以滅亡,人類為什麼不可以?甚至說,這個宇宙,也終將會走向滅亡的那一天。 萬事萬物都有終結的那一天,從巨大的氣態行星到形狀各異的小行星,再到包羅萬象的星系,沒有什麼是不可以消失的,更何況是我和你。
  • 假如人類消失在地球,有哪些地球上的東西可以證明人類來過?
    人類出現的歷史,人類是否會被滅亡?  地球是經過幾十億年的進化才出現了人類,而人類出現後又經過了幾百萬年才發展出科技文明。雖然人類是地球上唯一的智慧文明,但從本質上來說,仍然是普通的哺乳動物,因大腦比其他動物更聰明,所以成為智慧生命和地球的霸主。既然人類仍然是普通生物,那麼生物學中的一條法則就必須思考:【任何物種都無法永恆存在】。
  • 人類滅絕的九種可能
    而人類的滅絕會不會是以恐龍滅絕的方式重演。有人認為現在談人類滅絕的簡直是無稽之談,有人卻認為是覺得預防人類滅絕是迫在眉睫的事情,那麼人類滅絕可能會是怎麼樣的呢?下跟著外星探索網一起了解一下現在熱議的人類滅絕的10種可能吧。人類滅絕的10種滅絕可能之一:小行星撞擊地球在歷史上曾經飽受外來傷害,這些傷害導致很多生物在地球上永遠消失。
  • 人類還剩下多少時間?這兩個問題的出現,可能會加速滅亡!
    人類還剩下多少時間?這兩個問題的出現,可能會加速滅亡!來自烏克蘭的天文學家表示,一顆直徑410米的小行星,可能會在2032年撞向地球,它就是2013TV135。假如這個小行星撞擊地球,很可能會造成無法預估的後果。
  • 如果人類消失,後來誕生的文明怎樣了解人類文明?有三種方式
    隨著時間的流逝,地球上曾經出現過的種種文明也隨之消失不見,我們甚至無法確定,也不能保證人類文明能夠持續多久。說不定人類也會像地球上之前存在過的文明一樣,因為某種不可抗的因素而走向滅亡。有時候我們不禁會思考一個問題:如果人類不存在這個世界了,地球將會是什麼模樣的呢?那時又會是哪個種族稱霸地球呢?
  • 慈誠羅珠堪布:任意殺生或將導致人類滅亡
    世界和平共處的訣竅(任意殺生吃肉或將導致人類滅亡) 頂禮無緣大悲觀世音菩薩! 如果從月球上回首遙望,就會看到在浩瀚無垠、一片漆黑的太空中,密布著無數的行星和恆星,這就是佛陀所說的大千世界之一隅。
  • 假設人類滅亡,未來生物是否知道我們存在過?科學家:不會被忘記
    假設人類滅亡,未來生物是否知道我們存在過?科學家:不會被忘記眾所周知,人類自從誕生到現在,已經渡過了3000多萬年的歲月了。不過,人類真正統治地球還是在近幾千年的歲月。幾千年以來,人類靠著自身的智慧,不斷努力不斷進化。
  • 第二地球走向滅亡!人類幻想已經破滅
    大家可以不用多想了,因為先不論現在人類的科技有沒有辦法過去,這顆比地球還要老的星球,可能會比地球還要先滅亡!         來稍稍回顧一下「克卜勒 -452b」的基本資料:它軌道和地球相似,時間計算也和地球上類似,公轉周期 (一年) 為 385 天,體積比地球大 60% 。
  • 蜂蜜巢被摘走了蜜蜂怎麼辦?蜂窩弄掉了蜜蜂會死嗎?
    養殖蜜蜂。養蜂是一種古老的行業,現在依然存在龐大的蜂農群體,當蜜蜂將蜂蜜釀造成熟以後,蜂農會將成熟的巢脾取出,然後放入新的活框,蜜蜂接著在上面築巢,繼續釀造蜂蜜。
  • 一部人類滅亡,機器人重生人類的故事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部未來人類滅絕之後,由機器人重生人類的故事--《吾乃母親》。影片講述在不遙遠的未來,人類意識到自己可能會滅亡,便建好了一個庇護所並在裡面放置了數以萬記的人類胚胎,並且編寫了一套人工智慧,希望在末日後通過它能培養新的一代人類,可能人類也意識到了自己的劣根性(貪婪,自私)所以希望AI培養的新一代的人類是無私的,是高尚的。果然一場世界戰爭後,由於地球遭到嚴重破壞的人類全部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