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在路人王長沙站,草根籃球圈最火的後衛張寧登門挑戰,不成想卻以2連敗慘澹收場。CUBA第一後衛怎麼了?被寄予厚望的CBA準狀元,難道將成為一個被戳破的泡沫?過去幾年一直都圍繞著讚譽之聲的張寧,第一次被如此巨大的質疑聲包圍。
過去幾年的張寧太順了,順到他自己恐怕都難以相信。從石家莊二中來到北京大學後,他就一直站在大學籃球的頂端。他在北京大學完成了CUBA總冠軍的連霸;他在3X3賽場同樣收穫頗豐,拿下了3X3黃金聯賽全國總冠軍;1對1領域,張寧更是在路人王保持不敗,鑄就著無敵的神話;登陸綜藝節目《這就是灌籃》人氣躥升;在連續兩屆CUBA全明星&CBA星銳對抗賽中,張寧都大放異彩,成了CBA選秀大會的熱門人物……
對於這個官齡97年出生的學生球員來說,他就像一直在高速公路上疾馳,沒有對手,保持這樣的速度,很快就能駛向夢想的終點。可從1年前開始,原本一帆風順的旅程,卻開始出現了各種障礙。
3X3的賽場,張寧輸了。作為衛冕冠軍,在2019年黃金聯賽全國決賽中,代表No Who體育隊出戰的他在加時賽被對手絕殺,痛失冠軍。面對CBA選秀的話題,他總是含糊其辭,引發著越來越多球迷的疑問,進而又出現了質疑他年齡真實性的聲音。而在熬過了漫長的疫情期重新回到球場後,他的1對1不敗紀錄也失守了,路人王長沙站,一敗就是兩場,對陣遊俊傑的比賽更是全場1分未得。
失望,很失望,非常失望。這是看了比賽的球迷們最大的感受。他們期待的可不是張寧這樣的表現。那些本來都在聲援他參加CBA選秀的人,也有大部分倒戈了。
究竟是吹出來的童話,還是一時的低迷?對張寧,我們都需要一個客觀的評價。
身高1米92,體重95公斤,位置後衛,擅長得分,喜歡遠投和籃筐下的對抗得分……張寧的球風、技術特點、優勢,在大學聯賽中已經有了清晰的展示。可對於CBA,他真的準備好了嗎?答案是未必。就像他經歷過的這些失敗,他在草根籃球圈還沒有將自己的實力轉化為統治力。他現在取得的成功,不可能直接在CBA複製。
作為後衛,張寧的體重幾乎已達到了職業聯賽前鋒的水平。可相對來說,他的體脂率還沒有達到職業球員的水平。兩個體重相當的運動員,肌肉量卻未必一樣。張寧的前隊友萬聖偉,對這一點一定有深刻的體會。在通過CBA選秀進入廣東隊後,萬聖偉接到的第一個任務就是減肥。那可是他在大學聯賽賴以生存的法寶啊,可在CBA卻成了他的負擔。體重大,意味著速度慢,為了跟上CBA的速度,減重就成了必須克服的第一關。
遠投,是張寧相當喜歡的得分方式,可並不是他效率很高的得分手段。張寧在CUBA聯賽四年以來的遠投命中率只有32%,不算一個出色的射手。在長沙站路人王比賽中,他被遊俊傑剃了光頭,正是因為自己的遠投投不開。場均出手4.1次,只能命中1.3球,這樣的效率,在CBA聯賽中恐怕還會被進一步壓縮。
最後,張寧賴以生存的法寶——對抗,在CBA聯賽是否還是優勢?CBA的後衛,遠比他在大學聯賽中遇到的對手要強壯的多。他不講理的推土機式打法在CBA聯賽還能奏效嗎?如果遠投和對抗都被壓制,他的身上,還剩下些什麼?
這是張寧要給CBA選秀交出的答案。他準備好成為一名職業聯賽的後衛了嗎?他該怎麼全方位增強自己的實力,應對更高級別的聯賽?他是否還有什麼壓箱底的絕招沒有展示出來的?
對於外界的回應,張寧很少做出回應。但他的行動,還是展示了自己的野心。他請了自己的私人訓練師,他參加各種特訓,想盡辦法在提高自己。如果不是以職業為目標,他為什麼要這麼努力呢?
CBA狀元的光環,對張寧來說太過沉重。他還沒有優秀到比那些港澳臺頂級選手、NBL職業球員更優秀的程度,但他絕對值得被某支球隊在CBA選秀大會中挑中。大學球員的培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能在熬過這個過程並真正成為職業選手的人少之又少。張寧將遇到的挑戰,才剛剛開始。
一次路人王比賽會給他的CBA之路判定失敗嗎?當然不會,但這一定會是個警鐘。還是那句話,從現在起,大學裡所有的輝煌都得放下了。CBA聯賽不會因為你是大學的王者而拱手送上你的位置。想要?那就自己去搶!大魔王張寧,這個外號要成為歷史了,把自己想像成一頭野獸,來進入CBA的叢林法則吧!要麼成為其他兇獸的盤中餐,要麼,就去擊敗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