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起床
發現手機收到無數個驗證碼
銀行卡中少了上萬元。」
自今年3月起,在廈門的江頭後埔及殿前轄區陸續有人報警稱,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銀行卡被盜刷。
民警介紹,受害人銀行卡被盜刷方式如出一轍——沒點簡訊連結,也沒掃過二維碼,都是半夜手機連續收到多條簡訊,早上發現時,銀行卡中的錢已被盜一空。
也沒有給別人驗證碼
卡裡的錢怎麼就被盜了呢?
湖裡警方高度重視
判斷出這是一起新型盜竊犯罪
並由殿前派出所
抽調精幹警力成立專案組
對案件開展偵查
警方緊密跟蹤研判抓獲2名嫌疑人
據警方透露,由於兩名嫌疑人使用電子儀器作案,通過常規手段進行抓捕恐怕難以奏效。結合「一標三實」,民警李聰輝、李健在經過連續多日緊密跟蹤研判後,迅速鎖定犯罪嫌疑人住址,7月18日下午將嫌疑人裴某、顏某抓獲,並現場繳獲「嗅探」設備、電腦、四件套、POS機等作案工具,查獲贓款13萬餘元。
那麼
他們是如何做到
「悄無聲息」把錢轉走的呢?
利用「嗅探」設備攔截簡訊再用驗證碼登錄金融帳戶轉帳
裴某來自江西,顏某來自重慶,二人為情侶關係,均出生於1999年。
今年3月,二人來到廈門,通過非法購買的簡訊「嗅探」設備,在深夜攔截用戶手機簡訊,利用銀行或其他App手機簡訊驗證碼,登錄受害人金融帳戶,秘密轉走受害人資金。
警方查收的作案工具 / 警方供圖
▼
簡訊嗅探技術
簡訊嗅探技術是在不影響用戶正常接收簡訊的情況下,通過植入手機木馬或者設立偽基站的方式,獲取用戶的簡訊內容,這其中就包括來自銀行、 第三方支付平臺和移動運營商的簡訊驗證碼。
經初審
嫌疑人裴某、顏某交代
二人在廈門、晉江等地作案30餘起
涉案金額20餘萬元
「從目前審訊來看,二人盜刷來的錢主要用於日常生活消費。」李聰輝介紹,二人用贓款來買手機、電腦以及交房租等。他還介紹,兩人並無特殊消費嗜好,一月花銷一兩萬元左右。被抓獲時,嫌疑人手機微信中還有十幾萬元沒有花出去,贓款現已被凍結。
嫌疑人對盜刷被害人銀行卡謀取財物的事實均供認不諱,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警方提醒
手機4G突然降為2G
可能是有人在竊取信息
若大家在使用手機4G網絡的時候信號突然之間降網為2G,那麼您的手機有可能已經被身邊的「偽基站」竊取信息。此外,平時要做好手機號、身份證號、銀行卡號、支付平臺帳號等敏感私人信息保護。慎重選擇要綁定支付寶、微信等第三方支付的銀行卡。取消銀行卡和支付類App的免密支付。若收到奇怪驗證碼,要立即查看銀行卡及支付應用是否異常,如被盜刷,要火速凍結,保留簡訊內容並報警。
廈門日報社新媒體中心出品
記者:鄔秀君 通訊員:蔡毅堅 高凌哲
編輯:曾欣悅 值班主任:蔡萍萍
廈門日報原創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