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岡市區開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活動以來,市民的文明意識有所提升,文明行為正不斷擴展,城市的衛生環境有了明顯變化。但是,與國家制定的文明城市標準和一些文明城市相比,我市市民的文明意識和文明行為還存在較大差距。
隨手亂丟垃圾、邊走邊吃東西邊吐殼或渣的情況隨時隨地可見。一些人特別是年輕人將食品帶到公共場所享用後,往往將產生的垃圾丟下,影響了環境衛生。對這種情況,一些人司空見慣,不以為然。一些人在公共場所隨手亂畫,隨意摘採公園或行道樹上的花朵。不少人橫穿馬路時無視紅燈;行人過斑馬線時,有的司機不主動停車避讓。
在全國文明城市廣州,人們走路時如果吃東西,會自覺將產生的垃圾放進隨身攜帶的方便袋,然後放進垃圾箱。如果在公園等公共場所吃東西,會自覺將產生的垃圾清理乾淨裝進垃圾袋或方便袋帶走。絕大多數人橫穿馬路時會遵守「紅燈停、綠燈行」的規則。在未設紅綠燈處,行人過斑馬線時,司機會自覺停車避讓行人。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人的行動受意識與觀念的支配。行動上的差距,說到底是意識和觀念上的差距。文明意識和言行體現出一個人的基本素質。因此,創建文明城市,必須牽住思想觀念教育這個「牛鼻子」,利用多種形式和方式方法,廣泛深入持久地開展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要內容的思想道德教育,普及文明常識,讓廣大市民明白為什麼要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怎樣促進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和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我應該做什麼等基本道理,幫助市民摒棄各種不文明的思想觀念和陳規陋習,逐漸確立健康文明的思想意識和道德觀念。應強化市民守則之類公約或地方性法規的約束和執行力度,督促引導居民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
文明素質提高是一個長期漸進的過程。我們既要有「等不得」的緊迫感,也要有「急不得」的耐心。應經常對照全國文明城市的標準查找不足,將文明城市創建活動不斷引向深入,久久為功,讓人們的文明意識和習慣逐步養成。有了文明的意識和觀念,行動也會隨之自覺。
(編輯:白楚雲)
【來源:黃岡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