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創新加速海鹽融入長三角一體化

2020-12-08 中安在線網站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2020年,肆虐的新冠疫情對經濟社會造成了一定的衝擊,也對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機遇與挑戰並存的變化時局中,杭州灣畔的「千年古縣、江南水鄉、濱海新城」海鹽縣,卻展現出強勁的產業發展活力。

  3月27日,總投資120億元,包含研發培訓、綠色製造、循環配套三大板塊共計6個子項目的山鷹國際綠色紙業百億循環產業基地項目正式入駐海鹽;4月15日,總投資120億元,包含智慧物流、高端製造和創新研發、金融商業配套三大板塊的傳化(長三角)智慧港項目也在海鹽籤約落地。今年1-8月,海鹽全縣規上工業增加值175.0億元,同比增長0.8%,增速列嘉興市第3位。

  從兩大百億級項目相繼落地,到亮眼的經濟指標,無不顯現出海鹽產業蓬勃的發展活力,這背後包含了海鹽各級黨委政府堅持高質量謀劃產業發展的孜孜以求。

  定體系創新驅動全面提升

  在海鹽經濟開發區核心地段,安費諾永億、安費諾嘉力訊、威萊克、日久光電等企業的車間正緊鑼密鼓地進行生產,這些5G通訊產業鏈上的企業因海鹽5G通訊產業園的建設而集聚於此。據了解,5G通訊產業園計劃總投資110億元,重點打造以5G通訊模組與元器件、終端低壓電器等為主導的特色產業園區,產品主要用於5G基站建設、人工智慧、物聯網、中國電信產業、高端手機製造商等,預計達產後年產值超240億元,稅收超10億元,是海鹽產業邁向未來的關鍵一步。

  但曾經,海鹽的工業家底十分薄弱,相較於周邊的兄弟縣(市、區),傳統產業優勢不明顯,新興產業「著墨」不多。為拉小差距,迎頭趕上,實現超越,2010年,海鹽提出建設「415」工程的口號,即在全面提升緊固件、紡織服裝、造紙及紙製品、食品藥品等四大傳統優勢產業的基礎上,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加快培育發展臨港工業、核電關聯產業、裝備製造業、節能環保業、電子電器業等五大新支柱產業。並在每年的4月15日舉行工業大會,表彰先進的企業、企業家。

  2019年,海鹽緊抓長三角一體化建設的發展契機,發揮浙江接軌上海的前沿陣地的區位優勢,瞄準數字經濟發展,強化創新驅動,主動承接滬杭高科技成果、產業項目「溢出效應」,以高質量發展為主線對「415」產業結構進行優化調整。構建以健康產業、高強度緊固件、時尚輕紡、綠色紙業四大優勢產業為基礎,以高端裝備製造(核電關聯)、新能源及環保、電子信息(數字經濟)、智能家居及建築工業化和新材料五大新興產業為引領,以與之相適應的生產性服務業為支撐的新「415」產業體系發展格局。

  以創新為驅動,海鹽工業歷經10年培育,湧現出了以山鷹、協和、青蓮為代表的一批大型企業,以恆鋒、欣興、海利普為代表的優秀高新技術企業,全縣工業已有2個省級經濟開發區,2個省級特色小鎮,發展勢頭良好。「工業是海鹽社會經濟發展的核心支撐,也是海鹽邁向全面小康的堅實保障,正因此,海鹽不斷自我加壓,以高質量、創新發展理念引領工業持續向前發展。」海鹽縣經濟和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顯格局傳統新興齊抓並重

  「浙江友邦集成吊頂股份有限公司是集成吊頂技術發明者,行業內首家A股上市企業……」浙江友邦公司的產品展示廳中,負責人向來訪者娓娓道來企業與產業的發展圖卷。集成吊頂是海鹽的傳統優勢產業,位於百步鎮的浙江百步經濟開發區是中國集成吊頂源發產業基地,浙江友邦集成吊頂股份有限公司便坐落其中。近年來,海鹽通過完善規劃,集聚企業,營造環境等舉措,形成了以集成家居為核心,以裝備製造、印刷創意、高端紡織為重點,以節能環保、信息技術、工業設計、智能家電等戰略先導產業為延伸的「1+3+X」時尚智造產業體系,集成吊頂市場份額佔國內市場的半壁江山。

  我國第一座自行設計的30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站——秦山核電站地處杭州灣北岸的秦山街道,孕育出獨具海鹽特色的核電小鎮。「核電小鎮聚焦核電關聯產業,產業定位屬於我省未來重點發展七大產業中的高端裝備製造業。」海鹽縣核電產業發展服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說。據悉,海鹽核電小鎮規劃建設「一區兩園」,即核電運行服務與展示中心、核電關聯產業區和生活配套服務區。目前,核電小鎮擁有以世界500強企業法馬通核電服務有限公司等為代表的核電關聯企業171家,累計擁有中高級技術職稱人員652人,國千人才2人,省千人才1人,中核二三秦山分公司彭存利工作室成為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

  坐落於海鹽縣望海省級高新技術園區的長三角智慧新型顯示城也是海鹽新興產業的代表。據了解,顯示城以新型顯示技術為重點,著力高起點定位、高水平設計、高頻度招商、高層面保障、高強度推進,引進了京浜光電等重點項目,旨在將海鹽打造成為「全國示範、省內唯一」的智慧新型顯示產業創新發展示範區,成為長三角地區新型顯示產業的制高點、全省「數字經濟+縣域經濟」的樣板區和新動能。2020年,顯示城籤約項目11個,總投資達42.5億元。

  「415」產業體系明確了海鹽傳統優勢產業與新興技術產業「兩條腿走路」的產業發展思路,在此基礎上,海鹽各級黨委政府通過聚力項目引推、兩退兩進、數字經濟、精準服務,聚焦企業培育,緊盯爭先創優等針對性舉措重點扶持工業發展,推動工業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新興技術產業引領、傳統優勢產業支撐的產業集聚發展格局初顯。2019年,海鹽全縣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分別實現213.1億元、135.8億元、62.6億元,分別佔全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分別為76.2%、48.6%、22.4%。

  優結構注入不竭發展動力

  杭州灣畔,武原街道鹽北東路旁,在熱火朝天的施工氛圍中,一座引人矚目的文旅綜合體正拔地而起。該文旅綜合體項目名為杭州灣融創文旅城,由海鹽縣政府與融創中國共同打造,城規劃面積約4365畝,分主題樂園、度假酒店、特色商街、宜居住區四大板塊,將建設為集文化體驗休閒、體驗式購物商業、生態度假居住於一體的國際知名、國內一流的杭州灣區域旅遊目的地和國內知名的旅遊度假區。完成建設並投入運營的杭州灣融創文旅城將成為海鹽第三產業的龍頭項目,帶動城市經濟和社會就業,為海鹽乃至長三角地區的文化產業轉型升級提供全新動力。

  除了重點扶持工業發展,海鹽縣還積極開展「退二進三」,著力發展第三產業,不斷優化城市空間布局和產業結構。近年來,海鹽以科技信息業、商貿服務業、核電關聯服務業、現代物流業、健康文旅業、金融服務業六大行業為發展重點,開展企業培大育強、重大項目招引、平臺集聚提檔、促進消費升級等行動,持續擴大全縣第三產業規模。十八大以來,海鹽縣三次產業結構由2012年的6.96:58.99:34.05轉變為2019年的3.19:60.22:36.59,第三產業成為經濟發展重要驅動。

  「日趨合理的產業結構極大地增強了海鹽經濟社會的發展後勁,為海鹽把握長三角一體化、杭州灣『大灣區』等發展契機提供堅實保障。」海鹽縣委書記陳玲芳表示,今年是「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也是謀劃「十四五」規劃,開啟現代化徵程、邁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打基礎的重要年份,海鹽要準確把握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通蘇嘉甬高鐵建設、杭州灣大灣區平臺整合提升等機遇,堅持高質量發展,提升經濟綜合實力,突出項目支撐力,強化創新驅動力,厚植企業成長力,才能乘勢而上、贏得主動。(記者 劉玉才)

相關焦點

  • 海鹽經濟開發區(西塘橋街道) 爭當全縣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的「橋頭堡」
    作為外資集聚區、產業新區和科技園區,海鹽經濟開發區(西塘橋街道)保持了矯健的步伐,以高標準謀劃、高水平治理、高質量發展的方式,打造美麗城鎮樣板鎮和新時代「產城融合、海城融合、循環生態、智慧城鎮」的城市副中心。  翻開2019年海鹽經濟開發區(西塘橋街道)的發展篇章,奮鬥充滿艱辛,成績令人振奮。
  • 打造長三角「白菜心」 馬鞍山積極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為全面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馬鞍山還積極推進當塗經濟開發區與上海漕河涇開發區合作共建「園中園」, 與上海臨港集團編制園區共建發展規劃。  在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的發展中,馬鞍山如何凸顯特色、發揮優勢?下個階段,馬鞍山將持續發揮龍頭企業資源優勢和帶動作用,培育壯大產業規模,加速打造一批百億級、千億級企業和產業集群,努力打造更多在全省和全國有影響力的地標性企業和產業。
  • 蘇州如何高水平融入長三角一體化?蘇州大學東吳智庫舉辦研討會支招
    蘇州市社科聯主席劉伯高致辭時說,長三角區域一體化上升為國家戰略以後,圍繞如何主動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特別是通過一體化推動蘇州高質量發展是一個重要的課題,也應成為我們思考問題的重要思維框架。新望院長以「建設世界級製造業中心城市」為題進行演講,他說,上海作為中國內循環的創新中心,它的傳統產業外移,創新的應用場景也要輻射,第一個接受上海創新的地方就應該是蘇州。蘇州要建立一個新的開放的高地,樹立世界第一製造業大市的品牌形象。
  • 打造世界級湖區 崑山旅遊融入長三角 共建一體化
    崑山旅遊「融入長三角 共建一體化 打造新湖區」在推介會上啟動。推介會上,18個優質旅遊產業項目籤約落戶,籤約金額50億元。   隨著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進入全面實施階段,崑山的錦溪、周莊和澱山湖三鎮納入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協作區,崑山與上海各領域合作不斷拓寬加深,兩地文旅區域協同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
  • 融入長三角區域一體化 開闢高質量發展新境界
    市委常委會研究部署無錫落實長三角區域一體化戰略有關事宜融入長三角區域一體化 開闢高質量發展新境界會議審議通過《〈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無錫行動方案》《無錫市全面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行動工作方案》和《無錫市衛生健康「三名」戰略實施意見》「1+5」文件
  • 如東深度融入長三角 共享一體化發展紅利
    如東深度融入長三角 共享一體化發展紅利 2020-07-20 16: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長三角•海鹽南北湖文化旅遊節開幕!集中簽約39個項目,總...
    本次文化旅遊節以「邂逅真山水,相約未來城」為主題,共設經貿、長三角一體化、群眾文化三大板塊18項重要活動,充分展現海鹽山水人文美景、深厚歷史文化底蘊,展示海鹽經濟社會發展成就,提升海鹽對外影響,推進全域旅遊發展。
  • 深度融入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溫州代表團湖州嘉興之行意味深長
    謀定戰略構架——針對融入長三角的三大核心問題,即圍繞城市開放度、交通通達性、城市能級和中心城區的首位度,溫州市委全會先後作出擴大開放、大幹交通、建設區域中心城市三個《決定》,構成了溫州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的完整架構。
  • 在馬省人大代表集中視察我市融入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
    12月9日至10日,市人大常委會組織部分在馬省人大代表開展以「全市融入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集中視察活動。省人大常委會委員、省人大城建環資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周杰參加活動。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卞建秋、市政府黨組成員易茂林分別陪同視察或參加座談。
  • 大咖論道|以高質量開發運營助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交匯點訊 今天(12月20日)下午,「創新融合共享——以高質量開發運營助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高峰論壇在蘇州拉開帷幕。本次活動由新華日報社蘇州分社主辦,微鏈城(蘇州)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協辦,近百家開發企業及關聯企業共聚一堂,一起聆聽思想的盛宴、智慧的火花。
  • 科技產業創新成「開路先鋒」 為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保駕護航」
    由上海財經大學和交通銀行上海市分行共同主辦的2020年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高端論壇5日在上海召開。圍繞「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高質量區域協調發展」等主題,全國城市與區域經濟研究及區域規劃領域的相關學者和專家展開探討。
  • 任務清單從70項增至225項 江蘇崑山勇當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開路先鋒
    長三角正加速「融」起來!  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紮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時指出,長三角要勇當我國科技和產業創新的開路先鋒,不僅要提供優質產品,更要提供高水平科技供給,支撐全國高質量發展。  開路先鋒,道出的是長三角在當下的特殊使命。作為江蘇全面對接上海的「橋頭堡」,崑山堅持融入上海、配套上海、服務上海的重要理念,學上海所長、創崑山之新,全面對接大上海,深度融入一體化,以高質量區域合作推動高質量一體化發展,書寫了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新答卷的精彩篇章。
  •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示範區電力行動白皮書發布 長三角電力加速一體化
    自從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後,長三角區域電力一體化也在加速推進。近日,國網上海青浦供電公司、國網江蘇蘇州市吳江區供電分公司、國網浙江嘉善縣供電有限公司聯合發布了《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示範區電力行動白皮書(2020年)》(以下簡稱「白皮書」),這是長三角電力一體化的進一步落地。
  • 江蘇崑山澱山湖鎮立足「沿滬臨湖」主動融入長三角一體化
    隨著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建設不斷深入,地處「世界級濱水人居文明典範」示範區內的江蘇省崑山市澱山湖鎮乘勢而上、主動出擊,進一步擴大對外交流合作、提升整體產業能級、加快科創載體建設,積極主動融入長三角一體化,更深層級融入虹橋商務會展中心配套區建設。
  • 在長三角一體化中展現江蘇作為:時空距離更近 產業協同更密 生態...
    2018年11月5日習近平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宣布支持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並上升為國家戰略以來,從青嘉吳到滬蘇通,從蘇錫常到寧鎮揚,江蘇全域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高鐵高速互聯,跨江大橋加密,城際協作密切。單是今年,全省就篩選入庫80個長三角一體化重點實施項目,涉及基礎設施、產業創新、載體平臺、生態環境、公共服務五大類,年度計劃投資1309億元。
  • 建設「一帶三城」 實現「十大夢想」 未來五年 看海鹽蝶變躍升!
    會議明確指出,未來五年,海鹽將面臨四個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將持續深化高鐵時代將真正來臨灣北新區大開發將實質性啟動城鄉融合發展將深入推進謀深謀實海鹽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四五」規劃,加快實現蝶變躍升、跨越式發展。
  • 產業賦能 | 綠城科技產業集團砥礪奮進新時代,打造長三角新典範
    2019年12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正式公開發布,為合杭兩地全面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擘畫了精準的指導「線路圖」。該怎麼「打好長三角一體化主動仗」?於合杭兩地而言,跨越邊界打造協同開放的共享生態和創新體系,藉助優勢互補迸發經濟新增長動能,早已寫在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的任務清單上。
  • 全力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產業布局,這份成績單,漂亮!
    全力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產業布局,這份成績單,漂亮!東華鵬霄伺服器項目項目投資8億元,由東華軟體搭載鯤鵬處理器進行自主創新系統集成和開發建設鵬霄伺服器檢測、適配、培訓總部中心,建立金融產業集群,建成後年產值超10億元,帶動周邊產業生態產值超50億元。
  • 東吳觀潮 | 金融如何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蘇州在長三角27個中心區城市中GDP僅次於上海,2019年外貿進出口2.2萬億元,在大中型城市中排名第四,全市財政科技投入同比增長9.7%,金融活躍、科技創新能力強。綜合來說,長三角金融創新潛力巨大,政策環境良好,市場需求匹配,蘇州在長三角一體化背景下金融創新正當其時。與此同時,蘇州金融發展中也存在一些不足。
  • 嘉興:全力答好一體化示範區建設「聯考卷」
    2019年,秀洲區深入實施《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全面踐行嘉興市委「首位戰略」,大力開展以上海為龍頭的長三角區域合作與交流並取得顯著成效。過去一年,秀洲區從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做精做優秀水新區、抓緊抓實省級項目、共建共享民生事業、協同協調跨省合作等多個方面發力,全面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