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SARS(非典)疫情回顧及2019-nCoV疫情發展趨勢

2020-12-18 DataFocus

SARS和2019-nCoV同屬於一種引起致病性肺炎的冠狀病毒,其傳播途徑、方式和致病機理有相似性,這是本文對兩種病毒的疫情分析的假設前提。本文SARS數據整理自WHO的公開數據;2019-nCoV的疫情數據摘錄自國家衛健委公開發布的數據。

2003年非典疫情回顧

從2002年12月5日,世界首例非典病人被發現,到2003年3月15日,世界衛生組織正式將該病命名為SARS為止,病程持續近8個月,確診人數8069人。 從下圖中可以看出確診人數在3月25日之後從456例躍升到1323例,原因是WHO統計數據中正式加入了中國大陸的病例統計,到6月1日時,增長明顯放緩,進入到7月,病情基本消散。

2003年全球確診非典人數統計

確診病例的統計數據很難看出疫情傳播的趨勢,確診人數的日增長量可以得出更直觀的結論。由於香港地區的SARS病例數據較為完整,以香港為例,可以看出一開始即以每天近30例的速度增長,到3月28日之後則開始爆發性增長而達到增長高峰。其後又開始平穩增長直至4月12日達到第二個小高峰、4月17日達到第三個小高峰,之後開始緩慢衰減直至6月中旬開始逐步停止增長。

2003年香港地區SARS確診人數日增長量統計

我們來比較一下2003年香港和大陸地區SARS確診人數日增長量的數據。如前所述,3月25日的峰值數據是由於第一次加入大陸確診病例數據導致,可以PASS,往後看,第一次增長高峰大陸地區和香港地區均出現在3月29日,並於4月18日共同進入第二次增長高峰。但從4月23日之後,大陸地區開始了第三波增長高峰,而此時香港病例則開始增長放緩。隨後的4月29日,大陸地區則開始了第四波增長高峰,之後才開始放緩增長。

香港、大陸及全球SARS確診人數日增長量統計

2003年的SARS疫情共導致774人死亡,其中大陸地區死亡人數348人,香港地區299人。致死率接近十分之一。從下圖可以看出,其中香港地區死亡率最高,達到17%,大陸地區為6.6%,全球平均為9.6%。

香港、大陸及全球的SARS死亡率統計

nCoV疫情的統計數據分析第一例2019-nCoV感染患者發現於2019年12月1日,經過醫務人員和病毒專家的努力,2020年1月9日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從下圖的數據可以看出,從2020年1月10開始,接近一周的時間內,確診病例一直都沒有增加,均為41例。從1月17日開始,病例明顯增多,直至迅速爆發。

國家衛計委統計2019-nCoV確診人數統計

2019-nCoV確診人數日增長量統計

從上圖可以看出,確診病例的增長量一開始以較低的斜率增長,之後快速攀升,迅猛增長至日均上千例。這比SARS大很多,說明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染性遠超SARS,確診人數於2月27日出現第一個明顯的峰值。考慮到目前病例的確診存在檢測瓶頸,也許我們應該參考疑似病例+確診病例的數據更為合適。從下圖可以看出,2月27日的峰值可能還不是最大值,應該繼續觀察。

2019-nCoV確診、疑似以及確診和疑似之和的日增長量統計

與SARS相比,新型冠狀病毒的致死率要低得多。從有統計的數據來看,平均致死率絕對低於5%,隨著後期確診病例的增多,死亡率很可能再降低一個數量級。

2019-nCoV死亡率統計

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數人未注意此次疫情的患者密切接觸人數和接受醫學觀察人數的統計,下圖可以看出,疑似人數比確診人數高出近一倍,而接受醫學觀察的人數比疑似人數大出一個數量級,這是個潛在的風險點。

2019-nCoV確診、疑似及醫學觀察人數統計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發展趨勢

兩種病毒自身的傳染性和致病能力有所不同,參考鳳凰網的一篇文章,SARS的R值(每個病毒攜帶者平均可感染的人數)為2.9,由於非典已經結束,這個數據是準確的。排除超級傳播者,平均每個非典患者會傳染2.9人。而根據國內外專家的研究數據,2019-nCoV的R值在3.8-6.47之間,這說明其傳染力要強於非典。

兩種病毒的潛伏期不同。SARS潛伏期為3-5天,2019-nCoV的潛伏期為7-14天。此外,非典患者發病基本都會有發燒症狀,重症患者較多,容易甄別;2019-nCoV患者存在不發燒的情況,輕症患者較多,這導致排查、隔離效果會打折扣。

此外,兩種病毒爆發的環境不同。SARS爆發於2003年,那時候,我國還沒有高鐵等快速交通工具,個人乘用車保有量0.12億輛,國內旅行人數8.7億人次;2019-nCoV爆發於2019年,我國高鐵裡程3.5萬公裡,高鐵的速度已經是3倍於普通列車速度,乘用車保有量2.6億輛,全年國內旅行人數超55億人次。可以預見的是,此次病毒疫情的爆發速度會更快,波及範圍會更廣。

從數據可以看出,接受醫學觀察的人數一直呈線性增長態勢,這有可能意味著後續疑似和確診人數的第一個峰值仍然還沒有到來,接下來做好隔離,及時發現感染人員仍然是重中之重的任務。

2019-nCoV接受醫學觀察人數日增長量統計

眾志成城,抗炎必勝!

如今中國的綜合國力、醫療水平較17年前有質的飛躍,應對手段和處置速度也更快,公民的健康意識遠超從前,再加上移動網際網路和新媒體技術的發展,使得訊息的傳播速度要比從前快得多,這也會有力的抵消病毒發展的不利因素。只要大家積極主動做好防護,聽取國家、政府和專家的安排和建議,我們戰勝此次疫情一定指日可待!

除非註明,否則均為DataFocus企業大數據分析系統,讓數據分析像搜索一樣簡單原創文章,轉載必須以連結形式標明本文連結。

相關焦點

  • 回顧非典,能給今年的疫情帶來些啟發嗎?
    2019年12月8日,武漢出現第一例新冠患者。至今,已經一年了。目前,全球186個國家和地區累計確診新冠6424萬人;累計治癒4418萬人,治癒率69%;累計死亡149萬人,死亡率2%。不禁又想起2003年的非典。
  • 疫情之下,中考比想像的更難!2003年非典中考對2020中考備考的各科...
    我們可以參考一下非典病毒當年(非典是最早在2002年12月爆發,2003年4月上旬被大量報導,7月份得到控制)這次,結合新課標和2003年涉及「非典」疫情的考題,再給出大家各科的關注點和建議,希望能夠幫助到同學們。
  • 2003年的非典是如何戰勝的?看完更加有信心了
    近段時間,新型病毒肺炎危害人類生命健康,全國各地正在進行抗擊疫情戰鬥。這一幕讓不少人回想到2003年的非典疫情。對於1990年出生之前的人來說,非典鬥爭記憶深刻。那時的我還在上小學,每天上課每個人都要消毒量測體溫登記,村子出口專人站崗嚴防死守,那種場景現在想起依舊曆歷在目。
  • 2003年非典,有哪些體育賽事受到影響?
    2020年原本是體育大年,除了每年都在進行的歐洲五大聯賽、歐戰賽事、NBA等影響力巨大的體育賽事之外,也有吸引全球目光的奧運會以及歐洲杯。年初,隨著一場新型冠狀肺炎在全球範圍內蔓延,全球各大體育賽事停擺,這不禁又讓人想起了2003年的非典時期。
  • 俞敏洪疫情日記連載:新東方03年非典嚇破膽,17年後,絕地求生
    012003 年之前,新東方剛剛搞定 ETS(美國教育考試服務中心)的版權之爭,企業進入了高速發展通道,所有人都信心滿滿。非典的迅速蔓延,一夜之間,報名人數銳減,現金流出現了 2000 萬的巨大斷鏈;緊接著,為了控制疫情,政府要求學校停課,學生的學費即將一一退還,企業正要騰飛,翅膀卻被折斷了,只能在痛苦中不停掙扎。
  • 收藏:以史為鏡,回顧非典對A股的影響
    非典的大致過程:【擴散期,2002年11月-2003年2月】2002年11月16日,首個非典病例出現在廣東;2003年2月,更多病例在世界各地被發現。【爆發期,2003年3月-2003年5月】2003年3月12日,世衛組織發布非典全球警報,此後全球非典病例爆發式增加。
  • 2003年股市行情回顧 2003年股市大事件
    即將過去的2003年,對中國股民(或者應該稱為股票投資人)來說,依然是充滿希望與失望,歡樂與痛苦的一年。在快要告別2003年時,我們從今年的股市中選取了10個瞬間(或者叫10件事情),來回顧一起走過的風風雨雨。
  • 52頁PPT講透疫情對商業影響
    中城商業研究院最新發布的報告《宏觀弱周期下的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疫情對於中國經濟與商業市場影響初探》,通過回顧分析17年前的非典,對以上問題做出了回答。   商業地產觀察試圖對報告精華部分進行解讀,以供行業參考。   1   從非典到武漢肺炎,如何影響宏觀經濟?
  • 南方基金史博:疫情不改A股市場長期向好的趨勢
    宏觀經濟政策環境方面,在穩增長尤其疫情導致經濟階段性受到衝擊的背景下,國內逆周期調節政策有望加大,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將保持友好。一方面,基建投資作為穩增長的重要力量,其政策支持力度有望在一定程度加大,地產調控政策可能在因城施策方面或可獲得更大的空間,同時,可能通過產業投資政策引導等方式鼓勵和支持發展先進位造業。
  • 2003年的非典,我們用了多長時間將其戰勝的?好有借鑑意義
    2003年的非典,是發生於我國廣東省,並擴散至東南亞乃至全球的一次全球性傳染病疫潮。當時,2003年非典發生的時候,我們中的很多人並沒有多少印象,學生放了近一個月的假期,沒有網課,當時條件不允許,似乎一轉眼就好了。那麼,2003年的非典,我們到底是用了多長時間將其戰勝的呢?
  • 03非典、08奧運、20新冠,探索重要節點下體育產業的發展趨勢!
    本文2734字,閱讀約需5分鐘易思普/編輯——以下是正文——2020年,是體育行業的挑戰之年,也是機遇之年。易思普以時間為軸線,帶大家重溫過去70年中國體育的發展歷程,並對疫情下體育產業的發展趨勢作出詳細分析。
  • 權威第三版新型肺炎診療方案最新發布機構復盤2003年「非典」大事記!
    機構復盤2003年非典大事記!最新消息!截至1月23日16點39分,武漢市新型肺炎病例中,全國確診617例,疑似427例,治癒28例,死亡17例。機構復盤「非典」疫情國金證券復盤2003年「非典」疫情後認為,新疫情對經濟和社會的負面影響將小於非典時期。2003年的「非典」疫情總體未改變經濟上行趨勢,對消費和進口的影響較大,工業生產略有下降,物價水平先上後下,財政適當補貼受影響較大行業,貨幣政策待經濟確認向上後開始收緊。
  • 2003年非典期間,中國隊與巴西隊在廣州踢了場友誼賽
    進入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在國內爆發,無數行業遭受到了巨大影響。對於抗擊疫情,其實我們並不陌生,在2003年由於非典的爆發,我們也曾全力抗擊疫情。 2003年2月初,廣州已有幾百人感染非典,其中不少是醫務人員,而在市面上,則已出現對醋、板藍根的搶購潮。
  • 新冠疫情後的變與不變——兼論與非典影響的比較
    在應對和防控本輪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過程中,我們發現,一些既有的經濟模式對於這種突發性的疫情缺乏應對,但同時,一些新的業態也在更廣泛的得到應用,有望在未來更深入地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並給我國經濟帶來新的增長要素變革。參考2003年非典疫情,我們將探討本輪和上輪疫情所處的科技周期階段不同之處,並提出未來哪些經濟和科技要素可能是發展潛力較大的方向。
  • 以史為鑑,歷次疫情事件如何波及全球金融市場
    2016年出現的「寨卡」疫情;5、2018年爆發的剛果(金)伊波拉疫情(於2019年7月宣布)。其中,根據中金公司分析,進一步對比疫情期間對MSCI全球市場以及作為主要爆發地市場的表現,發現疫情對主要爆發地市場的衝擊普遍要大於全球其他市場。1、SARS(非典)回顧2003年市場,中泰證券陳龍團隊研報分析,按照劃分,醫藥、公用事業、化工、食品飲料等板塊在疫情爆發期的表現較好。
  • SARS倖存者:如果沒得非典,我們起碼是中產階級
    2003年,SARS大規模爆發,並擴散至全球,經過接近半年的防疫戰,SARS最終在2003年夏天被控制。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數據顯示,當年中國大陸有349人因疫情失去生命。2013年,SARS十年後,許多媒體找到當年的SARS倖存者,報導了他們當時的境況。當時還在《南方周末》當攝影記者的張濤,拍攝了北京五位倖存者(及家人),鏡頭下的他們,沒有絲毫劫後餘生的喜悅。因為SARS,他們的健康被摧毀,失去工作能力,家庭分崩離析。他們的命運在2003年被徹底改寫。
  • 「疫情防控建議」張明:應客觀評估本次肺炎疫情對中國經濟的負面影響
    我們可以先看一下2003年非典疫情爆發對第三產業的影響。在非典疫情最為嚴重的2003年第二季度,第一、第二、第三產業GDP指數同比增速分別為1.7%、11.3%與8.7%。相比之下,2002年第二季度上述增速分別為1.7%、10.0%與9.6%,2003年第一季度上述增速分別為2.8%、13.2%與10.5%。
  • 2003年非典肆虐那年世界足壇大事件揭秘
    2003年非典肆虐那年世界足壇大事件揭秘 2020年新冠肺炎肆虐,回顧歷史,時鐘撥回到17年前的
  • 一位蘇丹友人的祝福:2003非典-2019新冠肺炎,兄弟同心,其力斷金...
    在2003年的非典時期,我和一些蘇丹留學生一直待在北京。雖然外事辦給我們提供了回國的機票,但我們決定不回國,而是和中國學生待在一起為中國「加油」;那期間我們待在家裡學習預防非典病毒感染的具體措施,以簡訊的方式幫助外事辦翻譯非典防控的知識,並儘可能多地轉發給在華的外籍人士。
  • 三槍內衣轉做防護服,2003年抗擊非典,17年後再次義無反顧
    2月5日,由上海龍頭股份三槍(集團)有限公司生產的首批2000件民用防護服已正式交付上海市經信委並用於疫情防控物資保障調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