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讓每個人都能買到可樂,可口可樂還想做什麼?

2020-12-23 砍柴網

來源 / 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

夏天到了,便利店的冷飲櫃成了大伙兒的「續命神器」。三四個大冷櫃裡密密麻麻排列著幾十種飲料,讓消費者們抓耳撓腮:「今天該寵幸哪一瓶呢?」

(便利店琳琅滿目的冷飲櫃)

品牌們的「冷飲櫃之爭」也是越來越熱鬧了。創立4年、靠一瓶氣泡水成為「黑馬」的元氣森林,今年夏天又大舉把產品線拓展到了奶茶、酸奶和功能性飲料等領域。連做零食的三隻松鼠、賣火鍋的海底撈,甚至電腦品牌宏碁都跨界做起了飲料生意。

玩家攢動、爆品迭出的飲料市場,究竟還能玩出多少新鮮感?

汽水依舊好賣,但連可口可樂都不想只做可樂了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飲料類累計零售總額達2099億元,同比增長10.4%。即便在疫情期間,飲料銷量居然也做到了逆勢增長。凱度消費者指數顯示,2020年一季度整個快消品市場呈現6.7%的下降,汽水銷量在此期間卻獲得了6%的逆勢增長,4-5月間增長率更是高達27%!

(2019年各月中國飲料類商品零售額均能保持10%左右增長,來源:國家統計局)

潛力巨大的飲料市場,引發眾多品牌徵戰這條擁有無限可能的賽道。飲品巨頭們自然也是不甘示弱。根據中信證券的數據,在2019年中國軟飲市場中,可口可樂以9.1%的市佔率排名行業第一。然而,這個已經長紅134年的飲料界巨頭仍舊在努力深挖飲料賽道的潛力,朝著成為一家「以消費者為中心的全品類飲料公司」持續高歌猛進。根據CBNData消費站的統計,今年上半年,可口可樂已在中國市場進行了5大布局,包括新品的推出和新產品線的鋪設。

儘管汽水依舊好賣,但如今的可口可樂又賣咖啡、又做牛奶,甚至還推出原料具有「助眠」功能的植物飲料。可口可樂「多面開花」背後,是對消費者需求轉變的敏銳捕捉。

一方面,消費者對飲料的功能需求逐漸多元化。前瞻產業研究院在分析2020年中國飲料行業發展現狀時指出,中國消費者對飲料的健康、功能屬性需求日益提升,細分類別中,能量飲料、即飲咖啡等表現出超越行業的快速增長。英國食品商業媒體FoodBev最新發布的「2020影響飲料風味和配料的五大流行趨勢」也顯示,多功能、植物基、遠離糖分已成為飲料消費新趨勢。可見,「健康」正逐漸成為消費者挑選一杯飲料的主流需求。

早在2015年,可口可樂就以4億美金收購了廈門粗糧王,完成在植物蛋白領域的提前布局。今年5月推出的純悅果水,主打0糖0脂,切中消費者輕盈無負擔的飲料消費訴求。6月又將風靡歐洲的innocent果汁引入中國,原果鮮打的產品特點,符合中國消費者在果汁消費上追求「原」、「純」的健康理念。飲品消費健康化的趨勢,在可口可樂7月21日最新發布的2020年第二季度財報中也有所體現。受疫情影響,二季度可口可樂氣泡軟飲產品銷量有所下降,但零糖可口可樂今年以來卻逆勢增長了2%。

(innocent天真鮮打原果果汁)

另一方面,由於疫情不斷變化,消費場景也發生了變化。尼爾森中國消費品行業總監王伶此前在接受中國貿易報採訪中表示,此前2成門店貢獻8成銷售的黃金法則,已被疫情改變為5:8。凱度消費者指數也顯示,2020年1-5月間,中國一二線城市的戶外食品飲料消費較去年同期大跌22%。

(圖片來源:凱度消費者指數《後疫情時代品牌增長新機遇》)

原先戶外場景下的消費,被更多轉移到居家、辦公室或是通勤路上。Fastdata極數發布的《2020年1-4月中國本地生活外賣行業發展分析報告》顯示,報告期內中國人通過外賣平臺完成的餐飲消費佔比近20%,通過電商完成的交易佔消費品零售交易總額近30%,雙雙高出往年水平。

(圖片來源:Fastdata極數《2020年1-4月中國本地生活外賣行業發展分析報告》)

在此背景下,飲料品牌們紛紛在消費場景上挖掘更多可能性。做現制茶飲的喜茶入局瓶裝飲料,正是對疫情壓縮戶外消費的一種應對。可口可樂選擇此時在中國市場推出即買即走、喝幾口還能封存的COSTA即飲咖啡,意在打入上班族的通勤和辦公室場景。而聯手蒙牛布局低溫奶,未來也能切入家庭早餐的消費場景。

(「尊選28睡醒顏」植物飲品)

值得注意的是,可口可樂「尊選28睡醒顏」的上市,不光憑藉原料具有的「助眠」功效瞄準居家場景,還首次對社交電商這一新興零售渠道進行探索。疫情重塑了中國人的消費方式。美團《2020春節宅經濟大數據》顯示,疫情時期線上平臺成為消費者社交協作的重要樞紐,社區社群集中消費更加普遍,微信群等線上社群十分活躍。

從24包、在乎體到「可樂管夠」,134歲的可口可樂如何始終打動年輕人?

毋庸置疑,飲料一直是門好生意。但隨著飲料市場越來越擁擠,品牌們要想贏得年輕人的青睞越來越難了。網紅產品、品牌「曇花一現」的案例層出不窮,而可口可樂已步入它的第134個年頭。如何在百年歷史變遷中始終贏得年輕人的青睞?可口可樂的經驗,或許值得許多年輕網紅品牌探索和借鑑。

除了在品類上不斷拓張,推出更多符合年輕人消費需求的產品,品牌還需要做的是積極捕捉年輕一代消費者價值觀和生活方式的改變。

越來越多的品牌選擇通過一系列年輕人熱愛的跨界聯名,成為年輕人時尚生活的一部分。目前,可口可樂的跨界聯名範圍已涵蓋文創、日用、家電、數碼3C、服飾鞋包、美妝等日常生活的各個領域。「承包」年輕人的吃穿用,可口可樂是認真的。

(可口可樂相關聯名產品展示)

其次,環保也正成為年輕人的消費「新潮流」。央視財經發布的《2019-2020中國青年消費報告》顯示,45.6%的青年在消費時傾向於購買「綠色環保產品」。CBNData《95後國潮消費趨勢報告》也顯示,90/95後對環保國潮服飾有明顯偏好。

圖片來源:CBNData《95後國潮消費趨勢報告》

而可口可樂已經在環保的路上走了很遠。早在2018年,可口可樂就提出了「天下無廢(World Without Waste)」的全球可持續包裝戰略,目標在2030年實現所有飲料包裝100%等量回收和再利用。在消費者端,可口可樂則推出了一款可再生環保潮包「24包」,由24個回收的塑料瓶做成。在倡導環保的同時,造型上也極具時尚感,成了很多年輕人的出街潮流單品。

(可口可樂「24包」)

不過,比起以實物形式滲透年輕人的生活,可口可樂更擅長的,是與年輕人建立情感聯繫,讓「可樂精神」也能無處不在。

「為情感買單」的新消費邏輯正在年輕一代中不斷興起。帶著盲盒去旅行、為愛寵「一擲千金」……越來越「孤獨」的年輕人,正尋求更多能表達自己價值觀、能打動自己的東西。

「動情」是可口可樂與生俱來的技能。無論是由「Cola」音譯而來的「可樂」,還是「暢爽世界 因我不同」「在這裡、在乎這裡」等品牌價值主張,可口可樂一直致力於傳達溫暖、振奮、樂天、向上的積極態度。

疫情期間,#想喝冰可樂的援鄂醫生#登上微博熱搜。依託「淨水24小時」應急飲用水救援機制為疫區提供飲用水的可口可樂中國,通過官方微博發出「理解、管夠」的慷慨回復,讓網友們感動不已:「快樂水讓我哭了」、「不愧是你,快樂水」。

在和年輕消費者建立情感連結時,可口可樂也注重用本土化的表達方式和年輕人對話。

前不久,可口可樂在中國推出了一套名為「在乎體」的中文字體,在結字上以歐體為主、筆法上以顏體為主,充分融入中國傳統文化。「用在乎體,寫在乎的事,給在乎的人。」可口可樂藉此表達對中國消費者的在乎,對中國文化的熱愛。今年高考期間,中糧可口可樂還用在乎體刻制了一批高考加油罐,為考生加油助威。

靠一瓶可樂起家的可口可樂,如今在做的遠不止一瓶可樂。除了通過全品類戰略讓可口可樂的產品無處不在,可口可樂還希望通過各種方式和年輕人的日常生活建立起緊密的聯繫。而這反映在飲料市場,乃至整個快消品市場,則意味著一場競爭的升級。

作者:章曉莎

編輯:鍾睿

相關焦點

  • 可口可樂的「頭疼」發家史
    可口可樂的發明者彭伯頓就是其中一人,他用古柯葉、卡拉果和葡萄酒,調製出了名為「法國古柯酒」的「保健品」,號稱能治療頭疼,並且能改善性無能。但是,就在彭伯頓準備「做大做強」時,亞特蘭大政府卻頒布了禁酒令,無奈之下彭伯頓只能研製新的配方,刪去了酒精。
  • 為什麼麥當勞的可樂是最好喝的?關於可口可樂的8個瘋狂趣聞
    2.可口可樂並非在世界上每個國家都是正式售賣的除了朝鮮和古巴,世界上每個國家都有可口可樂!然而,據說可口可樂在朝鮮和古巴是「灰色進口品」。由於瓶裝合同、廣告、自動售貨機和低通貨膨脹率,可口可樂公司能夠將產品保持在如此低的價格。可口可樂的所有者僅以一美元的價格出售了裝瓶權,而他們甚至從未收到過這筆錢。 這是因為可口可樂認為裝瓶業務永遠不會起飛,而且合同荒唐的還沒有到期。
  • 一個玻璃瓶,是如何幫助可口可樂名利雙收的?
    估計 99% 的人都能回答出正確答案——可口可樂。什麼「可口奧拉」、「可可樂」、「可口和可樂」各種奇葩不斷。不僅樣子別致,還比其他直上直下的瓶子更好握,同時也給人一種內裡液體的分量比實際更多得多的視覺錯覺。這三大特徵甚至成了後來的飲料瓶包裝設計法則。3.都說設計費錢,但好的設計絕對能幫你賺錢!
  • 可口可樂的由來
    ◎南昌市新世紀小學六(5)班羅夢雲  大家可知道我們平常喝的可口可樂是從哪裡來的嗎?知道它生產的地方是什麼樣的嗎?可口可樂是什麼時候誕生的?有可能你們知道一點點,但如果想知道標準正確的答案的話,那就隨我一起來看看吧!
  • 可口可樂全球再裁員2200人,可口可樂這是怎麼了?問題何在?
    據悉,此次裁員包括自願和非自願離職,可口可樂預計將因此付出3.5億美元至5.5億美元的員工遣散費。除了裁減工作崗位,可口可樂公司還計劃將在美國四個地區的經營部門數量從17個減少至9個。可口可樂發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第三季度營收為86.52億美元,同比下降9%;歸屬公司股東淨利潤為17.37億美元,經營利潤為22.98億美元。
  • 成王敗寇:揭秘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的百年恩怨
    就像一個大人對待小屁孩的態度一樣: 「老子比你領先一個半圈,你拿什麼跟我比?」 但顯然,可口可樂輕敵了。 他們決定,要賣比可口可樂更物超所值的可樂,因此他們打出廣告: 同樣的價格,百事能提供雙倍的可樂,快來購買吧!
  • 與可口可樂魔鬼交易的城市,30%的人患糖尿病,卻篤信可樂能通靈
    這裡的人們雖然貧窮,但卻有著極強的宗教觀念,這裡的居民世代信奉著薩滿教,他們伐木為宅,生火為食物,大到生老病死,小到柴米油鹽,做任何事都極具宗教儀式感,而在任何一次的宗教祭祀活動中,有一種「聖水」是不可或缺的貢品。
  • 可口可樂「瘦身」
    被可口可樂收購七年後,2020年疫情期間,美國椰子水市場增長了4.4%,而Zico同期銷量卻下降了46%。在市場還沒有完全拋棄Zico的時候,可口可樂率先放棄了Zico——10月初,可口可樂宣布在年內停產Zico,與Zico有同樣命運的,還有可口可樂全球500個自有和聯盟品牌中一半的品牌。
  • 做可樂餅時,是用可口可樂還是百事可樂,都不對,正確的是用它
    做可樂餅時,是用可口可樂還是百事可樂,都不對,正確的是用它可樂餅是一樣日式的小吃,特別的受人歡迎,吃起來特別的香,我們在動漫上總是能看見,可樂餅從字面上來看就是用可樂製作出來的,那麼小夥伴們,你們製作做可樂餅時,是用可口可樂還是百事可樂,其實都不對都不對
  • 可口可樂賣奶茶了,最後5天!
    烏龍可宜可樂 —[ OOLONG COCA KOILA ]可口可樂混搭烏龍茶,誕生了烏龍可宜可樂。從頂到底,漸變的三層顏色:奶白到暖橙再到深棕色,顏值爆棚!碳酸氣泡貼滿杯壁,感覺每一口都是清爽!入口瞬間,淡淡的茶味湧進齒頰間,帶著噗呲噗呲的碳酸氣泡,口感像氣泡茶,烏龍茶中和了可樂的甜度,七分甜可擁有!烏龍拿鐵可宜可樂 —[ OOLONG  LATTE COCA KOILA ]烏龍可宜可樂+鮮奶=什麼呢?那當然是烏龍拿鐵可宜可樂!
  • 百事可樂與可口可樂的千億帝國
    強迫症表示看了很舒服,並想打亂順序縱觀世界,現在全球市場上佔比最多的可樂莫過於百事可樂和可口可樂,以至於經常有人聽到這樣一句話:「百事可樂瘋狂山寨了可口可樂!」,「胡說!這個時期的百事可樂,雖然一定程度上也借鑑了可口可樂的成功,比如:命名、經營權,但商品本質上還是與可口可樂完全不同的兩種飲料,這也間接的奠定了可樂的發展。發展總歸不會一帆風順百事可樂發展期間曾經三次想要賣身給可口可樂公司,但每次都無始而終,可口可樂始終看不上這個「小牌子」飲料。
  • 可口可樂的股價被低估了?
    需要注意的是,可口可樂還表示,受衛生事件影響,目前無法合理估計公司的全年財務和經營成果。(可口可樂周線圖,來自英為財情Investing.com)根據英為財情Investing.com的行情數據顯示,公司上周股價累計漲0.98%,收報50.52美元。該股從年初至今仍然累計下跌8.73%,同期標普500則上漲了7.26%,同期也弱於其競爭對手百事可樂。
  • 案例 可口可樂作為體育贊助商的秘密策略
    我知道,你可能在想:「這並不是什麼愛因斯坦理論,當然得從計劃開始!」但被你稱做計劃的與被可口可樂稱做計劃的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 可口可樂在每項活動舉辦很早以前就開始了他們的計劃。比如說,1996年春天鹽湖城成為2002年冬奧會的舉辦城市的時候,投標還未宣布,可口可樂市場部的人員就已經去鹽湖城偵察放置廣告牌的地點。
  • 可口可樂的配方到底有什麼秘密?居然能賣到全世界....
    到1911年,阿薩・坎德勒(可口可樂公司第一任老闆,創立了可口可樂公司)花了大於100萬美元來發掘公眾對產品的需求,使可口可樂成為世界上廣告做得最好的產品。喝可口可樂的人通常是開心的、健康的、精力充沛的、待人友善的。每一個可口可樂的廣告商都以多種多樣的形式不斷傳遞和美化著這樣的信息。
  • 兩塊五的可口可樂,是如何稱霸國內飲料界?
    在這個除了工資什麼都漲的時代,兩塊五能買什麼讓人快樂的東西?佳佳覺得必然是快樂肥宅水:可口可樂。即便是在寒冷的冬天,佳佳也是便利店冷飲櫃的常客,在琳琅滿目的飲料中直取一瓶最愛的可口可樂。可口可樂的一位總裁曾經自豪的說過:「即使現在放一把火把可口可樂公司的所有財產都燒光,我也能憑著可口可樂這塊牌子重新崛起」。為什麼一瓶兩塊五的可口可樂能夠在國內獲得如此巨大的成功?
  • 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究竟有什麼區別?
    為什麼選擇購買可口可樂的人多過購買百事可樂的人?為什麼網際網路行業盛行企業吉祥物,比如京東的小狗、騰訊的企鵝?為什麼蘋果手機每一次發布會都能成為一個重大公關事件?作者:曹虎 王賽來源:管理的常識(ID:Guanlidechangshi)品牌為什麼重要?
  • 巴菲特普通股投資案例——可口可樂(2)
    在每一起投資案例的背後,都有一個獨一無二的故事。但對於希望了解巴菲特思想的人而言,所有投資都具有一個共同點:讓我們有機會觀察現實中的企業狀況、管理、財務和市場準則。下面讓我們開始吧。
  • 可口可樂的股價被低估了嗎?
    華爾街看好可口可樂將於2021年實現巨大復甦對於可口可樂來說,眼下的情況可謂腹背受敵。除了競爭對手的窮追不捨,還有人們日益改變的消費習慣,以及公共衛生事件的影響。需要注意的是,過去三年,可口可樂在CEO James Quincey的領導下,已經將其擁有的大部分瓶裝業務都出售給了特許經銷商,目前可口可樂是一種輕資本、自由現金流充沛的商業模式。與此同時,就像上文提到的,這位CEO希望可口可樂在創新飲料方面更加大膽。
  • 可口可樂之父——阿薩·坎德勒人物介紹
    阿薩沒念什麼書,但是精於生意上的通路。特別做藥品,他不斷尋找各種藥劑,也正是他這種繼承亞特蘭大的求新知的風格,在不斷尋找中,最終與潘伯頓結合。這種品質在他擁有可口可樂後,仍然找了很多的產品來做,當然都是新產品。與「魔水」相遇阿薩的經商天資很高,在大眾藥店期間,他就結識了許多有用的商戶,同時積累了許多經驗。
  • 可口可樂在香港開概念店
    據Inside Retail報導,7-Eleven與可口可樂合作在香港地區開設了一家新的主題商店。除了普通商品,這家商店內還放置了兩臺可口可樂玻璃瓶形狀的柜子,陳列可口可樂產品和收藏品。另外,可口可樂推出了雪碧透明瓶。近期,可口可樂在其亞太地區的第七個市場新加坡,將雪碧標誌性的綠色塑料瓶換成了透明的聚酯瓶。據介紹,歷史上,可口可樂公司大部分時間都是只出售糖漿,不直接管理瓶裝廠的輕資產模式,而可口可樂的這一變化始於去年年底的菲律賓,隨後在泰國、馬來西亞、韓國、斐濟和香港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