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9時30分,全國公安系統一級英雄模範張欣同志的遺體告別儀式在上海市龍華殯儀館舉行。來自全國各地公安民警、各界群眾聚在一起,為這位「警界畫像第一人」的公安部特聘刑偵專家送行。
10月20日19時,全國公安系統一級英雄模範、上海鐵路公安局刑事偵查處一級警長張欣同志,因加班工作勞累過度,突感身體不適,經搶救無效不幸逝世,享年58歲。
參加公安工作30多年來,張欣同志長期奮戰在打擊刑事犯罪鬥爭第一線,在模擬畫像緝捕罪犯領域潛心研究,成績斐然,功勳卓著,先後參與偵破全國刑事案件11000餘起,製作人像13000餘張,破獲刑事案件800餘起,其中公安部督辦案件38起。多次榮立一、二、三等功,兩次被評為全國優秀人民警察,獲得過全國公安系統二級英雄模範、一級英雄模範、人民鐵道衛士、上海市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被譽為「警壇神筆」、「犯罪剋星」。
遺體告別儀式現場。公安部首批八大特邀刑偵專家中最年輕的一位張欣16歲在北京當兵。此前有媒體報導,張欣在服役期間曾參加部隊專門的美術培訓。
1982年,他轉業到上海鐵路公安處松江站派出所,成為一名駐站民警,畫畫和書法是他的業餘愛好。
1986年夏天,上海「老北站」行李房一臺彩電被冒領。當時一臺彩電價值1000多元,可以說是一起大案。第二天,作為辦公室秘書的張欣和領導一起來到案發現場了解案情。張欣在旁邊根據行李員敘述嫌疑人的面貌特徵,隨手將嫌疑對象畫了下來。
這是張欣畫的第一張模擬像,沒想到站在邊上的上海北站派出所副所長見了畫像後說:「這不是剛被開除的搬運工小林嗎?」冒領彩電大案就這樣簡單地破了。
因為這一特長,張欣轉到了刑警隊技術組,開始專攻模擬畫像。
從此,興趣變職業。
為了繼續提高寫生能力,張欣每天利用乘火車上下班的機會,拿出畫筆描畫身邊形形色色人物的面貌特徵,一年下來就畫了一萬多張頭像。同時,他還重新走進美術學院進修大專和本科課程,利用閒暇時間認真觀察各類人物的體貌特徵,畫出了幾十萬張各類人物的素描。
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利用人像破案數逐漸增多,在上海乃至全國有了知名度,慕名來請教的人應接不暇。
1999年,張欣成為公安部首批八大特邀刑偵專家中最年輕的一位。模擬畫像與指紋、彈痕、法醫等刑偵技術一同站在最高處被認可。
52張畫像鎖定特大爆炸案嫌疑人1995年是張欣的模擬畫像技術步入成熟期的一年。他在這一年參與了公安部督辦的四起大案,每次畫像皆特別出神入化,為破案起到了關鍵作用。
1995年的第一起公安部督辦大案是發生在昆明的百貨大樓爆炸案。1月14日,昆明市商貿中心昆明百貨大樓發生一起建國以來罕見的特大惡性爆炸案件,造成1人死亡、98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600萬元。
案件發生後,張欣作為畫像人才接到公安部指令,第二天趕到昆明。
嫌犯的目擊者超過50人,根據他們從不同角度的描述,張欣一張一張地分別畫。經過兩天時間的反覆琢磨,晝夜畫像,張欣一共畫了52張模擬像,最後畫出了兩個定型的頭像,給這些目擊者看,他們不約而同地點頭驚嘆道:「像!」
於是,警方馬上發出配有兩位嫌疑人畫像的通緝令,以最快的速度在電視臺播放,同時發往全省各地。
在給嫌犯畫像時,張欣注意到了一個細節。有個同寢室的民工講,其中一位嫌疑人曾問過他是否願意一起去廣州賺錢。故此,可以推斷他們可能去了廣州。另外,他結合他們剛剛拿到100元的工資,如果去廣州,不可能坐飛機和快車。
張欣據此判斷,兩位嫌疑人只有坐慢車去廣州。他馬上查了一下列車時刻表,根據推算如果他們坐慢車,應該在第二天13時23分到廣州。張欣馬上給辦案民警建議,分兩個小組,趕快坐飛機趕往廣州,於火車抵達之前堵住他們。
第二天,離大年三十還有一天。張欣飛回上海準備過年。他趕到單位不久,雲南省公安廳刑偵總隊長黃總來電。他在電話裡高興地報捷道:「張老師,你真是料事如神啊!我們派去的兩個小組坐飛機趕到廣州,剛到了火車站十幾分鐘慢車就進站了,兩名嫌疑人搖搖晃晃地剛走出站臺,還沒反應過來是怎麼回事,就被我們刑警擒獲了。」
事實上,張欣不僅自身技術過硬,還在無私地將他把自己的技藝傳授給了全國各地的28名「弟子」。他們中的多數都具備了獨立畫像能力。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