闢謠丨癌胚抗原(CEA)升高就是得了癌症嗎?

2020-12-23 五號醫生吳昊

大家都有同學群吧,今天給大家講個同學群裡發生的事兒。有個同學,就不說更多的細節了哈,就是有個同學。他在我們群裡從來不說話。但是,前幾天他開始在群裡發消息。跟每個人道歉,說自己當年如何如何做的不對。大家都很納悶。於是我就私信他,問他發生了什麼事。他說前幾天體檢,發現CEA的指標高。他上網一查,CEA是癌胚抗原。「癌啊!」他和我說,「這可不是良性的。你是醫生比我懂的。」我一下子就明白了。

這麼說吧,作為親朋好友的「保健醫」,吳醫生經常會收到這一類的諮詢,讓我看看腫瘤標誌物的化驗結果。大多數情況下,在我耐心地解釋後,大家都長出一口氣,可見多數人對這幾項指標的誤解還是比較深的。一提到腫瘤標誌物,很多人都心裡一緊,認為似乎只要腫瘤標誌物有異常,身體肯定沒好。

今天咱們就看看,這個讓我的同學心驚膽戰的CEA到底是咋回事。

CEA特異性不強

癌胚抗原,英文縮寫CEA,是眾多腫瘤標誌物之一,在體檢時是常被用來當作監測體內是否有惡性腫瘤的檢測手段之一。它是1965年由Gold和Freedman兩位科學家首先從結腸癌和胚胎組織中提取到的一種腫瘤相關抗原,是一種具有人類胚胎抗原特性的酸性糖蛋白。

我們常說CEA是一種廣譜的腫瘤標誌物,意思就是如果CEA異常升高並不意味著身體某一特定器官的異常,而是有很多種可能。比如結腸癌、胃癌、胰腺癌、肺癌、乳腺癌等患者,CEA都有可能會升高。因此除了AFP(甲胎蛋白)、PSA(前列腺特異抗原)等特異性較強的腫瘤標誌物以外,大多數的時候我們看到腫瘤標誌物升高,可能並不能找到發生異常的器官。

而且有數據顯示,在早期的結直腸癌的患者中,CEA的陽性率不超過5%,而到了晚期也還沒有超過60%。因此無論從哪個層面來說,這個CEA,它的特異性都不算強。

所以今天的第一個知識點就是:我們不能通過CEA異常來判斷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確診癌症,還需要藉助其他手段。

「升高」也有講究

CEA的升高也不是沒有意義,尤其是對於惡性腫瘤術後的患者,CEA可以作為監測復發的重要指標之一。不過這個「升高」也是很有講究的,不是所有的「升高」都有意義。

CEA在胎兒期就可檢測到,也因此而得名癌胚抗原。而等到成年後,它在我們體內的水平就很低了,一般來說正常範圍是<5.0ng/ml。

那如果化驗結果是6.0ng/ml,我們是否該引起注意呢?其實不必恐慌,因為除了在一些惡性腫瘤發病時CEA會升高以外,當人體身患酒精性肝炎、潰瘍性結腸炎、結腸息肉、膽結石、胰腺炎等消化系統疾病,甚至是長期吸菸時,CEA同樣也會有升高,而上述情況下這一類的指標升高一般不會超過CEA正常值的3倍。

那麼第二個知識點就是:當CEA升高至正常範圍3倍以上時,才應該引起我們的注意。

CEA異常到底該怎麼辦

CEA由於特異性不強的特點,通常是被用來和其他腫瘤標誌物組隊篩查腫瘤的,或者作為癌症患者術後復發監測的指標。如果檢查中真的遇到了CEA超過3倍以上,也不等於就宣判身患癌症。吳醫生再次提醒大家:單純的CEA增高,無論程度如何,都不能作為確診癌症的診斷標準。

所以如果只有指標高而身體沒有明顯患病的跡象,我們下一步應該藉助精確度更高的檢查。比如通過胃腸鏡、CT等手段,來篩查重點器官。如果經濟條件允許的話,再做一個PET-CT或ECT,對全身進行篩查,會更穩妥一些。

無謂的恐慌只會降低我們的生活質量,對我們的健康沒有任何的益處。

寫在後面

關於腫瘤標誌物,我再多說一嘴。其實不光是普通百姓,這一類指標在一些醫生的眼中也是比較「曖昧」:它既不能為腫瘤的確診提供充分的證據,但又不能輕易放任不管。而且面對心事重重的患者,經常要花費大量的精力去耐心科普,真是費時傷神。所以對於它們的科普,還是很有必要的。

綜上,對於CEA這個指標我們要理性地去看待,既不能忽視它對於腫瘤篩查和復發監測的重要意義,但也不要盲目恐慌。當我們遇到指標異常時,尤其是超過了正常值的3倍以上,配合醫生完成精確度更高的進階檢查才是正道。

開頭提到的那個同學,在接受我的建議後去做了更詳細的篩查,並沒有發現任何腫瘤,而且他的檢查指標本來也不算特別的高,終於放下了心來。不過他能對我們每個人敞開心扉倒是挺好一個的事兒,說不定還有把他拉黑過的人又加了回來呢。哈哈

相關焦點

  • 癌胚抗原陽性就是癌變?
    癌胚抗原陽性就是癌變?而說到體檢,你聽說過腫瘤標誌物檢查嗎?這類檢查項目主要檢測什麼?它們與腫瘤之間關係又是怎樣的呢?癌胚抗原陽性,體內就有腫瘤嗎?劉伯這兩年在單位的體檢中都發現癌胚抗原結果是陽性。盯著檢測項目中的「癌」字,劉伯和家人很擔心:是不是身體哪裡有腫瘤了?
  • 體檢查出:癌胚抗原指標高,是得癌症了?不慌,專家的解讀來了
    原來在她的體檢報告中顯示,癌胚抗原指數略高於正常值,指數旁的上升箭頭仿佛給了吳女士一記狠狠的拳頭,瞬間就把她給嚇蒙了。「這是不是就意味著我已經患上癌症了呢?」吳女士在知道這一 結果後就開始鬱鬱寡歡,吃不下也睡不著。
  • 年年體檢都「正常」,卻還發現癌症晚期?醫生:癌胚抗原不準確
    於是去了醫院檢查,通過醫生的詳細問診和輔助檢查,最後診斷為結腸腺癌,而且已經發生了肝臟轉移,也就是所謂的晚期癌症了。 但是每年去體檢做癌胚抗原都是正常值,為什麼突然就發現癌症,而且發現癌症就是晚期呢? 一、癌胚抗原靠譜嗎?
  • 腫瘤標誌物升高未必就是癌!10種常見腫瘤標誌物,幫你一一分析
    上周單位體檢,小青發現自己癌胚抗原結果呈陽性。看著那刺眼的「癌」字,小青很擔心自己是得了癌症,於是去諮詢醫生。 醫生解釋說,癌胚抗原屬於腫瘤標誌物類的檢查項目,呈陽性不代表一定患癌,建議小青做其他相關影像學檢查後再看結果。 小青很疑惑:腫瘤標誌物是什麼?
  • 「跑跑醫生說」腫瘤標誌物升高是癌症嗎?醫生教你解讀體檢單數值
    現在很多體檢都會檢查腫瘤標誌物 很多老百姓理解就是: 抽個血能查出體內隱藏著的腫瘤 作為醫生,經常遇到有人拿檢驗報告來諮詢 指著一項有個升高箭頭的腫瘤標誌物問 「醫生這個指標高要緊嗎?
  • 體檢發現腫瘤標記物升高,是不是得了癌症?
    現代醫學儘管已經攻克了很多難關,但癌症依然令醫生和患者頭疼,「談癌色變」的現狀似乎沒有改善。目前對於腫瘤來說,早發現,早治療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治療效果。因此「腫瘤標誌物」的篩查成為了早期判斷的一個重要手段,同時也是體檢時的一個熱門項目。那麼什麼是腫瘤標誌物?體檢發現腫瘤標記物升高,是不是一定得了癌症呢?1、什麼是腫瘤標記物?
  • 腫瘤標誌物升高=復發?看這篇就夠!
    2)癌胚抗原(CEA):廣譜型的腫瘤標誌物,尤其是肺癌及消化道癌症檢測。3)細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CYFRA21-1) :非小細胞肺癌的血清標誌物。4)糖類抗原125(CA242):廣譜性腫瘤標誌物,主要針對早期卵巢癌,抽血檢查,可發現50%-60%的卵巢癌。
  • 腫瘤標誌物升高一定是癌症嗎?一文讀懂24種腫瘤標誌物
    升高就一定代表有惡性腫瘤? 不一定。 通過腫瘤標誌物的檢查可以在腫瘤普查中早期發現腫瘤患者。如果體檢中發現某個或某幾個腫瘤標誌物持續升高,那麼應提高警惕,需要進一步進行影像學檢查。
  • 腫瘤標記物升高就是生病麼?快來了解一下標記物家族
    婦科有一些比較常見的腫瘤標誌物,如癌抗原125、人附睪蛋白4、糖鏈抗原19-9、甲胎蛋白、癌胚抗原、鱗狀細胞癌抗原。 另外,血癌抗原125對於子宮頸腺癌、子宮內膜癌也有一定的診斷敏感性,子宮內膜異位症也可能是血癌抗原125升高,但是一般不超過200U/ml。
  • 一滴血就能檢測出癌症來?血清腫瘤標誌物靠譜嗎?聽聽醫生怎麼說...
    二、糖類抗原19—9(CA19—9).。糖類抗原19—9是消化系統腫瘤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指標,在膽囊癌、膽管癌、胰腺癌、胃癌、結/直腸癌等惡性腫瘤患者當中,很多人都會有明顯的升高,尤其是胰腺癌的患者,晚期糖類抗原19—9的陽性率甚至可以到達80%左右。
  • 這三種指標升高,很有可能是食管癌?醫生:腫瘤標誌物很關鍵
    很多食管癌發現的時候就已經擴散或者轉移了,所以發現的時候就是晚期。這對預後和治療來說都是十分艱巨的。有研究表明,這些患者的5年生存率很低,甚至小於10%。二、鱗狀上皮細胞癌抗原。雖然鱗狀上皮細胞癌抗原在血液中的半衰期很短,只有幾分鐘而已,一旦根治性清除了腫瘤,往往可以在72小時內迅速降至正常。但是如果是姑息性切除,鱗狀上皮細胞癌抗原的水平也可能暫時下降,但很多時候會高於正常。
  • 年年體檢正常卻被診斷為癌症晚期
    每年都體檢,但還是沒有發現癌症,發現時已是晚期?這種情況其實並不少見,也因此很多朋友對所謂的「體檢」形成了偏見。新聞中的病例確診的癌症是結腸癌,這種癌症往往隱蔽性較強,通過常規的體檢方式也不容易發現,常規體檢中的癌胚抗原數值,雖然能夠指徵相關癌症發生的可能性,但其在癌症診斷方面,並沒有特別高的特異性,這個指標不升高,也有可能罹患癌症,而這個指標升高,也並非一定是患上了癌症,因此,僅僅是一種輔助診斷指標,而不能作為有沒有癌症發生的特異性指標
  • 如果這三個血常規結果有異常,提醒:當心是癌症找上自己的信號
    而隨著近些年癌症的高發,越來越多的人也開始加入了自行體檢的大軍中,血常規就是體檢項目中常見的一項!很多人對血常規都有誤解,認為它不過是對血液的測試,只能檢查出普通的疾病,對癌症根本就無能無力。但實際上,血常規對各種疾病診斷,都能起到基礎提示作用。通過檢查血液細胞的數量變化、形態分布等,就能判斷異常情況以及可能的病因!
  • 吞咽困難,是食管癌嗎?檢查發現3個指標異常,要警惕食道癌出現
    兩者還是存在差別的,主要區別就是有無疼痛感。若是在檢查過程中,這三樣指標異常,要警惕食道癌出現1. 細胞角蛋白-19片段這項數值對確診食道癌能起到一定的作用,細胞角蛋白-19片段對食管有著高度敏感性,若是出現食道癌,這項指標數值會異常升高。並且它和食道癌患者術後的五年內生存率也有關聯,若是術後複查中該數值陽性率升高,那麼說明癌症很有可能已經復發。
  • 腫瘤標誌物高了未必就是癌
    在臨床上經常見到一些朋友,一臉恐懼地拿著體檢報告來諮詢:「醫生,我體檢出腫瘤標誌物高,是不是得了癌症?」隨著健康意識的提升,也經常遇到體檢顯示多項腫瘤標誌物正常,卻通過其他手段查出了癌症。難道腫瘤標誌物真的不靠譜?為什麼會出現這些情況呢?
  • 這幾項指標升高,可能是大病信號
    一張小小的化驗單,真的可以診斷疾病嗎?這是很多人的疑問。 先說一個真實的病例吧,曾經一名35歲的女子因為食欲不振,頭暈乏力,去醫院體檢。醫生先給開了一個血常規檢查,報告出來後,白細胞非常高。後來在醫生的建議下做了骨髓穿刺活檢,最終確診為白血病。從這個病例中,血常規對於白血病的最終確診起到了重要的提示作用。
  • 湖北女子年年體檢「正常」,卻被診斷為癌症晚期,到底體檢該不該做?
    來自湖北武昌的吳女士最近非常苦惱,為什麼自己每年都做體檢,而且平常只要身體有一些不適就會去醫院檢查,卻還是被診斷為癌症晚期? 醫生通過各種檢查發現是結腸腺癌,而且吳女士已出現肝臟的多發轉移,屬於癌症晚期,這樣吳女士一家人備受打擊,每年做體檢時癌胚抗原指數都正常,怎麼最後發現癌症時已經是晚期了呢?
  • 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升高,一定是前列腺癌嗎?
    隨著人口的老齡化,經濟水平的提高,行前列腺特異性抗原( PSA)篩查的人越來越多。今天我們來一一解讀一下。一、前列腺特異性抗原( PSA),我們可以分為總的前列性特性抗原(TPSA)和游離的前列腺特異性抗原(FPSA)。
  • 轉氨酶升高就是得了肝病嗎?
    快報訊(通訊員 魏林玲 記者 任紅娟)生活中不少人查出轉氨酶升高之後,會很緊張,擔心自己是不是得了肝病。南京市第二醫院兒童青少年肝病科主任醫師俞海英表示,肝病診斷需考慮多方面因素,建議不管轉氨酶升高是短期出現的還是因為確實有肝病,都要及時去醫院進行檢查,做到早診斷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