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與我立黃昏,無人問我粥可溫,你讀過多少孤獨的詩句?
我是大夫覺成,喜歡中華傳統文化,歡迎關注我,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01前言
「無人與我立黃昏,無人問我粥可溫,無人與我捻熄燈,無人共我書半生。」出自陌緒的《寄芸》,是作者讀完《浮生六記》後,有感於沈復痛失芸娘而作的歌詞。
自古至今,描寫孤獨的詩句有很多,經典也不少。「無人與我立黃昏,無人問我粥可溫」還不能算是描寫孤獨的最高水平。
我對李清照的《聲聲慢·尋尋覓覓》印象深刻,個人感覺,《聲聲慢·尋尋覓覓》寫出了孤獨、寂寞、憂愁的最高境界。
02《聲聲慢·尋尋覓覓》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03李清照簡介
李清照是宋朝著名的女詞人,也是婉約派詞人的正宗代表。李清照號易安居士。
04《聲聲慢·尋尋覓覓》創作背景
北宋滅亡,江寧叛亂,李清照丈夫,守將趙明誠棄城而逃,不久之後,抑鬱而死。
李清照帶著大量書籍、文物古蹟南下,結果一路顛沛流離,受盡難言之苦。
此時,遇到趙汝舟,被貪圖她錢財與美色的趙汝舟欺騙結婚。
婚後遭人閒言碎語不守婦道,再加上丈夫欺凌虐待,生活如同煉獄。
隨後不久因丈夫貪墨,雙雙入獄。兩人離婚,李清照被保出。但是,財務損失殆盡。
此後,李清照獨自一人南下,最後輾轉來到浙東,無依無靠,開始了她孤苦的後半生。
此時,作者一人獨守空房,可謂家破國亡,想起相愛的丈夫趙明誠,以及自己現在的境遇,百感交集,寫下了這首著名的詞。
05《聲聲慢·尋尋覓覓》通篇賞析
1.「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這首詞,起首連用七組疊詞,「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層層推進,將作者清晨起來無所事事,百無聊賴,轉來轉去找不到事做,越發感到冷清的境況表現得淋漓盡致,使人感到作者又愁又悲又可憐,令人不禁心生愛憐之情。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作者寫這首詞的時候是秋天,結合上句,將作者在秋天裡心情悽慘、冷清、悲寂之情,描寫的入木三分。
2.「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短短幾句,就能讓人深深感到作者的那種思念故人、家人、故鄉之情。
這種相思裡,卻透漏出萬般的無奈和惆悵。
一種深深的孤獨、寂寞、冷清之感,自心中油然而生。
何時才能見到親人?那種與丈夫兩世相隔的思念與悲寂躍然紙上。
孤獨,還是孤獨!
傷感,還是傷感!
3.「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這幾句先描寫滿地都是盛開的菊花,而自己面容憔悴,身體瘦損。兩者之間,做了鮮明的對比。
這種對比,將作者的那種心灰意冷,對任何事都打不起精神的心態完全展現在讀者面前,使之呼之欲出。
「如今有誰堪摘?」更是一語雙關。既描寫出了菊花即將開敗,卻無人欣賞的惋惜之情,又寫出了自己如今的年齡也還算是一朵盛開的花朵,卻不得不靜等凋謝了,無人再會來摘取自己這朵鮮花了,真是悲哀而又不甘!
緊接著來了一句「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這句更是將自己孤獨、寂寞、無法打發漫長歲月的無奈,描寫的入骨三分!令人不禁悽然淚下。
年紀輕輕就獨守空房的無奈與寂寞,誰人能知?漫漫長夜,怎一個「難熬」了得?
4.「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此句更是經典!
秋日,陰雨連綿,敲打著梧桐樹葉,到黃昏還沒有停歇的跡象。點點滴滴,如同思念親人的眼淚,沒完沒了。
道出了作者思念之苦,獨守空房之寂寞、悲涼。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這個結尾,用字不多,直接一個「愁」字,配合「這次第」與「了得」,寫出了這種種悲涼情景之下的層次感,使「愁」字被疊加、放大。
「了得」二字,更是將「愁」,推向了一個高潮,一種境界,使「愁」連綿不絕,意味深長。
一個「愁」字,可謂畫龍點睛之筆,把作者的孤獨、悲苦、無靠、無奈、思鄉、想念家人的心緒徹底點燃,如熊熊之火,將讀者的心情徹底點燃,如共同燃燒的火焰,不可分割!
作者與讀者相互之間產生了強烈的共鳴,久久不能釋懷。
06總結
《聲聲慢·尋尋覓覓》這首詞,充分體現了作者委婉派詞人的風範與文學功底,是難得一見的佳作。將孤獨的意境寫的如訴如泣,令人讀之終生難忘!
《聲聲慢·尋尋覓覓》是孤獨、憂愁、悲寂的巔峰之作!比「無人與我立黃昏,無人問我粥可溫」更加孤獨、憂傷!
個人觀點,歡迎點讚、收藏、關注、評論、轉發,共同學習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