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條《阿里公布全球數學競賽決賽名單,全球5萬多報名者僅1%晉級》的消息刷爆朋友圈。
有人這樣評論,「在數學牛孩子中,百裡挑一。」
據了解,來自全球71個國家和地區的5萬多名選手報名參與第二屆阿里巴巴全球數學競賽,經過2輪預選賽,僅有1%的選手,共516人進入最后角逐(詳見文末表格)。
在入圍決賽的500多人的大名單中,除了來自北大、清華、麻省理工、斯坦福等知名高校的學生,還出現了12位中學生的名字,其中包括北京市唯一一名入圍的中學生,他是來自北京市十一學校高三學生張銳翀(如圖)。
「京城教育圈」了解到,對於十一學校的師生來說,張銳翀入圍阿里巴巴全球數學競賽決賽,並不感到意外。這位「大神級」人物之前已在五大學科競賽中獲得數學、化學、信息學一等獎,物理、生物二等獎,並成功入圍清華大學丘成桐數學英才班。
今天,「京城教育圈」和各位圈友聊聊這位「全科」超級學霸的故事。
在十一學校數學競賽教練張浩老師的眼中,張銳翀是一個獨立學習能力非常強的同學,他對數學非常痴迷且充滿學習熱情,樂於把每個問題思考到極致。
張銳翀和競賽教練張浩老師(圖右)的合影
比如對於課上講到的問題,如果可以在條件更苛刻的情況下給予證明,他一定會在課後孜孜不倦地研究與探索,並且第一時間和老師進行討論。
有一次,在課上講到一個關於多邊形面積分割問題時,張銳翀不僅嘗試對這個問題給出了證明,還聯繫到看過的一篇文獻,對問題進行了更加深入的分析。在和老師進行深入的討論和溝通後,他進一步給出了曲邊多邊形面積分割的相關分析,後來經過整理,他還完成了一篇2000多字的高質量研學論文。
張銳翀研學論文節選截圖
去年9月,正在高二就讀的張銳翀聽聞阿里巴巴希望在全球範圍內引領關注數學、理解數學、欣賞數學的科技風尚,將面向全球數學愛好者舉辦第一屆全球數學競賽時,他帶著對數學的執著與熱愛,試著報名參加,沒想到幸運地進入了決賽。經過一年的學習,今年正在高三就讀的張銳翀再次報名了第二屆比賽,並成功挺進決賽。
當十一學校的老師和同學們聽聞他在競賽中與各高校頂尖高手過招,並成為少數幾個入圍的中學生之一後,都為他的成績感到歡欣鼓舞,但並沒有人感到非常震驚,在大家看來這一切都是他因熱愛而取得的成果。
在十一學校化學競賽周瀚洋老師的眼中,學習這件事對於張銳翀來說,是一個真正的興趣愛好。他在剛開始學習化學實驗的時候,就默默地選擇了班裡一個看起來很厲害的學長,無需老師的指令,好奇心讓他不斷地觀察、思考學長的每一個操作步驟,繼而不斷地進行操練,逐漸掌握了每個細節。
周老師感慨道,每當張銳翀再一次站在實驗臺前,都和上次離開時不一樣——也許有總結、也許有反思、也許有看書、也許都有——我們能夠看到他在成長,他是我們欣賞的那種化學實驗者。
老師和同學們還發現,張銳翀時常會出現在物理實驗室、生物實驗室中做一些小實驗,可能他就是在驗證自己的一個小猜想。看到他做實驗成功後的笑容,大家好像能夠看到他正在享受知識帶來的快樂。
讓大家還很服氣的事情在於,他能在學校豐富的高層課程和五大學科的競賽課程中,充分享受汲取知識的快樂。因此大家都覺得他能夠在五大學科競賽中獲得數學、化學、信息學一等獎,物理、生物二等獎,成功入圍清華大學丘成桐數學英才班,兩次入圍阿里巴巴全球數學競賽決賽,都是他在成長過程中結出的果實。
據悉,阿里巴巴全球數學競賽由馬雲發起,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阿里巴巴基金會、阿里巴巴達摩院共同舉辦,是全球唯一的在線數學比賽。大賽不設門檻,任何人都可以報名參加。該比賽自2019年辦了第一屆,今年是第二屆。今年全球共有71個國家和地區的5萬多名選手報名,經過2輪預選賽,共有516人進入決賽。
大賽命題人都是國內知名數學教授、中學數學教練,題目質量很高。參加初賽的人以大學生為主,還有一些研究生、中學教師等。決賽賽題均為理論數學題,包含幾何與拓撲、數論與代數、數學分析與方程、應用數學與計算數學幾大方向。
文| 京教君
圖片來源| 十一學校
表格來源| 環球網
內容來源| 京城教育圈(ID:bjeduvi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