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山大學,號稱臺灣第一觀光學府!

2021-01-19 高清影視大集結

國立中山大學,位於臺灣高雄市西子灣。1924年與黃埔軍校在廣州同期創校。

因兩岸分治,1980年在高雄完成在臺復校,現為臺教育部門邁向頂尖大學計劃5年500億補助的研究型大學之一。

同時國立中山大學也是臺灣歐洲聯盟中心、臺灣綜合大學系統等大學聯盟成員。

國立中山大學是智庫立校的小型大學與新興應用科學重鎮,號稱臺灣第一觀光學府。目前排名THE全球潛力大學全臺第1、BRICS暨綜合大學全臺第4。管理學院排名全臺第3。綜合實力與學術排名俱為中字輩之首。

國立中山大學,代稱西子灣,是臺灣地區第三所成立於直轄市的國立高等教育機構,臺灣綜合大學系統成員。

國立中山大學的前身是孫中山於1924年在廣州組建的國立廣東大學,1926年更為現名。

相關焦點

  • 臺灣第一觀光學府有私家海灣,與內地一高校同名
    臺灣中山大學(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NSYSU)在臺灣地區第二大城市高雄,毗鄰臺灣第一大港高雄港。臺灣高雄的口碑素有「北臺大、南中山」之稱。中山大學依山伴海,風景獨特,位於西子灣風景區。西子灣名列「臺灣八景」,故該校被譽為「臺灣第一觀光學府」。
  • 國立中山大學,被稱為華南第一高等學府,很多人卻不知道!
    其實學校早就應該這麼做了,當今時代競爭如此激烈,學校不應該迴避,而且適當調動學校之間的競爭,學校之間的積極性也挺好的,雙流大學最新排名冷,清華跌至第四,復旦僅排第八,其實說到清華,絕對是國內的學校,清華北大是什麼概念,就是頂尖學府,就是進了之後不愁吃穿,餘生基本無憂,但是很明顯,這應該是理所當然的,畢竟一個優秀的人對社會的貢獻,可以保證他的生活水平是建立在很高的地位上的。
  • 臺灣最好的十所大學,臺灣大學、國立清華大學、成功大學位列前三
    1、臺灣大學臺灣大學(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簡稱臺大(NTU),成立於1928年,是坐落於臺灣省臺北市的一所研究型公立綜合大學,素有「臺灣第一學府」之稱。其前身是日本統治時期所建立的「臺北帝國大學」,為當時日本建立的九所帝國大學之一。1945年,臺灣光復後,改名為「國立臺灣大學」。
  • 這所臺灣大學以海洋學見長,登陸東沙群島要向其申請
    臺灣中山大學(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NSYSU)在臺灣地區第二大城市高雄,毗鄰臺灣第一大港高雄港。臺灣高校口碑素有「北臺大、南中山」之稱。中山大學依山伴海,風景獨特,位於西子灣風景區。
  • 24、臺北市第一學府,臺灣大學,誰與爭鋒!
    臺北市第一學府,臺灣大學,誰與爭鋒!臺灣大學位於臺北市。臺北市,人口275萬,GDP5400億人民幣,相對全國城市來講,確實不算一線城市,畢竟人口數量太少,而且GDP相對較低。不過,可以算作比較大城市了。
  • 國立中山大學:是一塊風水寶地,背山靠海,非常漂亮
    高雄全年長夏無冬,一派熱帶風光,是一座美麗的海港城市,每年都會有很多的遊客來高雄旅遊,高雄的旅遊資源豐富,像是西子灣風景區、旗津半島等都是高雄非常著名的景點,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就是國立中山大學。國立中山大學座落於西子灣風景區內,東鄰壽山,北倚柴山、西為臺灣海峽、南邊則是高雄港,地理位置十分優渥,前身為於1924年改制的廣東大學,國民政府遷來臺灣後於1980年在西子灣成立國立中山大學籌備處,並以孫中山先生誕辰日(11月12日)為校慶。
  • 國立臺灣大學
    臺灣光復後,臺北帝大於1945年改制為國立臺灣大學;1949年國民黨當局遷臺後,取代了當時尚未在臺復校的中央大學,成為臺灣當局教育主管部門資注最多社會資源的大學;
  • 中國曾有過五所國立中山大學,如今四所是985名牌大學,一所衰落
    之所以這樣稱呼他們,是因為當時的國立中山大學不止一所,他們一共有五所,是國立第一中山大學、國立第二中山大學、國立第三中山大學、國立第四中山大學、國立第五中山大學,它們統稱為國立中山大學。主要是民國政府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所以將這些大學進行的命名。而這五所中山大學其實都是當今五個985名校的前身,今天我們就來簡單的介紹一下,這五所大學校史。
  • 曾經的頂尖大學之國立第五中山大學
    如果說河南大學,你肯定不會認為這是一所名校,但是如果說國立第五中山大學,你一定會感受到其底蘊非凡!中國當年有六所國立中山大學,其中國立第一中山大學,也就是現如今廣東省的中山大學,實力雄厚,經常位居全國十大名校之列。
  • 抗戰時期國立中山大學在羅定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抗戰時期國立中山大學曾遷至羅定,在羅定學宮及牖明學校一帶辦學。雖然只有短短兩個月,但卻給羅定帶來了深遠的影響。日前,記者在羅定市社科聯主席蘇智勳,羅定傑出鄉賢、中山大學教授彭綺文的引導下,走訪當時國立中山大學辦學舊址,尋覓當年師生生活、學習的痕跡。
  • 兩岸中山大學加強合作共同傳承「中山精神」
    一樣的校名、一樣的校訓與相近的校歌,淵源深厚的兩岸中山大學共同繼承著「中山精神」,在頻繁的校際互訪、學術交流和學生交往中,姊妹校情誼日漸加深,並攜手邁向國際一流學府。  「蘭竹芳馨不等閒,同根並蒂好相攀。百年兄弟開懷抱,莫謂分居彼此山。」2010年,高雄中山大學時任校長楊弘敦到訪廣州中山大學,吟出鄭板橋名詩,而這些詩句濃縮了兩校間深厚的歷史淵源。
  • 歷史上大名鼎鼎的五所「國立中山大學」,你知道幾所?
    「國立中山大學」是我們國家曾在民國時期於全國創立的五所中山大學,我們現在的很對同學只知道有一所中山大學位於廣東省,很少知道原來我們國家在歷史上曾經在不同的地方建立了五所不同的中山大學啊!它們的名字分別被叫做國立第一中山大學、國立第二中山大學、國立第三中山大學等等依次排序下去。
  • 這幾所大學(清華、交大、中山大學等)是雙胞胎大學,兩岸都有
    一般大陸清華大學,簡稱「清華」,臺灣清華大學簡稱「清大」,清華大學源於三大留學預備學校:清華學堂,後來清華大學被確定為國立大學,正式名字為:國立清華大學,新中國成立後,大陸清華大學正式命名為「清華大學」,臺灣後來復校「國立清華大學」,首任校長為原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
  • 講真,這可能是混得最差的「國立中山大學」,沒有之一
    中山大學(來自網絡)很多人以為「中山大學」只有廣東的中山大學這麼一所,但事實上,我國曾經有五所「國立中山大學」,分別叫做國立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中山大學。武漢大學(來自校園官網)國立第一中山大學,即現在的中山大學,位於廣東省,也就只有這所大學,還保留著當年的名字,國立第二中山大學,發展歷史曲折複雜,最終合併成為了武漢大學的一部分,國立第三中山大學,原是在「求是書院」的基礎上建立起來
  • 中國歷史上的5所國立中山大學,其中1所現在混得最慘
    民國時期,曾在全國建立五所中山大學。分別為:國立第一中山大學、國立第二中山大學、國立第三中山大學、國立第四中山大學、國立第五中山大學,其統稱「國立中山大學」。那麼我們現在來盤點一下這5所國立中山大學現在都是哪些大學。
  • 走近羅定丨抗戰時期,國立中山大學在羅定設校
    日前,記者在羅定市社科聯主席蘇智勳,羅定傑出鄉賢、中山大學教授彭綺文的引導下,走訪當時國立中山大學辦學舊址,尋覓當年師生生活、學習的痕跡。羅定學宮幾經修繕保存良好,牖明學校現被用作廠房,昔日國立中山大學校長鄒魯居住過的雲龍書院已成為私人房屋,當年國立中山大學學者的風採已難覓。
  • 民國5所國立中山大學如今怎麼樣了?四所985,一所慘不忍睹
    一、民國時期建立的5所國立中山大學這五所分別是:1、國立第一中山大學(中山大學)985工程院校2、國立第二中山大學(武漢大學)985工程院校3、國立第三中山大學(浙江大學)985工程院校4、國立第四中山大學(南京大學)985工程院校5、國立第五中山大學(河南大學)
  • 廣州最好的5所大學,中山大學無爭議第一,華南農業大學排名意外
    中山大學辦學歷史:學校可追雖到1924年2月鄒魯接管廣東農業專門學校、廣東法科大學兩校之後合併組建國立廣東大學,。其後,廣東公立醫科大學、國立廣東法科學院、廣東省立勷勤大學工學院先後併入。1926年7月17日正式更名為「國立中山大學」,成為廣東最高學府。1953年院系調整中山大學工學院、農學院、醫學院、教育學院調出,組建華南工學院(現華南理工大學)、華南農學院(現華南農業大學)、華南醫學院(中山醫科大學)、華南師範學院(現華南師範大學)。
  • 「國立」臺灣大學
    「國立」臺灣大學 時間:2001-04-09 17:18   來源: 「國立」臺灣大學 「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中國文學研究所 「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外國語文學研究所 「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歷史研究所
  • 烽火弦歌·走進雲浮華南研學基地② | 抗戰時期國立中山大學在羅定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抗戰時期國立中山大學曾遷至羅定,在羅定學宮及牖明學校一帶辦學。雖然只有短短兩個月,但卻給羅定帶來了深遠的影響。日前,本報記者在羅定市社科聯主席蘇智勳,羅定傑出鄉賢、中山大學教授彭綺文的引導下,走訪當時國立中山大學辦學舊址,尋覓當年師生生活、學習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