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炎:全力穩定糧食生產 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2020-12-22 贛州市人民政府

312日上午,全縣嚴防耕地撂荒切實穩定糧食生產工作調度會召開,縣委副書記、縣長袁炎出席並講話。他強調,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越是面對風險挑戰,越要穩住農業,越要確保糧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增強工作緊迫感和責任感,堅決扛起糧食安全重任,把糧食生產作為當前農業農村工作的頭等大事來抓,狠抓各項政策措施落實落地,堅決防止耕地撂荒,全力穩定糧食生產,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會議要求:

  ——要層層壓實責任。嚴格落實糧食生產責任制,把任務壓實到鄉(鎮)到村到組到戶,切實穩定糧食麵積和產量。

  ——要迅速落實任務。抓緊落實播種育秧及插秧的地塊、方式、主體,抓緊做好翻耕整地。全面推行「單改雙」,恢復雙季稻種植面積。

  ——要算好經濟明白帳。宣傳宣講好各項扶持糧食生產的政策,全面落實各項種植獎補措施,讓大家充分認識到種糧的效益,充分調動種糧戶積極性。

  ——要推進多種形式種植。大膽創新、先行先試,結合實際,推行「種植大戶 普通農戶」「土地託管合作社」等多種模式,努力擴大糧食生產面積。做好土地流轉,鼓勵規模化、機械化種植,提高糧食種植效益。

  ——要確保高質高產高效。要搶抓當前春耕春種的時節,選優品種,抓緊播種育秧。要強化技術指導,推進富硒糧食生產基地建設,抓好示範基地建設,形成熱火朝天抓早稻生產的氛圍,帶動中稻、晚稻生產,促進糧食增產、農民增收。

  ——要強化綜合服務。千方百計保證種子、化肥、農藥等農資供應。鼓勵和支持新型經營主體向農戶提供農機、病蟲害統防統治等農業社會化服務,提高糧食生產的專業化、組織化水平。要未雨綢繆,抓好洪澇、病蟲害等防災減災工作,降低各類災害風險。

  ——要加強調度督查考核。強化督查,嚴格獎懲,確保實現糧食生產面積、產量「雙穩定」目標。

  副縣長朱新梅,各(鄉)鎮長以及農業農村局、糧食流通中心等有關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參加會議。

相關焦點

  • 中國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
    習近平總書記2016年和2018年兩次調研考察黑龍江,高度重視糧食安全問題,多次強調「中國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我們的飯碗應該主要裝中國糧」。「誰來種地」端穩中國飯碗,首要問題就是「誰來種地」。
  •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局長:14億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2020年服貿會)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局長:14億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中新社北京9月7日電 (記者 陳溯)「14億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中國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局長張務鋒7日在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表示,中國糧食安全經受住了疫情的大考和檢驗。在當天舉辦的「2020糧食現代供應鏈發展及投資國際論壇」上,張務鋒談及中國糧食安全形勢。
  • 袁炎:確保高質量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3月10日,縣委副書記、縣長袁炎深入正平鎮球獅村、新黃村、曬禾村等地,調研調度脫貧攻堅、糧食生產等工作。他強調,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走進球獅村蔬菜基地,袁炎與負責人詳細交談了解受疫情影響下基地運營情況。他指出,要努力克服疫情影響,積極支持扶貧產業恢復生產,及時解決農產品滯銷賣難問題,防止因疫致貧、因疫返貧。要千方百計幫助貧困戶穩崗就業,最大限度把疫情對貧困群眾收入的影響降到最低。要化整為零、力量下沉,壓實責任,開展地毯式大走訪大排查,對照標準、帶著感情把各項措施落實到位,確保高質量、可持續脫貧。
  • 人民論壇網評 | 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對於我們這個擁有14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而言,任何時候都不能動搖農業的基礎地位,任何時候都要把糧食安全和重要農副產品的穩定供給頂在最前面,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全方位壓實糧食安全責任。糧穩則民安,食安即民福。越到關鍵年份,我們越要堅持穩字當頭,嚴格落實省長「米袋子」責任制和市長「菜籃子」負責制,加強糧食收購、存儲、安全等環節評價考核,堅決守住十八億畝耕地紅線不動搖。
  • 「中國糧食!中國飯碗!」
    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北大荒精準農業農機中心,在一樓展示大廳,認真察看當地出產的米油豆奶等各類農產品,強調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總書記雙手捧起一碗大米,意味深長地說道:「中國糧食!中國飯碗!」保障中國糧食安全離不開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要想提高農民生產積極性,就要富裕農民,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社是一個好辦法。
  • 打出優質大米品牌 牢牢端住「中國飯碗」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周子荑)保障糧食安全是個永恆的課題,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多國加入限制糧食出口行列,這更引發了人們對糧食問題的深切關注。小小的大米關係到農民增收,關係到當地發展,戰略意義凸顯。在12月12日舉行的2020國際大米品牌大會(以下簡稱大會)上,多位專家表示要將品牌建設貫穿大米種植、加工、銷售全產業鏈,提升我國大米品牌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將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 14億中國人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裡 全年糧食產量比上年增產113億斤
    央視網消息:目前,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全球的糧食系統都面臨著嚴峻的考驗。那麼今年,我國的糧食安全有沒有保障?春節將至,糧油年貨供應是否充足?
  • 喜獲「十七連豐」,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為13390億斤,比上年增加113億斤,增長0.9%。我國糧食生產喜獲「十七連豐」,糧食產量連續6年站穩1.3萬億斤臺階。今年糧食豐收是穩政策、穩面積、穩產量的結果,是戰勝疫情和洪澇災害的結果。大國糧倉根基牢,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中。
  • 端牢中國飯碗,共築全球糧安!廣東省世界糧食日活動在三水啟動
    端牢中國飯碗,共築全球糧安!行動造就未來」全國糧食安全宣傳周的主題為「端牢中國飯碗共築全球糧安」今年以來,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依然嚴峻糧食安全面臨嚴峻挑戰廣東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局長肖曉光表示,在三水白坭鎮開展世界糧食日和愛糧節糧宣傳活動,目的是要呼籲大家更加關注糧食安全問題,更加廣泛地宣傳愛糧節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端好「中國飯碗」,習近平這樣強調
    「要牢牢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建設國家糧食安全產業帶」。在剛剛閉幕的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有關糧食工作的內容被多次提及。  大國糧倉根基牢,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中!
  • 端牢中國飯碗 你我齊行動 ——2020年世界糧食日和全國糧食安全...
    端牢中國飯碗 你我齊行動 ——2020年世界糧食日和全國糧食安全宣傳周廣東省分會場活動在佛山三水舉行 2020-10-17 19:31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牢記總書記囑託,始終端穩中國飯碗
    在一樓展示大廳,當地出產的米油豆奶等各類農產品琳琅滿目,習近平總書記逐一察看,強調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他雙手捧起一碗大米,意味深長地說道:「中國糧食!中國飯碗!」  習近平總書記囑託響在耳畔,北大荒集團七星農場全體幹部職工始終牢記,自覺擔負起建設「中國糧食、中國飯碗」的重任,發揮世界三大黑土帶之一的生態優勢,把發展農業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力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 「中國糧食發展研究」課題組在我縣調研糧食生產經營情況
    「中國糧食發展研究」課題組在我縣調研糧食生產經營情況 2020-08-04 20: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世界糧食日】第40個世界糧食日,你了解多少?
    【世界糧食日】第40個世界糧食日,你了解多少?10月16日,是第40個世界糧食日。今年聯合國糧農組織將全球活動主題確定為「齊成長、同繁榮、共持續。行動造就未來」。10月16日所在周是全國糧食安全宣傳周,主題是「端牢中國飯碗,共築全球糧安。」
  • 【眾資訊】我國的糧食生產是什麼水平?這些數字告訴你
    民以食為天,糧食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14億人口要吃飯是我國的最大國情,俗話說手中有糧,心中不慌。我國的糧食生產是什麼水平?糧食安全如何保障?關於糧食生產的還有哪些我們不知道的事兒? 1.3萬億斤!
  • 2021年將確保糧食種植面積穩定在17.5億畝以上
    新京報訊(記者 曹晶瑞)糧食安全備受關注。今日,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一級巡視員陳友權表示,明年將確保糧食種植面積穩定在17.5億畝以上,糧食總產量保持在13000億斤以上。陳友權介紹,今年糧食生產形勢比較好,全年糧食麵積達到了17.52億畝,比上年增加1056萬畝,扭轉了連續4年下滑的勢頭,總產量達到13390億斤,比上年增加113億斤,連續6年保持在13000億斤以上。三季糧食季季增產,夏糧、早稻、秋糧分別增產24.2億斤、20.6億斤、67.6億斤。四大作物「三增一平」。
  • 重磅:人民日報再次強調糧食安全!
    糧食事關國運民生,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我十分關心糧食生產和安全。」7月22日至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吉林考察時強調,吉林要把保障糧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毫不放鬆抓好糧食生產,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在探索現代農業發展道路上創造更多經驗。
  • 「地評線」天府網評:四個牢記讓中國的飯碗端得更牢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世界爆發,目前尚未知曉何時能得到根本抑制,世界糧農組織曾警告世界糧食在新冠肺炎背景下存在嚴重危機。中國在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嚴重幹擾下,糧食產量有望連續6年穩定在1.3萬億斤水平,不僅解除了中國飯碗後顧之憂,也為世界糧食安全做出了中國獨特貢獻,這貢獻來之不易,飽含了中國人的辛勤努力,也顯示了高度的中國智慧。
  • 袁炎:抓好「米袋子」「菜籃子」,鼓起農民「錢袋子」
    4月1日,縣委副書記、縣長袁炎主持召開全縣農業產業工作調度會。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全國春季農業生產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用情用力抓好「米袋子」「菜籃子」,切實鼓起農民「錢袋子」,為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提供強有力支撐。縣領導殷志敏、朱新梅、王孚明出席會議。  袁炎強調,產業興旺是脫貧攻堅的關鍵、鄉村振興的重點。
  • 扛穩糧食安全重任 築牢經濟社會大局基礎
    央視網消息:今年全國糧食生產再獲豐收,糧食產量連續6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這也是我國糧食生產實現「十七連豐」。這樣的一份成績碩果纍纍,也來之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