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家袁松年: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2020-12-16 今日藝術頭條

袁松年(1895—1966年),又名袁十,字鶴文,廣東番禺(今屬廣州)人,寓居上海。民國時期的海上著名山水畫家,在當時的海上書畫中佔有一定地位。

袁松年 秋江泛舟 立軸 設色紙本

早年就讀於上海聖約翰大學,學習西洋畫。當時康有為,呂澄,陳獨秀等主張利用西洋畫法,變革中國畫。袁松年受到他們的影響,毅然放棄西洋畫,專事國畫創作。並提出了「國畫合理化」主張,做了許多借西洋畫法新國畫面目的嘗試。

袁松年 漁村晚泊 鏡心 紙本

袁松年先生的山水畫作,寓古於今,繼承傳統的同時,又吸收新時代的審美觀念進行創作。與同時代的傳統山水畫家比,西洋畫背景出身的袁松年先生更注重寫生與創作。

袁松年 春訪草堂圖 立軸 設色紙本

深厚的西畫功底使他在山水畫創作中始終保留著西畫透視比例、色彩光影的運用,同時又吸收了中國傳統山水畫的養分,取法荊浩、關仝、李成、範寬,旁及李唐、劉松年、馬遠、夏圭,技法中多用短皴。彩色水墨層層渲染,山石方折堅硬,水面嶙峋柔和,或皴或染,層次分明,色彩豔麗脫俗,畫風厚重古樸。

袁松年 山陰訪戴 鏡心 設色紙本

袁松年先生喜用硬毫小筆以焦墨勾以山石輪廓,再以小斧劈皴或雨點皴繪出明暗,間施赭石、石青、石綠,濃墨點苔。樹木枝葉的刻畫一反傳統,根據樹木枝葉的品種,以不同顏色細緻描繪,極少使用傳統點葉法。

袁松年 巫峽橫雲 鏡心 設色紙本

在技法上,他的畫既汲取了西畫的養分,又吸收了傳統山水畫的優點。同時,在山水畫創作中袁松年先生始終秉持著中國文人以詩書入畫的傳統,在其山水畫中大多有詩文,並大多為自己的詩文。「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詩文入畫進一步提升了畫作的涵養層次。

周昌谷繪畫藝術:固本博取,純情至美,妙悟獨造

賀天健:山水畫不僅要詩意,而且還要有詞境

朱屺瞻:西畫值得借鑑處亦甚多,凡高重線條與國畫可通

畫家邱漢橋山水畫:解衣磅礴,山水「幾何」

畫家林達川:終身為風景傳神、為山川立像的孤行者

相關焦點

  •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說的是誰?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說的是唐代的王維。 王維既是詩人,又是畫家,他的成就不僅僅只是在於詩畫上,而是他能巧妙地將詩和畫融合起來,構成「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這也是中國畫的特點。「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這是蘇軾對王維詩、畫的讚譽,王維的「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值得我們後人去研究。作者:陳 君 校稿:遊金地 小揚本文屬於公益用途,意在發揚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如果您喜歡我們的文章,歡迎關注帳號並在下方評論您的觀點!文章中如有錯別字,歡迎指出,我們將積極改正!圖文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及時刪除。
  • 詩中有畫 畫中有詩
    《詩畫之間》一書中的《「詩畫一律」的內涵》《中國古代的詩畫優劣論》《詩畫平等觀中的詩畫關係——圍繞「詩中有畫」說的若干問題》《詩畫一律論壽翁》四篇論文,皆是討論這些問題的。  「詩畫一律」「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皆是蘇軾揭櫫的話題,這是時代的機緣。
  •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沒錯說的就是他!
    談及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是最知名的一個就是王維,對就是中國唐朝的詩人王維,「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上學的時候背過不少他的詩。我們都知道他是詩人,但是其實他也是一位唐代特別著名的畫家。
  •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王維的詩大家耳熟能詳,他的畫有誰見過?
    但知道他同時還是畫家的人則不多,即便知道他是畫家,但看過他的畫的人,真的寥寥無幾。從盛唐到今天已一千多年了,王維的畫遺失了不少,僥倖流傳到今天的,普通人若沒機遇。很難輕易見到其真跡了,不過宋代的蘇軾有幸見過王維畫不少真跡,並留下評語,說:「觀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摩詰是王維的字。
  • 秋水說歷史:唐代大詩人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方可成佛
    而王維的詩的「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也在這首詩中體現得淋漓盡致。王維,字摩詰,太原人。世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維是人才」之說,後人亦稱王維為詩佛。從他的字就可以看出他是一個一心向佛之人,摩詰的本意在佛教裡是一個菩薩名「維摩詰」,正好與他的名字連在一起。維摩詰是佛陀的一個俗家弟子,精通大乘佛教教義,修為甚高,即使很多出家的弟子也不能趕上他。
  • 王維沒有畫作流傳於世,為何還會被誇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詩中有畫」我們可以能理解出來,可是,「畫中有詩」又該如何解釋呢?要知道,王維並沒有留下畫作傳世啊! 先來說一個小故事吧,讀完這個故事,我們就明白「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來歷了。
  • 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終南之秀鍾藍田,茁其英者為輞川。文學史上有名的輞川,位於藍田縣南十餘裡,青山逶迤,峰巒疊嶂,奇花野藤遍布幽谷,瀑布溪流隨處可見,不僅是秦楚要衝、三輔屏障,而且是達官貴人、文人騷客心醉神馳的風景勝地。
  • 方濟眾國畫作品丨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方濟眾是"長安畫派"的代表畫家之一,長期從事中國山水畫、花鳥畫、及書法的創作,在傳統中國畫向新中國畫轉型時期做出了重大貢獻,終生致力於傳統與創新的創研之中。作品多次參加全國美展、國際展覽並舉辦個人美展。作品曾多次在多種美術刊物上發表。
  • 水墨山水畫的鼻祖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王維(701-761)是唐朝著名的詩人、畫家。字摩詰,祖先原系太原祁(今山西祁縣)人,名門望族、書香門第。後來隨父輩遷到蒲州(今山西運城),21歲時中進士,狀元及第。曾任太樂丞官一職,後被擢為右拾遺。晚年以琴詩自娛,專心事佛。他的詩歌清新自然,情景交融,恬淡寧靜,是王孟詩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與孟浩然合稱「王孟」,還有「詩佛」之稱。
  • 八首王維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宋代蘇軾《東坡題跋·書摩詰藍田煙雨圖》: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王維的詩在中國歷史上獨樹一幟,風格鮮明。他的山水詩、邊塞詩,意境悠遠,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是古代詩歌中的精品。這就是說,此詩的優長之處在於蘇軾評論王維時所說的「詩中有畫」。王維長年在京師做官,又多與親王貴主交接往來,文名盛極一時,被公認為開元、天寶時期的文宗。《畫》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詩詞賞析王維的詩,「畫中有詩,詩中有畫」,涵泳大雅,無異天籟。
  • 「詩佛」 參禪悟理,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唐朝著名詩人、畫家,字摩詰,號摩詰居士。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世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維是人才」之說,後人亦稱王維為詩佛,此稱謂不僅是言王維詩歌中的佛教意味和王維的宗教傾向,更表達了後人對王維在唐朝詩壇崇高地位的肯定。王維不僅是公認的詩佛,也是文人畫的南山之宗(錢鍾書稱他為「盛唐畫壇第一把交椅」),並且精通音律,善書法,篆的一手好刻印,是少有的全才。
  • 《唐詩三百首》中王維五首經典古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唐詩三百首》中王維五首經典古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王維(701-761年)字摩詰,其詩畫成就頗高,蘇東坡曾讚譽其「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與孟浩然合稱「王孟」晚年無心仕途,專誠奉佛,故後世人稱其為「詩佛」。《送別》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
  •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王維作品欣賞
    沒看錯,今天推薦的畫家是大詩人王維。王維生平公元701年,生於蒲州(今運城永濟市)。
  • 《山居秋暝》——佛系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王維是唐代著名的詩人和畫家,並且是被譽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一代田園詩宗。為什麼說王維很佛系呢?因為不管是唐詩還是宋詞,傷春悲秋幾乎就是文人創作的一種常態。尤其是提到秋天,大多時候都是充滿悲涼的,不高興的。但是這首詩就不一樣,表達出來的意境就沒有悲涼的感覺,反倒是有幾許歡快的意思在裡頭,秋天自有秋天的景致,其實挺好的。
  •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詩佛王維的哪首詩最得你心
    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他的代表作有很多,都很經典,不知道哪一首會俘獲你的心靈?是「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的田園嚮往。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漂泊與孤寂。是「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的道別之詞。還是「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的羈旅之思。
  • 「斜槓青年」王維為什麼受人喜歡,不僅僅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除了詩人和官員,他還是一位著名的畫家,蘇軾就曾經說過:「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這不僅僅是表揚他詩的意境美,而是因為他真的詩畫雙絕,在唐代,王維的畫就以為廣為流傳,到了明代,更是被董其昌大為推崇,被稱為中國山水畫的「南宗鼻祖」。
  •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王維是山水詩人,為何被稱為「詩佛」?
    王維不僅是田園山水詩人,同時他還是一位山水畫家,他的詩人有「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特點。在當時可謂是「詩畫雙絕」。王維之所以被稱為詩佛,是因為他的詩有佛意禪心,而他本人又參禪悟理、學莊信道。
  • 最美詩歌: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他的詩你一定要讀
    如果用一句話概括王維的詩歌,那便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詩中有畫王維擅於表現景物的空間層次,通過一些點睛之筆寫出錯落有致的縱深感和立體感,使他筆下的山水田園景物的布局錯落有序,富有圖畫美。┃畫中有詩繪畫以色彩、線條為藝術語言,用以抒情達意,王維充分利用這些藝術手段來塑造意境。在動態中捕捉自然事物的光和色,在靜態中表現出及其豐富的色彩和層次感。下面來看一個例子吧。
  • 書中有畫,畫中有詩,他可不止是詩人
    談及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是最知名的一個就是王維,對就是中國唐朝的詩人王維,「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上學的時候背過不少他的詩。我們都知道他是詩人,但是其實他也是一位唐代特別著名的畫家。
  • 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山水田園詩的集大成者!
    自南北朝的謝靈運與東晉陶淵明開創了山水田園詩的先河之後,到詩歌發展的最高成就唐朝時,就湧現了一批優秀的山水田園派的詩人,他們往往寄情於山水之間,多愛寫一些田園生活或是山水景物的詩,其中以盛唐的孟浩然、王維為代表,而又以王維的成就略高,後世評價王維的詩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能以畫理通之於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