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巍峰種絲瓜:種瓜不賣瓜,年入八千萬?!

2021-02-23 蔬菜圈

育種,明年種」

 

這裡是周巍峰財富的發源地,關乎著他一年8千萬元的財富。這些年,周巍峰每年都會挑選個頭大的絲瓜留下來做種子,經過一代代選育,絲瓜越長越長。

 

周巍峰:「這個不錯,今年的絲瓜得把這個留下來做種子,我感覺這個種子比較好,這個種子如果繼續變異的話,這種肯定好,因為它比較粗一點。你和它比一比,手伸上去也夠不著,這個有兩米二,這不算大,很正常,隨隨便便就長兩米多。」


 

周巍峰:「不但我老來看,我有專門的人員每天都要來看,到晚上還有人站崗,為了這個絲瓜。」

 

記者:「你擔心什麼?」

 

周巍峰:「我擔心這個絲瓜,因為這個絲瓜比較長,今年長絲瓜比較少,怕有人看稀罕,給摘跑了。」

 

周巍峰生怕絲瓜出半點閃失,甚至晚上還會派人為絲瓜站崗。但記者在採訪期間卻發現,周巍峰一邊拼命保護絲瓜,一邊又讓他合作的農戶砍絲瓜。

周巍峰所在的上蔡縣,種植著4000多畝絲瓜,這裡的農戶正揮舞著鐮刀,大面積的砍斷絲瓜藤。

 


農戶:「一結瓜就不行了。」

 

記者:「不要瓜?」

 

農戶:「不要瓜,瓜就沒用了,不要瓜。全砍掉。」

 

這些被砍斷的絲瓜藤上掛著不少剛長出來的小絲瓜,有的甚至才剛開花。眼下正是絲瓜漲勢最好的時候,再過十來天,能畝產絲瓜兩三萬斤,經濟效益達一萬元左右。

 

農戶:「開始也可心疼了,感覺咱種這個瓜就是為了當菜吃,吃這個瓜。」

種絲瓜,卻不要絲瓜,這裡的農戶究竟靠什麼賺錢呢?而操控這件事的周巍峰,他說絲瓜沒有了,但掙錢的玄機就在這砍斷的的絲瓜莖上。

周巍峰:「這絲瓜莖現在可是個寶貝,現在比種絲瓜,賣絲瓜可強多了,這絲瓜一根藤,能給我帶來十元到二十元的收入。」

把長滿小絲瓜的絲瓜藤全砍掉,就為了一根莖,短短3天,小小的絲瓜莖能帶來八千多萬元的財富,秘密就在於,周巍峰在絲瓜地裡發現了一種被很多人忽視的東西,這到底是什麼呢?

 

周巍峰隨隨便便能把絲瓜種到三四米長,卻種瓜不賣瓜。曾被一些人視為神經病、周瘋子,生活一度落魄到靠啃饅頭喝白水度日,甚至還差點毀了容。

但他現在卻憑著在絲瓜莖上發現的秘密,被推進了財富的大門。周巍峰:「有一段時間,基本穩定在純利潤一天可以賺十萬元,最穩定的時候,日進鬥金一點都不誇張。」周巍峰到底在大絲瓜的莖上發現什麼,又是如何用小小的絲瓜莖,一年創造8000多萬元財富呢?

 周巍峰今年44歲,初中畢業走街串巷倒騰小買賣。有一天,他在報紙上看到這篇關於絲瓜鞋墊熱銷的報導後,決定種絲瓜。當時的周巍峰想不到,絲瓜鞋墊並沒讓他掙到錢,真正讓他發財的,卻是這種絲瓜莖上被忽視的東西。

 

2000年,周巍峰扒掉自家2畝玉米地,種上了絲瓜。眼看到了豐收季節,在眾多絲瓜中,有一個十分搶眼。

 

周巍峰:「有這麼粗,這麼高,1.3米,當時非常驚人,1.3米就非常吸引人啦,我們這哪有這麼長的絲瓜,一般都三十公分,二十公分一根絲瓜,所以非常吸引人,十裡八村都來看這個絲瓜。」

 

周巍峰想,絲瓜越大做出來的鞋墊越多。於是,他每年都把個頭大的絲瓜種子留下來育種。

這是用絲瓜絡製作的鞋墊,周巍峰至今還有很多沒賣掉。當時,周巍峰的絲瓜鞋墊根本打不開市場。3年時間,不但沒能因此發財,還把家裡十萬元的積蓄都折騰光了。

 

周巍峰的妻子:「我感覺委屈的是,天天一天天的過,然後還是這樣,沒有一點改觀。」

周巍峰認識到,賣絲瓜鞋墊發不了財,有了放棄種絲瓜,改行的念頭,但卻在妻子患上的咽喉炎上找到了一線生機。

 

當時,妻子患上了咽喉炎,有人說從絲瓜莖裡滴出的水可以治療咽喉疾病。周巍峰將信將疑,自己種了這麼些年的絲瓜,從來沒有發現絲瓜莖還可以出水。抱著試試的心態,周巍峰剪斷了絲瓜莖取水。

 

記者:「是所有的絲瓜莖都可以取水嗎?」


 

周巍峰:「不是,它必須是主根,杈子它不出水,一般都是一米左右剪斷,從根離地往上一米剪斷,出水最多,斜著剪,它的創傷面積比較大,這樣淌水更多,你看已經出水啦,這個快得很。」

 

令周巍峰驚奇的是,絲瓜莖果真流出了水。這成了他日後在絲瓜身上的財富爆發點。

 

採訪期間,記者做了一個測試,這根還沒有小拇指粗的絲瓜莖,到底能流出多少絲瓜水呢?

 

周巍峰:「這個比較粗,它根系發達,根系越發達採集的水越多。你看看這是個斜面,斜下來接水。」

 

記者:「出水了嗎?」

 

周巍峰:「還沒有,要呆一會,現在天氣比較熱,出水慢。」

 

周巍峰發現,絲瓜長出來半個月左右就可以採集絲瓜水。

 

8小時過後,我們回到上午做測試的地方,看看這根絲瓜莖出了多少水?

 

周巍峰:「接的不多,這要是溫度合適的話,早就接半壺啦這有多少,這有二兩。」


周巍峰告訴記者,氣溫28度,空氣潮溼的時候才是採集絲瓜水的最佳時間。而記者採訪期間,正值盛夏,氣溫高達38攝氏度,絲瓜莖的出水量受到很大影響。

 

那麼,一根絲瓜莖到底能出多少水呢?我們以前在絲瓜水採集旺季的時候,做過一次測驗。

 

一根絲瓜莖能出水2斤左右,周巍峰感到震驚,而且還真就把妻子的咽喉炎治好了。這個發現讓周巍峰如獲至寶,他不僅打消了改行的念頭,還有了一個在別人看來異想天開的想法,既然絲瓜鞋墊發不了大財,也許絲瓜水可以。

 

周巍峰的朋友馬水現:「這個水在我們看來是沒有一點價值,但他每天弄個小瓶子,趴在絲瓜地裡去接這個水,大家當時對他,對這樣的人就是已經,他身邊已經沒有親戚和朋友啦,感覺太不正常。」


 

在很多人看來,靠絲瓜水發財,疑問重重。究竟有誰會買絲瓜水呢?

 

周巍峰開始查閱資料,在《本草綱目》等草藥書籍中發現,絲瓜的藥用早有記載。於是,周巍峰嘗試著把絲瓜水作為中藥銷售出去。

 

記者:「就這么喝就可以,我嘗嘗,非常好喝,有一股植物清新的味道。」 

妻子的親身體驗,讓周巍峰對絲瓜水很有信心。他拿到藥店推銷,結果卻顏面掃地。周巍峰:「那個經理一下子把我推到門口,你在這噁心人吧,誰敢喝你的絲瓜水。但是我到現在還臉紅呢,當時你知道多丟人。」

 

周巍峰堅信,絲瓜水是還沒發光的金子。每年都會儲存一些絲瓜水,由於絲瓜具有抗氧化作用,絲瓜水至少可以保存3年時間。周巍峰不斷試圖尋找適合的銷售渠道,甚至在日後背井離鄉,過著啃饅頭喝白水的日子,他都沒有放棄過種絲瓜。直到有一天,一樣東西拉近了周巍峰與財富的距離。周巍峰:「電腦真是救我一命,電腦真是太強大啦,把我一生的命運都改變了。」

周巍峰種絲瓜的第4年,他得知了一個當時的新概念---電子商務,善於捕捉的周巍峰一下子來了興趣。他先斬後奏,瞞著妻子花五千多塊錢買了一臺電腦,連打字都不會的他,廢寢忘食的學習,開始在網上掘金。

 

周巍峰把絲瓜水的信息掛到了網上,幾個月下來,依舊不開張,但卻絲毫不影響他對電子商的熱情。周巍峰認為村裡網速太慢,不適合發展電子商務,於是,抱著電腦,去了離家最近的城市駐馬店,每月花一百塊錢租下了這間六七平方的小屋。周巍峰:「那時候放寬帶的那個小眼眼,你看,那個眼還在。」

 

周巍峰的原房東殷志斌:「那連著他的寬帶,老是嫌速度慢,速度慢,有時候睡到半夜了,我還聽到他的電腦,嘣嘣嘣。」


 

那段時間,周巍峰天天守著電腦,等待網上來買他產品的人,為了不放過隨時可能出現的機會,周巍峰3天才出一次門,養成了像這樣就著韭菜、大蔥吃饅頭的習慣。

 

周巍峰:「基本上我一次買饅頭,買上三天到四天的饅頭,再買點大蔥買點韭菜、鹹菜,一般就這樣,這方便,節約時間,啥有時間寶貴。」

 

周巍峰每年只有在種絲瓜的時候才會回家。村民議論紛紛,不理解周巍峰為啥種絲瓜只為了絲瓜水,難道是神經出了問題。

 

周巍峰的朋友周冠華:「老少爺們都不信任,覺得是胡來,是神經病,跟他們家人,跟我們家人都說,別讓冠華和周巍峰玩了,你看他整天都出現一些瘋點子,出一些瘋狂的行動,這傢伙是不是有點不正常,別將來把冠華也帶成不正常。」

 

漫長等待開始了,當時大家都不知道絲瓜水究竟有什麼用,絲瓜水在網上一年賣不了幾斤,周巍峰只能靠網絡賣一些數碼產品維持生活,他成了大家眼中被放棄的人。

 

周巍峰:「我當時就想,我一定要努力,不然沒有人瞧得起,我從哪裡跌倒了,就要從哪裡爬起來。」

 

讓人沒想到的是,周巍峰還真就促成了一個奇蹟,在網上3年都賣不掉的絲瓜水,竟然賣脫銷,最高峰時,一天成交了10萬單。

 

周巍峰:「連續打了三天兩夜,才把這些訂單處理完,如果沒有電腦,你光查帳就把人累垮了,200個人也查不完三天兩夜,200個人光查帳都查不完,你不要說手寫包裹單,那開玩笑,3月也寫不完。」

滯銷多年的絲瓜水,怎麼一下子變成了搶手貨,到底是哪些人在買,又做什麼用呢?

其實,周巍峰最初也很納悶,他好奇的向顧客打聽,也開始從網上搜索信息。原來,購買絲瓜水的多是年輕姑娘,而用途卻是周巍峰打破腦袋都想不到的。


記者趙心悅:「那時候你知道什麼是化妝水嗎?」

 

周巍峰:「不知道,就知道他們用來抹臉,就是擦臉用,我進入化妝品行業,真是外行,是別人把我抬進來的,是口碑把我抬到這個行業,一開始我什麼都不懂。」

當時,網絡上出現了一些關於絲瓜水可以護膚、美白,是一種天然護膚品的報導,絲瓜水開始受到很多年輕人的追捧。

 

記者趙心悅:「請問你知道絲瓜水嗎?」

 

河南駐馬店市民:「我知道絲瓜水,知道,用它泡麵膜紙,護膚用。」

 

河南省駐馬店市農業科學園藝作物研究所研究員姜俊:「最關鍵的是有多肽,生物鹼,和蛋白質,胺基酸,萜類,這都是抗氧化,抗衰老的一種。」

 

記者趙心悅:「其它植物沒有這些嗎?」

 

河南省駐馬店市農業科學園藝作物研究所研究員姜俊:「其它植物有,但含量都相對很低。」

雖然周巍峰對化妝品行業一無所知,但這幾年做電子商務積累的經驗讓他明銳地察覺到這是一個巨大的商機。周巍峰迅速為絲瓜水設計包裝,申請商標,發展農戶種植絲瓜,以每畝地1500元左右的價格回收絲瓜水。當時,生產絲瓜水化妝品的企業並不多,屬新生產品。周巍峰的絲瓜水在網店裡熱賣起來。

 

周巍峰:「電腦和網絡,其實就是我人生上了一個臺階了,從土裡刨食,到了一個非常輕鬆的行業,當那裡面去淘寶。」

 

周巍峰的年銷售額每年都保持高速增長,到2011年,他的絲瓜水賣出了4000多萬元。就在周巍峰為自己的賺錢眼光沾沾自喜時,危機降臨,企業被推到生死邊緣。

 

失控了,價格一個比一個低,一個比一個低,導致你後來就沒法賣了,從35到9.5一瓶,甚至有人5元一瓶就要賣。

 

2012年,絲瓜水品牌如雨後春筍般,一下冒出了二十多家,為了佔領市場,很多企業明知道虧本,卻不得不拼命打價格戰。周巍峰疲於迎戰,也將價格一降再降,2013年,銷售額驟減到一千多萬。就在大家為周巍峰捏把汗的時候,他的行為一下子變得古怪起來。

 

周巍峰的妻子王娟:「他每天都把各式各樣的面膜往臉上貼,籤字,見客戶的時候都在敷面膜,好像是走火入魔一樣,揭一個之後再敷,揭一個之後再敷。」

 

當時,周巍峰一天要敷二三十張面膜,近乎到了瘋狂的地步。終於,周巍峰的臉不堪重負。

 

周巍峰:「我早晨起來,起了這麼大一個包,像蛋黃一樣大的包,比蛋黃還要大,非常嚇人,我臉上滿臉全是這樣的包。」

 

原來,就在企業危急時刻,周巍峰通過電腦和網絡再次找到了新的財富爆發點。

 

他發現近兩年,面膜市場增長迅速,而購買絲瓜水的人,大多會購買壓縮面膜,將其泡在絲瓜水裡,用來敷臉。

通過網絡上發現的新商機,周巍峰決定開發一款面膜,親自反覆試驗,還請專家研發配方,2015年,用絲瓜水製作的面膜產品問世,年銷售額突破八千萬元。

 

周巍峰對面膜市場充滿信心,未來,他決定帶領更多的農戶種植絲瓜,擴大生產。

免費訂閱與投稿

1.回文章頂部,點「蔬菜圈」進行關注訂閱(推薦)

2.搜索「蔬菜圈」或加微信號「 shucai7 」

長按下圖→識別圖中二維碼→關注



聯繫人:亦農 微信號、QQ:2083573288

郵箱:2083573288@qq.com

相關焦點

  • 種瓜不賣瓜,他靠著一根絲瓜藤年入八千萬
    導語種瓜不賣瓜,結好的絲瓜被砍去不要,他種絲瓜,卻不靠絲瓜賺錢。小小的絲瓜藤平時看起來毫不起眼,到了他手裡,卻能產生年入八千萬的效益。那麼,這個小小的絲瓜藤有何神秘之處?又是怎麼帶了高額的收入呢?在他所在的河南駐馬店上蔡縣,種植著4000多畝絲瓜。說他是種絲瓜的達人,是因為他種的絲瓜不一般。不同於我們平時看到的絲瓜,一般長到五六十釐米,周巍峰種的絲瓜, 4天就能長到了2米多,而這種絲瓜在這裡早已稀鬆平常,不足為奇。周巍峰以前的絲瓜更是隨隨便便就能長到三四米。
  • 大駐馬男子種瓜不賣瓜,年入8千萬!
    但記者在採訪期間卻發現,周巍峰一邊拼命保護絲瓜,一邊又讓他合作的農戶砍絲瓜。2種瓜卻不要瓜,曾被一些人視為神經病周巍峰所在的上蔡縣,種植著4000多畝絲瓜,這裡的農戶正揮舞著鐮刀,大面積的砍斷絲瓜藤。周巍峰隨隨便便能把絲瓜種到三四米長,卻種瓜不賣瓜。曾被一些人視為神經病、周瘋子,生活一度落魄到靠啃饅頭喝白水度日,甚至還差點毀了容。但他現在卻憑著在絲瓜莖上發現的秘密,被推進了財富的大門。
  • 靠著一根絲瓜藤年入八千萬
    眼看到了豐收季節,在眾多絲瓜中,有一個十分搶眼,長到了1.3米。周巍峰想,絲瓜越大做出來的鞋墊越多。於是,他每年都把個頭大的絲瓜種子留下來育種。  周巍峰的絲瓜鞋墊至今還有很多沒賣掉。當時,周巍峰的絲瓜鞋墊根本打不開市場。3年時間,不但沒能因此發財,還把家裡十萬元的積蓄都折騰光了。
  • 畝產7000斤,瓜肉形似金絲,口感似魚翅,1斤賣7元,農民能種嗎?
    摘要:畝產7000斤,瓜肉形似金絲,口感似魚翅,1斤賣7元,農民能種嗎?文/農夫也瘋狂在春天是播種的季節,在農村裡家家戶戶都會有菜園子,一年四季都有各種蔬菜可吃。這些蔬菜在我們的生活中是比較常見的,農村裡好多人每年都會種植,所以今天筆者要給大家介紹一種特別的蔬菜,它的瓜肉形似近似,口感像魚翅並且營養價值也堪比魚翅,而且產量也很高,畝產可達到7000斤,在市面上一斤賣7元很暢銷,如今卻被一些人質疑是轉基因,那這種蔬菜農民能種植嗎?
  • 古代的「吃瓜群眾」吃的都是些什麼瓜?
    五代、宋元以來,西瓜、絲瓜、南瓜等相繼傳入並迅猛發展,黃瓜的種植、食用明顯改進,我們傳統瓜業的品種結構基本形成。甜瓜、瓠、冬瓜、 越瓜、哈密瓜五種本土原有瓜種,黃瓜、西瓜、絲瓜、南瓜四種外來物種在歷史上相繼出現,不斷豐富我國瓜業資源,構成了我國瓜業演進拓展的生動歷史。
  • 這種瓜,裡面竟含大量「魚翅」
    可讓人驚奇的是,這種瓜裡面竟然暗含「魚翅」,口感還十分出眾。話不多說,一起來看看這種奇特的食材吧~食材揭秘——魚翅瓜▼魚翅瓜,是一種是中國特產的稀有優質瓜。其又名金瓜、金絲瓜、角瓜、攪絲瓜、金絲角瓜、四季美角瓜,蒸熟後瓜絲分明、黃燦燦的,一根根酷似魚翅,因此得名,還有「素魚翅」、「植物魚翅」、「天然粉絲」的美稱。根據果實的顏色劃分,魚翅瓜可分為二種類型:一種為果皮橘黃色,瓜絲金黃色,即平時常見的「金瓜」;另一種為果皮淺黃色,瓜絲黃裡帶白,俗稱「銀瓜」,此類型較少。另外,還有深綠及花皮等更為罕見的顏色。
  • 惠水:老楊頭種瓜記
    在惠水縣雅水鎮下興村,要說誰種佛手瓜最上心?村民們都會不約而同的提起一個人,那就是今年69歲的楊龍齊。6月1日,記者見到了村民口中的楊龍齊,黝黑的皮膚,健瘦的身材,難以想像這是個已年近古稀的老人。楊龍齊的舊帳本2019年,下興村大力發展佛手瓜產業,抱著試一試的態度,楊龍齊種植了一畝佛手瓜,為算清楚種植佛手瓜這筆帳,他將每次佛手瓜的售賣情況都記錄在牆壁上,後來怕孫子們擦掉,他又重新一筆筆記在孫子廢棄的試捲紙上。楊龍齊的新帳本遇到他時,他正巧扛著鋤頭準備去地裡,知道我們來了解他種的佛手瓜,他熱情的邀請我們到地裡參觀。
  • 家裡不僅能種花,種瓜也是棒棒噠,好看又好吃!
    今天小編不講花,為大家介紹我的瓜瓜們。葫蘆科蔓生的瓜不僅可以做成美味的食物,還可以遮陰和裝飾庭院。設想一下:滿院的綠蔭下開出朵朵小花~垂下沉甸甸的瓜果~傍晚時分隨手摘下幾個做成小菜,真是一種享受啊!記得老家院子裡每年都種絲瓜,一兩顆就可以遮住院子,感覺超棒!每到傍晚一家人坐在絲瓜底下納涼吃飯,大人們聊天,孩子們嬉鬧,好是懷念啊!只是每每一場雨下來滿院都是黃花,哎~當時都會小小的感傷一下下
  • 佛手瓜種植技術
    隨著我國居民飲食消費結構的不斷改善及食品安全意識的不斷提高,佛手瓜漸漸成為消費者喜愛的蔬菜品種之一。佛手瓜的種植條件較為簡單,庭院、房前屋後、村邊地頭都可種植,病蟲害較少,產量高,風味好,耐貯運。一般畝產量5噸左右,最高畝產可達9噸,經濟效益可觀。種瓜需選擇個頭肥壯、重量500克左右、表皮光滑潤薄、臘質多、微黃色、茸毛不明顯、芽眼微微突起、無傷疤破損、充分成熟的瓜做種瓜。
  • 盤活閒置地 種出「致富瓜」
    秀英區永興鎮利用閒置資源發展特色產業盤活閒置地 種出「致富瓜」「昨天剛賣了1000斤瓜,明天又可以採摘了。」12月22日上午,在秀英區永興鎮羅經村委會儒林村脫貧戶林聲江的瓜地裡,一個個飽滿的佛手瓜掛滿枝頭。
  • 絲瓜的種植與管理
    絲 瓜【別名】綿瓜、布瓜、天羅瓜、天吊瓜、純陽瓜、菜瓜、倒陽菜【科屬】葫蘆科絲瓜屬白牆灰瓦旁,絲瓜架下,幼童老叟自得其樂這是民俗畫家們慣常的題材在中國古人看來絲瓜不僅僅是一種蔬菜,還是生活的點綴,更是一種高雅的情趣。
  • 【農史小文】瓜與甜瓜
    《東觀漢紀》:「至二年秋,天下野谷旅生,麻菽尤盛,或生瓜菜果實。」以及《後漢書》中記載:「瓜疇芋區」,這些顯然系泛指瓜類。但是,更多的時候則是特指甜瓜,《禮記》、《名醫別錄》、《齊民要術》等書的記錄能詳證此點。西漢時期,今文學者戴聖在《禮記·曲禮》中記載:「為天子削瓜者,副之,巾以絺;為國君者,華之,巾以綌;為大夫,累之;士疐之;庶人齕之。」
  • 春季種絲瓜,你知道怎樣給絲瓜摘心促進高產嗎?應該什麼時候摘心
    一,絲瓜的莖絲瓜的莖為蔓生,生長旺,主蔓長可達5~10米,分枝力極強,但一般只分生一級側枝(子蔓),主蔓上著生的雌花較少,而且節位較高,主蔓一般從第六節開始著生大量的雄花。側枝上著生雌花早而多。葉腋間著生卷鬚,以纏繞他物。生長前期以主蔓結瓜為主,後期以側蔓結瓜為主。
  • 一籬仲夏蔓絲瓜
    夏日鄉下,常見一棵老樹,一架竹竿,一堵泥石斷牆,或一根根軟軟的繩索,將碧綠的絲瓜橫豎一拉,就撐起了一方青綠。瓜蔓與綠葉相扶,一靜一動,有張有弛,成為最入畫兒的一景。民國才女張愛玲曾有個夙願:在老去的時候,要一個人靜看絲瓜爬蔓。表達出她對絲瓜的喜愛之情。永嘉場把絲瓜叫做天羅瓜。每年穀雨前後,父親都會在自家的自留地裡撒上幾顆天羅瓜籽或栽上幾株天羅瓜苗。
  • 知俏:常吃這6種瓜的人,身材都不會太差!
    每天刷著各種娛樂新聞,吃瓜事件一波接著一波。今天,俏俏就給大家安利幾種燃脂減肥的瓜~含有少量的有機酸,促進鈣磷的吸收,保護維生素C不被分解,促進蛋白質和脂類的吸收。絲瓜中還含有維生素C族和B族,這些物質也能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以及消化液的分泌,幫助促進消化和緩解便秘問題。絲瓜中的維生素以及微量元素是很豐富的,可以有效的幫助彌補在減肥期間由於攝入營養不足而導致的營養缺乏。
  • 【話說南格】那年夏天,我們吃過的瓜、種過的瓜…
    周圍的大人們都誇我哥哥懂事,銀寶大爺讓我哥哥給他到鋪鋪勒買煙去了,我呢就和幾個鄰居的小朋友在西瓜的誘惑下跟著賣西瓜的走。直到賣西瓜的在賣的過程中將「茭子面」西瓜扔在路旁時,我們便飛快地跑過去,撿起來啃著吃,儘管「茭子面」西瓜是半生不熟的,味道也不甜,但我們仍吃的津津有味。啃完後,我們的手上嘴上都是髒兮兮的,還互相逗笑呢。有好心人告訴我媽,你兒子在吃人家扔掉的生西瓜呢。
  • 浮瓜沉李 看看老北京吃瓜的講究
    自2010年起,我國的西瓜產量就穩定在6000萬噸以上,持續佔全世界總產量的60%以上。「吃瓜大國」,名不虛傳。說起吃瓜,中國人從不含糊。這裡的瓜,便是西瓜,顧名思義,是從西域傳來的瓜。其實西瓜的來源至今成謎,有諸多傳聞。
  • 佛手瓜 | 人間煙火
    有的在賣菜,有的在烤辣椒烤玉米,有些背著孩子在賣剛剛挖來的竹筍。人們的態度很閒適,沒有客人光顧的時候就各自做著自己的事,或是交談,或是發呆。有人來,就張羅著買賣。東西都很便宜,一個阿姨買了一大袋長豇豆,比起超市裡的豇豆來,本地人自種的又細又長。阿姨準備回去曬乾後慢慢拿來燒肉。叔叔則把那攤子上的野番茄承包了,說是回家煮酸湯。我在四周溜溜達達地四處觀望,忽然見到一簾佛手瓜。
  • 分享|第一次種老鼠瓜
    老鼠瓜又名變色,別名:金芒果瓜、彩瓜、老鼠瓜、變色瓜也稱金芒果瓜、彩瓜,俗稱老鼠瓜,為葫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原產印度、馬來西亞一帶,觀賞食用兼得,株結瓜30-50個,單瓜重350-600克,幼瓜白帶綠花紋,遠看如一隻只老鼠,所以稱老鼠瓜,
  • 陰陽師:從換CH到「絲瓜家族」,每年應援板,為啥有這麼多瓜
    比如在為崽而戰開始前的應援板活動中,玩家們就可以分批組織,為自己喜歡的式神貢獻力量,但是讓人不解的是,每年的應援板活動時,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瓜,這次也不例外。 而這次也有一位名為「絲瓜不是倭瓜」的博主將其掛了出來,根據該博主的描述,似乎可以實錘,這次「絲瓜家族」又出來搗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