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戰敗將領:關勝呼延灼韓滔彭玘索超,為何能從死敵變為兄弟?

2021-02-13 小薇的泡麵店

    

預計閱讀時間3-5分鐘


   《水滸傳》可謂家喻戶曉,一百零八好漢齊聚梁山泊忠義堂,過著快活的日子。這一眾好漢,倒有一半是被梁山泊打敗招降的,大家知道有哪些嗎?

 

細數被梁山泊打敗招降的頭領

梁山泊頭領的組成大致有三種,一種是原先就已落草,如最開始的晁蓋、林衝、吳用、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公孫勝、劉唐、杜遷、宋萬、朱貴,以及後來從清風寨投奔梁山泊的宋江、燕順、花榮、秦明、石勇、王英、鄭天壽、呂方、郭盛、黃信,以及後來從二龍山、桃花山投奔梁山泊的魯智深、楊志、武松、施恩、曹正、張青、孫二娘、李忠、周通、孔亮、孔明。

第二種是原先為良家子弟,因緣巧合、被設計或者是有意投奔最終來到梁山泊,如撲天雕李應,被宋江用計騙上梁山泊,然後一把火把他的莊園燒掉,李應無奈之下只能順從。還有那鉤鐮槍徐寧,被時遷偷盜了家裡的雁翎鎖子甲,又被朋友金錢豹湯隆一路矇騙到梁山泊。再有就是扈家莊的一丈青扈三娘,被林衝擒拿,最後落草梁山泊。

第三種是與梁山泊兩軍對戰失敗後投降的將領,如高太尉找來的呼延灼、韓滔、彭玘,對戰時韓滔還大罵梁山泊:「天兵到此,不思早早投降,還敢抗拒,不是討死!我直把你水泊填平,梁山踏碎,生擒活捉你這夥反賊解京!碎屍萬段!」還想他韓滔有多麼精忠報國,最後還不是降了,書中的解釋頗為封建迷信,直接說韓滔也是屬於七十二煞之一,意氣相投,所以就在梁山泊做了頭領。彭玘面對宋江的招攬更是商業吹捧:「素知將軍仗義行仁,扶危濟困,不想果然如此義氣!倘蒙存留微命,當以捐軀保奏。」呼延灼投降後直接去把城門騙開,從名將之後到落草賊寇,也如行雲流水般順理成章。

 

為何敗將能夠如此快地轉變成兄弟

這個問題主要針對的是對戰失敗後投降的將領。呼延灼、韓滔、彭玘、關勝、宣贊、郝思文、索超為什麼能夠如此迅速地從討伐梁山泊賊寇的官軍轉變成梁山泊自家兄弟?

無非為了活命罷了,如果不投降,相信梁山泊大賊寇直接揮刀砍頭毫不猶豫,在面對生死抉擇的時候,從前堅信的信念也就弱化了很多。

有人說,投降的人算不得好漢,像那南宋抗元英雄文天祥,誓死不投降,留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最後從容赴死,這才是大英雄。像那抗清英雄盧象升,即使面臨奸臣楊嗣昌和太監高起潛的迫害,仍然堅決抗戰,最終戰死沙場,這才是大英雄。

但大家留意到,上述兩位大英雄都是面對外部國家和民族的侵略誓死不從,對於國家內部平民起義的鎮壓,評價從來都是褒貶不一。因此,可以說,雖然梁山泊的好漢有些手裡都掛著幾條人命,但對於國人來說投降也未觸及底線。

再者,宋江有個聰明的地方,就是將聚義廳改成忠義堂,不管賊寇的底色如何,表面上還是有讓人投降的理由,有一段話尤為經典,他對戰敗後被俘的急先鋒索超這麼說:「你看我眾兄弟們,一大半都是朝廷命官。蓋為朝廷不明,縱容濫官當道,汙吏專權,酷害良民,都情願協助宋江,替天行道。若是將軍不棄,同以忠義為主。

那麼宋江的說法是否為真,當時的朝廷是否烏煙瘴氣呢?這是確切的事實。當時宋末六賊之一的國賊蔡京當權,發動元祐黨人碑事件,新、舊黨均陸續被打壓,蔡京實際掌控了朝廷。

小編舉一例來說明當時的朝廷有多麼昏庸。蔡京有一次向宋徽宗趙佶獻策,說他有個宏偉的計劃,要把大江南北的奇花異石、珍奇異獸全部運到開封來,建一個大園林,取名叫做「垠嶽」,宋徽宗很開心地同意了,為了把這些石頭運進來,他不惜把路上的橋給拆掉,甚至拆了開封的城門,最後還把城牆給推倒了,在這其中蔡京、朱勔、王黼、李邦彥上下其手,不知搜颳了多少民脂民膏。

所以說啊,宋江給戰敗將領下臺階的理由強大無比,最後不也實現了「忠義」二字嗎?

除此之外,從心理學角度講,宋江這句話的另外一個臺階是從眾心理,你看這裡有一大半是朝廷命官,大家都是聰明人,都投降了,你一個索超也不見得比別人勇敢聰明,就算想不通,看到其他聰明人的選擇是否也覺得自己原先的想法是錯誤的呢?

這就是群體壓力,「大我」面前放棄「小我」。史達林時期有一次會議是區黨代表會議,主持會議是新上任的區委書記,他在會上念一封致史達林的效忠信,出於對史達林的崇拜,大家一聽到領袖的名字就會用力鼓掌,宣讀完畢後大家更加賣力地鼓掌,幾分鐘過去了,大家都沒有停下來,誰都不想成為第一個停下來的蠢蛋。十分鐘過去了,造紙廠的廠長終於因為體力不支坐了下來,大家也才如釋重負地停止鼓掌。

故事告訴我們,群體壓力的力量也是巨大的。

 

結論

南宋徽宗趙佶在任時,國賊蔡京當權,朝廷貪腐之風盛行,是當時梁山泊能夠招納降將的社會背景。梁山泊自宋江接任之後,十分重視名聲,並且將「聚義廳」改為「忠義堂」,貼合精忠報國的社會共識,將賊寇這一社會身份模糊淡化,而逐漸轉為報國無門的人群這個概念,給了將領投降的一大臺階。

更何況人非聖人,在生命被脅迫的時候,看到其他已投降的將領們,轉化觀念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相關焦點

  • 梁山陣營,誰能打過豹子頭林衝?至少7人可以,還包括一女將
    關勝是將門之後,還是朝廷的領兵將領,身經百戰,馬戰非常嫻熟,他在率兵徵討梁山時,梁山派出了秦明和林衝對付關勝。林衝和秦明都是梁山中的頂級高手,一般的敵方將領,派出一人就可將其擊敗,但梁山面對關勝時,派出了兩位一流猛將,這體現了他們對關勝的重視,也說明關勝的武功非常強,梁山不想讓他麾下的大將去和關勝單挑。
  • 《水滸梁山兵器排行榜》槍術,哪些人是用槍好手
    眾多水滸典籍中記載了盧俊義的武器:金攥提爐槍!他說第一誰敢不服?原文記載:梁山攻打東昌府時,張清施展飛石絕技,連打金槍手徐寧、錦毛虎燕順、百勝將韓滔、天目將彭玘、醜郡馬宣贊、雙鞭呼延灼、赤發鬼劉唐、青面獸楊志、美髯公朱仝、插翅虎雷橫、大刀關勝、雙槍將董平、急先鋒索超等梁山十五員戰將,等於說他一人用小石頭便打敗了當時梁上的大部分得力戰將,那些偏將就更不用說了。
  • 宋江中毒身亡,呼延灼關勝朱仝手握兵權,為何沒有為他報仇
    從時間節點上來看,宋江被毒死時手握兵權的,有呼延灼、關勝和朱仝三人。這三位梁山好漢,武藝高強,都是實授的軍職,為何沒有一個人為宋江報仇呢?如果梳理三人上梁山的始末就會發現,他們不為宋江報仇,是很自然的選擇。
  • 梁山五虎將中的吹牛大王:雙鞭呼延灼
    呼延灼是北宋開國名將呼延贊的嫡系後人,高俅介紹呼延灼說他"現受汝寧郡都統制,手下多有精兵勇將",可見呼延灼應當也算得上官運亨通,畢竟這是正派的開國名將之後,像關勝雖說是關羽後人,但卻只是一個巡檢,在水滸書中這個職務比宋江的押司都高不到哪裡去。
  • 水滸七十二地煞武功最高的三個人是誰?第一到底是不是病尉遲孫立?
    水滸劇中的孫立在水滸第八十七回「宋公明大戰幽州,呼延灼力擒番將」中,孫立與遼國先鋒將寇鎮遠有一場打鬥,堪稱水滸中最精彩單挑之一。這一戰足以讓許多天罡將領汗顏,也足以讓孫立名揚天下。同時孫立還有三十回合戰平呼延灼、生擒石秀的輝煌戰績。但即使如此,在小編看來,孫立在地煞也不一定能排名第一。還有兩個人值得提一提。
  • 扈三娘足以與秦明相提並論,能輕易活捉呼延灼副將,為啥只排59位
    在呼延灼攻打梁山的時候,帶了兩員大將,一個是百勝將韓滔,一個是天目將彭。初戰,梁山眾人和呼延灼兩軍對陣,秦明受不了韓滔的激將,與韓滔對戰,只是兩人鬥了二十多個回合,韓滔便力怯了!花榮此刻也出戰了,和花榮對戰的是彭玘,兩人同樣是對戰了二十多個回合,然後以彭玘力怯而告終。
  • NBA水滸群英傳之沒羽箭
    那麼聯盟中誰是沒羽箭張清呢?筆者認為是——前文說了張清擅用飛石,曾連打徐寧、關勝、呼延灼、韓滔、董平、索超等好漢。湯普森外號「佛祖」,射術精湛且擅長第六場爆種,又被戲謔為SIX GOD。湯普森有事沒事總要暴走,勇士讓誰手風順,也不能讓他手風順,否則就等著比賽花。聯盟中的球隊及球星被湯普森顏射的可不在少數,吃過虧的大咖包括:杜蘭特、威少、保羅、喬治、拉文、哈登、考辛斯,不一而足!
  • 水滸群雄武力排行榜(第21—30位)
    秦明也不追趕,退回本陣這個不做過多解釋,秦明呼延灼不分勝負,慕容恐怕呼延灼有失和秦明不來追趕說明兩人難分伯仲(後面呼延灼說正要拿下秦明明顯不符合事實,其實呼延灼有點『嘴炮』技能,呼延灼處分析)秦明的其餘戰績比如戰花榮、韓滔、袁朗以及數次斬將沒有任何問題,這裡不再多說。
  • 梁山武將的頭號剋星,害死關勝,生擒阮氏三雄,大破武松呼延灼
    梁山武將的頭號剋星,害死關勝,生擒阮氏三雄,大破武松呼延灼梁山好漢,共計一百單八位,個個是英雄。要說誰的武藝更加高明,各位讀者肯定都有自己的看法。當然,如果按照排名和戰績來看,馬軍中的五虎將,當為武將中的一流人物。
  • 鮮為人知的《水滸後傳》:燕青不愛李師師,呼延灼後悔落草
    《水滸》續書甚多,其中對原著態度很好、對梁山好漢抱有同情之心的,當屬清朝陳忱所作《水滸後傳》。    一、108將變44將  《水滸傳》倖存的32人分別是:  天罡星10人:入雲龍公孫勝、雙鞭呼延灼、大刀關勝、美髯公朱仝、混江龍李俊、撲天雕李應、神行太保戴宗、浪子燕青、活閻羅阮小七、小旋風柴進。
  • 水滸一百零八將,如果按武功排名前五名是誰?
    在《水滸傳》中,水滸108將的武功排名一直是筆糊塗帳。比如扈三娘被林衝活捉,但她卻能跟呼延灼大戰二十多個回合不分勝負,你能說,林衝就比呼延灼更厲害嗎?因為,楊志曾戰平林衝,也曾戰平過呼延灼,故而林衝和呼延灼,是用楊志為參照物,還是扈三娘為參照物?這沒法說清了。
  • 關勝為什麼打不過林衝?
    關勝戰索超,不到十合索超斧怯,露出下風跡象,很久之前索超盡力打楊志是平手的啊,楊志盡力打林衝也是平手的,此戰索超同事李成很明白索超快輸了,去助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