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都有三成人不知道膀胱會患「多動症」

2021-01-10 杭州日報

  名醫

  在線

  主持人 餘敏

  

  孟大伯今年70多歲,他有一個難言之隱。近10多年,每10多分鐘他就想上一次廁所,以至一個人在家時都懶得穿褲子。前幾年到醫院就診,也查不出啥毛病,吃了些藥沒見好,就一直拖著,平時也不敢出門。

  浙醫二院泌尿外科杜傳軍主任認為,其實孟大伯就是典型的膀胱過度活動症(簡稱OAB)。上期「名醫在線」我們邀請他,為讀者解答了這種常見、但很多人卻又難以啟齒的疾病。

  杜主任介紹,40歲以上的人中,每10人就有1人有尿頻、尿急、尿失禁的症狀,但只有少數人到醫院就診,即使是醫生,也有約三成人不知道的。OAB不會直接威脅生命,但對患者的心理會造成巨大影響,抑鬱、煩躁,有的人甚至為此自殺。

  主持人:許多年紀大的都有尿急、尿頻的現象,但好像很少聽到「膀胱過度活動症」這個詞?

  杜傳軍:膀胱過度活動症,包括尿急,尿頻,夜尿,尤其是急迫性尿失禁等症狀。

  在健康的情況下,我們的大腦會給膀胱發出信號令其收縮,排出膀胱腔中的尿液。可是膀胱過度活動症的患者,膀胱不聽大腦的指揮,不管裡面的尿液滿不滿,總愛時不時地收縮一下,把尿液直接就擠出去。對於一般的人,從隱隱感覺到尿意到忍耐的極限之間,存在一段時間差,但膀胱過度活動症患者卻是一感到尿意就馬上想上廁所,中間沒有過渡的階段,造成尿頻尿急。

  膀胱過度活動症是一種外在表現的症狀,有的由不明原因引起,但常常伴發或繼發於慢性尿路感染、前列腺疾病、糖尿病、婦科疾病。它不僅是一種生理疾病,也是一種心理疾病,會給患者帶來嚴重的心理影響,導致抑鬱和羞慚,讓患者喪失自信,害怕成為家庭負擔。

  膀胱過度活動症的症狀中尿急是核心症狀,偶爾的尿急尿頻不能算OAB。診斷是否是該病,一定要看他尿急、尿頻這些症狀是不是持續了三個月以上。

  

  主持人:這種疾病的發病率高嘛?

  杜傳軍:在英國,平均每6個人中就有1人患OAB,在歐洲,大約有16.6%年齡大於40歲的人,可能有輕重不等的OAB症狀。在我國,有統計表明成年人膀胱過度活動症的總發病率為8.1%,且隨年齡的增長而增高。40歲以上成年人總發病率可達11.2%。也就是說,10個人裡面就有1名患者。

  

  主持人:有這麼高的發病率,但我們好像都不知道?

  杜傳軍:不僅患者的知曉率低,即使是醫生也有許多不知道的,患者到醫院就診的比例是比較低的。

  一份覆蓋18個城市、196家醫院的問卷調查(1100份調查問卷,有效問卷744份)顯示,目前只有15%的OAB患者尋求治療,而其中僅有一半的患者能得到正確診斷與治療,原因之一就是很多醫生對此類疾病還不認識,31.03%的醫生不清楚OAB的正確定義,36.98%的醫生不知道OAB的根本症狀。

  膀胱「多動症」就診率極低

  【專家訪談】

  周阿姨:我今年56歲,近10年來,每20分鐘左右就想上一次洗手間。檢查過,醫生說懷疑是腎炎,但治療一段時間後也沒效果。

  杜傳軍:你這個應該是典型的膀胱過度活動症。該疾病可以由很多原因引起,如尿路感染、膀胱炎等,但腎炎一般不會使你尿急、尿頻。建議你還需要到醫院做進一步尿動力學檢查,有必要的話,還需要做膀胱鏡檢查。

  

  陳先生:我有前列腺增生,最近查PSA(前列腺特異性抗原)值為5.86,兩年來,PSA來都維持在5至6之間。很緊張,會不會得了前列腺癌?

  杜傳軍:40歲以上的男性前列腺都在逐漸增大。患了前列腺炎、前列腺癌等,這個指標都會增高。但是,如果是前列腺癌,指標會不斷增高。你這兩年,PSA一直在5至6之間,一般來說不會是癌。你先用藥一個月後再去複查,如果PSA下來了,可能只是炎症。

  

  夏先生:我今年50歲,小便滴滴答答、有刺痛,醫生說是前列腺炎。我現在每天慢跑,會不會影響前列腺功能?

  杜傳軍:隨著年齡的增大,前列腺也會肥大。心態放鬆些,到醫院接受正規治療。慢跑以及其他運動,對前列腺都不會帶來不利的影響。

  【讀者問答】

  膀胱過度活動症評分問卷表

  記者 鄭承鋒 攝

  主持人:膀胱過度活動症有哪些危害呢?

  杜傳軍:OAB雖然沒有生命威脅,但是患者的生活質量受到嚴重影響,如頻繁上廁所,經常找廁所,被迫減少飲水,不敢參加社交活動,無法長時間工作,效率降低,擔心漏尿迴避性生活等,由此引發的一系列的心理障礙,如羞愧、孤立、抑鬱等,直接影響家庭和工作,並形成惡性循環。但如果長期視而不見,可能會進一步引發皮膚感染、尿路感染等更多的問題,更有部分老年OAB患者因在匆忙衝向衛生間時而摔倒,導致骨折進而引發多種健康問題,甚至死亡。

  心理上的危害是非常可怕的。多年前,醫學界對膀胱過度活動症的認識還沒有那麼清楚。一名28歲的小夥子,每過10多分鐘就要想尿一次,非常煩惱,到我們醫院就診。通過藥物治療後效果不是非常理想,後來收治住院,治療一段時間症狀改善並出院。但是過了三四個月,尿頻、尿急的症狀又出現,再次來醫院住院治療。但是,隨後發生了一件令醫護人員,以及他的家人都非常意想不到的事情,小夥子跳樓自殺了。

  為什麼?就是因為被OAB折磨得出現了心理障礙,失去了對生活的信心。

  

  主持人:目前醫學上是如何治療的

  杜傳軍:首先要找出病因,治好基礎疾病。比如是尿路感染的,先要治好感染。

  還有一些即使感染等疾病治好了,還會尿頻、尿急,那就需要做進一步做尿動力學檢查,看看是不是膀胱出現了問題,然後給予鬆弛平滑肌類藥物或藥物灌洗膀胱等方式治療。對於一些尿失禁非常嚴重的病人,可能不得不考慮切除膀胱。

  其實,一些輕度患者可以自己在家做行為治療,包括生活方式幹預(放鬆、戒菸忌酒、避免辛辣刺激等)、膀胱訓練(延遲排尿、定時排尿)和盆底肌肉運動訓練(如提肛運動),患者通過行為訓練可阻斷精神因素惡性循環、掌握控制排尿技能。當然,下意識地讓自己憋會尿、延遲排尿,要循序漸進地進行。

  不直接威脅生命 但足夠摧殘心理

  當問題3(尿急)的得分在2分以上,且整個得分在3分以上,就可診斷為OAB。

  OAB患者嚴重程度分級:

  總得分 ≤ 5,輕度OAB

  6≤ 總得分 ≤ 11,中度OAB

  總得分 ≥ 12,重度OAB

  特別注意的是:尿急是OAB的核心症狀,無尿急這一主訴不能確診OAB。

相關焦點

  • 老想上廁所或得了膀胱「多動症」 40歲以上人群發病率高
    不少人有過這樣的經歷,他們很納悶:這是病嗎?是什麼病?  醫生說,這種症狀叫做膀胱過度活動症。膀胱也會有「多動症」?沒錯,雖然這種病聽起來陌生,但實際上發病率很高。相關統計數據顯示,40歲以上人群發病率約11.3%,在我國,大概5%-6%的女性都患過此病。  醫生提醒,有症狀應及時就醫,經過治療多數患者生活質量能夠得到改善,切勿因害羞而忍著。
  • 成人也可能有多動症
    □蘇林雁(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精神衛生研究所教授)  晏先生行為幼稚、不願意工作,他說他也想工作、掙錢,但一做事就特別煩。看見喜歡的東西,不管是否有用就買,經常買些兒童玩具,回來玩兩下就扔到一邊,談女朋友也一樣,第一眼看上去就喜歡,第二天他就迫不及待要去領結婚證……其母親不解,他都20多歲了,怎麼為人處世像個十來歲的孩子?只好求醫。
  • 工作總是摸魚、走神,你可能得了「成人多動症」
    複習功課時,不是左看看就是右瞅瞅,連窗外的鳥叫聲都比書本有趣得多?每到加班時,渾身不舒服,購物慾、食慾似乎都能瞬間擴大一百倍?那麼,你可能患有成人多動症,在醫學上也被稱為「成人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簡稱ADHD。你沒聽錯,多動症竟然也有「成人版」,不信,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成年人也會得多動症嗎?1972年,一位美國醫生首先報導了成人多動症病例,醫學界對成人多動症的認知和研究從此拉開序幕。
  • 「低效工作狂」原是得了「成人多動症」
    北京安定醫院副院長鄭毅透露:多動症堪稱是兒童精神障礙中的第一大病,發病率在4%至7%,「從概率上來看,相當於中小學校每個班級裡都有1至2名多動症的孩子。」但遺憾的是,很多家長都沒有意識到孩子得了多動症。  多動症也就是兒童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這是一種在兒童和青少年時期常見的神經和精神發育障礙性疾病,患兒主要表現為注意缺陷、多動和衝動。
  • 小孩子有多動症該怎麼辦 多動症有哪些症狀
    生活中孩子總是表現的極不安定,覺得他是患上了小兒多動症,您真的了解小兒多動症嗎?小編今天帶來的話題便是:小兒多動症的症狀、小孩子有多動症該怎麼辦、多動症的原因,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小孩子有多動症該怎麼辦寶寶有多動症千萬不要著急,一半來說多動症就診年齡都在6-12歲,因為在這時期,孩子已經進入課堂,症狀表現會更加突出,能夠更好的對症治療,所以家長朋友們只要在這期間就醫即可。1、父母要正確的對待寶寶多動症的行為,不能歧視,或者是打罵,更是不能過分的遷就,否則就會使得他們更加的任性不聽話。
  • 當心是成人多動症 得治
    第十屆西部精神醫學論壇於今日在重慶南坪國際會展中心舉行,記者從論壇上了解到,不僅是兒童,成人也有多動症,比如經常開小差、注意力難以集中、拖延工作等行為。每100個成年人中就有4人患有「成人多動症」,且絕大多數沒有被及時發現和治療。
  • 多動症不只是「多動」
    意味著期末考試快到了……所以最近很多家長在給孩子挑毛病,真真是皇帝不急急死太監——什麼「注意力不集中」「上課愛走神」「作業太拖拉」等,到兒童醫院找原因的孩子也大大增多了。可能你想不到,孩子看上去斯斯文文,看似和「多動」毫無關係,竟然被診斷出有多動症。
  • 鄒小兵:竟然高達一半的自閉症譜系伴隨注意力缺陷(多動症)
    然後隨著我對兒童發育知識越了解越多,我終於知道,我自幼99%是個ADD患者。我做過成人ADHD自測量表,基本所有的症狀全部符合。包括我到現在都沒辦法聽課聽講座集中精力超過20分鐘,從小智商很好但是從來不是個傳統好孩子(每次同學評選最調皮的同學我總是榜上有名,以至於高中我雖然從學渣躍居成績全校第一仍然長期沒人願意同桌--上課老是搗亂和說話或者做小動作會讓其他好學的同學無法忍受)。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當心患上「多動症」
    孩子頑皮多動是性格問題,不是病?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學習困難,可治可不治?當心,孩子可能有「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多動症」,全稱為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是一個與神經發育相關的心理障礙。一般情況下,患病兒童12歲之前就能夠表現出一些明顯的症狀,典型特徵是具有與年齡不相符合的注意缺陷或者注意力時間短暫,日常生活中多動、經常抽動,從而導致學習、生活存在一定的困難,嚴重者會做出一些衝動的舉動甚至違法犯罪行為。「多動症」的病因有哪些?
  • 兒童才可能患多動症?錯!成人多動症也需受到重視
    【環球網綜合報導】人們普遍認為只有小孩才會得多動症,然而據法國媒體「成人醫生」報導,醫學專家稱其實成年人也可能患多動症,並且成人多動症是一種並不罕見甚至常見的精神或心理問題。據統計,在法國,多動症發病率約為3%,其典型表現包括:注意力難以集中,感到焦躁和衝動等。
  • 兒童多動症越來越多,想了解多動症的原因?聽聽兒科醫生怎麼說!
    近些年來,多動症患兒數量不斷增加,多動症不僅影響孩子的生活,也令很多家長很煩惱,多動症又稱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是兒童期精神障礙很常見的一種,對於一般的患兒來說,注意力難以集中、學習成績差、活動過多和衝的的行為,甚至還會出現不良反應。那麼引發多動症的原因有哪些呢?
  • 孩子得了「多動症」怎麼辦?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孩子不是活潑好動,而是不聽家長、老師的勸阻,不分時間、地點地亂動亂跑,這些兒童很可能就是患上了兒童多動症。兒童多動症又稱為注意缺陷多動障礙,是一種以注意力缺陷和活動過度為特徵的行為障礙,一般在學齡前出現,其中男孩子多於女孩。多動症的主要表現就是活動過度,多動症兒童經常不分場合地過多行動;但不是所有的活動量過大都是多動症,那是多動症的一個表現而已。
  • 孩子多動症怎麼辦?點進來看攻略
    很多家長都覺得自己家的孩子太好動,覺得他有多動症,其實很多時候家長大可不必擔心,小孩子精力旺盛,活潑好動是正常現象。但是有的小孩子精力過於旺盛好動,甚至無法集中注意力,情緒衝動,這個時候我們就要考慮孩子是否患上了兒童多動症。
  • 孩子多動症怎麼辦?
    多動症又稱注意力缺陷多動症(ADHD),是兒童時期常見的心理障礙,平時會有一些注意力不集中、過分好動的表現,所以家長們要細心觀察,如果你的孩子有了這些多動症的症狀表現,要及時採取防止措施,乃至就醫,寧波綠康博美精神康復醫院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 孩子多動怎麼辦 4招幫孩子擺脫多動症
    現在開放二胎後,很多夫婦選擇生2個孩子,一方面能夠減輕孩子的將來的負擔,另一方面也能讓自己多一個子女陪伴,雖然可以多生孩子但是孩子的教育卻不能馬虎,很多孩子小時候有多動症,遇到這樣的情況媽媽們怎麼辦呢?兒童多動症的表現有哪些?多動症是怎樣形成的?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是「活潑好動」還是「多動症」?
    提及多動症,許多家長的反應都是孩子精力旺盛一天動個不停,調皮又不聽話。殊不知,活潑好動並不等於多動,多動症表現多樣且難以辨別。開學以來,許多家長帶著小孩到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問診,詢問自家小孩是否有多動症?看完此文,應該可以為你答疑解惑。
  • 母親懷孕期間,泰諾林用多了孩子多動症機率增加
    二.孕期使用泰諾林會導致孩子多動症嗎? 基於目前的研究,是和孩子長大後的多動症相關的。 含量每增加1倍,患多動症(ADHD)的機率增加10%。 所以,本文結論是,結合其他大量的隊列研究提示的,孕期使用對乙醯氨基酚會導致神經系統發育不良的結果,本文建議孕期要謹慎使用對乙醯氨基酚,研究其他的孕期適合的解熱鎮痛方式是有益的。
  • 醫生:或是膀胱過動症,正確認知有助防治
    最近收到了一個女士的諮詢:「膀胱過度活動症,吃什麼藥有效果?一個多月了。很煩惱!」不止是這位女士,有時候,看到某些人才剛上完廁所,沒多久馬上又去,那對方可能有膀胱過度活動症。首先明確這是一種常見的疾病,會出現頻尿、急尿等現象,而不是什麼怪病、難治的病。
  • 孩子多動症,醫生給開了興奮劑?|健識藥師談
    原由是孩子診斷為多動症,醫生推薦服用哌甲酯。這個家長比較細心,在網上百度此藥,查到了如下內容:「鹽酸哌甲酯是一個中樞神經興奮劑......」看到這句話,這個家長就有疑問了,我的孩子本來就多動注意力不集中,為什麼還要給其使用興奮劑,豈不是越吃越鬧騰?這個家長的疑慮似乎很有道理,孩子多動注意力不集中,得用鎮定劑讓他安靜下來。
  • 小兒多動症吃些什麼食物?醫生:這4種食物不能吃
    多動症的發病率居高不下,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缺乏對多動症的了解,許多父母沒有意識到孩子的多動症是一種疾病,誤認為是調皮、不聽話的行為,錯失了治療多動症的黃金時間,這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是極大的傷害。那麼,多動症怎麼治?小兒多動症吃些什麼食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