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人數多達近1200人的網球運動員及其團隊成員,分別從美國洛杉磯、卡達多哈以及阿聯阿布達比三地出發,陸續乘包機飛抵澳大利亞墨爾本,準備參加三個星期後開打的大滿貫賽事——2021澳網。
為了比賽能夠在安全環境中舉辦,主辦方澳大利亞網協做出了相當多工作。
小到落實球員們在「泡泡」式封閉環境中的住宿和訓練比賽安排,大到與維多利亞州政府協商制定非常嚴格的隔離防疫措施,精力耗費了不少,銀子也沒少花。
然而,從這批享有豁免,被特許進入澳大利亞國境的外籍人士落地一刻起,混亂、質疑、不滿的情緒便爆發了。
在疫情防控和民主自由的雙重壓力下,澳網能不能挺住?會給2021的世界體壇乃至奧運會帶來怎樣的指引?
前路依舊茫然未知!
按照要求,此次所有乘機赴澳者,包括球員及隨行團隊人員,必須持72小時內新冠檢測陰性報告,才能獲準登機。
那些未能成行的,包括英國名將穆雷、以及原本獲得女單外卡的中國00後小花王曦雨。他們都是臨出發前檢測陽性,被迫退賽。
雖說在其國門外先擋下了一波,然而,當這17架包機陸續飛抵墨爾本後,澳網協的「掃雷」工作才算真正開始。
那些長途旅行後入駐隔離酒店的人,有不少甚至還沒來得及倒時差就被告知,「接下去14天,不得走出房間半步。」
原來,這批航班中有3個班次出現了感染狀況。飛機上同機抵達的人中,有人未能通過落地墨爾本後的第一次檢測,其中包括了至少1名參賽球員。
而隨著隔離期的延長,僅僅一周後,這一數字就攀升到了4人之多。
按照澳網協與維多利亞州政府聯合制定的防疫規矩,這3個航班上的全部乘機人員,必須進入完全的強制性隔離狀態。
據悉,跟著遭殃的球員高達72人,他們無法獲準按原定安排「每天前往賽場訓練5小時」,只能憋在十幾平米大的房間裡數星星。
這當中包括日本一哥錦織圭、前女子世界第一阿扎倫卡、澳網前冠軍科貝爾以及衛冕冠軍肯寧。
讓球迷稍感寬心的是,幾位中國女將可能不在此列,其中王薔和王雅繁都開始了彈性的每日5小時訓練+14天隔離生活。
對這份「禁足令」,有人抱著既來之則安之的態度予以理解,但也有人忍不住在社交媒體上抱怨這一措施「過於嚴苛」和「不公」。
理由是航班上本就只安排了1/3的上座率,而且自己的座位也遠離確診者,卻為何要受牽連接受強制隔離?
在推特上,發出這些聲音的球員遭到了不少澳洲民眾痛批,指責他們只想著享受特權,卻不願遵守義務和承擔責任。
有人帶著憤怒的情緒斥責道,「如果你不喜歡這些免費的五星住宿和免費的機票,你完全可以把它們退回去,然後用你打球贏得的幾百萬美金獎金包一家飛機滾回到自己住的地方去!」
去年下半年,由於入境防疫工作上的漏洞,墨爾本和整個維多利亞州經歷了長達三個月的完全封城,教訓可謂慘痛。
對維州政府和澳網協堅持舉辦2021澳網,特許大批外國球員入境的決定,很多當地人一直抱著反對態度。
「澳大利亞可不想淪落成像英國、美國以及其它國家一樣,經歷高死亡率和感染數字激增的折磨,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對自己的邊境保護,如此重視的原因。」
「這些球員沒有意識到自己有多幸運,當你們在抱怨的時候,要知道還有5萬澳大利亞人沒有被允許回到自己家人身邊。」
到最後就連一些外國網友也看不下去了,「這是他們的家,他們說了算,老老實實遵守吧。」
隔離是隔離了,賽事方也會繼續檢測,但仍有很多人認為,澳網防疫泡泡裡還有深藏的「地雷」沒有完全清除。
比如那些仍然被允許可以每天前往賽場訓練5個小時的球員中,儘管登機前以及落地後的兩次核酸檢測都是陰性,但誰知道他們中是否有不自知的無症狀感染者呢?這些人也許會像定時炸彈一樣爆炸。
如果有一名球員在這個彈性的14天隔離期屆滿前才被查出陽性,那麼Ta之前每日都可外出5小時所製造的風險,又有多大?
那些和他們共用一個球員間的球員們,可能會爆發超級傳播,即使是在泡泡防疫的環境中,都有可能產生無法挽回的惡性結果。
英國《每日郵報》網球專項記者麥克-迪克森直接寫道:「澳網現在看上去就像是一場豪賭。」
顯然,在14天隔離已經被證明無法根除風險的現實環境中,隨時都有可能就地傳播的新冠疫情是所有人心中的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