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60年代至今,我們到底見過多少不同版本的「如來神掌」?
80、90後最熟悉的,大概要數電影《東成西就》和《功夫》裡的經典致敬片段。
劉鎮偉的《東成西就》裡,白骨洞看管大鼎的三隻怪物的原型:鋼齒神龍,神鵰金眼兒及母猿猴;印在鼎裡的神功;用蜈蚣下蠱並敲鼓控制人的把戲;幾位主角的造型和武打招式……都是源自《如來神掌》。
而周星馳更是對《如來神掌》有著幾乎走火入魔的熱愛:《喜劇之王》裡的柳飄飄;《功夫》裡的火雲邪神和如來神掌;以及《西遊·降魔篇》裡的無定飛環、天殘腳、如來神掌……
所有這些經典版本的源頭,都是1964年富華影業的經典系列武俠片《如來神掌》。
1. 要素過多:上古B級Cult片?
當年富華影業對於這部作品可謂野心勃勃。
《如來神掌》由老牌武俠導演凌雲指導,司徒安編劇,當年的頂流演員曹達華、關海山、于素秋、林鳳等人主演,僅僅1964年一年就一口氣出了4部。
作為一部劃時代的電影,《如來神掌》甫一上映就引起市場強烈反響,從此奠定了「如來神掌」在電影武俠世界裡頂級武功代名詞的江湖地位。
電影打造了「一邪雙飛三絕掌」的經典人物架構:「一邪」指代火雲邪神古漢魂,「雙飛」為無定飛環孫碧玲和九鎖飛鈴柳飄飄,「三絕掌」為天地人三魔。
故事以60年前江湖上武功第一的「一邪雙飛三絕掌」的恩怨情仇為主線,帶出主角龍劍飛輾轉學成九式如來神掌,一步步打敗奸邪的小白成長曆程。
第一部(上下兩集)圍繞龍劍飛的成長,和與無定飛環孫碧玲的恩怨展開。作為資質一般又面部毀容的小白,龍劍飛被師門拋棄,偶遇神鵰金眼兒並被救回火雲洞,拜失明的火雲邪神為義父。在幫義父治眼找藥的過程中,龍劍飛偶遇無定飛環的孫女玉華玉娟並相熟。後來幾人的交情被孫碧玲發現,十萬火急之際古漢魂悟出「如來神掌」第九式「萬佛朝宗」,制服孫碧玲並雙方和解。
第二部(上下兩集)則圍繞孫碧玲之死,和火雲邪神跟三絕掌的恩怨展開。孫碧玲在龍劍飛大婚之日被暗殺,幾人為報仇四處查證兇手,結果導致古漢魂遭遇三絕掌暗算,力竭身亡。
危難之際,古漢魂將即將失傳的「萬佛朝宗」掌法印在六隻鼎上,後幾人團結一致集齊六鼎,最終龍劍飛習得「萬佛朝宗」殲滅天地人三魔。
火雲邪神有坐下寵物金眼神鵰,紫龍洞有護洞雙獸翼龍和獨角雪人,靈蛇教有教寵鐵馬騮和靈蛇,孫碧玲的再世牢裡有守衛機器人,天香教有守壇怪獸巨鳥……
還有能作為蠱毒的蜈蚣,半人半獸的白骨洞洞主骷髏天君,甚至打破物種生殖隔離,半人半猿的角色「袁銅」。
於是,幾派相爭的時候,這些精怪異獸們就會跑出來打作一團。
武功+特效+精怪三合一的奇特場面,散發出濃鬱的Cult特質和神奇的B級片味道。
整個觀影過程都充滿魔幻異域的獵奇感。
2. 武俠精神內核:拋卻門第化解冤讎
在花裡胡哨的電影劇情和紛繁錯亂的電影元素的表皮之下,《如來神掌》也構建出了一整套堪稱成熟的武俠精神內核。
而「如來神掌」的宗師級人物——火雲邪神古漢魂,就是這種精神內核的化身。
古漢魂被各派追殺,困在山洞60年。機緣巧合遇到繼承人龍劍飛,卻從始至終沒有考慮報仇雪恨,甚至一直盡力化解仇恨。
門第之見在這部上古神作中幾乎被拋棄。主角龍劍飛先是意外拜古漢魂為義父,學習「如來神掌」;後又拜長離教主畢孤為師,學習「七旋斬」。
而古漢魂的仇敵,無定飛環孫碧玲的孫女玉娟,後來也得古漢魂收為義女,傳授頂級武功「如來神掌」。
整個過程,都完全沒有人考慮過世家門第的隔閡問題。萍水相逢,對上兩招就能收為記名弟子;為化解恩怨,宿敵也可以互授武功。
這種大氣,可以說是武俠片裡上古宗師形象的典範。
同時,從《如來神掌》第一部開始,就一直強調「頂級武學應該用於化解世間冤讎」的核心主旨。
第一部裡,火雲邪神就對無定飛環孫碧玲說:
「60年前事已經過眼雲煙。你和我兩個人合起來有200歲,何必還作無謂之爭?你看,為了你我的事,累後輩弄成這樣。孫碧玲,不如留條路給後輩走?……我們的恩怨不應遺留下一代。下一代是無辜的,我們應該呵護才對。你的孫女玉娟,我肯將如來神掌教給她。可見我是和你真心和解的。過去的事就算了,為什麼自我犧牲?」
後來的第二部,古漢魂也對「天地人三魔」說:「萬佛朝宗,是用來化解一切冤讎,不是用來殺人的。」
這種武俠世界裡的正道俠義情懷,可以說影響到了後來很多功夫片對於頂級武學和武學宗師形象的核心架構。
包括《功夫》裡主角阿星在結尾時輕描淡寫的那句「你想學啊,我教你啊」,都是傳承自這種仁義無敵的武俠精神。
3. 幾代電影人的「如來神掌情結」
電影《如來神掌》的起源很有爭議:
有說來自1962年臺灣作家柳殘陽的小說《千佛掌》,也有說來自1963年上官虹的《如來神掌》。
有說法認為,因為上官虹到底是誰全然不可考,很可能是當年《明報》連載該小說沒有得到原作者柳殘陽授權,所以自行杜撰的筆名。
在版權意識尚且薄弱的上世紀,這種因編輯杜撰筆名刊載小說而造成的懸案並不罕見。
無論如何,作為中國第一部粵語武俠電影,五六十年代出生的香港人,基本都是看著《如來神掌》系列長大的。
作為第一代的經典小說改編影視劇IP,64版《如來神掌》的成功直接孕育出了後來無數個新版的影視劇、動漫、遊戲版本的《如來神掌》。
包括82年邵氏版,82-96年黃玉郎漫畫版,90版《摩登如來神掌》,02年電視劇版,07年網遊版……
而《如來神掌》裡豐富的電影元素,更是滋養了60年代至今好幾代電影人的腦洞。
除了《東成西就》和周星馳系列裡的經典致敬,還有譬如《六指琴魔》裡的遲來,《快餐車》裡洪金寶扮演的Moby,這倆人都是永遠在遲到。這個人設,也是效仿了《如來神掌》裡永遠來遲一步的「東島長離」畢孤。
64版《如來神掌》的片頭曲《闖將令》,更是成了香港武俠片經典洗腦神曲,被各種影視作品頻繁複用。
周星馳更是坦言自己有「如來神掌情結」:
「我就是特別喜歡如來神掌。因為之前我自己有練過,真的,小時候真的練過,一開始是如來神掌,後來還有鐵砂掌,成效還不錯。每一次看到都會激動到不行,這是我個人的情感。」
這種情結,不只是關於電影的奇幻外殼,更是關於化解冤讎終結爭鬥的武俠精神內核。
《如來神掌》早已成為幾代電影人對於武俠精神和至高武學的信仰,其豐富的劇情和精神元素,已經被融入到無數的經典影視作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