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上熱搜!嬰兒使用抑菌霜後成"大頭娃娃"?這些事你一定要知道…

2021-01-10 澎湃新聞

原創 田靖 科普中國

本文專家:田靖博士,南部戰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治醫師

本文審稿:陳海旭,解放軍總醫院第二醫學中心,副研究員,副教授

近日,某網絡博主發布的一段嬰兒使用抑菌霜後成「大頭娃娃」的視頻登上微博熱搜,引發眾多人關注。

視頻稱,5個月大的女嬰使用某款抑菌霜後變成重達22斤的「大頭娃娃」,並有發育遲緩、多毛、臉腫大等症狀。

專業機構檢測發現,該產品違規添加了「丙酸氯倍他索」的糖皮質激素,添加量為30mg/kg(是某些違規添加激素的普通化妝品中的數百倍)。

8日,當地衛健委回應稱,已責令企業停產、召回所有涉事產品,事件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那麼,丙酸氯倍他索到底是怎樣的一種藥物?使用時又會對人體產生什麼影響?接下來,就給大家詳細講解一下。

丙酸氯倍他索是怎樣一種藥物?

丙酸氯倍他索是一種人工合成的氫化潑尼松衍生物,可以迅速滲透皮膚角質層,是目前臨床常用的一種高效外用糖皮質激素。

丙酸氯倍他索針對糖皮質激素受體的特異性高於鹽皮質激素受體,具有較強的抗炎、抗瘙癢、抗過敏、抗表皮增生和收縮毛細血管等作用,其抗炎作用約為天然糖皮質激素(氫化可的松)的112倍、氟輕鬆的18.7倍、倍他米松磷酸鈉的2.3倍。

因此,丙酸氯倍他索用於治療慢性溼疹、銀屑病、掌蹠膿皰病、扁平苔蘚、神經性皮炎等多種非感染性炎症性皮膚病。

使用丙酸氯倍他索對人體有什麼影響?

丙酸氯倍他索按醫囑正確使用是安全的!

臨床上通常使用含量為0.05%丙酸氯倍他索製成的各種複方製劑或噴霧劑等進行外用治療,每日兩次,通常治療時間應該限定在四周為一個療程。

按照醫囑用藥產生的副反應通常會有局部潮紅、瘙癢、脫屑、水腫、輕度刺痛、皮膚萎縮、局部色素沉著或者色素減退等,一般不影響繼續用藥,也無全身不良反應。

不當使用可能引起全身不良反應!

丙酸氯倍他索外用可以通過完整的皮膚吸收,主要在肝臟代謝、腎臟排出。局部頻繁使用可以導致皮膚產生毛囊炎、色素減退、痤瘡樣疹、過敏性接觸性皮炎、繼發感染、口周皮炎和粟疹等。

外用激素可以通過皮膚吸收入血,低劑量使用就可以抑制抑制下丘腦-垂體-腎上腺(HPA)軸。

長期高劑量使用時,會引起全身激素類不良反應。造成血鈉升高、血鉀降低,導致白內障、青光眼、水腫,誘發消化系統潰瘍、胰腺炎、肌病、骨質疏鬆,對情緒帶來不良影響,影響體內代謝,誘發高血壓、高血脂,形成滿月臉,以及生長發育受到抑制,易患感染等。

因此,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使用丙酸氯倍他索,嚴格按照療程和方法進行治療很重要!

怎樣辨別購買化妝品?

對於在護膚品中違規添加激素類藥物的情況,我們應該選擇正規廠家生產的產品,不要迷信某種「特效藥」的驚人效果,選擇護膚品時可以留意其批准文號。

市面上常見的化妝品可以分為「械字號」和「妝字號」產品。

化妝品通常註冊為「妝字號」,分為特殊化妝品和普通化妝品。而且所有「妝字號」的產品,需要經過藥監局備案才能生產,所含成分的都要求被標在包裝上。

「械字號」要比「妝字號」的要求更高,必須按照國家醫療器械標準生產,保證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而且都是經過臨床觀察試驗檢驗的,不含有激素和抗生素等其他過敏物質。

「妝字號」和「械字號」產品都由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進行註冊和備案管理,都是可以使用的護膚品。

而此次事件中的「消字號」產品功能僅用於體外殺菌消毒,是經地方衛生部門審核批准的,屬於衛生消毒用品,管控程度最低。

因此,在選購護膚品時,可以依據皮膚狀態選擇「妝字號」 和「械字號」產品,而「消字號」產品一般不能用於常規護膚。

最後提醒大家,在選購護膚品時,一定要「擦亮」雙眼哦!

本文有科普中國水印的圖片均來自版權圖庫,圖片內容不授權轉載

原標題:《衝上熱搜!嬰兒使用抑菌霜後成"大頭娃娃"?這些事你一定要知道…》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衝上熱搜!嬰兒使用抑菌霜後成「大頭娃娃」?這些事你一定要知道
    近日,某網絡博主發布的一段嬰兒使用抑菌霜後成「大頭娃娃」的視頻登上微博熱搜,引發眾多人關注。 視頻稱,5個月大的女嬰使用某款抑菌霜後變成重達22斤的「大頭娃娃」,並有發育遲緩、多毛、臉腫大等症狀。
  • 嬰兒用抑菌霜後成「大頭娃娃」?!官方回應
    近日,某網絡博主發布的一段嬰兒使用抑菌霜後出現「大頭娃娃」現象的視頻引發熱議。視頻稱,給5個月大的孩子使用「噯嬰樹」牌的「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後出現了臉部腫大的現象,並伴有發育遲緩、多毛等症狀。專業機構檢測結果顯示,該抑菌霜激素超標。目前,當地衛健委已責令該企業召回涉事產品,涉事企業已停產。
  • 嬰兒用抑菌霜後成大頭娃娃,教訓:警惕「消字號」產品冒充藥品!
    所以它的說明書上也不能寫任何一種治療疾病的效果。 熱點: 2021年1月7日,某視頻網站博主曝光了一起疑似「大頭娃娃」事件——有家長從市面上購買某品牌的抑菌霜」,給5個月大的孩子使用後出現「大頭娃娃」現象:發育遲緩、多毛、臉腫大等。
  • 5月大嬰兒用抑菌霜成「大頭娃娃」,發育遲緩額頭長毛!這些寶寶霜...
    1月7日,B站博主@老爸評測魏文鋒曝光了一起疑似「大頭娃娃」事件——有家長從市面上購買「噯嬰樹」品牌的「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給5個月大的孩子使用後出現「大頭娃娃」現象:發育遲緩、多毛、臉腫大等。此事引起眾多網友熱議。有博主爆料稱,5個月大孩子使用抑菌霜後出現「大頭娃娃」現象:發育遲緩、多毛、臉腫大等。
  • 食點藥聞:嬰兒使用抑菌霜後成「大頭娃娃」?
    據微信公眾號「人民日報」報導,1月7日,微博博主「老爸評測-魏老爸」發布標題為「『大頭寶寶』捲土重來?背後真相令人髮指!」的視頻稱,使用抑菌霜產品後,僅5個月大的嬰兒變成了重達22斤的「大頭娃娃」;帶著嬰兒到權威醫院檢查得知,寶寶可能是因為使用了激素藥膏所致。
  • 5個月女嬰疑用抑菌霜後成「大頭娃娃」 是網紅炒作還是商家無良?
    抖音截圖1月7日晚,一條名為《「大頭寶寶」捲土重來?背後真相令人髮指》的視頻刷爆朋友圈。視頻提到,一款「消」字號嬰兒抑菌霜被檢出激素。一位5月大的女寶寶,疑似因使用了該款抑菌霜變成「大頭娃娃」。究竟是網紅炒作還是商家無良?1月8日,天目新聞記者分別聯繫了老爸測評、涉事企業及相關部門,就相關信息進行核實。
  • 嬰兒霜「大頭娃娃」事件最新通報:產品含激素!
    日前,網傳「嬰兒用抑菌霜後成大頭娃娃」引發網友關注。17日凌晨,漳州市「歐艾抑菌霜」事件處置工作組通報「歐艾抑菌霜」事件調查處置進展情況。視頻截圖事件回顧嬰兒用抑菌霜後成大頭娃娃據媒體此前報導,1月7日,B站博主@老爸測評魏文鋒 曝光了一起疑似「大頭娃娃」事件——有家長從市面上購買「噯嬰樹」品牌的「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給5個月大的孩子使用後出現「大頭娃娃」現象:發育遲緩、多毛、臉腫大等。事後,家長、嬰兒輾轉做全套檢查,檢查結果均顯示正常。
  • 「大頭娃娃」捲土重來?這次又是誰惹的禍
    然而讓人不寒而慄的是,昨天(1月7日),微博博主@老爸測評-魏老爸又曝光了一起疑似「大頭娃娃」的事件,不過這次被曝光的產品不是奶粉,而是一款抑菌霜。消息一出,立即引發眾多網友們的關注,除了譴責那些無良商家外,不少網友還對一些嬰幼兒使用的軟膏和霜進行了分析,並對母嬰店購買的產品提出了質疑。那麼這款抑菌霜究竟是不是使嬰兒變成「大頭娃娃」的元兇呢?
  • 嬰兒使用寶寶霜後變「大頭娃娃」?你家的寶寶面霜安全嗎?
    今天,多條關於#嬰兒用抑菌霜後成大頭娃娃#的內容,登上微博熱搜。 事情源於自媒體博主發布在網上的一條視頻。 視頻內容稱,江蘇地區一名女嬰,變成了「大臉娃娃」,全身腫脹,面部僵硬、汗毛瘋長。成人長期大面積使用,濫用糖皮質激素藥膏可能會出現:皮膚萎縮、毛細血管擴張、潮紅、紫癜、色素減退或沉著、多毛,還可誘發痤瘡樣疹、玫瑰痤瘡樣疹、口周皮炎、毛囊炎、真菌感染等問題。如果是嬰幼兒在不知道的情況下,長期大面積濫用這種超強效的激素藥物,確實可能會導致一些無法預估的嚴重危害,比如:生長發育問題等。激素可以給寶寶用嗎?
  • 使用抑菌霜 5個月大的嬰兒成「大頭娃娃」?
    1月7日,網絡上某評測博主曝光了一起疑似「大頭娃娃」事件——有家長從市面上購買「噯嬰樹」品牌的「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給5個月大的孩子使用後出現「大頭娃娃」現象:發育遲緩、多毛、臉腫大等。評測博主將產品送檢後發現,產品激素超標。此事引起眾多網友熱議。
  • 福建一嬰兒用抑菌霜後變「大頭娃娃」,出現多毛臉腫現象
    孩子自從出生之後,作為父母的自然要精心的呵護,希望孩子健康長大。而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會遇到很多的問題,有孩子的朋友們應該知道,剛出生的孩子皮膚非常的嬌嫩,為了保護孩子的皮膚,很多家長都會精心挑選適合孩子的護膚產品。
  • 5個月大嬰兒變「大頭娃娃」,曾用過這種寶寶霜
    1月7日,B站博主@老爸測評魏文鋒曝光了一起疑似「大頭娃娃」事件——有家長從市面上購買「噯嬰樹」品牌的「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給5個月大的孩子使用後出現「大頭娃娃」現象:發育遲緩、多毛、臉腫大等。此事引起眾多網友熱議。
  • 【青聽·晚報】AI播報 | 嬰兒用抑菌霜後成「大頭娃娃」?
    詳情>>河北目前發現的陽性患者是同一起疫情串起來的在河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河北省疾控中心主任李琦介紹說,目前發現,此輪新冠肺炎疫情由國外輸入的病毒引起,國家、省、市專家還在深入排查其具體源頭。他表示,經過調查,病例集中的藁城區增村鎮,以及其他區域的確診病例,都存在關聯性。「目前發現的陽性患者都是一起疫情串起來的。」
  • 五個月嬰兒現「大頭娃娃」症狀,抑菌霜成罪魁禍首
    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之前因劣質奶粉導致的「大頭娃娃」事件,最近,有一起疑似「大頭娃娃」事件浮出水面。1月7日,測評博主「老爸測評」曝光了一起疑似「大頭娃娃」事件:一名五個月大的寶寶在使用「噯嬰樹」品牌的「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後,出現了一系列如發育遲緩、臉部、多毛等「大頭娃娃」的症狀。據孩子父母表示,經過南京兒童醫院的檢查後懷疑,是該抑菌霜導致的,於是立即停用,孩子症狀隨即出現好轉。
  • 「大頭娃娃」面霜是什麼牌子 「大頭娃娃」面霜事件最新情況
    日前,一起疑似嬰兒護膚品引發「大頭娃娃」的事件受到關注。本月8日,一位網絡測評博主發布了一段視頻,內容顯示,一名嬰兒家長因給孩子塗抹一款抑菌霜,導致孩子出現多毛、臉腫脹發胖的問題。隨後該博主將這款抑菌霜及同廠家的另一款嬰兒霜送專業機構檢測,結果顯示均含有激素。當地衛健部門介入調查後,責令涉事企業停產。本月11日,福建漳州市衛健委將企業召回的涉事產品送檢。
  • 「大頭娃娃」涉事店鋪被罰!給孩子買護膚品,家長需要這份避坑指南
    近日,「大頭娃娃」事件被曝光後,引發網友熱議,迅速登上微博熱搜。 「大頭娃娃」事件回顧 上周末,多條關於#嬰兒用抑菌霜後成大頭娃娃#的內容佔據了各大平臺的熱搜。 事情源於自媒體博主「老爸評測」發布在網上的一條視頻。
  • 正觀快評:杜絕大頭娃娃,除了刑罰還可以有什麼
    嬰兒使用抑菌霜的前(左)後(右)對比這兩天,「嬰兒用抑菌霜後成大頭娃娃」一事,連續迎來新進展。這是當惡果已經造成後,除了醫療上的挽救,在司法方面最大的彌補了。也唯有此,才能形成深刻的教訓,震懾住那些心懷不軌的潛在經營者。 要知道,「大頭娃娃」也並不是第一次出現了。早在2003年,安徽阜陽就曾爆發過劣質奶粉事件,100多名嬰兒陸續患上「臉大如盤,四肢短小」的怪病;2020年5月,湖南郴州市永興縣,再爆「母嬰店以蛋白固體飲料冒充嬰幼兒奶粉導致大頭娃娃」的事件。
  • 嬰兒疑使用抑菌霜後變「大頭娃娃」,廠商質疑家長炒作
    嬰兒疑使用抑菌霜後變「大頭娃娃」,廠商質疑家長炒作 2021-01-09 10: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十三年後,「大頭娃娃」捲土重來?
    在老爸評測的幫助下,這則關於柚子的「嬰兒用抑菌霜後成大頭娃娃」的視頻,終於炸上了微博熱搜。柚子媽媽說,在女兒就診的醫院裡,已經出現過好幾個症狀類似的嬰兒,護士一見孩子,就懷疑父母給她塗的東西有問題。在不正常的激素幹預下,柚子的臉上浮腫、面部多毛,發育遲緩。現在,孩子的呼吸系統沒有發育完全,小柚子胖且脖子短,有「一口氣喘不上來就死亡」的危險,還有性早熟的危險。
  • 嬰兒用面霜後變「大頭娃娃」?官方回應說了什麼?
    來源標題:嬰兒用面霜後變「大頭娃娃」?官方回應了 1月7日,網絡上某評測博主曝光了一起疑似「大頭娃娃」事件,內容顯示家長從市面上購買「噯嬰樹」牌嬰兒霜給孩子使用後,孩子2個月沒有長身高,1個月胖3斤,額頭等多處長汗毛、臉腫大,「我們天天給寶寶用的是毒藥。」視頻中家長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