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瀋陽10月22日電
如果初次接觸籃球因年齡太小受阻而沒有堅持,如果半年內因兩側前交叉韌帶斷裂而沒有堅持,球迷們如今不會在賽場上見到威風八面的李夢,一名被稱為「勒布朗夢」的女籃運動員。
「我熱愛它,我喜歡它。」談及陪伴自己20載的籃球,中國女籃隊員李夢對新華社記者如是說。
= 1 =
兩度抉擇,選擇堅持
得益於父母的基因,小時候李夢的身高很出眾。父母特別希望她練一項體育運動,就把她送去學遊泳。遊了一年時間,李夢總是感覺耳朵疼,媽媽就帶她去醫院檢查,醫生說李夢的耳朵經常進水會引起發炎,建議不要再讓孩子練遊泳。
考慮到李夢的身體狀況,媽媽只好放棄遊泳這條路。可孩子的運動潛力擺在那裡,一個偶然的機會,李夢的媽媽得知有個朋友的孩子在練籃球,就把李夢帶到籃球班去試一試。
「教練看見我當時很小才五歲,他說怎麼這麼小,我們這裡不收這麼小的,最小的七歲就已經很難帶了,五歲根本沒辦法練一些東西。媽媽就說我們可以不上場,就在旁邊運運球,你讓我們練一練,這一練就一直練到了現在。」李夢回憶道。
圖為幼年時的李夢。由李夢提供
李夢爭強好勝的性格,在她小時候就體現出來。每天清晨天還沒亮,她跟著啟蒙教練到公園練球,教練手裡的球就在眼前,李夢卻怎麼也搶不到,她疑惑地問教練這是為什麼。
「倒地去搶。」教練回答道。「如果是在地板上,我肯定會去搶,但這是水泥地啊。」李夢心裡雖有不解,還是照著教練要求去做。她果然搶到了球,可手也因此磨破了。
「我覺得(對籃球)一直沒有變。」李夢說,「五歲時,不知道這個東西能給你帶來什麼,就覺得很好玩,但是當你慢慢接觸之後,你喜歡它之後就變成了熱愛,一直到現在,我非常熱愛這項運動。」
圖為李夢在2017年WCBA全明星賽中傳球。新華社記者王松攝
李夢嶄露頭角是在2010年U17世青賽上,那屆賽事中國隊收穫季軍,場均貢獻15.4分、6.2個籃板的她獲得賽事最有價值球員(MVP)稱號。頒獎儀式上,正和隊友們拍照的李夢突然聽到了自己的名字,然後她上臺領了獎。因為年齡太小,起初她沒有意識到這一獎項的分量,回來後經教練提醒才後知後覺。
年少成名的李夢無限憧憬著未來的職業生涯,卻遭遇巨大打擊,她兩腿的前交叉韌帶在不到半年時間裡相繼斷裂。一開始李夢不以為然,可當嚴重傷病再次來襲,她開始思考是否還要在這條路上走下去。
「其實第一次受傷之後還可以,也沒有對我內心有什麼打擊。但等到第二次受傷之後,我就開始去想了,覺得這條路會不會不適合我了。」
李夢告訴媽媽她想去上學,不少教練覺得可惜,紛紛前來勸說。「當初為了什麼堅持,為什麼要選擇?」想了幾天後,李夢自己想通了,她要繼續追逐籃球夢想,「因為我熱愛它,我喜歡它。」
父母是李夢籃球道路上的引路人,小時候不管李夢去哪裡訓練比賽,媽媽都會追到現場。「小時候我有個習慣,如果媽媽不去,我就會一直找,覺得心裡少了點什麼,媽媽一去就覺得心裡很踏實。」李夢說。
= 2 =
期盼奧運,劍指獎牌
今年2月的女籃奧運資格賽上,中國隊三戰全勝獲得奧運資格,在特殊時期為身處抗疫鬥爭中的國人提振了信心。本次資格賽李夢表現出色,入選最佳陣容並當選MVP。
李夢坦言,雖然過了一段時間,自己還會在空閒時間回看那時候的比賽。「第三階段的奧運資格賽對我來說,是屬於真正意義上參加跟奧運會(直接)相關的比賽,也是我這麼多年的一個夢想。更多還是有一種使命感,為國出戰,加上那是一個特殊的時期,也為國人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圖為2019年11月17日,李夢(左)在紐西蘭奧克蘭市舉行的2020年東京奧運會女籃資格賽亞洲和大洋洲賽區預賽A組第三輪比賽中運球。新華社記者郭磊攝
不少人認為,如果中國女籃攜資格賽中的良好勢頭徵戰東京奧運會,很有希望取得佳績,但受疫情影響奧運會推遲到明年,不確定性因此增加。
「接著去打奧運會,可能我們這個狀態一直維持在一個高度上。現在會給我們更多的準備時間,這期間對我們的考驗就是要怎麼樣一直維持在這一個訓練高度和比賽狀態上。」
「拿到入場券並不是我們的終點,還是要為奧運會去準備。我們看錄像分析,從心理、狀態以及個人技術上,每個人都會總結,看自己還有哪些不足,力爭在奧運會前都能有提高。」李夢說。
在李夢看來,國家隊主教練許利民在精神層面給球隊帶來了很大變化。「他總會說,以後回頭看看現在,在中國女籃歷史上要有我們寫下的這一筆,我們也在一直努力去創造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中國女籃。」
圖為許利民(右)觀看李夢(中)訓練。新華社記者鄭煥松攝
李夢表示,近年來世界女子籃壇的發展,對中國隊而言,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我們也在吸收一些世界頂尖球隊的優點,要把別人優點裡適合我們的,慢慢地去掌握學習,才能與世界強隊更加接近。」
四年前李夢錯過了裡約奧運會,這讓她對明年的東京多了一份期待,「去衝擊獎牌,這也是我們中國女籃的目標。」
= 3 =
夢想不止,挑戰不息
2012-2013賽季初登中國女子籃球聯賽(WCBA)賽場,李夢很快就感受到職業聯賽與青年聯賽的差異。
「在青年隊的時候,技術上好一些就可以了,但到成年隊之後,你要懂得怎麼去跟同伴配合,怎麼通過你的特點或者優勢去給同伴創造更多機會。」她說。
從一開始的菜鳥,到老隊員退役後扛起球隊大旗,李夢想到最多的就是如何幫助球隊贏球,她希望利用自己的特點給同伴創造更多得分機會。
去年李夢收到了女子美職籃(WNBA)球隊的合同,但考慮到軍運會以及奧運資格賽備戰,她選擇暫時不赴美打球。「還是要以國家為重,為國效力比什麼都重要。如果以後還有這樣的機會,只要跟國家隊的比賽不發生衝突,我還是會考慮的。」
因為出眾的身體素質與場上的全能表現,李夢被球迷稱為「勒布朗夢」,勒布朗·詹姆斯正是李夢的偶像。
「偶像的力量是無窮的。他(詹姆斯)現在帶給我更多的還是在精神層次上,在場上需要他站出來的時候,他一定會站出來。我跟他的差距還是很大的,但我會向他努力地靠近。」李夢說。
圖為李夢(中)在比賽中上籃。新華社記者黃宗治攝
談及近期牽手耐克,李夢說這體現了耐克對她的認可,也促使她在接下來的訓練中更加嚴格要求自我。
「體育的魅力就是在場上發揮到極致,不只體現在商業價值上,還有個人魅力。」李夢說,「現在女籃也在慢慢變好,更多人在關注女籃,我們也在做得更好,讓更多人看到我們的價值所在。希望能有更多人支持中國女籃,支持女子項目。」
性格開朗的李夢是個愛笑的姑娘,也是個社交媒體達人。國家隊封閉集訓期間,她時而與隊友武桐桐、王雪朦組成「搞怪三人組」,時而變身「仙女」身著裙裝,曬圖並配文寫道,「這樣大家要是還沒心動,我真是太沒面子了。」
「訓練也要有,生活也要有。」李夢說,「其實我們跟平常女孩沒什麼不一樣,只不過是我們從事這個項目。每天訓練也很枯燥,平時我們也會相互之間打打鬧鬧,拍拍抖音,也能促進我們彼此之間的默契。」
談及未來規劃,李夢表示,自己一直都在挑戰的路上,需要提高的東西還有很多。
「希望能站在最高領獎臺上,不管跟隨國家隊也好,或者在哪個隊,向冠軍出發。」她篤定地說。
來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