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井長政的背叛:織田信長的越前徵伐與淺井家背叛之謎

2020-12-16 指尖看日本

越前徵伐

永祿十三年(1570年)四月二十日,織田信長率軍從近江國坂本向若狹國進軍,於四月二十三日進入若狹武田家的四家老之一粟屋勝久麾下的國吉城。從這再往西走,就是武藤友益的地盤佐分利鄉了。

織田信長

四月二十五日,織田軍突然全軍轉向,朝著東邊的越前國進軍,隨後抵達兩國交界的金崎城與天筒山城。金崎城是進入越前國的門戶,南北朝時代室町幕府大將斯波高經進入越前國的步伐就曾被南朝名將新田義貞給擋在了金崎城。

朝倉家早就料到了織田信長的動向,畢竟當時織田信長如日中天,卻幾次都在朝倉家這裡碰了釘子,不能不防。早在四月十一日,朝倉家就命令一族的敦賀郡郡司朝倉景恆率軍三千人進入金崎城,天筒山城中也有以城主寺田採女正為首的共一千五百人的軍勢。

不過讓大家都沒想到的是,織田信長還真敢借公戰之名攻打朝倉家。天筒山城雖然位於一百七十一米的高山之上,非常易守難攻,但是在遭到織田軍突襲以後,頃刻之間就城破人亡。

按照陽明文庫本《信長公記》的記載,此戰中織田軍的先鋒是德川家康為首的三河眾,天筒山城中的一千五百人守軍中戰死了一千三百七十人(按照織田信長寫給毛利元就的書信為數百人),也就是說守軍基本上全部戰死。根據山科言繼在京都聽到的消息,織田軍在這一戰中也戰死了千餘人,可以想像這一戰的戰況有多慘烈。

織田軍攻打越前國採用的策略和當初攻打南近江相同,位於防線更後方的天筒山城遭到織田軍的攻擊時,金崎城的城代朝倉景恆三度率軍出陣救援,但是都被織田軍給擊退,反而自己還戰死了五百多人。次日,攻下天筒山城的織田軍轉頭進攻金崎城,朝倉家的家督朝倉義景親自出陣救援,但是因為居館一乘谷發生了騷動,不得不撤軍回城。

金崎城被織田軍圍得水洩不通,織田信長命令木下秀吉前往勸降,表示若是不從,天筒山城就是一個例子。在這樣的窘境下,孤立無援的朝倉景恆只得同意了織田信長的勸降,隨後織田信長接管了金崎城,又命令秀吉派出兩百餘人護送朝倉景恆返回一乘谷。

當時在一乘谷的朝倉景恆之父朝倉景紀憤怒地說朝倉景恆開城是朝倉家的恥辱,最後朝倉景恆憤而進入了越前國的永平寺蟄居。

小豆袋的故事

金崎城和天筒山城陷落之後,位於兩城南邊的疋壇城也失去戰意開城投降,按照信長原本的計劃,織田軍將繼續朝著越前國府中進軍。然而就在這時,傳來了一個非常勁爆的消息——織田信長的妹夫淺井長政舉兵叛亂,準備從背後偷襲織田軍。

織田信長聽到這個消息的第一反應是呵呵一笑,然後對著通報的信使說到:「不可能!我給了淺井長政江北的領地,他是沒有理由背叛我的。」

信長話音剛落,織田家家臣們的使者紛紛來到本陣,報告淺井長政有不軌的動向,信長這才不得不相信妹夫已經背叛了自己。

關於淺井長政的背叛,在《朝倉家記》裡還有一則非常出名的故事。

話說淺井長政的妻子市姬是織田信長的妹妹,兄妹二人的關係還都挺不錯的。不過,當她得知丈夫準備背叛兄長時感到非常苦惱,最後還是決定給正在越前國出陣的信長送去消息。

市姬沒有讓人帶去書信,而是命人送去了一份點心:她在一個袋子裡裝滿了小豆,隨後將袋子的首尾都用繩子系好。

正在越前國的織田信長收到妹妹的禮物時覺得十分奇怪,這時候送小零食幹啥?還特意只送了一小袋。可是當信長看到袋子上的繩子時又不禁陷入了沉思,而後看出了玄機。

「淺井背叛我們了!」

淺井長政若是背叛信長,就有可能同若狹國、越前國的反信長勢力結盟,從而將織田軍包圍在越前國,切斷信長的後路,所以市姬才故意用繩子將袋子的首尾系好。

這個故事非常有趣,但是真實性上卻無法考證。

淺井家背叛之謎

現如今的很多讀物都是按照《淺井三代記》的說法,說淺井長政之所以背叛義兄織田信長,是因為朝倉家曾經是淺井家的盟友,給過淺井家很大的幫助。所以在同織田家結親時,淺井家曾要求過織田家無論如何都不能與朝倉家敵對,信長當時答應了此事,但是在這年又反悔發兵攻打朝倉家,引起淺井長政的父親淺井久政的不滿。

不過,《淺井三代記》的說法是基於《江濃記》裡淺井長政的祖父淺井亮政曾與朝倉家締結盟約,受到朝倉家幫助在江北立足的記載而創作的。實際上呢,在前文有提到過六角定賴時期六角家曾攻打過淺井家,脅迫淺井家臣服。當時的朝倉家是六角家的盟友,而非淺井家的盟友。也就是說,淺井家和朝倉家壓根就不是什麼世代交好的家族,淺井長政背叛信長也不是因為什麼所謂的「義理」。

說到底,只能說淺井家在當時的世道裡,算是領國一元化進行得非常差勁的大名,淺井家的家內主要還是由家督與北近江的豪族們聯合施政。織田信長為了實現「天下布武」,無休無止地進行著戰爭,使得淺井家這麼一個弱小的勢力需要頻繁地承擔過重的軍役,最終不滿的淺井長政決心對抗織田信長,謀求獨立。

除此以外,在信長上洛以後,織田信長完全沒有把淺井家當做盟友來看(從賜名之事也可看出),而是將他們當做家臣使喚。近江國北部曾經是六角家分家京極家的地盤,室町時代的淺井家不過是京極家的家臣而已,地位並不高。

在前文提到的信長召喚各國大名上洛之事中,不知是不是有意而為,織田信長在信中稱呼德川家、北畠家、山名家、京極家等大名時使用了「德川殿」、「北畠殿」等稱呼,而松永家、遊佐家等原室町幕府的守護家臣則沒有用上這樣的稱呼,反而稱他們為「國眾」、「名代(大名的代官)」。

淺井長政也是如此,信長在信中稱呼京極家為「京極殿」,而在「京極殿」後的標註裡卻寫了「淺井備前、同尼子、同七佐佐木……」尼子氏是京極家的出雲國守護代,「七佐佐木」指的是高島郡的「高島七黨」,也就是說後邊的標註裡跟著的都是京極家的家臣。

淺井長政

在淺井長政的眼裡,織田信長的上洛指令並非是發給自己的,而是給那個早就沒落了的主家京極家。淺井家在織田信長構築的政權之中沒有被當成盟友對待,反而被當做織田家的家臣使喚,這是淺井長政不能接受的。最終,淺井長政決意放棄與織田信長的同盟。

不管怎麼樣,淺井長政的背叛不光讓織田信長的這次越前徵伐以失敗告終,同時還讓信長陷入了被包圍的可能之中。

本文作者:北條早苗

未經許可,謝絕轉載

相關焦點

  • 他娶了日本戰國第一美女,背叛織田信長之後被製成酒杯
    這讓淺井家的家臣們十分不滿。就在此時,織田信長以少勝多大破今川義元的消息傳來。極大地振奮了淺井賢政,他接受了家臣們的建議,一起罷黜了父親淺井久政。繼任家督之後,淺井賢政將名字裡屈辱的「賢」改成了信長的「長」,也就是淺井長政。與此同時,淺井長政還派人將妻子送回了六角家,以示斷絕關係的決心。
  • 信長在「小谷城之戰」攻破了淺井長政的城堡
    小谷城是北近江淺井長政的根據地。「小谷城之戰」是淺井長政在這個城堡被信長攻破的戰鬥。織田和淺井應該有婚姻同盟關係,為什麼淺井會滅亡呢?信長的妹妹市方淺井三姐妹的母親,淺井長政的妻子為人所知。信長和淺井長政是義兄弟,過去信長奉將軍義昭上京時淺井軍也從軍等,兩家是有效關係的。
  • 元龜爭亂:困擾織田信長的「信長包圍網」時代
    待織田家做好上洛準備以後,織田信長便向借住在越前國的足利義昭發出邀請,足利義昭也立即動身前往美濃國。 織田信長認為這次上洛應該比較簡單,北近江的淺井長政是織田家盟友、信長的妹夫,南近江的六角家與三好家歷來不對付,至少近江國這邊不需要擔心——當然,這只是足利義昭和織田信長一廂情願的想法。
  • 戰國布武武將:成也信長 敗也信長—淺井長政
    淺井長政是淺井家第二代家督淺井久政的兒子,淺井久政武力軟弱,被六角家打得慘敗,無奈臣服。淺井長政在成年之時,獲得了六角家家督六角義賢的偏諱,初名淺井賢政。
  • 日本戰國史:從織田信長「近江攻略」,分析淺井與織田的對陣歷史
    而在小谷城北方,卻未具有與越前國國境線隔離的山城,從這部分也能看出淺井氏與朝倉氏的同盟關係。和平時期,淺井氏的領國內城郭則由小谷城為核心,以及那些國境上的邊境城所構成。元龜元年4月。淺井長政決定背離正在攻擊越中的織田信長。
  • 論淺井長政的正道,所謂的「義」到底是什麼?
    (淺井長政家紋)  不過淺井亮政(長政爺爺)時期,淺井氏和越前的朝倉氏關係良好,他聯合北近江諸小豪族,將近江守護京極氏流放,並在朝倉氏的支援下,多次打敗南近江的六角氏的進犯,淺井氏居然還佔了些許優勢。  日本戰國時期,大名和家臣的關係和現代的董事會比較類似,由於久政的懦弱,淺井家內部開始發生矛盾,重臣海北、赤尾、磯野等人均生出了背叛的念頭,他們把淺井家最後的希望寄托在了賢政身上。  此時為1560年,尾長的織田信長以四千不到的兵馬,奇襲斬殺帶領兩萬五千大軍的今川義元,消息傳到近江,賢政熱血沸騰,答應了重臣們的請求,將愛妻平井氏遣回六角家,武力逼迫父親久政退位。
  • 「日輪之子」,豐臣秀吉在織田家飛黃騰達之路
    就算只是一名雜役,秀吉對於信長的任命充滿了感激之情,全力以赴地做好工作,信長的坐騎是一匹性格暴躁的白馬,秀吉把它當成寶貝一樣照顧看待,餵食的草料要用最精細的,喝的水也是山泉水,幫信長提鞋的時候,總會把鞋揣在懷裡,讓鞋在溫暖的體溫下保持溫暖,就是秀吉的一片赤誠,在可以在織田家步步高升。
  • 被愛妻出賣,把義氣當飯吃的日本戰國大名淺井長政
    淺井長政像日本戰國時期,大名和家臣的關係和現代的董事會比較類似,由於久政的懦弱,淺井家內部開始發生矛盾,重臣海北、赤尾、磯野等人均生出了背叛的念頭,他們把淺井家最後的希望寄托在了賢政身上。淺井長政的出色表現得到了織田信長的賞識,信長於是將胞妹,有著戰國第一美女之稱的織田市嫁給了長政,成就了一段佳話。淺井家於是和織田結成了聯盟,這是淺井家的一次絕好機會。
  • 看似無敵的信長包圍網,並非滴水不漏,看織田信長如何破局
    導語意氣風發的織田信長在上洛成功後,率領大軍遠徵越前討伐朝倉家,順利地攻下了金崎。但正準備犒賞三軍時,突然傳來壞消息︰淺井長政背叛了織田信長,投向了老盟友朝倉。頃刻間織田軍便陷於淺井、朝倉的夾擊中,只好無奈撤退。
  • 《織田肉桂信長》裡寵物的「前世」之織田信長
    今天先講的就是我們的主角,也就是「天下布武」的創造者織田信長公啦!織田信長(生於1534年,卒於1582年)是「尾張之虎」織田信秀的長子。年少時的信長,與同齡人一起沉溺於玩樂之中,被織田家家臣以及鄰國的大名戲稱為「尾張大傻瓜」。然而,人在多愁善感的青春年代所經歷的,能夠大致決定他的才幹。信長大概就是在這時期裡見聞了各種各樣的事情吧。
  • 日本風雲人物 織田信長(おだのぶなが)
    他成功控制以近畿地方為主的日本政治文化核心地帶,使織田氏成為日本戰國時代中晚期最強大的大名,但後來遭到部將明智光秀的背叛,魂斷本能寺,織田氏也因而一蹶不振。法名總見院殿贈大相國一品泰巖尊儀,生前官至正二位右大臣,大正天皇時追贈為正一位太政大臣。
  • 武田信玄要是不死,他能壓制住織田信長,甚至殲滅他嗎?
    ▲對於織田信長來說,武田信玄是一個恐怖的對手1570年4月,信長率領大軍進攻越前的朝倉,但是在進軍途中他的妹夫淺井長政背叛了與織田家的姻親之盟,倒向了老盟友朝倉,這個倒戈使織田軍頓時陷入了淺井和朝倉的夾擊中,織田信長只好撤退,在撤退途中由羽柴秀吉(豐臣秀吉)殿後,這就是金崎撤退。
  • 織田信長 信仰毀滅者
  • 織田信長:美麗又殘酷,日本戰國時期一代梟雄
    同月,織田信長率領3萬兵力行軍至越前,於刀根坂之戰擊敗朝倉軍。攻下朝倉氏後,轉往攻擊於小谷城的淺井久政、淺井長政父子,在信長攻擊下,小谷城陷落,淺井久政,淺井長政父子皆剖腹自殺,織田信長將淺井長政之子萬福丸處死,淺井氏滅亡。在此時,帶回了嫁給淺井長政的信長之妹阿市。天正元年(1573年)9月24日,織田信長以尾張美濃伊勢軍隊為中心,率領3萬兵力往伊勢長島行軍。
  • 本能寺之變後,織田信長的姐妹們後續如何,有何境遇?
    摘要:本能寺之變後,織田信長的姐妹們後續如何,有何境遇?本能寺之變後,並非單純是織田信長和織田信忠橫死,織田家被瓜分這麼簡單,織田家的女性們同樣在這場動亂後,迎來屬於自己的命運。特別是織田信長的姐妹們同樣受到影響,在戰國亂世中隨波逐流。
  • 織田信長(二十一):森可成戰死宇佐山城,大雪勸和朝倉義景
    此時的織田軍還在攝津與三好眾作戰,將軍卻在後頭期待著織田信長的失敗。由於朝倉淺井聯軍再次重整旗鼓,趁著信長離開京都之時從近江一路佔領了八王子城、宇佐山城等原來織田軍的城堡。織田家的名將森可成此時的京都人去樓空了,從前就算打仗,因為信長的實力太強,京都的民眾很少出現集體逃難的現象。所以這時京都的空蕩蕩也代表了織田軍面對的形勢之嚴峻。
  • 日本戰國的終結者,日本亂世頭號梟雄,第六天大魔王——織田信長
    在擊敗了齋藤以後,信長開始進攻但馬國並奪取了當地的銀礦。隨後信長又把目標對準了越前的大名朝倉家,這個朝倉家和信長的妹夫淺井長政是盟友,此舉被淺井長政視為信長背盟的信號,因而出兵攻擊了信長薄弱的後方,打得信長非常狼狽,此戰也就是著名的「金崎之戰」據說信長逃回京都時身邊只剩下十幾人。
  • 明智光秀為何背叛織田信長?
    明智光秀為什麼要背叛自己的主公織田信長是日本戰國史上為後人討論最多的謎題之一。
  • 淺析第一次信長包圍網各方的戰略得失
    而論軍力,淺井朝倉聯軍面對織田軍並不是處於兵力劣勢,而武田軍對德川軍卻有絕對兵力優勢,而三好三人眾、松永久秀等人,則更是少有與織田軍正面作戰的需要。所以,一次信長包圍網,理論上說還是有成功的可能的。但是實際上是那麼回事嗎?先回顧一下歷史:「元龜元年(公元1570年)4月,信長為了討伐數度無視上洛命令的朝倉義景,與盟友德川家康一起向越前開始進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