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領導者的我們,我們所處的環境有地域差異和多元化文化,如何保持自己的個性與他人相處,需要領導者很高的為人處世智慧。一個來自中國的美國電影學院(American Film Institute,簡稱AFI)留學生給了我們一個幾乎完美的答案。
孔樂琪的這段演講贏得了在場所有人為她起立鼓掌,換做我們以評判領導者的眼光也值得我們為她起立鼓掌,(好像小編患上了職業病,喜歡用社會現象來檢驗和修正自己的職業認知)我們到底能從中學到什麼,下面我向大家逐條分享。
幽默,這是領導特質中俘獲追隨者的必殺技。從她的演講中自帶笑點,一改中國人內斂刻板印象。整個演講幽默無處不在,妙語連珠,贏得會場掌聲不斷。比如;「凡妮莎·孔不是我的真名,就像朱迪·福斯特教授一樣,她的真名是艾麗西亞·克裡斯汀·福斯特。我真的控制不住我自己,現在可能讓我和福斯特教授的名字並排出現的唯一機會。我為此道歉,但這真是太爽了!」或許大家也都喜歡幽默的領導,也希望大家能成為幽默的領導者。如此一來,團隊內任何尷尬的僵局你都能以詼諧的方式化解,自嘲式幽默在哪裡讀好用。
人緣好,這是領導的廣泛的群眾基礎。她能從眾多的候選者中投票脫穎而出成為畢業生代表,如此高的人氣與她平時的人緣好是分不開的。參閱演講中的「我之所以能站在這裡要歸功於非常給力的中國同學,畢竟AFI百分之二十的學生都來自中國。差不多是中國人口佔世界人口的比例了。相信我,我是中國人,數學很好的。這是真的,我們快要掌控一切了,一次搞定一家電影學院。不開玩笑了。」作為領導者誰不想在有好處的投票中取得壓倒性優勢,那就好好修煉出自己的人緣好人設。
走出舒適圈,這是領導者職業生涯的突破,是從優秀到卓越的突破。孔樂琪去美國留學之前她有一家翻譯公司,從普通員工做到了總經理和合伙人,過著兩點一線的生活有自己小小的生活圈子。但她打破現狀走出舒適圈想體驗廣闊的世界。2015年好萊塢著名著名編劇導師皮拉爾女士(Pilar Alessandra )來北京辦講座,孔樂琪幫她做了三天的口譯。接觸之後決定去美國讀編劇,並如願拿到了AFI的錄取通知書。組織和個人發展的需要都提倡領導者走出舒適圈,去接受邁向卓越的洗禮。
求同存異的文化理念,這是領導者海納百川的胸懷。留學融入同學,接納多元文化。以及發現學院不同科系的學生異同。看她演講中提到的「我這輩子都沒有想過,有個地方鼓勵大家展示出不同之處,在學習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心聲:製片系是強迫症集中營,導演系的自戀狂堆成山,性感尤物往往在攝影系出沒,油漆斑駁的美術系,面無血色的剪輯系,以及我們傑出迷人、一心搬磚的編劇系。」 領導者一定要有求同存異的思想觀念才能接納形形色色的部屬,尊重團隊成員的個體差異。
演技精湛,人生如戲全靠演技,這是領導者很重要的加分項甚至有些時候是生死項。她在正常演講中的說學逗唱配合到位的表情,已經爐火純青。網上說她經過無數次次排練,每一句臺詞和每一個表情都請過專業人員的指導和排練。就排練這件事,職場概念就是她是個很好的項目經理人。整個演講她演的出神入化,過程中掌聲和笑聲起伏不斷,結束時她贏得了全場人的掌聲,毫無疑問孔樂琪做到了,她成功了!作為領導者,如果你不能很好的報告者或演說者,尤其在外企至少要很好地駕馭兩門語言去報告,否則這個領導很容易觸及你的天花板難以上升。
總之,孔樂琪的幽默、人緣好、能走出舒適圈、求同存異和精湛演技讓她成為一場演講的明星,更符合領導者的相關特質,換句話說就是因為這些特質可能放在哪裡都能成為焦點。以上是些個人之見,這些優點值得領導管理者借鑑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