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徐兵裴熔熔文朱哲攝影
12月15日,第十二屆啟迪創新論壇在鄭州拉開帷幕。本屆論壇由鄭州市人民政府、河南省科學技術協會、啟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主辦,鄭州市鄭東新區管委會、鄭州中原科技城管理委員會、啟迪科技服務(河南)有限公司、清華附中·啟迪鄭東科技城、啟迪之星共同承辦。此次論壇以「新河南新使命新動能——大變局下的中部崛起和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共同關注「十四五」時期河南產業結構調整和創新驅動發展,圍繞中部地區崛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髙質量發展、空中絲綢之路等重大戰略,在招才引智、產學研合作、培育發展新動能等方面展開深層次交流。
除此之外,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從現場了解到,還有一大批含金量滿滿的科創成果將落地鄭州,同時還有來自中國科學院、工程院的學術專家為中原發展出謀劃策,助推河南在新發展格局中率先實現高質量發展。
大咖齊登臺共論中部崛起和高質量發展
在論壇主旨演講環節,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青海大學校長王光謙以《創新發展推動「母親河」成為「幸福河」》為題,從水沙預報、懸河降低、智慧黃河、山水林田湖草沙幾個方面,對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講解。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電科首席科學家陸軍以《用科學體系工程方法發展量子計算機產業》為題,從面向未來15年、30年,如何走出我們自己的創新之路的角度,結合量子計算機產業,與大家進行了分享。
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在演講時表示,河南不沿海,但它是中國的大省,是中國的中心,中國經濟要再上一個臺階,關鍵是河南這一帶要做得更棒。
「河南省不缺勤奮,尤其是不缺勤奮的人民。河南省需要加大創新力度和引進更多各門類科技人才,以及由創新人才所推動的新興產業。」啟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濟武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除主論壇外,當天下午還舉行了四個平行分論壇,分別是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論壇、現代技術要素市場創新發展論壇、匯聚中原科技城啟迪之星合作論壇、第四屆「一帶一路」社會工作與慈善公益發展論壇,共同關注大變局下的中部崛起和高質量發展。
亮點十足一大波科創成果落地鄭州
論壇現場,啟迪之星黃河創新網絡總部、中原啟迪科創基金、中國鋰電材料產業創新聯盟陸續舉行了揭牌儀式。
記者從現場獲悉,之所以將創新網絡總部放在鄭州,是希望吸引更多優秀企業落戶河南,助力中原科技城的發展和中原經濟的崛起,踐行黃河流域的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中原啟迪科創基金是啟迪科技服務(河南)有限公司為助力黃河流域經濟發展設立的創新創業股權投資基金,首期規模10億元,基金主要投資於符合河南產業發展需要的戰略新興產業創新創業企業股權,長期引入並培育高成長性行業與科技型企業。此外,河南啟迪環境、黃河產業經濟研究院、博視達、遠度科技等20家企業與清華附中·啟迪鄭東科技城正式籤約併入駐。
黃河產業經濟研究院副院長裴方亮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達對河南科創力量崛起的期待。他認為,隨著河南不斷深化落實改革創新,重新審視與探索發展之路,將大攬全球科創人才及科創企業,為產業發展注入新動能。
現場了解到,2020年度《中國城市創新創業環境評價研究報告》發布,2019年中國城市創新創業環境排名發布,其中,鄭州在黃河流域各城市中排名第一,創新創業環境的人才要素和金融要素在全國位居前列,排名第十、十一位。
另外,繼施一公受聘為中原科技城專家委員會首批專家之後,又一批聘任專家名單揭曉,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青海大學校長王光謙,清華大學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清華大學原常務副校長何建坤等8位專家獲得聘任,將為河南科技創新發展出謀劃策、凝識聚智。
論壇落地鄭州數說啟迪的河南布局
此次論壇之所以落地鄭州,正是基於鄭州市近年來的創新轉變以及啟迪控股對河南的諸多布局。
啟迪控股是一家依託清華大學設立的聚焦科技服務領域的科技投資控股集團,是清華科技園開發建設與運營管理單位,是首批國家現代服務業示範單位。其控(參)股啟迪古漢、啟迪環境、世紀互聯、BIOREM、啟迪國際、啟迪設計等上市及非上市企業800多家,管理總資產規模近2000億元。
2018年初,啟迪鄭東科技城落地北龍湖,項目承接北龍湖區位優勢及發展紅利,依託核心科技產業、整合清華教育、藝術人文等城市配套,通過集群式創新驅動城市發展,深耕河南,與中原科技城雙城疊加,為中原發展提供強勁原動力。
今年8月,河南省政府與清華大學籤約,啟迪科技服務集團總部落戶河南,其由啟迪控股與河南豫資新興產業投資基金、鄭州市中融創產業投資有限公司、鄭州發展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河南東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聯合成立,註冊資本為人民幣100億元,旨在以資本力量集成全球創新網絡,撬動上下遊千餘家研發機構入駐河南。就在論壇召開前夕,12月14日,河南科服正式完成設立。
9月份,河南省人民政府與清華大學籤署新一輪的校省戰略合作協議,圍繞中部地區崛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戰略開展深層次交流合作,特別是在人才培養、科技創新、產業孵化等領域合作深化。
河南科創力量乘勢而上下一站如何走
近年來,河南省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科技創新賦能產業新發展。河南各地也不斷加碼,將科技創新視為驅動城市發展的重要引擎。一系列推動之下,河南省的科創力量取得令人驚喜的變化。
科技部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8月31日,河南省在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系統入庫企業首次突破萬家,達到10218家,較去年同期增長57.66%,居全國第四,中西部首位。
從質量上看,今年入庫的科技型中小企業主要呈現出新興領域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迅猛、研發投入強度較高和科技創新人才集聚明顯的特徵。
科創板開市一年有餘,河南上市加過會科創板企業已達3家,並呈現迸發之勢。在科技創新強省的路上,河南正乘勢而上。不過,儘管進步明顯,但同東部沿海地區相比,河南在科技創新建設方面,仍有一些不足。這主要體現在,一是創新企業偏少,企業研發實力較弱;二是創新投入不夠,創新能力支撐不足;三是創新人才總量嚴重不足,高層次創新領軍人才極其匱乏;四是創新平臺、創新機構數量不多、質量不優。
那麼,河南科創下一步該如何走?河南省副省長、鄭州市市長王新偉在現場給出了答案。他表示,「十四五」時期河南省將全面落實十九屆五中全會的決策部署,堅持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聚焦中部地區崛起和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的實施、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等重點任務,推進人才鏈、創新鏈、產業鏈、資本鏈、政策鏈的逐漸重構,加快建設創新型省份和中西部地區科技創新的高地,重點要在5個方面下功夫,即著力激勵創新資源、著力培育創新主體、著力轉化創新成果、著力構建創新生態、著力引入創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