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強全市公共體育設施建設和管理,推進各地公共體育場館建設,補齊基層體育設施短板。12月8日至9日,市政府副市長丁亞琳、副秘書長胡海洋帶領襄陽市考察團一行到枝江市、棗陽市實地考察體育設施建設工作。市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書記、局長鄭玉清、各縣(市、區)政府分管負責同志及體育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住建局相關負責同志參加考察。
8日,考察團一行在枝江考察期間,實地察看了枝江市白鴨寺體育公園、枝江市體育場館、仙女鎮煙墩包村(社區)等公共體育設施,詳細了解了當地公共體育設施建設、大型體育場館綜合利用、健身活動場地管理運行等方面情況。
9日,考察團一行先後來到棗陽市王城鎮鎮級新全民健身示範工程項目、吳店鎮西趙湖村村級新全民健身示範工程項目,實地聽取了新全民健身示範工程建設和使用情況,對棗陽市新全民健身示範工程所取得的成果給予高度讚賞。
在隨後召開的2020年襄陽市體育設施建設工作現場會上,棗陽市、穀城縣相關負責人就如何加強公共體育設施建設和管理作交流發言,分享經驗做法。
鄭玉清對全市體育設施建設的情況作了通報,全面、系統、直觀地介紹了我市公共體育設施建設和新全民健身示範工程取得的成效,同時指出大型公共體育設施建設嚴重不足的問題並提出下一步我市體育設施建設工作思路。
胡海洋指出,枝江市在公共體育設施建設方面先人一步,探索了很多成功的經驗,值得我們學習與借鑑。我市要以此考察為契機,學習借鑑好經驗、好做法,注重體育設施多元融合,增加便民惠民的公共體育健身設施,積極打造我市「15分鐘健身圈」建設。
截至目前,我市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1.82平方米,比2017年底增長15.9%,達到「十三五」規劃確定的人均1.8平方米的目標。「健身去哪兒」的問題得到初步緩解。丁亞琳對我市公共體育設施建設和新全民健身示範工程建設充分肯定。
丁亞琳強調,一要堅定目標任務。十四五期間,我市必須啟動建設襄陽奧林匹克體育中心,建成襄陽市遊泳中心、東津全民健身運動中心,改造升級體育場、體育館,縣(市)建成一個體育場、一個體育館或全民健身中心、一個遊泳館(池)、一個體育綜合體或健身廣場,各城區建成一個中型全民健身中心,鄉鎮(街道)建成一個小型全民健身中心,行政村(社區)實現文體廣場或體育設施全覆蓋。二要做好規劃布局。堅持規劃引領,地方黨委政府要將公共體育場館建設納入總規修編範圍、納入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在涉及規劃調整時,要爭取優先考慮公共體育場館建設用地規劃,真正做到項目建設「規劃前行、設計在先」。三要制定行動計劃。縣市區要結合相關規劃,儘早編制公共體育設施建設補短板五年行動計劃,明確「一場兩館一廣場」年度建設任務,固定專班,確定建設主體,建立協商推進機制,制定時間表、路線圖,實行掛圖作戰、項目化管理。四要強力督辦落實。公共體育設施建設是一項重要的民生事業,既要堅持政府主導,又要落實多方責任。各縣(市、區)政府、開發區管委會要將體育工作納入政府重點工作,相關部門要加強協助,特別是關於資金的籌集和規劃,要結合實際,大膽嘗試;要進一步加大督辦考核,狠抓責任落實,推進各地公共體育場館建設,推動群眾體育、競技體育、體育產業協調發展,為新時代襄陽高質量發展做出體育新貢獻。
【來源:群體科】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