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證監會2021年資本市場六項重點工作

2020-12-26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如何理解證監會2021年資本市場六項重點工作

  12月22日,證監會黨委書記、主席易會滿主持召開黨委會和黨委(擴大)會,傳達學習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要求全系統認真學習、深入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把黨中央決策部署轉化為創造性抓落實的務實舉措,努力在更高起點上開創資本市場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新局面。會議強調,明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做好明年資本市場工作十分重要。會議指出,將重點抓好以下六點工作:

  工作一:著力完善資本市場支持科技創新的體制機制。積極發揮科創板、創業板、新三板支持創新的功能作用,更好促進科技、資本和產業高水平循環。優化再融資、併購重組等政策,完善股權激勵和員工持股等制度,支持優質領軍上市公司更好發揮引領作用,帶動中小企業創新活動。完善私募股權基金「募投管退」機制,鼓勵投早、投小、投科技。

  解讀:首先,完善資本市場支持科技創新將是明年工作的重中之重。簡單來說,資本市場將為優秀的科技創新型企業在首發融資、再融資、併購重組等資本化發展中掃清障礙、鋪平道路。這也與中央經濟工作會所提出的明年八個重點工作中,將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排在第一位相呼應。中國未來的經濟發展不能再靠「放水」,而是靠科技創新,資本市場也要給到科技創新在融資端的全面支撐。其次,重點提到了完善私募股權基金「募投管退」機制,鼓勵投早、投小、投科技。風險投資、股權投資是支持科技創新產業發展的利器,可以使資金有效匹配至處於早期發展階段的優秀科技創新型企業,給予其長期資本化發展在源頭上的支持。股權投資也是資本市場全鏈條中的重要一環,伴隨資本市場全面註冊制改革,其在企業資本價值發現上將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工作二:積極發揮資本市場樞紐功能,促進暢通貨幣政策、資本市場和實體經濟的傳導機制。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加強各層次股權市場之間的有機聯繫,促進改善融資結構。科學合理保持IPO、再融資常態化。穩定交易所債券市場,夯實信用基礎。

  解讀:此項工作中所提到的,積極發揮資本市場樞紐功能,促進暢通貨幣政策、資本市場和實體經濟的傳導機制;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加強各層次股權市場之間的有機聯繫,促進改善融資結構等,這些是實體經濟與資本市場實現良性發展的基礎,也是老生常談的發展方向。重點在科學合理保持IPO、再融資常態化。資本市場全面註冊制改革下,IPO開口已被打開,但開口絕不是打開短期的一年或兩年,堰塞湖的問題要徹底解決掉,相比過去,未來也將只有「IPO大年」。而債券市場則是要重點打擊各種「亂象」,實現更加平穩的發展。

  工作三:著力加強資本市場投資端建設,增強財富管理功能,促進居民儲蓄向投資轉化,助力擴大內需。推動加強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與資本市場的銜接,繼續大力發展權益類公募基金,推動健全各類專業機構投資者長周期考核機制。進一步加強投資者保護,增強投資者信心。

  解讀:此項工作重點在講投資端首先,工作中重點提到了推動加強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與資本市場的銜接等工作,可見明年養老保險作為長期理性化的機構投資者,在資金端將更具深度與廣度的參與到資本市場全鏈條當中。其次,資金端的短期非理性一直是中國資本市場一大急需解決的難題,這也與資本市場投資者結構長期散戶化相關。大力發展權益類公募基金,推動健全各類專業機構投資者長周期考核機制等,旨在逐步去除資本市場資金端散戶化的特徵,規範化發展機構投資者。此外,也要重點加強資本市場的財富管理功能,使得投資者更具參與資本市場投資的信心。

  工作四:會議強調,深化資本市場改革開放,持續加強基礎制度建設。在註冊制改革、健全退市機制、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完善證券執法體制機制等方面,持續抓好重點改革措施和關鍵制度的落地實施。穩妥推進市場、行業和產品高水平雙向開放。

  解讀:此項工作中提出深化資本市場的改革與開放,持續加強基礎制度建設,而「地基」制度中的重點是在要落實註冊制改革、健全退市機制、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完善證券執法體制機制這四個方面。此外,將健全退市機制放在註冊制改革後第一位講,可見健全的退市機制與資本市場退市常態化的重要性。伴隨著資本市場全面註冊制改革,資本市場IPO的開口已經打開,2021年退市新規將正式落地,資本市場的退市出口也將全面打開,整體進入「有進有出、良性循環」的新發展階段。

  工作五:堅持金融創新必須在審慎監管的前提下進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嚴把IPO入口關,完善股東信息披露監管。加強監管協同和信息共享,避免監管真空。

  解讀:此項工作的重點是在監管方向,既要支持金融創新,但更要在審慎監管的大前提下進行創新,監管不可以真空,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則是重中之重。未來,無論是網際網路巨頭還是各類金融機構,都必須要為實體經濟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與服務。在發展過程中,單一的流量思維與資本思維將是不可取的,要通過核心技術、運營管理方式等方面為市場創造更多的增量價值。

  工作六:統籌發展與安全,堅決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持久戰。進一步完善風險監測、預判和應對處置機制,切實維護股票市場、期貨市場平穩運行。持續推動債券違約、私募基金等重點領域風險有序緩釋,守牢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解讀:此項工作重點在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中國資本市場將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長期發展原則,健全債券市場基礎制度,加強債券市場、私募基金的監管工作,維護市場在全面註冊制改革下的整體穩定。

(文章來源:經濟觀察報)

(責任編輯:DF537)

相關焦點

  • 證監會明確2021年資本市場六項重點工作!防止資本無序擴張,推動...
    證監會12月22日消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勝利閉幕後,證監會黨委當日下午即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學習貫徹會議精神的初步安排。12月22日,證監會黨委書記、主席易會滿主持召開黨委會和黨委(擴大)會,傳達學習會議精神,要求全系統認真學習、深入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把黨中央決策部署轉化為創造性抓落實的務實舉措,努力在更高起點上開創資本市場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新局面。
  • 證監會:加快資本市場信息化推進工作
    12月25日,證監會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證監會發布了證券交易數據交換協議、資本市場場外產品信息數據接口兩項金融行業標準。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高莉稱,證券交易數據交換協議這一金融行業標準自2005年發布以來,2014年進行了修訂,該標準的制定和實施對於提高全市場證券交易數據的交換的規範性水平發揮了重要作用。
  • 證監會回復人民網網友:提升資本市場質量 維護投資者權益
    這其中,資本市場發揮著優化資源配置的重要樞紐作用。新時期新使命新擔當,資本市場的深入改革和健康發展也成為了網友關注的重點。今年以來,網友通過人民網《領導留言板》積極為資本市場發展建言獻策,包括平穩就業、深入改革、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投資者保護等。
  • 專訪|證監會首席稽查羅子發:優化體制機制強化工作合力,譜寫資本市場稽查執法新篇章
    在新時代下,立足資本市場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稽查執法如何進一步精準發力?如何全面落實國家對資本市場違法犯罪行為「零容忍」的工作要求?如何為稽查執法裝上「探頭」和「牙齒」?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專訪了證監會首席稽查兼稽查局局長羅子發。
  • 證監會:完善資本市場支持科技創新體制機制
    證券時報記者 程丹昨日,證監會黨委書記、主席易會滿主持召開黨委會和黨委(擴大)會,傳達學習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會議強調,做好明年資本市場工作十分重要,要完善資本市場支持科技創新的體制機制,著力加強資本市場投資端建設,促進居民儲蓄向投資轉化,繼續大力發展權益類公募基金,推動健全各類專業機構投資者長周期考核機制。
  • 央行定調2021年十大重點工作 傳遞重磅信號
    作為新一年央行工作的「風向標」,2021年央行工作會議近日召開。會議部署了2021年工作十大重點,向市場傳遞了多個重磅信號。 同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召開的2021年全國外匯管理工作電視會議要求,深化外匯領域改革開放。以金融市場雙向開放為重點,穩妥有序推進資本項目開放。完善境外機構境內發行股票、債券資金管理,推進私募股權投資基金跨境投資試點,改革外債登記管理,促進跨境投融資便利化。擴大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試點,促進貿易新業態發展。
  • 證監會:把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作為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重中之重
    原標題:證監會堅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 摘要 【證監會:把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作為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重中之重】證監會將堅決貫徹黨中央
  • 證監會確定五大重點工作 促進上市公司優勝劣汰、高質量發展
    證監會確定五大重點工作,促進上市公司優勝劣汰、高質量發展) 證監會上市部副主任姜小勇今日表示,證監會將突出五方面工作重點,切實提高上市公司質量。
  • 【證監會首席律師焦津洪談資本市場未來發展時間表「2+5」】證監會...
    2020.12.29 18:38【證監會首席律師焦津洪談資本市場未來發展時間表「2+5」】證監會首席律師焦津洪表示,下一步,證監會繼續立足資本市場新發展階段實際,持續做好資本市場改革發展和法治建設各項工作。
  • 證監會開展資本市場線上展銷 發起成立資本市場扶貧公益聯盟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證監會開展資本市場線上展銷,發起成立資本市場扶貧公益聯盟10月20日,中國證監會在北京舉辦資本市場「一縣(司)一品」線上展銷活動暨「資本市場扶貧公益聯盟」成立大會。證監會辦公廳一級巡視員曾彤在會上表示,本次活動是證監會在決勝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動員行業資源和力量,組織48家資本市場相關單位、76個幫扶縣、180家扶貧企業,集中推廣銷售金融公司對口幫扶縣的優特產品。
  • 第二十五屆(2021年度)中國資本市場論壇舉行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李文1月16日,第二十五屆(2021年度)中國資本市場論壇在北京舉行,此次論壇由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國融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辦,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鑫苑(中國)置業有限公司特別支持。
  • 關鍵制度落地是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必然要求
    證監會日前確立了明年資本市場六方面重點工作,其中第四方面強調,「深化資本市場改革開放,持續加強基礎制度建設」。該項工作內容主要包括,「在註冊制改革、健全退市機制、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完善證券執法體制機制等方面,持續抓好重點改革措施和關鍵制度的落地實施」。
  • 「十四五」開局之年,做好明年資本市場工作 促進居民儲蓄向投資轉化
    本報記者 吳曉璐   12月22日,證監會黨委書記、主席易會滿主持召開黨委會和黨委(擴大)會,傳達學習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並確立明年資本市場六方面重點工作。   會議強調,明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做好明年資本市場工作十分重要。
  • 資本市場明年怎麼管?建制度、不幹預、零容忍
    來源:北京商報作者:董亮 馬換換北京商報訊(記者 董亮 馬換換)12月22日晚間,證監會官網發布了《證監會黨委傳達學習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一文,當日證監會黨委書記、主席易會滿主持召開黨委會和黨委(
  • 證監會成功舉辦資本市場「一縣(司)一品」線上展銷活動暨「資本...
    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中投公司、建設銀行、農業銀行、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中國證券業協會、中國期貨業協會、中國上市公司協會、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證券公司代表、期貨公司代表等近100家單位參會。  證監會辦公廳一級巡視員曾彤同志介紹了資本市場近年來的扶貧成效,並詳細介紹了「資本市場一縣(司)一品線上展銷活動」開展情況。
  • 劃重點!2021年中國經濟工作這樣幹
    2021年將啟,經濟形勢怎麼看,經濟工作怎麼幹?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11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021年經濟工作。這為明年經濟工作把脈定調,為確保「十四五」開好局「劃重點」。  今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嚴重衝擊,我國堅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加大宏觀政策應對力度,紮實做好「六穩」「六保」工作,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重大成果。  在一季度同比下降6.8%的情況下,中國經濟二季度由負轉正、同比增長3.2%,三季度增速加快至4.9%,主要指標恢復性增長。
  • 資本市場改革手冊(2020年版)
    【正文】在2013-2014年那一輪資本市場改革進程被轟轟烈烈的「去槓桿、降風險」進程被打斷以後,2018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沿著原來的路徑重啟了新一輪資本市場改革(一)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健康發展……資本市場正以前所未有的蓬勃朝氣邁向新徵程」。2018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直言「資本市場在金融運行中具有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作用」。2019年9月國務院金融穩定委員會召開第七次專題會議提及「要進一步深化資本市場改革……增強資本市場的活力、韌性和服務能力,使其真正成為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助推器」。
  • 財信證券2021年宏觀策略:資本市場仍然處於慢牛行情之中
    展望2021年,隨著新冠疫苗即將投入使用,全球經濟貿易有望迎來同步復甦,中國經濟有望受益於內外雙循環復甦共振,資本市場註冊制有望全面推開,資本市場仍然處於慢牛行情之中。2021年是全球經濟復甦年2021年全球經濟復甦是主題。新冠疫情對全球經濟社會的影響前所未見,對經濟的負面影響遠超2003年非典疫情和2008年金融危機。
  • 權益時代新格局 資本市場走勢如何 2021年度資本市場&新經濟主題...
    2020年度中國資本市場已經進入權益時代,無論在制度環境、投資者結構、還是上市公司質量上都呈現出一片新氣象。作為「十四五」開局之年和A股「三十而立」的第一年,2021年的資本市場走勢又會如何?今天上午,在杭州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的指導下,興業證券浙江分公司聯合杭州市企業上市與併購促進會、浙商創投共同主辦了一場「同心啟航 百業共興」——2021年度資本市場&新經濟主題論壇,旨在從當下風雲變幻的資本市場新環境出發,為杭州(擬)上市公司、醫藥企業、高淨值客戶帶來最新經濟形勢和金融環境的解讀分析。
  • 證監會組織召開上市公司規範運作專題工作小組工作會議
    與會單位一致認為,《意見》的發布,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於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重視。各單位將圍繞規範公司治理、解決上市公司資金佔用、違規擔保等突出問題、加大上市公司違法違規行為的打擊力度、協調平衡資本市場融資端和投資端、吸引更多中長期資金入市等方面把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工作抓實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