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莊南路位於海澱區西北部,東接京新高速,西至風格渠橋,全長約3公裡,雙向6車道,且兩側各修有一條非機動車道。這條道路北側,分別坐落有中國科學院北京新技術基地、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等國家級高科技單位,南側則坐落有唐家嶺新城等住宅區及新建的中關村森林公園。目前,鄧莊南路兩側住有近10萬人,對公共運輸有著巨大需求,但至今該路未能通公交車,大家迫切盼望能早日開通。
中國科學院北京新技術基地內有多家高科技單位。唐家嶺新城。鄧莊南路兩側住有居民近10萬人。公交港灣建好就是沒通車
記者了解到,鄧莊南路在拓寬前曾行駛有公交447路、運通205路等多條公交線路。2010年3月,隨著被稱為「蟻族」集聚地的唐家嶺改造啟動,這些公交車改道行駛。2012年,鄧莊南路啟動道路修建工程,4年後施工完成,並於2018年底正式通車。
今年4月18日下午,在中國科學院北京新技術基地大門對面、鄧莊南路南側,記者看到一溜兒停放著10餘輛大轎車。中國科學院北京新技術基地園區辦主任溫勤反映,這是基地租用的班車,每天早、晚上下班時段集中接送師生,「租車費一年得百十萬元。關鍵是一旦錯過班車,到最近的公交站也得走半小時,基地內3000名師生便很難出行。」溫勤反映,位於基地西側的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住有研究人員等3萬餘名,「大家都盼望能儘快開通公交車。」
新修的鄧莊南路寬敞整潔,雙向各有3條機動車道,外側各設有一條非機動車道,道路上施劃著各種交通標線,路燈、紅綠燈、攝像頭等交通設施齊全。記者在中國科學院北京新技術基地大門東側及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大門西側發現,這兩處區域綠化帶縮減,並擴展出一條新車道,「這是公交港灣,黃線北側是公交車道,車輛停靠落客後,在這個交通箭頭引導下駛出港灣。」溫勤說。
唐家嶺新城居於鄧莊南路南側,據稱該處居住有5萬餘人。「現在只能到友誼路上乘公交,再換乘地鐵到上地站,會繞很遠。」多名居民向記者反映,小區東南側是新建的中關村森林公園,也是西北部城市「綠肺」,前來遊園的人也日益增多,也都盼著公交能儘快開通。
市民建議微調公交544路線路在附近居住的張振東比較了解該處交通狀況。他告訴記者,該處急需打通鄧莊南路接駁地鐵的微循環,一是可以設置公交車直接在地鐵西二旗站與鄧莊南路間通行,另一更為簡便的辦法,即將公交544路行駛路線進行微調,將原來行至小牛坊橋左轉走北清路的線路,調整為自航天城二橋調頭,南行右轉走鄧莊南路,「撤掉原來的3個公交站,在鄧莊南路新設兩個站,便可擔起近10萬人出行的任務。」
在公交544路自地鐵西二旗站開往北安河公交場站上行路線上,唐家嶺北路東口、京包路、京包路北站3個公交站自南向北分布在京新高速輔路東側。在張振東等人帶領下,記者先後實地查看了3處站點,發現這幾處站點乘客非常少。當日17時許,在公交京包路站,一輛544路公交車緩緩停靠,司機將車門打開後見並無乘客上下,又隨之關閉車門駛離。記者看到,京新高速東側已是一片綠海。
張振東分析,出現這類情況是因原居於京新高速東側的多家物流企業已全部遷離,該處區域已全部綠化。他建議撤掉這3處公交站,公交544路行至航天城二橋時不再繼續向北,而是自橋洞下掉頭行駛至鄧莊南路,在中國科學院北京新技術基地、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兩個公交站停靠落客,「然後右轉經友誼路,行至北清路左轉,接回其原有行駛路線。」
至於回返路線,張振東建議,可在鄧莊南路南側設立公交站,中國科學院師生、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工作人員及唐家嶺新城居民,可在此直接乘車,向東駛至京新輔路,直達地鐵西二旗站。
在鄧莊南路東口路邊,記者發現京新高速兩側防護網均已被撕破,「這都是鄧莊南路上的居民為抄近路撕破的。」張振東稱。
公交集團回應將現場查4月23日,記者聯繫鄧莊南路建設方中國建築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該公司有關負責人石強在查閱了相關規劃後表示,鄧莊南路已於2018年建成並正式通車,目前該條道路已具備公交車通行條件。他透露,按照規劃,鄧莊南路兩側共設7個公交站,北側3個,南側4個。北側第一個公交站將設在中國科學院北京新技術基地大門東側百餘米處,第二個設在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大門西側,第3個設在鄧莊南路西口風格渠橋處,在道路南側的4個公交站中,其中一個設在唐家嶺新城北門,「鄧莊南路兩側居民主要集中在道路東段,故公交車可行至友誼路口右轉。」
當日,記者將鄧莊南路盼望開通公交,以及是否可將544路微調至鄧莊南路等情況告知北京市公交集團,一工作人員回應,他會及時向相關部門匯報,並前往現場查訪。
來源:黨報幫您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