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靈文
每一個時代給予的風口,都會造就一批偉大的公司,也就會有一些人憑藉著這些公司獲得巨額財富,比如馬雲。憑藉阿里巴巴,在今年成功登頂富豪榜榜首的位置。馬雲之所以能夠獲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在於他成立的阿里巴巴抓住了網際網路網購時代的風口,他成立的阿里巴巴憑藉淘寶佔據網購行業的第一的位置。
所以馬雲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都是網上的風雲人物,一舉一動都頗受大家的關注。此前,馬雲旗下的螞蟻集團宣布上市計劃,當時一度被很多投資者看好,堪稱金融史上最大的一次IPO,螞蟻也成了網際網路金融的一隻獨角獸。但是好景不長,已經退休的馬雲沒有等到身價再次上升的機會,螞蟻集團上市被叫停。對於這個現象,很多人都覺得惋惜。
很多人都說馬雲有點飄了,相比於馬雲,其實馬化騰還是比較低調的,馬化騰旗下的微信一直是大家離不開的東西,很多人都有微信,同時馬雲和馬化騰也是大家一直比較的對象,很多人都說,馬雲做什麼,馬化騰一定會跟著做什麼,馬化騰做什麼,馬雲也一定會跟著做什麼。
就行動支付市場而言,除了支付寶,另一個大的參與者就是微信支付。微信支付建立在社交的基礎上,加上「春晚」的宣傳浪潮,迅速走紅。從發展速度來看,甚至比支付寶的情況還要平穩。相對於高調的支付寶,這些年微信支付也在悄然做著大事。他還支持支付寶所能提供的大部分功能。
2014年推出微信紅包,使其聲名鵲起。即使是現在,人們也離不開微信紅包。比如,家長用微信紅包支付孩子的生活費,年輕人用微信紅包互相送禮。當隨後的計算過程中,一張拉單也能清晰地看到。而由於微信擁有數億用戶,微信支付無形中「鎖定」了社區。當年輕人選擇使用支付寶時,很多中老年人更喜歡使用微信支付。
我們每天都要打開微信很多次,所以使用微信就是形成了一種習慣。我們每次付錢的時候就會習慣性地打開微信,隨手就把錢付了。或者有時候和朋友聊著微信,付錢就直接用微信了,不用切出來用支付寶。除非是微信餘額不足或者是特殊的情況,才會使用支付寶。其實對於他們來說,口袋裡也可能有更多的錢來增加微信的交易記錄。
如果你仔細觀察的話,很多商家往往是第一個支持微信支付的。對於這些老人來說,錢甚至可以直接存到微信上,這已經足夠滿足日常需求了。但是打開支付寶就會看到很多的東西,像螞蟻森林,餘額寶,還有邀請新人獎勵等。頁面太過花裡胡哨,所以相對於支付寶還是更喜歡微信一點。在這個大金融帝國,微信支付只是騰訊宇宙中的一小部分,馬化騰的布局遠比我們想像的要廣泛和遙遠。
據騰訊近日公開的第三季度財報顯示,該季度共實現營收1254元。三個月來,日均收入4.2億元。在這個帳戶裡,很多交易都離不開騰訊金融。如果有很多人在遊戲中購買皮膚的話,也是離不開微信支付的。許多拼多多和美團的用戶也表示,他們會一直使用微信支付在支付訂單。
而一向低調潛行的騰訊金融科技(即FiT),終於在2019年,為自己正名。騰訊發布一季報中,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業務項被史無前例的從「其他」類中獨立出來,成為與增值業務、網絡廣告業務並列的三大主業之一。即此,騰訊體系內,金融科技板塊終於有了正式名分。馬化騰借騰訊20周年契機,宣稱網際網路的下半場是產業網際網路,並稱幹部不是終身制,此後便開啟了騰訊少之又少的「優化裁員」行動。
不可否認,金融科技已成為助力產業網際網路的重要依託,企業服務更少不了金融科技的賦能與連接除了比馬雲更低調外,我們還發現馬化騰在騰訊金融領域似乎更謹慎。雙重加持也減少了競爭。為什麼馬化騰比較謹慎,還要從理財特點出發。對於許多金融業的企業家來說,他們最喜歡做的事情之一就是冒險,玩資本遊戲。但是有多少富豪這樣失敗了,所以馬化騰從來沒有這樣的想法,這就是所謂的野心。
當其他人釋放他們的野心時,馬化騰更喜歡一步一步地走。2017年,騰訊的財政收入達到400億元。2019年,公開財報顯示,騰訊旗下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年收入已達1014億元,佔總收入的27%(總收入超過3770億元),如今,騰訊的金融科技業務價值為1000億美元,約合6000億元人民幣。即使與螞蟻集團「正面剛」,騰訊也是有這種實力的。
而在此前螞蟻集團上市暫緩後,馬化騰的一句話還被人稱之為是對競爭對手的直接挑釁,金融是拼誰的命長,而不是誰短期跑得快;騰訊金融以穩健為主,不想玩財技。馬化騰當時回答,騰訊的金融業務一部分是像微眾銀行這樣的體外投資,核心的包括支付、理財平臺都是在體內,這些業務跟微信平臺耦合非常緊,沒有必要為了分拆而分拆,這個不是我們的風格,也不會去玩什麼財技。
本文由大話企業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