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音影畫】古詩詞裡的秋分,讓你過一個詩意的秋分日!

2020-12-23 騰訊網

READ

古詩詞裡的秋分

轉眼間就到了秋分時節,秋高氣爽,丹桂飄香,蟹肥菊黃,一年之中最「平衡」的時候,白晝與黑夜均分時間,暖陽與涼風共享寒暑。西漢時期的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說:「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秋分的「分」,實際上就是半的意思。過去把秋季分成孟秋、仲秋和季秋三部分,秋分正處仲秋,所謂平分秋色是也。

秋分有三候:一候雷始收聲,二候蟄蟲坯戶,三候水始涸。

秋分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自古便受到從官方到民間的重視,古時有「春祭日,秋祭月」的民俗活動,因此關於秋分的詩詞至今流傳不少。

今天品讀好詩詞就分享兩首關於秋分的詩詞,請大家一起來欣賞吧!

宿沅江驛樓時秋分夕

清-宋聚業

沅水三更月,燕山萬裡雲。

夢隨天共遠,人與序俱分。

風景殊蠻落,音書斷雁群。

可堪秋節半,蘭畹正清芬。

秋分日憶用濟

清-柴靜儀

遇節思吾子,吟詩對夕曛。

燕將明日去,秋向此時分。

逆旅空彈鋏,生涯只賣文。

歸帆宜早掛,莫待雪紛紛。

品讀好詩詞

品讀經典 品讀好詩詞

品讀、鑑賞經典詩詞歌賦

分享、交流精美原創文學

相關焦點

  • 中秋已過秋分將至,今年秋分節氣是哪天?秋分是「分」什麼?
    摘要:中秋已過秋分將至,今年秋分節氣是哪天?秋分是「分」什麼?文/農夫也瘋狂9月13日,也是農曆八月十五日,這一天迎來了傳統節日——中秋佳節。對於中國人來說,這可不只是一個簡單的節日,更是代表著家人團聚的日子,每年到了中秋節,很多在外的遊子都趕回家一起團圓吃月餅、賞月亮。如今中秋佳節已經過去了,馬上就要迎來秋分節氣了。那今年秋分節氣是哪一天呢?秋分是啥意思,到底「分」的是什麼呢?
  • 124年以來最早秋分到來,「秋分日晴,萬物不生」,有道理嗎
    導讀: 今天是秋分節氣,也是中國農民豐收節的好日子。今天農民在慶祝節日的同時,農民也在忙著搞收割,這也是農民常說的白露過秋分,農事忙紛紛。我們知道,農民搞秋收的時候,對於天氣的變化是有很多講究的。這不「秋分日晴,萬物不生」說的就是一個實例,我們今天一起來了解一下。
  • 2020秋分是幾月幾日幾時幾分 9月22日秋分幾點具體時間
    2020秋分是幾月幾日幾時幾分 9月22日秋分幾點具體時間>>  新華社天津9月20日電(記者周潤健)燕將明日去,秋向此時分。《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9月22日21時31分迎來「秋分」節氣。此時節,西風吹,衫袖冷,桂樹婆娑桂香飄。
  • 「金陵山色裡,蟬急向秋分」:秋分時節,邂逅最美秋分古詩詞
    今日秋分,恰好適合思念,在涼爽的秋夜,詩人們多賦詩以寄思念……十首秋分詩詞,窺見古人的秋分時節。賞析:在秋夜裡燭光映照著畫屏,手拿著小羅扇扑打螢火蟲。夜色裡的石階清涼如冷水,靜坐寢宮凝視牛郎織女星。送僧歸金山寺唐·馬戴金陵山色裡,蟬急向秋分。
  • 2020秋分是幾月幾日幾時幾分 秋分節氣含義習俗 今年將迎124年來...
    9月22日21時31分將迎來「秋分」節氣,這是一個預示著豐收的節氣。天文專家表示,今年「秋分」時間是自公元1896年以來最早的一年。今年將迎124年來最早秋分中國天文學會會員、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史志成介紹說,地球繞太陽一圈的時間稱為一個「回歸年」或「太陽年」,太陽在星空背景下的運行路線稱為「黃道」。自古以來,定以「春分點」為0度,太陽在「黃道」上每運行15度定為一個節氣或中氣,二十四節氣因而為24個特定的時刻,而非特定的24天。
  • 時|二十四節氣之·秋分
    秋分的節氣由來秋分09 / 22農曆八月初六每年的9月23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180度時,進入「秋分」節氣。「秋分」與「春分」一樣,都是古人最早確立的節氣。按《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云:「秋分者,陰陽相伴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
  • 秋分日,我國迎來第三個農民豐收節
    consider upgrading to a web browser that supports HTML5 video 秋分日
  • 秋分節氣將至,2019年秋分節氣是哪一天?秋分到底是啥意思?
    對於中國人來說,這可不只是一個簡單的節日,更是代表著家人團聚的日子,每年到了中秋節,很多在外的遊子都趕回家一起團圓吃月餅、賞月亮。如今中秋佳節已經過去了,馬上就要迎來秋分節氣了。那今年秋分節氣是哪一天呢?秋分是啥意思,到底「分」的是什麼呢?
  • 秋分日,豐收節,正是一年最美時
    9月22日21時14分,迎來秋分節氣。 秋分至,晝夜均而寒暑平,是一年裡最宜人的時節。此時風和日麗,丹桂飄香,蟹肥菊黃,正是一派瓜果飄香谷滿倉的豐收景象。 「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
  • 2020秋分是幾月幾日具體幾點幾分 秋分是什麼意思含義解釋
    「寒暑平和晝夜均,陰陽相半在秋分。」22日21時31分將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秋分。這也是我國古代最早被確定的節氣之一。  長期以來,人們認為秋分的分取均分、平分之意:既指平分秋季,又指均分晝夜。但專門從事曆書天文學研究的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專家介紹,秋分的分只是大致均分之意,並非準確平分。
  • 新時報·視聽天氣|過了秋分,2020年還剩100天,衝鴨!
    金氣秋分,風清露冷秋期半。9月22日,二十四節氣中排第16的秋分就要到了,不知不覺間,這已是秋季的第4個節氣。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秋分日,太陽幾乎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晝夜等長。此時晝夜溫差將進一步加大,氣溫逐漸下降。秋風來,落葉兩三片。
  • 秋分將至,老農說秋分有「4平分」,具體是指啥?看完心中有數
    二十四節氣秋分馬上要到來了,今天是9月12號,還有十天,日期到9月22號,這天的晚上9點半的時候,就到來秋分與白露節氣的交接點。現在嚴格來說是在白露節氣期間,白露是天空開始下露水的時候,是暑熱開始消退的時候,到了秋分節氣之後,暑熱消退比不多了,真正的秋涼到來了,人們要從翻箱倒櫃找出秋冬的衣服了,禦寒保暖要緊。秋分節氣這個時間點比較特殊,農村老人經常說「到了秋分就有平四分了」。
  • 2017年秋分是哪一天什麼時間? 秋分是什麼意思秋分的由來及習俗盤點
    秋分是什麼意思?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時間一般為每年的9月22日~24日。 秋分之「分」為「半」之意,我國古籍《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中說:「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
  • 秋分:陰陽分而晝夜均,秋期半而寒暑平
    秋分和春分的「分」,實際上就是半的意思。兩「分」之時,陰陽各半,晝夜均等,寒暑衡平。對於我們北半球來說,秋分日之後,晝短夜長的趨勢就會越來越明顯,暑往而寒來的感覺也會愈來愈強烈。
  • 秋分至 秋意濃 百合、東城御景幼兒園開展秋分節氣主題活動
    9月22日,秋分到來。為了讓幼兒更加了解中國傳統節日中的秋分,歷下區百合、東城御景幼兒園開展「秋分至,秋意濃」活動。  在每年的秋分日,地球處在一種力的平衡狀態,所以雞蛋比往常更容易豎立,很多地方都會玩豎蛋遊戲,寄予了人們對生命、生育的敬畏和崇敬之情,故有「秋分到,蛋兒俏」的說法。
  • 今日秋分-晝夜等長-一起打卡北京五壇之夕月壇
    今天21時31分正式迎來秋分節氣,秋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與以往不同的是,今年秋分是自公元1896年以來最早的一年。春祭日,秋祭月,作為中國傳統節令,秋分曾是中國古代祭月的日子,稱祭月節,從周朝開始,歷代帝王就已經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禮制,《禮記》中就有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
  • 秋分時節話鬥轉星移
    ,我今天在朋友圈發了一張圖片,有朋友不大明白,所以我才有這樣一個錄音。我們都學過這樣一個成語,叫做鬥轉星移。鬥轉星移的意思就是星鬥變動位置,那麼它是指季節或時間的變化。北鬥七星圍繞著北極星自東向西轉的規律,我國古代的星象學家把這種形象地叫做鬥轉星移,那麼通過鬥轉星移的規律,人們能夠判斷季節和節氣的時間,在春秋繁露中提到秋分,那秋分什麼叫秋分?秋分者,陰陽相伴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
  • 【布瓜說節氣】秋分
    ,秋分日居於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二是此時一天24小時晝夜均分,各12小時。「鬥指己為秋分,南北兩半球晝夜均分,又適當秋之半,故名也。」按舊曆說,秋分剛好是秋季九十天的中分點。正如春分一樣,陽光幾乎直射赤道,晝夜時間的長短再次相等,可以說秋分是一個相當特殊的日子。
  • 秋分|一碗海帶玉米排骨湯叫醒你的味蕾
    三秋已經半去我國古代將秋分分為三候「一候雷始收聲;二候蟄蟲坯戶;三候水始涸」。每年的9月23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180度時,進入「秋分」節氣。「秋分」與「春分」一樣,都是古人最早確立的節氣。按《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云:「秋分者,陰陽相伴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
  • 秋分並非「平分秋天」 白天比黑夜長約20分鐘
    新華社南京9月21日電(記者王珏玢)「寒暑平和晝夜均,陰陽相半在秋分。」22日21時31分將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秋分。這也是我國古代最早被確定的節氣之一。  長期以來,人們認為秋分的分取均分、平分之意:既指平分秋季,又指均分晝夜。但專門從事曆書天文學研究的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專家介紹,秋分的分只是大致均分之意,並非準確平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