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家具歷史悠久,淵源流長。大致以魏晉為界,秦漢之前基本是席地跪坐,到唐宋則是桌椅板凳垂足而坐矣。至明清更因海外貿易順差,花梨紫檀傾倉入內,於是明清家具遂成中華文物重器。雖然明雅清俗,然而花梨紫檀尤如姚黃魏紫各擅勝場。
以我所見,各大博物館對明清家具雖有所藏,然能專題設展者亦是寥寥。上博以王世襄先生收藏為主,品味不俗。觀復以馬未都先生收藏為主,廣收並蓄。國博則傾舉國之力,設展如是,珍品雲集,蔚為大觀矣。
明 黃花梨獨板面心霸王棖條桌
此桌為明代黃花梨經典家具,材料精美,線條簡潔,符合「繪事後素」的大雅之美。其中桌面為黃花梨獨板,一氣呵成,自帶光環。黃花梨歷數百年撫拭,寶漿宛若琥珀。桌面桌腿直角之間以曲棖斜支,穩如霸王舉鼎,故稱霸王棖。曲直轉折剛柔並濟,可謂養眼舒服養心舒坦啊。
明 黃花梨鑲雲石長方桌
此黃花梨雲石方桌為明代家居實用之器,乃宴飲之用也。然桌沿有條案託牙,桌面嵌雲紋理石,桌棖一曲三折。硬是點俗物為雅器,由生活化藝術。尤其這雲石桌面,實用可以承託熱湯熱水,雅致可以澄懷觀山觀水,而且黃木綠石,混搭出彩毫無違和。可見明代工匠真是把「極高明而道中庸」的哲學思想用到家裡了。
黃花梨活榫獨板面心靈芝紋擋板翹頭案
案在家具中的地位歷來比桌子高。例如拍案驚奇而拍桌子就得瞪眼。所以為了顯現這件案的重要其案面是用整塊黃花梨獨板而制。觀其色澤木紋宛若淺絳山水,真是低調奢華有內涵。案頭微翹,從實用上為防止展玩手卷脫落,從造型上翹簷微卷靈動飛揚。同時為了搬卸方便,兩塊擋板是活榫可以隨時插裝。擋板中間雕靈芝紋,寓意吉祥鏤空輕盈,以衡案板厚重之勢。整件家具虛實得當賞心悅目。
明晚期 黃花梨三彎腿如意足供盆
案上陳設的是黃花梨三彎腿如意足供盆。此盆多陳設佛手香櫞等文房清供,故稱供盆。難得之處是盆足為整條花梨剔挖三彎呈如意之型。只求雅致不惜成本,故可以少許勝繁多也。
黃花梨攢十字連方紋隔扇配鐵力木雕雙龍擋板平頭案及黃花梨四出頭官帽對椅
這套組合家具為明代廳堂陳設重器。屏風為花梨木雕十字連方紋隔扇,十扇一套。既可屏格空間亦可深化景觀,尤其適於江南園林陳設。屏風中間為鐵力木平頭案。木質厚重色澤沉潛,平案舒展大氣,以雙龍擋板如意雲紋棖託,整體造型穩如泰山。兩側各配黃花梨四出頭官帽椅,線條流暢大氣,曲折處暗合人體工程學原理,椅面坐墊為暗紋藤編,透氣彈軟久坐不累,不需葛優癱而盡得肌骨松。這套家具可稱為明代實用技術和藝術結合的典範。
清 紫檀素麵南官帽椅
明花梨清紫檀,從清代開始紫檀成為家具首選。也許是材料供應所限也許是審美價值觀所致,總之明代亮如琥珀的黃花梨在清代讓位沉若古銅的紫檀。如同牡丹中的姚黃魏紫,各有所長。
這對紫檀南官帽椅是清中期家具。紫檀素麵精製,天然去雕飾,猶如玄鐵劍之「重劍無鋒,大巧不工」。官帽椅造型初為搭腦扶手四面出頭,因椅背形狀類似宋代官帽得名。而南官帽椅則反其道設計,將扶手和搭腦下彎與直棖相扣而不出頭,渾圓內斂。
說來奇怪,這種官帽椅稱為南官帽但是以前造型的椅子卻沒有人稱北官帽椅,好像人們內心默認了那種四面出峰的感覺如北方長拳譚腿而圓潤含蓄的造型如南方的太極詠春。從武學上說少林為鼻祖武當乃後起之秀,從文化上說齊魯儒學為正宗江南佛道乃後生,因此在椅子中四出頭官帽椅代表傳統正宗審美標準,唐宋後中國文化重心南移,南方內斂溫婉之氣遂成明清審美主流。絢爛之極復歸平淡,明清的雅致是在唐宋豪邁基礎上的返璞歸真。而今在全球化時代中國文化欲更上層樓,應該需要更加雄闊的視野為基礎。
紫檀嵌犀角高浮雕海水雲龍紋四件櫃一對
這對紫檀櫃為清乾隆年間製品。乾隆朝器物多以奢華繁瑣為美,直如烈火烹油錦上添花。往往初見驚豔久看鬧眼。所以這對柜子我初見之時上下打量,覺得雕工霸氣色彩古豔,略一點頭便走過了。片刻後凝神一想,櫃面上的雕刻是啥材質?大漆?玉石?好象都不對。我找到名牌定睛一看,立刻開始懷疑人生,馬上回去九十度彎腰貼在櫃門上反覆端詳。終於相信人間真有奇蹟,嘴裡大喊三聲:「我操!犀角!犀角!」然後保安和觀眾就把我包圍了。
犀角高浮雕海水雲龍紋
這對柜子就是著名的紫檀嵌犀角高浮雕海水雲龍紋四件櫃,為中國古代宮廷家具絕世珍品。柜子以紫檀為底,高173釐米長90釐米寬46釐米。櫃門、兩側面及膛板均嵌滿犀角雲龍紋高浮雕,五爪金龍為皇帝御用標配。其中頂櫃門面為金龍戲珠紋,櫃門面心、櫃幫面心為二龍戲珠紋,膛板為海浪紋。雕刻全部用犀角,雲紋是犀角染色金龍是犀角本色,龍首霸氣龍爪矯健,雙色套雕渾厚沉穩,栩栩如生。
這對柜子從乾隆年間製成,民國時由晚清重臣關冕均所收藏。他曾任中國科舉史上最後一任主考官,後任京張鐵路大臣,與詹天佑、孫中山、張學良等人相交頗善。關冕均先生兼通文理經濟並以字畫收藏著稱於世,曾藏稀世真跡唐代閻立本的《秋林歸雲圖》、五代黃荃的《蜀江秋淨圖》和宋代王銑的《萬壑秋雲圖》。我估計這對柜子從乾隆到關冕均,都是用來裝字畫的,因為只有收藏這樣的字畫才配用得上這樣的柜子。關冕均在1933年去世,而後她的女兒關瑞梧在新中國成立後從美國芝加哥大學碩士畢業回國任教,在1959年將父親的收藏捐贈給了國家博物館。
關冕均的女兒關瑞梧曾任北京師範大學教授,是新中國幼兒教育專家。她回國將父親收藏的絕世珍品都陸續捐獻給了國家,由於她的家庭出身和留學背景在反右運動和文革中都受到批判,但是關瑞梧女士一直愛黨愛國,她在1985年加入了共產黨,1986年逝世。
最後我在這對柜子前靜靜的站了很久,一直沉思著幾個字「物是人非」。從這對柜子的第一個主人乾隆皇帝最終到關冕均父女,這期間發生的故事都算是國家歷史了吧。先輩們那些經歷那種情懷那種信念,我們這代人是不是再也感受不到了呢?所以這對柜子終是絕品,我們只有嘆為觀止的份了。
明 黃花梨嵌雲石五屏式直腿羅漢床
這件黃花梨羅漢床是明晚家具。其特別之處是三面圍檔均嵌山水雲紋大理石,坐臥塌上如觀山水長卷,可咫尺千裡神遊物外,真是把中國山水畫「可居可遊」的標準踐行得淋漓盡致。
羅漢床在古典家具中非常重要,作用等同當代家居的組合沙發,可坐可臥。但其設計思路並不複雜,就是在傳統的塌上三面圍檔,實用可擋風吹,寓意上有靠山,所以大家都喜歡。可能是寺院僧人講經說法時最喜歡坐,因此被叫成羅漢床或彌勒塌。
不過較真考證起來,佛家應該是排斥這種床的。因為佛教八關齋戒中明確規定不坐臥高廣大床,可能擔心床具太好易增俗念吧。但是佛教在中國流傳時入鄉隨俗,獨創的禪宗更是打破束縛直指人心。所以到明朝人性解放個性張揚的時代,若是到寺廟裡用八關齋戒律去質問坐在羅漢床上講經的高僧,估計會被棒喝的滿頭是包吧。
中國文化最有魅力之處就是這充滿活潑潑的生命力。不固執不傻逼,不做作不裝逼。戒律是要守的,但是別死守到偏執狂拗。國是要愛的,但最好別愛到以死相逼。孔子在魯國不得志立刻拉隊學生周遊列國,邊走還邊說:「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因此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成為傳統知識分子公認的處世之道。
這黃花梨嵌雲石五屏式直腿羅漢床的設計明顯就是獨善其身時的屏護利器。躲進小樓成一統,躺在床上看江山。放眼望去雲石五屏上山環水抱雲氣升騰,人在山中是謂仙也,世間無所求只願從仙遊。我想我隱約猜到羅漢床命名的寓意了。羅漢是自己開悟升華的自了漢。在世間要想保持自由必須先要獨立!有經濟的獨立才能有生活的自由,有思想的獨立才能有人格的自由。獨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是任何修行正道的必要基礎。
但是我們現在還能有這樣的床可以躲而躺之嗎?在政治上「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在經濟上拍賣這樣一張床可以在北京買套房。房且不存床將焉附?我只能望床興嘆,空書咄咄。好在我們還有羅漢的境界可以參悟啊!世事滄桑白雲蒼狗,百年之後誰也不是誰的誰。如果能在這天然雲石畫卷中悟透,代有興衰江山依舊,當可欣於所遇,澄懷觀道矣。佛家云:「床無論高矮,凡有貢高我慢之心者,所坐皆犯高廣大床戒」。如是亦云:「床無論花梨紫檀,凡可了悟因緣靜觀妙有者,所坐皆羅漢之床」。終可一笑而悟瞭然遠去矣。
敬請掃描二維碼
關注立坤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