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氣象報通訊員劉怡 王悅
在滿是蟲蟻、淹沒膝蓋的積水中,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氣象臺副臺長楊漢卿與兩名業務人員已經泡了3個多小時,汗水夾雜著雨水溼透全身。8月11日,連續性強降水導致崇州市國家氣象觀測站內出現大面積積水,觀測數據出現異常。楊漢卿等人冒著大雨用盡一切辦法排除積水,消除故障,確保了觀測數據準時、準確上傳。
國家觀測站告急
「觀測站出現內澇,數據傳輸受到影響,急需處置。」8月11日下午13時29分,崇州市氣象臺裡傳來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楊漢卿接到國家氣象站現場值守人員的緊急求助電話。
國家氣象站是搜集風雨信息的「哨兵」。8月10日起,崇州市出現罕見連續性強降水,全市普降大暴雨,部分地方特大暴雨,國家氣象站降水量達294.9毫米。受持續強降雨影響,因地勢相對較低,外圍排水設施不暢,觀測站內出現大面積積水,最高水位已淹沒至雨量筒底部,導致主站、備份站雨量觀測數據相繼出現異常,如不及時處置,將影響氣象站的穩定運行。
堅守第一道防線
在這特殊時期,雨量站的數據至關重要,應急搶修分秒必爭。接到任務後,楊漢卿攜帶工具包,迅速帶領兩名業務人員趕往觀測站。
在驅車途中,道路、河堤、農田嚴重積水,臨近觀測站的路上,積水已沒過膝蓋,這段短短的4公裡楊漢卿一行竟然用了近30分鐘。
到達觀測站後,楊漢卿沒有休整,立即組織大家進行應急處置,調用防洪沙袋、木板等進行堵截,防止積水倒灌。由於積水過深,13時開始,雨量數據已出現異常。眼前大雨如注,雨量數據卻為零,他和兩名業務人員拿上工具,光腳涉水到雨量傳感器前進行修復。泡在沒過膝蓋的積水中,蟲蟻不斷地往他們身上爬,但此時他們已無暇顧及。
經過研判,觀測站雨量筒故障嚴重短時間內無法修復,楊漢卿果斷做出決定,採用備份站雨量數據進行代替,然後繼續排水。17時,備份站雨量數據也出現故障,只能緊急啟用稱重式降水代替,此時的楊漢卿,已經分不清身上流淌的是雨水還是汗水。
上下聯動搶修戰
崇州市氣象局國家觀測站的險情得到了成都市氣象局的高度重視,冒著大雨,黨組成員、紀檢組長楊萬成帶領應急小分隊火速趕往支援。楊漢卿與應急小分隊冒雨進行2個多小時設備調試及線路重連後,數據終於恢復正常。
為確保萬無一失,架設調試好可攜式自動站(單兵站)為應急觀測做準備。此時觀測站的應急搶險工作並未完全結束,為確保數據正常,楊漢卿主動要求留下來應急值守,隨時關注觀測數據,以便發現異常立即處理。由於反應迅速、處置得當,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這場與暴雨賽跑的搶修戰順利結束,主站、備份站雨量恢復正常,觀測站運行穩定。
晚上10點,帶著飢餓與疲憊的楊漢卿終於鬆一口氣,想起妻子還帶著孩子在醫院看病,他跟家人打了一通電話說明情況後,又默默地堅守在崗位上。
此次強降雨未造成觀測數據缺測、逾限等觀測事故發生,保證了暴雨期間氣象觀測資料的準確性和及時性。汛情面前,氣象人化身作戰鐵軍,始終堅守在防災減災第一線,與狂風暴雨共進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