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和孩子們去三亞站旅遊。我們已經到了北緯18度。這座美麗的海濱城市東有夏威夷之稱。有一個地方一直吸引著我們。
它是著名的地球盡頭。去年夏天,我們去了遙遠的北極村莊漠河,到達了中國最北端。今年,我們來到三亞和天涯海角,看到了中國最美麗的地方南端。
走在綠色林蔭大道上,兩邊都是高大的棕櫚樹,具有熱帶島嶼的獨特風格。
天涯海角旅遊區位於海南省三亞市天涯區主城區西南約23公裡處。這是海南省近20年來的第一個旅遊景點,是新中國成立60周年海南的第一個旅遊品牌,也是很多第一次來三亞的人可以打牌的地方,當地人說好像在三亞之前沒有去過海南島,在世界末日之前他們還沒有去過三亞。
天涯海角,想起來應該是一個很遙遠的地方,而真正踏上天涯海角的沙灘,當遠眺時,我只覺得海藍風是清澈的,我覺得很舒服。
孩子的天性最喜歡自由。他喜歡赤腳踩沙灘。
海浪時不時地湧上來,遠處是一望無際的藍色。伴隨著海浪奔向海灘的小貝殼和石頭都被兒子喜歡。
他彎下腰,不時地拿起他喜歡的小玩意。這就是大海帶給他的驚喜。天涯海角風景區離機場不遠。我們不時能看到飛機在藍天上飛過。
現在我們看到了美麗的海洋、海灘和椰樹。但在古代,特別是唐宋時期,三亞是一個交通閉塞、人煙稀少、終年炎熱乾燥的地方。
它也是封建王朝的流放地。唐朝宰相李德玉被貶到天涯海角,成為這裡的鬼門關。
他曾經寫過這樣一首詩:當他走了一萬裡,他就再也回不去一千裡了。亞洲在哪裡?
當他住在鬼門關時,可以看出在古人眼中,天涯海角真的很遠。我們一直沿著海岸散步。巨大的石林中有帆船經過。我兒子的小身影在海浪中嬉戲,遠遠地看著我們。
對他來說,這樣的時刻在他眼裡一定很美。沿著海岸線走,我們想找到兩塊刻著地極的大石頭。
天涯海角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雍正年(1727年),當時雅州總督程哲在天涯灣的一塊巨大的海邊石頭上刻著「天涯海角」一詞。
民國抗日戰爭時期,瓊崖衛戍司令員王毅在鄰近的巨石上寫下「海角」二字。1961年,郭沫若在「天涯」、「天涯海角旅遊區」的另一邊寫了七個字。
從那時起,天涯灣沿岸地區就成了名副其實的「天涯」,成為許多遊客打卡的地方。
有時當我們旅行時,我們不在乎到達目的地後是否在地標性的地方打卡,這當然是一種旅行方式。
最重要的是享受旅行的過程。四月底,天氣很熱,但我兒子仍然喜歡海浪和海灘的感覺。他不在乎是否想在世界盡頭的大石頭上打拳,光著腳的亞齊在沙灘上奔跑。
每一個波浪和小小的貝殼都帶給他更多的快樂。
月亮在海上誕生。在這個時候,地球盡頭的每一塊石頭都有一個故事。幸運石是「海角」石。1938年11月,海南島最高軍事長官兼抗日戰爭總指揮、瓊崖衛戍區司令員王毅在這座天涯海角峭壁上題寫了「海角」二字,意欲與日寇背靠背作戰,生還。
經過七年艱苦的抗日戰爭,王毅作為海南島的將軍,接受了日本的投降。因此,「海角」石又稱「幸運石」。
許多人來到世界的盡頭只是為了在這裡打卡留念。靜靜地站在海邊,看著快艇在波瀾壯闊的海面上劈波斬浪,在遠處迅速消失,穿過中國最北端的漠河北極村,來到中國最南端的世界,我們的旅程